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豆树天然古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全 文 :2015年7月 防 护 林 科 技 July,2015
第7期(总142期)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7(Sum No.142)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7-0033-03
  收稿日期:2015-04-23
  作者简介:谢慕华(1975-),男,工程师.
红豆树天然古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谢慕华
(福建省霞浦县林业局松港林业站,福建 宁德355100)
摘 要 红豆树是国家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开展百年红豆树群落学特征研究,对于保护红豆树古树群具有重
要的意义。在霞浦县崇儒乡,用群落学方法对百年天然红豆树群落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树、刨花
润楠和毛锥3个树种在乔木层中占据绝对优势,三者的重要值分别为84.1%、49.3%和29.5%。根据群落中各树
种的重要值,可将其命名为“红豆树+刨花润楠+红楠”群落。红豆树古群落垂直结构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
层分层明显,上层木为红豆树和刨花润楠,中层木为红楠、毛锥、钩锥等,林下更新层主要为红豆树、刨花润楠、毛
锥。红豆树群落红豆树种群呈增长型,天然更新良好,在无干扰状态下红豆树群落能够实现自然更新。
关键词 红豆树;群落;结构特征
中图分类号:S718.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7.013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Palaeocommunities for the
Natural Forest of Ormosia hosiei
Xie Muhua
(Songgang Forestry Station,Bureau of Forestry of Xiapu County,Fujian Prov.,Ningde 355100,China)
Abstract Ormosia hosiei is theⅡ-grade state protec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of century O.hosiei was conducted,which offer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protection of O.hosiei populations.In
Chongru Township of Xiapu County,quantitative study 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forest of century O.
hosiei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community method.Result shows that three tree species(O.hosiei,Machilus pau-
hoi &Castanopsis fordii)occupied the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tree layer,and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he three is
84.1%,49.3% &29.5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important value of each tree species in the community,it can be
named as“O.hosiei+ Machilus pauhoi+ Machilus thunbergii”community.Vertical structure of palaeocommuni-
ty for O.hosiei is rich;tree layer,shrub layer and herb layer layered obvious.Upper wood is O.hosiei and Machil-
us pauhoi;middle wood is Machilus thunbergii,Castanopsis fordii &Castanopsis tibetana.Regeneration layer un-
der the forest are mainly O.hosiei,Machilus pauhoi &Castanopsis fordii.O.hosiei population in O.hosiei com-
munity appears growth-oriented,natural regeneration being optimal;O.hosiei community can realize natural regen-
er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no disturbance.
Key words Ormosia hosiei;community;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红豆树(Ormosia hosiei)系蝶形花科红豆树属
树种,为国家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红豆树属于
珍贵树种,在园林绿化、医药、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
用途[1]。目前,福建省红豆树主要分布在宁德、霞
浦、古田、屏南、柘荣、福鼎、福州、连江、永泰、南平、
政和、建瓯、松溪、浦城、永安、三明、将乐等35个县
市区,百年红豆树人工林全国稀有。
目前,关于红豆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
苗[2-5]、生长特性[6]、人工林生物量[7]等方面,而群
落结构特征研究较少,主要是郑天汉[8,9]分析了古
田县红豆树百年老林分生态特征值和群落特征。为
了进一步探索红豆树的群落特征,以霞浦县崇儒乡
亭头村加腰自然村百年天然红豆树林为研究对象,
于2014年11月对红豆树林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
红豆树林的群落结构特征,为该树种的经营管理提
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地自然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北部的崇儒乡境
内,地理坐标为26°57′37″—26°57′46″N,119°55′
 33″—119°55′46″E。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属中亚热
带季风气候类型,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光、湿、热条件
优越,年平均气温在16~19 ℃,年平均降水量
1 723.3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899.2h,年平均
相对湿度80%,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热条件良
好。
霞浦县崇儒乡亭头村加腰自然村水尾现保存有
一片天然百年红豆树林,该处海拔233m,土壤为红
壤,林木平均胸径为43cm,平均树高为9m,总株数
为45株,树龄约为160a,总面积约0.67hm2,长期
以来,没有人为干扰,为研究红豆树群落结构特征提
供了良好生境条件。
2 调查方法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
取有代表性的红豆树天然林样地6块,每块面积
100m2(10m×10m),记录每个样方中胸径>2.5
cm的乔木树种的胸径和树高。在样地随机取一条
对角线,在2个角分别设置2m×2m的小样方,测
定样方中幼苗和幼树的株数和树高,并分别进行灌
木层和草本层植物调查。调查结果用下列公式计算
该群落的有关指标:
种的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
相对频度)/3
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总密
度)×100%
相对优势度(%)=(一个种的优势度/所有种总
优势度)×100%
相对频度(%)=(一个种的频度/所有种总频
度)×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红豆树古群落的主要树种组成
样地调查表明,研究区红豆树天然林生长旺盛,
树木主干高大粗壮,树形有伞形、立卵形,郁闭度平
均达0.9。该群落垂直结构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
草本层分层明显。乔木层又可分为2个亚层:上层
高18~25m,由红豆树、刨花润楠(Machilus pau-
hoi)组成,偶伴有钩锥(Castanopsis tibetana),树干
高大通直,顶端分枝,为群落的主要层次;下层乔木
高4~18m,主要由红豆树、刨花润楠、红楠(Machi-
lus thunbergii)、毛锥(Castanopsis fordii)、钩锥等
组成。灌木层高度小于3m,种类丰富,主要由绒毛
润楠、毛冬青、狗骨柴、虎刺、茜树、花榈木组成。更
新苗以红豆树、刨花润楠、毛锥等组成。草本层盖度
为60%,主要由芒萁(Dicranopteris dechotoma)、金
毛狗(Cibotium barometz)、山姜(Alpinia japoni-
ca)、线蕨(Colysis elliptica)等组成。
3.2 红豆树古群落的重要值
样地调查表明,红豆树古群落共有乔木11种,
分别为红豆树、刨花润楠、红楠、毛锥、钩锥、椤木石
楠(Photinia davidsoniae)、闽楠(Phoebe bournei)、
少叶黄杞(Engelhardtia)、水果山龙眼(Helicia co-
chinchinensis)、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由
表1可知,红豆树在群落中的相对优势度、相对密
度、相对频度和重要值均居群落的首位,分别为
39.6%、28.78%、12.4%、84.01%,说明红豆树在群
落中个体高大,数量多,在群落中起着主导作用,是
群落的优势种。其次为刨花润楠,重要值为49.3%,
是群落中的次优势种。红楠在每个样方中都出现,
在本群落中的重要值居第3位,是群落下层乔木的
优势种。据此,可以把本群落命名为“红豆树+刨花
润楠+红楠”群落。
表1 红豆树群落各树种重要值 %
树种 相对优势度 相对密度 相对频度 重要值
红豆树 39.6  28.78  12.4  84.1
刨花润楠 25.6  12.6  10.36  49.3
红楠 7.3  13.2  12.4  29.5
毛锥 10.39  10.07  6.27  26.3
钩锥 6.5  7.1  10.41  17.9
椤木石楠 5.2  4.9  2.12  14.2
闽楠 1.3  3.7  6.26  9.2
少叶黄杞 0.71  2.66  6.14  8.1
水果山龙眼 0.26  2.3  6.32  7.9
罗浮柿 0.7  1.9  4.1  7.2
变叶榕 1.6  0.71  2.1  5.9
3.3 红豆树古群落的林下植被更新特征
在红豆树群落林下更新调查中发现,虽然刨花
润楠的幼苗最多,达42株,但其幼苗呈密集分布,个
体长势衰弱,平均高只有63cm,难以发展成为群落
的优势种。红豆树幼苗在样地中出现的数量较多,
在48m2的样地中出现了14株,而且分布均匀,长
势强,可见其下种能力强,天然更新良好,见表2。
表2 红豆树群落下更新特征
树种 株数/株
高度/cm
平均 最高 最低
红豆树 42  63  100  10
刨花润楠 27  195  240  30
红楠 16  112  200  40
毛锥 11  106  300  30
钩锥 10  113  150  30
椤木石楠 6  108  160  20
闽楠 7  110  150  30
少叶黄杞 6  24  50  20
水果山龙眼 7  102  200  30
罗浮柿 5  101  150  40
变叶榕 3  140  200  100
43 防 护 林 科 技              2015年 
   用各种群的径级结构来反映种群的龄级结构,
对乔木层中红豆树和刨花润楠个体按胸径大小分
级,每增加5cm为一级,总共分为5个等级,依小到
大分别以Ⅳ、Ⅴ、Ⅵ、Ⅶ、Ⅷ记之,从乔木层中红豆树
和刨花润楠径级结构图(图1)。可看出,红豆树种
群呈增长型,因此红豆树将继续在群落处于优势地
位。同样刨花润楠天然更新能力较好,将在群落中
保持次优势种的位置。
图1 乔木层中红豆树和刨花润楠径级结构
4 结论与讨论
4.1 红豆树古群落的重要值。霞浦县崇儒乡亭头
村加腰自然村水尾的红豆树群落由红豆树、刨花润
楠、毛锥、红楠等11个主要树种组成。根据群落中
各树种的重要值,可将其命名为“红豆树+刨花润楠
+红楠”群落。郑天汉[9]等对福建古田县红豆树天
然林群落的研究表明,群落结构类型为红豆树+青
冈栎 +狗骨柴 +辣蓼,这个结果和本研究有所不
同。
4.2 红豆树古群落的天然更新。霞浦县崇儒乡亭
头村加腰自然村红豆树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形,天
然更新良好,长势良好,群落处于稳定状态。因此,
红豆树将继续在群落处于优势地位。同样刨花润楠
天然更新能力较好,将在群落中保持次优势种的位
置,这和郑天汉[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1]朱国华,周善森,冯建国,等.红豆树容器苗造林多因子对比试验
初报[J].南方林业科学,2015(1):17-21
[2]胡根长,周红敏,刘荣松,等.红豆树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J].林
业科技开发,2010(6):103-106
[3]范辉华,李朝晖,张蕊,等.红豆树的组织培养技术[J].福建林业
科技,2011(3):100-102,120
[4]汤良智.鄂西红豆树育苗技术及苗高生长规律研究[J].福建林
业科技,2013(3):128-130,201
[5]郑天汉.红豆树苗木的质量性状分析及其主因子选择[J].福建
林业科技,2008(1):63-66
[6]骆文坚,金国庆,何贵平,等.红豆树等6种珍贵用材树种的生长
特性和材性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0(6):809-81
[7]苏素霞.福建三明木荚红豆树人工林生长与生物量[J].福建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48-152
[8]郑天汉,黄昌尧,蔡勇,等.红豆树百年老林分的主要生态特征值
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1):33-35
[9]郑天汉,陈元品,何国生.红豆树老林分的群落特征[J].亚热带
农业研究,2007(2):117-120
(上接第28页)
根据杨树不同无性系的相似程度,以欧式距离
0.6为阈值,可将20个杨树无性系分成6类。第1
类包括 W07、中洛759、2001和I107等4个无性系,
其可细分为2个亚类,第1亚类由 W07、中洛759和
2001等3个无性系组成,第2亚类只有1个无性
系:I107。第2类包括 W141、L35、黑2等10个无性
系。这一大类可以分为3个亚类,其中 W141、L35、
黑2、I108和中菏1号组成第1亚类;第2亚类为
W03、109和桑迪;中林23和I351为第3亚类。第
3类由NL351和中驻1号等2个无性系组成。第4
类包括2个无性系:102和50杨。第5类和第6类
都只含有1个无性系,分别是T26和中驻6号。各
无性系之间的距离系数越大,说明它们的遗传差异
越大,亲缘关系越远。
3 结论
通过对20个杨树无性系的根系生长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20个杨树无性系的根系主要集中
在0~50cm土层中,根系以垂直根和水平根为主,
根与地面的夹角较小,基本保持水平。中驻1号根
总长度最长,数量最多,根的鲜质量也最大。20个
无性系根基部直径绝大部分在2cm以下;同时,通
过聚类分析,20个杨树无性系可分为6类9个亚
类,其中中驻1号、中驻6号、NL351和T26生长较
好。
参考文献:
[1]李勇,黄小芳,丁万隆.根系分泌物及其对植物根际土壤微生态
环境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23(S1):182-186
53 第7期         谢慕华 红豆树天然古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