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金丝桃提取物的体外抗菌实验



全 文 :究报道茶藨子叶孔菌强酸性部位经硅胶柱氯仿洗脱部分的 GC-
MS分析结果 , 鉴定出 25种化合物 ,主要为高级脂肪酸类成分。
1 仪器与材料
HP-5988AGC-MS-DS气质联用仪 ,柱层析用硅胶为青岛海洋
化工厂产品 , 试剂均为分析纯。药材采集于山东省平邑县 , 经本
院徐凌川教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GC-MS条件 DB-1交联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m×0.2
mm), 程序升温 150 ~ 260℃, 4℃/min, 载气为氦气 , 柱头压
43kPa。电离方式 EI, 电子能量 70ev,扫描范围 35 ~ 400amu。
2.2 样品的制备与测定结果 取药材 20㎏ , 95%乙醇回流提取
2次 ,减压浓缩至小体积 ,醋酸乙酯萃取 , 其萃取液经 5%NaHCO
3液萃取 , 碱水液加浓盐酸调至中性后浓缩 , 继续加浓盐酸调至
pH2 ~ 3, 析出沉淀 ,抽滤得强酸性物(17g), 经硅胶柱层析 , 氯仿-
醋酸乙酯梯度洗脱 , 其中氯仿洗脱部分回收溶剂得黄色腊状物
900 mg。按上述 GC-MS条件测定 , 分离鉴定出 25种成分 , 将峰
面积进行归一化处理 , 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结果见
表 1。
表 1 茶藨子叶孔菌强酸性物氯仿洗脱部分化学成分
序号 名  称 分子量 相对含量(%) 序号 名  称 分子量 相对含量(%)
1 八碳酸 144 0.22 14 2-甲基-十六碳酸 270 0.55
2 九碳酸 158 0.18 15 异十七碳酸 270 2.04
3 十碳酸 182 0.24 16 十七碳酸 270 1.12
4 9-氧化-九碳酸 182 0.70 17 亚油酸 280 22.02
5 十二碳酸 200 0.26 18 6-十八碳烯酸 282 10.20
6  2, 3, 5, 6四氯-4-甲氧基苯酚 232 2.41 19 9-十八碳烯酸 282 3.41
7 十四碳酸 228 0.55 20 15-甲基十七碳酸 284 5.27
8 2-甲基-十四碳酸 242 1.30 21 1, 8-二羟基-3-甲基-9, 10-蒽二酮 226 2.05
9 异十五碳酸 242 1.30 22 二十碳酸 312 0.54
10 十五碳酸 242 1.62 23 二十二碳酸 340 1.30
11 2-甲基-十五碳酸 256 1.11 24 二十三碳酸 354 0.54
12 9-十六碳烯酸 254 2.60 25 二十四碳酸 368 0.83
13 棕榈酸 256 24.49
3 小结
茶藨子叶孔菌强酸性部位脂溶性成分中含大量的高级脂肪
酸 , 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24.49%), 亚油酸次之(22.02%), 文
献 [ 1, 2]报道棕榈酸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 亚油酸及油酸(3.14%)有
抗癌作用 , 为本药材的活性成分。
参考文献:
[ 1 ]  徐绥绪 ,邱 珊 ,张士杰.红花抗炎有效成分的研究 [ J] .中药通报 ,
1984, 9(1):31.
[ 2 ]  赵长琦 ,许有玲.抗肿瘤植物药及其有效成分 [ M] .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 1997:216.
收稿日期:2005-11-14; 修订日期:2006-04-21
作者简介:朱 明(1960-),女(汉族),上海人 ,现任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
学院高级实验师 ,主要从事免疫学和微生物检验及中草药抗菌作用研究
工作.
毛金丝桃提取物的体外抗菌实验
朱 明1 , 熊元君 2 , 马秀敏1 , 丁剑冰 1 , 古丽娜·沙比尔 2
(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目的 探讨新疆毛金丝桃醇提取物在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稀释法对毛金丝桃醇提取物进行 MIC、MLC
实验研究。结果 毛金丝桃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毛金丝桃
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抗菌中草药。
关键词:毛金丝桃; 提取物; 体外抗菌实验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6)09-1693-02
AntimicrobialTestinvitroofExtractsfromHypericumhirsutumL.
ZHUMing1 , XIONGYuan-jun2 , MAXiu-min1 , DINGJian-bing1 , GULINAShabier2
(1.DepartmentofImmunology, 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 Urumqi830054, China;2.XinjiangInstituteof
TCMandNativonalDrugs, Urumqi, Xinjiang83005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ntinuzrobialaltionofextractsfromhirsutumlinrtro.MethodsTheMICMLCexperiments
werecarriedoutbyserialdilutiontest.ResultsTheextractshavecertaininhibitiononStaphylococcusaureus, Escherichiacoli
aud.Pseudomonasaeruginosa.ConclusionTheextractsofhirsutumlhaveobviousinhibitionsomebacteria.
Keywords:Hypericumhirsutuml; Extracts; Antimicrobialtestinvitro
  毛金丝桃(Hypericumhirsutum)是金丝桃属(HypericumL)的
一种 , 属于藤黄科(Gutife-rae)。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 400余种 ,
其中我国约有 55种 、8个亚种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尤以华东 、华
西 、川北及新疆 、贵州等地分布较为集中。该属植物多个品种为
药用植物 ,传统中医学认为 , 具有清热解毒 、收敛止血 、利湿之功
·1693·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6VOL.17NO.9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第 17卷第 9期
效 , 用于治疗咯血 、吐血 、肠风下血 、外伤出血 、风湿骨痛 、口鼻生
疮等症 [ 1~ 3] 。近年来研究发现 , 该属植物中含有金丝桃素(Hy-
pericin)和假金丝桃素(Pesudohypericin)具有抗抑郁 、抗肿瘤 、抗
病毒 、镇痛 、抗菌消炎 、创伤收敛等药理活性。其中毛金丝桃在新
疆阿勒泰一带分布较多 ,在新疆民间广泛应用 , 但对其他抑菌实
验方面的报道却很少 ,笔者采用连续稀释法对毛金丝桃乙醇提取
物进行了抑菌作用的测定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材 毛金丝桃的全草 2004-03由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
所提供及鉴定 , 其在水中溶解度差 , 易溶乙醇。
1.1.2 90%乙醇提毛金丝桃药液的制备 [ 4, 5] 称取一定量的毛
金丝桃将其粉碎 ,过筛后得到粗粉 20g,加入 90%乙醇 100ml,用
超声波清洗器超声 30min后 ,在不断搅拌下浸提 24 h, 过滤所得
滤液回收乙醇后 , 加热浓缩成浸膏 , 再加入蒸馏水 15 ml, 不断搅
拌下浸提 24 h,过滤所得滤液回收乙醇后 , 加热浓缩成浸膏 ,再加
入蒸馏水 15 ml,不断搅拌使浸膏溶解 , 并调整 pH为 7.4后 ,滤膜
过滤除菌 , 配成 2g/ml醇提毛金丝桃药液 15 ml, 装入无菌棕色
瓶中放置冰箱保存 , 于 48 h内使用 ,以保证药效稳定。
1.1.3 菌种及培养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绿脓杆菌
(ATCC27853);大肠杆菌(ATCC25922);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 , 水解酪蛋白(Mueller-Hinton, MH)肉汤 、琼脂培养基购自
杭州生物试剂厂。
实验菌种经传代纯培养后 ,取 1接种环菌种接种于 MH肉汤
培养基中 , 37℃恒温箱培养 6 h, 经比浊法测定细胞数为 109
CFU/ml,稀释至 106 CFU/ml为工作浓度。 通过倾注平板法计
数 , 实验中每毫升液体培养基加入 0.1ml细菌液 , 37℃ 24 h恒温
培养 , 计数后为最终实验浓度 ,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3.6×105
CFU/ml;绿脓杆菌为 3.5 ×105 CFU/ml;大肠杆菌为 3.1 ×105
CFU/ml。
表 1 毛金丝桃的抑菌实验
组别 稀释度 浓度C/mg· ml-1
金黄色
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1 1∶2 133.3 0 0 0
2 1∶4 66.5 0 0 0
3 1∶8 33.25 0 0 0
4 1∶16 16.63 0 0 0
5 1∶32 8.31 0 0 0
6 1∶64 4.16 ++ 0 ++
7 1∶128 2.08 +++ ++ +++
8 1∶256 1.04 +++ +++ +++
9 1∶512 0.52 +++ +++ +++
10 (无药对照管) +++ +++ +++
  “ +++”细菌明显长;“ ++”细菌少量生长;“ 0”无菌生长
1.2 抑菌实验的方法与结果 [ 6 ~ 10] 采用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将被检药液用 MH肉汤培养基作一系列倍比稀释为 9管 ,使 MH
肉汤培养基含药浓度分别为 133.3, 66.5, 33.25, 16.63, 8.31,
4.16, 2.08, 1.04, 0.52 mg/ml。第 10管不加药液为 MH肉汤培
养基接种相同菌种作对照管 ,每支试管为 1.8 ml, 然后每支试管
加入 0.2 ml实验细胞液 ,置 37℃培养 24h,肉眼观察试管混浊情
况 , 能抑制实验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毛金丝桃的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inhibitionconcentration, MIC)。结果见表 1。 将澄清的
未长菌各试管中取 0.1 ml培养液和 10 ml营养琼脂分别倾注平
皿中 , 混匀凝固后置 37℃培养 24 h(每管每个浓度均倒 3块平
皿)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凡平板上无菌生长的该药物最低浓度为
毛金丝桃的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lethalconcentration, MIC)。结
果见表 2。
表 2 毛金丝桃的杀菌实验
组别 稀释度 浓度C/mg· ml-1
金黄色
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1 1∶2 133.3 0 0 0
2 1∶4 66.5 0 0 0
3 1∶8 33.25 0 0 0
4 1∶16 16.63 + + +
5 1∶32 8.31 ++ ++ ++
6 1∶64 4.16 +++ +++ +++
7 1∶128 2.08 +++ +++ +++
8 1∶256 1.04 +++ +++ +++
9 1∶412 0.52 +++ +++ +++
10 (无药对照管) +++ +++ +++
  “ +++”细菌明显生长;“ ++”细菌少量生长;“ +”细菌少量生长;
“ 0”取培养基再接种无菌生长
2 讨论
毛金丝桃在新疆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 , 临床应用广泛 , 近年
虽然在药理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对其
在抑菌实验方面的报道却很少 ,本实验采用连续稀释法进行毛金
丝桃 MIC的测定 , 对了解毛金丝桃有无抗菌作用 、抗菌效果如
何 , 确定毛金丝桃的用药剂量和研究抗菌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毛金丝桃在水中溶解度差 ,易溶乙醇 , 用乙醇提取后需回收
乙醇 , 并使药液的 pH接近中性 , 才能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又不致
影响试验菌的生长 ,但中药制剂内往往含有鞣质 , 并且有特殊色
泽 , 影响结果的判断 , 因此本实验还测定了毛金丝桃醇提取物在
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
菌杀菌作用 ,毛金丝桃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大
肠杆菌的 MIC分别为(8.3, 4.16, 8.31 mg/ml)、MBC(16.63, 18.
31, 16.63 mg/ml)。但是体外抗菌实验的环境与体内不同 , 因此
该提取物还需进一步通过动物体内实验来证明其抗菌作用 ,为毛
金丝桃抗菌药用价值的开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1 ]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 ,第 2卷 [ M]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6:1176.
[ 2 ]  ZhouJ, WangCD.AnalysisofactiveconstituentsincludedinHyperi-
cumperforatumL.[J] .ChinTraditionalHerbDrugs(中草药), 1999,
30(9):661.
[ 3 ]  WangWH, ZhaoQZ.Determinationofhypericinby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matography[ J] .J.KunmingUniversitySci.Tech(昆明理
工大学学报), 1999, 24(5):121.
[ 4 ]  白 洁 ,杨得坡 ,王冬梅.贯叶金丝桃素的化学不稳定性及药理活
性 [ J] .中草药 , 2004, 35(3):338.
[ 5 ]  熊元君 ,古丽娜·沙比尔 ,贾晓光 ,等.新疆三种金丝桃属植物中金
丝桃素含量测定 [ J] .中草药 , 2003, 34(9):2.
[ 6 ]  李明远.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84.
[ 7 ]  樊明涛 ,陈锦屏.百里香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 [ J].微生物学报 ,
2001, 41(4):499.
[ 8 ]  周邦靖.常用中药的抗菌作用及其测定方法 [ M] .重庆: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1997:1.
[ 9 ]  范青生 ,马振亚.防腐抑菌中药的微量快速筛选法研究及其应用
[ J] .微生物学通报 , 1991, 18(2):114.
[ 10] 戴自英.临床抗菌药物学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5:128.
·1694·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第 17卷第 9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6VOL.17N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