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粒种咖啡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全 文 :幼虫比曝晒的芒果多 。
果蝇喜阴蔽的落果中繁殖 。遮荫的芒果转移
到室外以及采取其他措施能减少果蝇繁殖的机会 ,
以及结合现有的防治措施可控制芒果产品中的果
蝇 。
(黄艳译自 http://www.ars.usda.gov, 2008-07-10)
可可的全基因序列
测定计划将完成
据美国农业部 (USDA)/农业科研局 (ARS)
称 ,过去 15年间 ,全球可可产业遭受可可鬼帚病 、
可可霜霉病和可可黑果腐病等病害的侵袭 ,每年导
致可可农损失 7亿美元。
USDA的 ARS、玛氏食品公司(美国糖果业巨
头)和 IBM联合组成一个科研团队实施可可基因
计划 ,期望在未来 5年时间里测定可可的全基因序
列 。
该计划将由玛氏食品公司资助 ,美国迈阿密亚
热带园艺研究局 (SHRS)以及 IBM的 Yorktown
Heights研究中心的科研支持 。 IBM利用 “ Blue
Gene”超级计算机分析可可基因 。美国华盛顿州
立大学将创建详细的可可遗传图谱 ,并对可可的序
列片段进行拼接 ,得到全基因序列。该科研团队希
望通过对可可的基因序列测定 ,帮助可可厂生产出
高产 、抗病虫害 、抗旱的可可品种 ,这将有益于巧克
力加工业 ,也为非洲(其产量占世界 70%的可可总
产量)带来经济 、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三重效益。
目前 SHRS正与南美 、西非 、中美和巴布亚新
几内亚等国进行可可大田试验 ,以评估从迈阿密实
验室的抗病性基因中选育出来的可可品种的抗病
性潜力 。
1999年开始 , SHRS与玛氏食品公司采用先进
的分子遗传技术以提高可可育种水平和降低可可
病虫害的发生率 。
公共部门农业知识产权资源(PIPRA)将发布
该研究成果。 PIPRA执行主任 AlanBennet表示 ,
玛氏食品公司 、USDA和 IBM愿意免费提供可可基
因序列信息 ,保证可可序列不受专利保护的限制。
一旦可可全基因序列测定完成 ,这将为全世界 650
万小可可农带来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 。
(黄艳译自 http://www.flex-news-food.com, 2008 -
06-26)
小粒种咖啡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咖啡锈病是咖啡的主要病害 ,危害性最大。受
害的小粒种咖啡植株轻者减产 ,重者死亡。咖啡锈
病主要为害叶片 ,有时也侵害幼果和嫩枝。叶片感
病后 ,最初出现许多浅黄色小斑 ,并呈水渍状扩大 ,
叶背面随即出现橙黄色粉状孢子堆 ,病斑周围有浅
绿晕圈 ,后期病斑逐渐扩大或连在一起 ,成为不规
则的病斑 ,病斑最后干枯 ,呈深褐色 ,整个感病叶片
脱落。
防治方法:(1)选用抗锈病的品种 。在引种时
要严格作好检疫工作 ,防止病菌传播;(2)加强抚
育管理 ,提高植株抗病力;(3)清除病原 。对苗圃
的幼苗要经常进行检查 ,清除病叶;对咖啡园里的
植株要结合修剪 ,清除弱枝病叶 ,特别在旱季结束
之前要全面检查 ,一旦发现病叶应立即组织人力全
部摘除 ,并结合化学防治;(4)化学防治。采用 1%
~ 5%的波尔多液喷雾 ,第一次应在雨季之前 ,根据
各地具体情祝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一般每隔 2 ~
3个星期喷雾一次 ,粉锈宁对咖啡诱病有预防效
果 ,发病初期有疗效。每亩用 25%可湿性粉剂 35
~ 65克或 5%可湿性粉剂 150 ~ 300克 ,兑水 30千
克喷雾。
在咖啡栽培地区几乎都发生过咖啡炭疽病。
它主要为害咖啡叶片 ,叶片初侵染后 ,上下表面均
有淡褐色的病斑 ,直径约 3厘米。这些病斑中心呈
灰白色 ,后期完全变成灰色 ,并有同心圆排列的黑
色小点。侵染也常从叶边缘开始 ,病害可蔓延到枝
条和果实 ,引起枝条干枯;果实感病后出现变黑色
—27—
的下陷病斑 ,果肉变硬并紧贴在豆粒上。
(摘自《云南科技报》 , 2008-06-02,杨开正 /文)
甘蔗黄叶病以及其传播媒介
高粱蚜的短暂增殖与空间分布
甘蔗黄叶病是由甘蔗黄叶病毒(ScYLV)引起
的一种严重甘蔗病害 。在夏威夷 、巴西和路易斯安
那分别于 1988、1992和 1996年发现这种病害。在
路易斯安那地区 ,该病害造成的甘蔗损失达 11%
~ 14%。
受到甘蔗黄叶病侵染的症状表现为:成熟的甘
蔗茎杆顶端的嫩叶中脉呈明黄色 ,不久该黄色蔓延
到叶片上 ,嫩叶中脉的上表面变成淡红色 -粉红
色 。但由于甘蔗的生长季节短 ,在出现霜冻和施用
催化剂的情况下 ,甘蔗黄叶病症状在路易斯安那地
区很少观察到。
该项研究旨在:(1)测定在路易斯安那地区
ScYLV的地区分布与发生率;(2)测定 ScYLV侵染
田间甘蔗增殖的时间和速率;(3)评估高粱蚜
(Melanaphissacchari,又称甘蔗蚜 ,为 ScYLV的传
染媒介)的活动与移居 ,与 ScYLV侵染田间甘蔗之
间的相互联系;(4)测定高粱蚜移居和病毒感染的
空间分布。通过这些研究总结关于甘蔗黄叶病的
流行性病学和开发适当的控制策略。
甘蔗黄叶病是一种潜在的严重病害 。 2002年
期间在路易斯安那地区一项调查显示 ,在所有甘蔗
生产区均受到 ScYLV的侵袭。 42块甘蔗试田中的
48%均发现这种病毒 ,且病毒平均发生率为 15%。
对 4块田间的 2个生长季节期间 ScYLV的发展曲
线测定表明 ,在春末和夏初 ScYLV侵染田间甘蔗
出现极短暂增殖 ,这与病毒传播媒介高粱蚜的最初
感染和增殖相一致。在 2002年和 2003年高粱蚜
感染的分布范围分别是每片甘蔗叶有 1.2 ~ 33.0
只高粱蚜和 1.0 ~ 4.2只高粱蚜。最后在 3块试田
中种植无 ScYLV的甘蔗种苗 ,甘蔗黄叶病发生率
分别为 2.9%、5.2%和 5.2%。利用空间自相关分
析评估 ScYLV侵染和高粱蚜的分布表明 , ScYLV
和其传播媒介高粱蚜均显示出偶然群集的随机空
间分布。因此 ,种植无 ScYLV的甘蔗种苗也许可
将甘蔗黄叶病发生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明德南译自《PlantDisease》, 2008(4):607-615]
甜菜曲顶病毒侵染
墨西哥中北部辣椒
2005年生长旺季期间 ,在墨西哥中北部地区
辣椒(capsicumannuum)田间观察到分布广的类似
病毒症状 。在辣椒生长旺季初期 ,植株呈现缺绿症
状 ,植株变粗 ,生长停滞 ,叶片伸长。从生长旺季中
期到后期 ,受病毒侵染的植株表现出严重变黄 ,旋
转弯曲向上 ,叶变小 ,并出现少量畸形果 ,其症状与
辣椒的甜菜曲顶病毒属(curtoviruses)相似 。 1953
年在上述地区第一次报道甜菜曲顶病毒属的传播
媒介叶蝉(circulifertenelus), 2008年 1月再次证
实了它的存在 。
阿瓜斯卡连特斯州和萨卡特卡斯州提供的田
间辣椒植株样品 ,以及萨卡特卡斯州的 5株有病
症的样品通过外壳蛋白(CP)编码区的引物进行
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 curtoviruses的存在为
阳性。萨卡特卡斯州的 3株 Ancho和 Mirasol辣
椒植株样品进行 PCR扩增 ,该样品通过复制蛋白
rep编码区进行的 PCR检验 curtoviruses存在为阳
性 ,并与报道的 curtoviruses进行序列比较 。所有
试验样品显示 91%与外壳蛋白编码区相一致以
及 93%与甜菜曲顶病毒(Beetmildcurlytopvirus)
复制蛋白编码区相一致 。 2005年 7 ~ 8月对阿瓜
斯卡连特斯州和萨卡特卡斯州的出现染病症状辣
椒植株进行一项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覆盖和滴灌
条件下不同种类的 43块辣椒田 。每邻近 5株为
一排的 25株辣椒按照上述描述症状进行检查 ,并
对有代表性的 Mirasol, Ancho, Pasila和 Guajilo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