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香叶树播种育苗技术
徐耀庭 邱润生 魏 斌 王亚娟 邵春荣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 2001年重点项目(021102092)“国内外名优
观赏绿化新品种引育与产业化开发” 。
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樟科山胡椒属 , 常绿小乔木 , 耐
干旱瘠薄土壤 , 在湿润肥沃土壤生长较好 , 适应于微酸性 、中
性和石灰性土壤;分布于陕西南部 、甘肃南部 、湖南 、湖北 、江
西 、浙江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和四川。 中国东
部海拔 500 m以下 ,中国西部海拔1 400 m 以下 ,多散生或混生
于常绿阔叶林中。树干通直 , 树冠浓密 , 在园林工程中 , 作为
中层林冠 , 耐阴 、耐修剪 ,可作高 3 ~ 5 m 的绿篱墙或路中央的
隔离带 ,是较好的景观绿化树种。在瘠薄的坡地上密植 , 是较
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在公路中间隔离带种植 , 剪顶保持一定高
度 ,郁闭性好。木材淡红褐色 , 结构致密 , 可作细木工板用材;
种子含油率 53.2%, 供制肥皂 、油墨 、润滑油或医药用;果可提
取芳香油;叶和茎皮入药;叶和果治牛马疥癣疮癞。
1 种植地概况
种植地选在浙江省金华市郊 , 处于金衢盆地东部 , 东经
119°00′~ 119°53′, 北纬 28°42′~ 29°18′。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
四季分明 ,热量充足 , 干湿季明显 , 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
17.3℃,年平均无霜期 257 d , 年平均降水量1 403 mm , 年平均
日照时数2 029 h , 年平均辐射 412.345 J/m2 , 主导风向东北偏
东风。社会经济发达 ,种植地离金华市区 3 km , 离杭金衢高速
公路出口处 400 m , 交通极为方便;土壤为红壤丘陵改造整翻
后的水稻土 ,土层深厚;有一中型水库供水 , 水源充足 , 其 pH
值为 7.59 ,水中含有较多钙质。土壤理化性质:容重 1.68 , 有
机质1.41%,全氟 0.056%,水解性氮 83.24 mg/kg , P2O50.13%,
有效磷 46.97 mg/kg , 速效钾 138.35 mg/kg , 缓效钾 265.65 mg/
kg , pH值 6.19 ,风干土含水量 4.55%, 适合香叶树播种育苗。
2 播种育苗技术
2.1 采种与调制
选择 15 a生以上母树采集种子。香叶树结实大小年现象
不明显 , 花单性 , 雌雄异株 , 每个浆果状核果内有 1 粒种子。
于10 月上旬 , 核果由绿色变成红色时 , 清理地面 , 摊采种布 ,
摇动树枝或敲打树枝 , 震落地面 , 收集果实。置于室内堆沤 2
~ 3 d ,使果肉充分软化后 , 装入竹篓中 , 置于水中一边搓一边
淘洗 ,除去皮肉和杂质 , 取出果核 , 再拌草木灰进行脱脂。 1 d
后再进行搓洗 ,所得的果核通称为种子 , 一般出籽率达 30%。
果核切忌日晒 ,不宜过度失水 , 置于室内摊开阴干 2 ~ 3 d , 待
果核含水量降到 30%左右时即可运输。用四周有空格的塑料
筐或竹筐盛装 ,每筐 25 kg 左右 ,运到目的地后立即贮藏。
2.2 贮藏与催芽
香叶树种子有明显的休眠期 , 利用贮藏的时间 , 既贮藏又
催芽。采用清水沙 , 筛去直径大于5 mm的石砾 , 以果核1∶沙 3
的比例 ,充分拌和 ,在室内常温条件下 , 底层填沙 2 cm , 中层堆
放果核与沙混合物 , 上层覆盖沙 2 cm ,做成畦状 , 宽 100 cm , 中
央每隔 50 cm插草束一把 , 用于通气。每隔 1 个月检查 1 次 ,
发现病菌感染 , 将感染部位的果核和沙挖出 , 放流水中淘洗 ,
将浮籽去掉 ,重新沙藏。从 11 月至翌年 2 月 ,要层积催芽 90 d
以上 ,到 3 月初果核胚根露白 , 即可播种。
2.3 深翻与施基肥
苗圃地土壤粘重板结 , 土壤容重达 1.68 , 必须深翻 , 施足
有机肥 ,用以改良土壤结构。在冬季 , 进行两耕两耙 , 先深翻 ,
深度 25 cm以上 , 耙细 ,然后施入充分腐熟的畜禽粪肥 ,用量在
3万~ 4.5 万 kg/hm2 范围内。第 2 次深翻 、耙细 , 使基肥均匀
地分散在 10~ 25 cm 土层中。在施入基肥的同时 ,均匀地撒入
磷肥 375 kg/ hm2 ,对香叶树苗木生长有利。
2.4 作床与播种
苗床宽 1 m , 高 25 cm ,步道宽 40 cm , 苗床有效面积占苗圃
面积的 60%。大的田块中央开中沟 , 深 50 cm , 宽 50 cm , 田块
四周开深沟 ,深 80 cm , 宽 60 cm。做到沟沟相通 , 有利于排水
和灌溉。
由于果核干粒重为 50 ~ 60 g , 每 kg 为 1.6 万 ~ 2 万粒 , 发
芽率 60%~ 65%, 所以采用条播 , 掌握播种量为 48kg/hm2。 1 a
生苗规格:苗高 30 cm , 地径 0.45 cm。行距 20 cm , 1 m 长的播
种行内播种果核 25 粒左右。 于 3 月初播种 , 也可进行冬播。
在大田里 ,在自然条件下 , 经 3 个月的土壤中解除休眠 , 在日
均温度 15℃左右的 4 月可以发芽 , 在气温 25~ 28℃条件下 , 发
芽较快 , 从开始胚根露白至胚芽出土需35~ 45 d。果核和子叶
不出土 ,胚芽伸出土面后 ,具初生不育叶 4 ~ 6 片;出土 21 d 左
右 ,发出初生叶;主根明显 , 侧根稀疏。条播行宽 5 cm , 深 5
cm ,下层填细土 3 cm , 播种后覆土 2 ~ 3 cm , 冬播覆土厚一点 ,
春播覆土薄一点;播后覆盖稻草 , 保持表土湿润 , 当胚芽 60%
左右出土后揭草 , 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 。也可培育容器苗:当
贮藏胚芽露白后 , 直接播入容器中 ,容器口径 12 cm , 深 15 cm;
基质采用泥炭 、蛭石 、珍珠岩和黄心土 , 另加有机肥 10%;每只
容器播果核 2 粒 ,播后覆盖基质厚度 3 cm。
2.5 管 理
除草松土与施追肥和间苗同时进行。 除草要掌握除早 、
除小 、除了的原则 , 1 a中大约 4~ 6 次。 松土深度以不伤苗木
根系为原则 ,小苗时宜浅 , 大苗时宜深 , 在行间采用除草松土
工具 ,在株间用手拔除。 4 月下旬至 6 月底 , 每隔 15 d 施 1 次
尿素 ,采用干施 ,每次 75 kg/ hm2 ,先施后松土 ,将尿素颗粒覆盖
在土中。 7月至 9月上旬 , 每隔15d施 1次复合肥 ,方法与用量
同上。9 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追肥 , 防止徒长 ,促进苗木木质化 ,
生产经验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 18 卷第 4 期 67
增强抗冻害能力。如遇连续多日晴天以及 7、8 月高温季节 ,
要适时适量灌溉;遇连续降水 , 需及时排除积水 , 清沟培土。
结合拔草进行间苗 ,到 7 月 5日前后定苗。
2.6 防治病虫害
4 月下旬小地老虎危害幼苗非常严重 , 夜出活动 , 将幼苗
根茎咬断 ,可采用1 000倍锌硫磷或 40%氧化乐果乳油喷雾 , 最
有效的是用 2‰甲胺磷和天王星按 3∶1混合 ,夜间喷雾。 7 月
中旬有象甲类害虫发生 ,用 90%晶体敌百虫 50 g 掺水250 g 溶
解后喷到1 000 g 麦麸上 , 拌成毒饵 ,傍晚撒于苗床 ,用量 15 ~
22.5 kg/hm2 , 效果良好。 7月下旬 , 蝼蛄大量发生 , 夜间咬食地
下根茎 ,采用 500 倍锌硫磷或呋喃丹 3%, 10 月上旬使用黑光
灯诱杀成虫 ,效果较好。香叶树 1~ 3 a 生苗未发现严重的病
害 ,一般无须防病。 冬季也无须采用防冻措施 , 可以安全
过冬。
3 苗木生长状况
采用上述方法育苗 , 1 a 生苗平均高 32.2 cm , 平均地径
0.45 cm ,样本标准差分别为 15.1 cm 和 0.152 cm。 3 a生苗平
均苗高 2.49 m , 平均胸径3.08 cm , 平均冠幅 86.5 cm ,样本标准
差分别为 20.7 cm、0.359 cm 和 16.25 cm。
(通讯地址:310020 , 杭州市凯旋路 445 号物产大厦)
重阳木在苏北的引种试验
江苏省大丰市林场 丁维泽 吴应康 沈树祥 陈义高
重阳木[ Bischofiq poycarpa(Levl)Airy Shau] 大戟科重阳木
属 ,落叶乔木 , 树高可达 15 m , 小叶圆卵形 ,长 5 ~ 9 cm ,具细锯
齿。干形通直 , 枝叶繁茂 , 夏绿秋红 , 常作行道树栽植。产秦
岭 、淮河以南至广东 、广西北部。大丰林场于 2000 年春从江苏
省林科院引进了重阳木 , 3 a来的栽植试验证明该品种是苏北
地区培育大规格行道树的优良树种 , 现将引种试验结果报告
如下。
1 引种地自然条件
大丰市林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 , 属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 , 夏季炎热 , 冬季寒冷 , 雨量充沛 , 日照充足;年降雨
量1 068 mm ,日照时间2 267.4 h , 无霜期 217 d , 年极端高低温
为37℃和-10℃;土层深厚 ,沙壤质潮盐土 , 肥力较强 , pH 值
在7.5~ 8 之间。试验地设在大丰林场垦荒河大圩 、麋鹿自然
保护区绿色通道 、林场苗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重阳木是在 2000 年3 月从江苏省林科院引进的 1 a 生籽
播甲级苗。于3 月下旬定植于本场 3 个试验点 ,离地面 15 cm
齐芽平茬 , 4月份开始发芽 ,成活率达 99%。
2.2 试验设计
重阳木的比较试验从 2003年 3 月定植时开始 , 分别设在
本场垦荒河大圩 、保护区绿色通道 、林场苗圃 3 种不同立地条
件的试验点 , 均采用 1 m×1 m 的株行距 ,试验点研究样苗 60
株 ,试验对重阳木的抗寒性 、生长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测和
分析。
2.3 抚育管理
重阳木在生长期由于侧芽的萌生力强 , 从开始发芽到秋
梢抽枝结束 ,每 10 d 需除萌芽 1 次 ,促进顶芽生长。并以 NPK
复合肥和饼肥堆积发酵后深施 ,每月锄草松土 1 次。
3 结果与分析
3.1 越冬性与抗寒性
通过对在本场 3个试验点采取不同施肥时间对高生长停
止时间与其冻害发生程度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 , 结果表明:
最后 1次施肥时间在 7月下旬前 , 高生长在 9月 25 日前停止 ,
枝梢健壮 、饱满 ,不遭冻害。如最后 1 次施肥时间在 8月上旬
以后进行 ,则高生长在 10月 5 日以后才停止 , 枝梢嫩 ,木质化
程度低 ,易遭冻害。3 a 生的重阳木其抗寒性增强 , 在苏北地
区可露地安全越冬。
3.2 生长情况
重阳木不同树龄树高与胸径 、地径及其平均生长量见
表 1。
表 1 重阳木生长情况
指标 1 a生平均值 2 a 生平均值 3 a 生平均值
树高(m) 3.0 4.8 6.1
胸径(cm) 2.5 4.3 6.0
地径(cm) 4.2 5.8 6.7
从表 1可看出 , 重阳木 1 a生苗平均胸径就能达 2.5 cm ,
树高可达 3 m以上 , 2 a生平均胸径达4.3 cm , 树高达4.8 m ,基
本上可满足市场对行道树的要求。 3 a 生时平均胸径可达 6
cm ,树高可达 6 m 以上 , 完全可达大规格行道树的要求 , 属于
速生树种之一。
4 结 论
(1)重阳木栽植成活率高 , 扦插 、播种育苗繁殖快 ,对环境
的适应性强 ,可粗放管理;干形优美 , 生长速度快 , 能补充苏北
地区培育大规格行道树的数量及品种的不足 , 是培育行道树
的优良树种 ,同时也可作造林树种栽培 ,值得推广。
(2)重阳木在苏北沿海地区的耐寒性中等偏强 , 最后一次
施肥时间如控制在 7 月下旬结束 ,可免遭冻害。
(3)重阳木作行道树栽培技术要求:宜栽在排水良好的地
块 , 1 a 生苗需平茬 , 2 a 生苗要适当剪去枯梢部分 , 且及时去
除萌芽以促进主干生长 , 这样 3 a就可培育成胸径 6 cm 以上 、
高 6 m 以上的大规格苗木。
(通讯地址:224136 , 江苏省大丰市)
生产经验
68 林业科技开发 2004 年第 18 卷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