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12,6 (2) :147-149.
[6] 林厚文,张 罡,赵宏斌,等. 黄药子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2,33 (2) :175-177.
[7] 索 晴,崔立然,刘树民,等. 黄药子及配伍当归后含药
血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
(2) :113-114.
[8] 林 芳,华碧春. 中药黄药子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J].
亚太传统医药,2011,10 (10) :183-184.
[9] 崔洪霞,程 佳,李开敏,等. 黄药子抗宫颈癌作用的初
探 [C] /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集.
湖南:长沙,2010:10-13.
[10] 王 刚,林彬彬,刘劲松,等. 黄药子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 (13) :1681.
[11] 赵 艳. 黄独有效部位抗肿瘤活性研究[J]. 齐齐哈尔医
学院学报,2009,30 (17) :2108-2109.
[12] 王君明,崔大鹏,崔 瑛,等. 黄药子二萜内酯类成分化
学、药理及毒性研究进展[J]. 中医学报,2011,26
(11) :1319-1320.
[13] Teponno R B,Tapondjou A L,Tane P,et al. Bafoudiosbulbins
F and G,further clerodane diterpenoids from Dioscorea bulbif-
era L. var sativa and revised structure of Bafoudiosbulbin B
[J]. Phytochemistry,2008,69 (12) :2374-2379.
[14] Liu Hai,Chou Guixin,Guo Yinglong,et al. Norclerodane
diterpenoids from rhizomes of Dioscorea bulbifera. [J]. Phyto-
chemistry,2010,71 (10) :1174-1180.
[15] 谭兴起,阮金兰,陈海生,等. 黄药子抗炎活性成分的研
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 (6) :667-679.
[16] 林 芳,碧 春. 中药黄药子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J].
亚太传统医药,2011,10 (7) :183-184.
[17] 方 蓉,李芳秋,武建国,等. MTT 比色法的条件探讨
[J]. 临床检验杂志,2003,21 (1) :34-35.
[18] 沈 耀,张晨辉,胡薇薇,等. 苯海拉明等有机胺类药物
干扰 MTT 还原法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40 (2) :163-168.
[19] 徐 霖,杨明飞,冉雪琴,等. 运用 MTT比色法检测印楝
素对果蝇 S2 细胞的毒力作用[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46 (1) :72-75.
[20] 周 朋,刘晓谦,苏 君,等. MTT法体外检测脑胶质瘤
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0,44 (6) :579-582.
[21] 喻泽兰,刘欣荣,Michael McCulloch,等. 黄药子抗肿瘤
活性组分的筛选及作用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
(6) :563-567.
[22] 高慧媛,卢 熠,吴立军,等. 中药黄独的化学成分研究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 (3) :185-188.
[23] 侯 娟,何文辉,王明霞,等. 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J].
河北医药,2004,26 (1) :71-72.
[24] 李石生,邓京振,赵守训,等. 黄独块茎的甾体类成分
[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9,8 (2) :61-62.
[25] 张海谋,袁金玉. 黄药子的药理和毒理研究进展[J]. 医
药导报,2009,4 (28) :490-492.
[26] 黄开毅,张冬松,高慧媛,等. 黄独的化学成分[J]. 沈
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 (3) :145-147.
[27] 尹明华. 抗癌药用植物黄独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
2010,35 (12) :10-12.
乌蕨对乐果急性中毒的解毒活性研究
卢海啸, 李家洲, 郑玉华, 倪 林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收稿日期:2013-02-23
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 (2011YJZD18)
作者简介:卢海啸 (1974—) ,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药效筛选的研究工作。Tel:15907758504,E-
mail:luhaixiao76@ 163. com
摘要:目的 研究乌蕨对解救乐果急性中毒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乐果中毒小鼠模型,观察乌蕨不同提取物对乐果
急性中毒的解救效果,测定乌蕨对中毒小鼠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和存活率。结果 乌蕨水提部位组能提高小鼠
的存活率;并能显著提高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 (P < 0. 01)。结论 乌蕨水提部位能改善小鼠的中毒症状,提高小鼠
的存活率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
关键词:乌蕨;解毒;活性部位
中图分类号:R285. 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4)02-0390-03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4. 02. 040
乌蕨为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 乌蕨属 Stenoloma 植物, 又名大叶金花草[1-2]。乌蕨在民间有“万能解毒药”之称,
093
2014 年 2 月
第 36 卷 第 2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February 2014
Vol. 36 No. 2
广泛用于解食物和农药中毒,还用于治疮毒、毒蛇咬伤
等[3-4]。研究表明,乌蕨水提物的 70%乙醇溶解物可使砷
中毒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并能提高其耐受性[5]。此
外,乌蕨还能防治四氯化碳肝损伤作用,并能降低血清中
ALT、MDA水平,升高 SOD 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6-8]。据
报道,乌蕨汤能很好的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9]。林向
东[10]用单味草药乌蕨治疗下肢顽固性溃疡 50 余例,均取
得良好疗效。关于乌蕨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活性部位的
研究,目前尚未有报道。本实验探讨其醇提物解救有机磷
农药中毒的活性部位及其对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为
筛选新的有机磷农药解毒剂提供一定的药效学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 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 (20 ±
4)g,购于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许可证
号:SCXK桂 2009-0002。
1. 2 药物及试剂 乌蕨采于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白石水镇陈
依村,经广西中医学院刘寿养教授鉴定为陵始蕨科植物乌
蕨 Stenoloma chusanum (Linn.)Ching in Sinensia。采后粉
碎,60℃烘干备用;乐果乳液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阿托品溶液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碘解磷定溶
液 (哈尔滨宏达动物药品厂)、氯化乙酰胆碱 (北京鼎国
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 3 主要仪器 HH-s 数显恒温水浴锅 (江苏省金坛市医
疗仪器厂) ;U190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谱析科学
仪器有限公司) ;RE-2000 旋转蒸发器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
厂) ;SHZ-D (Ⅲ)循环水式真空泵 (巩仪市予华仪器有
限责任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
限公司)等。
2 方法
2. 1 乌蕨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 300 g 乌蕨干草,加入
6 000 mL 65%乙醇,加热回流 1 h,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
提取液。重复提取 4 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
膏状提取物,即粗提物。将所得粗提物分散于蒸馏水中,
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分、乙
酸乙酯部分、水部分。再将各部分分别减压回收溶剂,得
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
2. 2 实验动物分组 将 100 只小鼠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测定,计算每只小鼠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剔除差异较大
的,选取 60 只按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分层,再按随机数字表
分为 6 组 (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石油醚部
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水部位组) ,每组 10 只。实验前,
将所有实验用的小白鼠在实验室内饲养 1 周,使其熟悉实
验环境,自由饮水和取食。
2. 3 乌蕨不同提取部位对乐果中毒小鼠的活性筛选 实验
组 (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
组、水部位组)通过灌胃给予乐果溶液 (45 mg /kg) ,空
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上述操作结束后立即给药解救,乌蕨石油醚部位组、
乙酸乙酯部位组、水部位组 (给药量均为 100 mg /kg) ,阳
性对照组每只小鼠立即静脉注射按 1 mg /kg 的阿托品溶液
和按 75 mg /kg的碘解磷定溶液,30 min 后,进行尾静脉取
血,备用。最后记录小鼠的死亡率。
2. 4 乌蕨水提物对乐果中毒小鼠的影响 将 100 只小鼠进
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计算每只小鼠的乙酰胆碱酯酶
活力,剔除差异较大的,选取 60 只按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分
层,再按随机数字表分为 6 组 (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
性对照组、水部位低剂量组 (100 mg /kg)、水部位中剂量
组 (150 mg /kg)、水部位高剂量组 (300 mg /kg) ,每组 10
只。按表 3 ~ 4 分组和灌胃给药,其中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
的生理盐水,按“2. 3”项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小鼠的
死亡率。
2. 5 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
进行测定。
按下式计算酶活性的绝对值:
Xs = (C + B + A)× 7C
式中:Xs———水解乙酰胆碱的活力;A———样品管的吸光度
值;B———对照管的吸光度值;C———标准管的吸光度值。
2.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用 (珋x ± s)表示,采用
SPSS 17.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法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 t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 1 小鼠的死亡率 结果如表 1、表 2 所示,阳性对照组
和水部位组的小鼠死亡率与模型组比差别很明显。水部位
的高剂量组的死亡率最低,水部位组的死亡率与阳性对照
组相当。说明乌蕨的水部位具有明显的解毒作用。该部位
应为乌蕨的抗乐果中毒的活性部位。且水部位组的死亡率
随剂量的增大而降低。
表 1 小鼠的死亡率
组 别 药物剂量 / (mg·kg -1) 死亡率 /%
空白对照组 — 0
模型组 45 100
阳性对照组 1. 00 (阿托品)、75. 0 (碘解磷定) 20
石油醚部位组 100 100
乙酸乙酯部位组 100 100
水部位组 100 40
表 2 水部位不同剂量小鼠的死亡率
组 别 药物剂量 / (mg·kg -1) 死亡率 /%
空白对照组 — 0
模型组 45 100
阳性对照组 1. 0 (阿托品)、75. 0 (碘解磷定) 20
水部位低剂量组 100 40
水部位中剂量组 150 20
水部位高剂量组 300 0
3. 2 试验前后小鼠血液胆碱酯酶活力的变化 结果如表
3、4 所示,给药后各组的酶活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 (P < 0. 05) ,阳性对照组、乌蕨水部位组与模
型组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故乌蕨的解毒活性部位
193
2014 年 2 月
第 36 卷 第 2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February 2014
Vol. 36 No. 2
应该为乌蕨水部位。
乌蕨水部位的不同剂量组的酶活力与阳性对照组、模
型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且随
着剂量的增大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乌蕨水部位低剂量
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其药效强度与阳
性对照组相近 (P > 0. 05)。而中高剂量组的药效强于阳性
对照组 (P < 0. 01)。
表 3 乌蕨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血液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珔x ± s,n =10)
组 别 药物剂量 / (mg·kg - 1) 给药前 给药后
空白对照组 — 13. 59 ± 0. 28 13. 86 ± 0. 29●●▲▲○○
模型组 45 13. 37 ± 1. 80 12. 54 ± 0. 35**▲▲○○
阳性对照组
1. 00 (阿托品)、
75. 0 (碘解磷定)
14. 05 ± 0. 89 15. 43 ± 0. 19●●**
石油醚部位组 100 14. 21 ± 0. 87 13. 65 ± 0. 39**▲▲○○
乙酸乙酯部位组 100 13. 67 ± 0. 81 12. 84 ± 0. 41*▲▲○○
水部位组 100 14. 09 ± 0. 49 15. 27 ± 0. 36**●●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 < 0. 05,** P < 0. 01;与模型组
比,●P < 0. 05,●●P < 0. 01;与阳性对对照组比,▲P < 0. 05,▲▲P <
0. 01;与水部位组比,○P < 0. 05,○○P < 0. 01
表 4 乌蕨水部位对小鼠血液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珔x ± s,
n =10)
组 别 药物剂量 / (mg·kg - 1) 给药前 给药后
空白对照组 — 13. 59 ± 0. 28 13. 87 ± 0. 31●●▲▲
模型组 45. 0 13. 37 ± 1. 80 12. 57 ± 0. 39**▲▲
阳性对照组
1. 00 (阿托品)、
75. 0 (碘解磷定)
14. 05 ± 0. 89 15. 48 ± 0. 21**●●
水部位低剂量组 100 14. 09 ± 0. 49 15. 40 ± 0. 30**●●
水部位中剂量组 150 13. 40 ± 1. 45 15. 81 ± 0. 35**●●▲
水部位高剂量组 300 14. 09 ± 0. 76 15. 97 ± 0. 56**●●▲▲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 < 0. 05,**P < 0. 01;与模型组
比,●P < 0. 05,●● P < 0. 01;与阳性对照组比,▲ P < 0. 05,
▲▲P < 0. 01
4 讨论
乐果为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难逆胆碱酯酶抑制剂。
目前,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主要是采用胆碱酯酶复活药
和阿托品解救。但胆碱酯酶复活药使酶复活的效果因不同
的有机磷酸酯类而异,一般来说,它对内吸磷、马拉硫磷、
对硫磷中毒的疗效好,对敌百虫、敌敌畏中毒有一定的疗
效,而对乐果中毒几乎无效。原因是乐果中毒所形成的磷
酰化胆碱酯酶比较稳定,几乎是不可逆的,加以乐果乳剂
含有苯,可能同时有苯中毒。本实验结果表明,乌蕨水部
位可明显降低乐果致小鼠急性中毒的死亡率,提高血液胆
碱酯酶的活力。乌蕨水部位的低剂量 (100 mg /kg)的药效
强度与阳性对照组相当,而中剂量 (150 mg /kg)、高剂量
(300 mg /kg)的药效强于阳性对照组。其可能的解毒机理
如下:①乌蕨水部位和乐果迅速结合,从而影响乐果的吸
收,阻止乐果与乙酰胆碱酯酶的结合,防止乐果在体内形
成毒性更强的氧化乐果,加速乐果在体内的消除。②乌蕨
水部位和苯结合,阻止苯的吸收并加速苯在体内的消除。
国内外学者对乌蕨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乌蕨主要含有
黄酮类、有机酸等化学成分[11-15],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确
的抗氧化能力,而乌蕨的解毒作用是否与其有关,尚不得
而知。至于乌蕨水部位具体的解毒活性成分及具体的解毒
机制,本课题组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中。
参考文献:
[1] 秦仁昌. 中国植物志:第 2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275-279.
[2]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上册[M]. 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77:157-15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第 2 卷[M].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0-112.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45.
[5] 杨敬格,周 俐,刘铭勋,乌蕨对砷和铵的解毒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 :46-48.
[6] 陆定奕,张汉明,罗勤誉. 乌蕨对小鼠 CCl4 肝损伤防治
作用的研究[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7,9(4) :
190-191.
[7] 蔡建秀,黄晓冬. 乌蕨总黄酮水提液的药理试验[J]. 福
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14(1) :13-14.
[8] 周 青,熊小琴,周 俐,等. 乌蕨对四氯化碳诱导肝损
伤小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06,24
(1) :19-20.
[9] 刘德章. 乌蕨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J]. 江西中医
药,1999,30(3) :21-22.
[10] 林向东. 乌蕨治疗下肢顽固性溃疡[J]. 海峡药学,1999
(1) :87.
[11] 陶 晨,杨小生,罗载刚. 乌蕨中抑菌活性成分核磁共振
波谱分析[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29(6) :495-496.
[12] Ueno A,Oguri N,Hori K,et al. Pharmaceutical studies on
ferns. 18. Chemical components in leaves of Sphenomeris chu-
sana Copel. and Cyathea fau-Copel[J]. Jpn J Pharmacol,
1963,83:420-422.
[13] 罗娅君,肖新峰,王照丽. 大叶金花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中草药,2009,40(2) :190-192.
[14] 吴晓宁,张春椿. 乌蕨不同部位总黄酮和元素的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 :587-588.
[15] 李明芳,罗娅君,李光辉. 大叶金花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
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
(3) :358-360.
293
2014 年 2 月
第 36 卷 第 2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February 2014
Vol. 36 N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