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酸盐缓冲溶液和甲醇乙醇进行梯度洗脱,同时发现,缓冲盐
溶液的 pH 值对各指标成分的分离影响也较大,若控制在
pH8. 5 左右能实现基线分离,达到很好的分离度。
3. 2 本方君药为黄连、黄柏,佐以苦参、蛇床子等药材,在选
择指标成分时,优选方中君药共有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以及
臣药苦参中有效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据文献报道[2],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相互转化,因此在
工艺考察过程中,应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含量做为一
个指标较为合理,在本实验过程中也发现,氧化苦参碱在提
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转化为苦参碱,有时甚至无法检测到,
这与文献报道相符[3]。同时提示,目前很多中成药品种的质
量控制都是单以苦参碱或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指标的不合
理性,这其中包括药典标准中的许多品种。
3. 3 多指标优选中药复方工艺是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
手段,符合中药复方中多组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能更合理
的评价整个工艺过程[4]。但是如何确定各考察指标的权重
系数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在本方中,黄连、黄柏为方中君药,
其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在方中含量较高,小檗碱对溶血性链
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
抗菌作用,并有增强白血球吞噬作用[5];苦参为方中臣药,其
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具有抗病原体、抑制
变态反应、正性肌力的作用[6],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炎、抗病原
微生物、免疫抑制、抗癌和杀虫作用[7];浸膏得率能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方中成分的浸出情况,因此设这三种指标的权重系
数分别为 0. 5、0. 3、0. 2。
3. 4 本试验先对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考察,可
以更好的确定正交试验中各因素的水平范围,用单因素考察
和正交试验相结合,能更合理的反映工艺情况。在进行乙醇
浓度考察时,我们选择了 60%、70%、80%、90%乙醇作为考
察的四个水平,主要是考虑到在 50%以下浓度的乙醇所能提
取物质的极性范围较窄,无法满足一些有效成分的提取,因
此选择 50%以上浓度乙醇设置水平。最终确定了最优提取
工艺条件为用 12 倍量 70%乙醇提取 2 次,每次提取 1 h,并
通过验证试验证明了此工艺条件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S]. 一部. 2005.
[2] 贾敏鸽. 苦参及其复方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转化研究
[J].药物分析杂志,2003,23(2):90-93.
[3] 陆蕴奴.苦参在复方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
志,1996,21(7):412-414.
[4] 任爱农.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清清颗粒提取工艺[J]. 中成
药,2008,30(7):1059-1062.
[5] 田智勇,李振国. 黄连的研究新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10):704-706.
[6] 李 丹. 苦参碱的研究进展[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21(5):458-460.
[7] 陈 凌. 氧化苦参碱抗炎作用研究新进展[J]. 医学综述,
2007,13(15):1167-1169.
牛白藤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GC-MS分析
陶曙红, 张少逵, 袁旭江
(广东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收稿日期:2009-04-15
作者简介:陶曙红(1974 -),女,讲师,理学博士,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研究。Tel:(020)39352612 E-mail:tsh7524098@ 126. com
关键词:牛白藤;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0)03-0511-01
牛白藤,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 Hedyotis hedyotidea
的干燥全草,又名牛奶藤、毛鸡屎藤、土加藤、甜茶、脓见消、
接骨丹、排骨连等,全草入药,味微甘,性凉,治中暑高热、肺
炎、感冒咳嗽、乳腺炎、湿热泄泻、痔疮出血、痈疮肿毒、皮肤
湿疹、带状疱疹等[1]。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
建、台湾等地区,为两广地区习用药材,广东全省各地均产,
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有关牛白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
究报道较少[2,3],且尚未见到有关牛白藤叶挥发油成分的研
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民间药用植物,以期探索其药
效物质基础,我们对牛白藤叶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
检索出 17 种化学成分,鉴定出 11 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
的 91. 58%,其中叶绿醇的含量高达 62. 25%。
1 实验
1.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仪器:Agilent 6890 NGC-5973NM SD型气相色谱-质联联
用仪;试剂:无水乙醚、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植物来源:
牛白藤于 2008 年 11 月采自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由广东药
学院李书渊教授鉴定。
115
2010 年 3 月
第 32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ch 2010
Vol. 32 No. 3
1. 2 挥发油的提取
称取新鲜的牛白藤叶 440 g,切碎,置于挥发油提取器
中,水蒸气蒸馏 7 h,分出挥发油,用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即
得淡黄色挥发油产品。
1.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
色谱条件:HP-5MS 石英毛细管柱(30 m × 0. 25 mm ×
0. 25 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即 60 ℃保持 3 min,以 10 ℃ /
min的速率升温至 280 ℃,维持 3 min;气化室温度 220 ℃;载
气为氦气,流量为 1. 0 mL /min;进样量 2. 0 μL,分流进样,分
流比 20 ∶ 1。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 200 ℃;电子能70 eV;
接口温度 220 ℃;质量扫描范围 50 ~ 550 m/z。
2 结果与讨论
按上述实验条件对牛白藤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
GC-MS分离分析,总离子流图见图 1。经计算机检索 NIST
图谱库,并与标准图谱对照,确认了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
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鉴定出 11
个物质,占总峰面积的 91. 58%,结果见表 1。
图 1 牛白藤叶挥发油气相色谱总离子流图
表 1 牛白藤叶挥发油成分及相对含量
峰号 化合物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含量 /% 保留时间 /min
1 3-Buten-2-one,4-(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β-紫罗兰酮 C13H20O 192 0. 78 14. 16
2 3,7,11,15-Tetramethyl-2-hexadecen-1-ol 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 C20H40O 296 3. 77 18. 05
3 2-Pentadecanone,6,10,14-trimethy 植酮 C18H36O 268 4. 48 18. 13
4 8-Hexadecenal,14-methyl 14-甲基-8-十六碳醛 C17H32O 252 0. 98 18. 91
5 n-Hexadecanoic acid 棕榈酸 C16H32O2 256 3. 09 19. 28
6
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butyl 8-methyl
nonyl ester邻苯二甲酸丁基-8-甲基壬基酯
C22H34O4 362 0. 69 19. 36
7 2-Hexyl-1-octanol 2-己基-1-辛醇 C14H30O 214 0. 57 19. 66
8 1-Nonadecanol 十九醇 C19H40O 284 0. 58 19. 71
9 Phytol 叶绿醇 C20H40O 296 62. 25 20. 74
10 1-Hexadecyn-3-ol,3,7,11,15-tetramethyl 3,7,11,15-四甲基-1-十六炔-3-醇 C20H38O 294 12. 79 21. 02
11 12-Methyl-E,E-2,13-octadecadien-1-ol 12-甲基-E,E-2,13-十八碳二烯-1-醇 C19H36O 280 1. 60 21. 57
由表 1 可知,从牛白藤叶中提取出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
不饱和脂肪醇、酮、醛及酯类,其中叶绿醇(62. 25%)和 3,7,
11,15-四甲基-1-十六炔-3-醇(12. 79%)含量最高,两者含量
超过 75%。此外,还存在一定量的植酮(4. 48%)、3,7,11,
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3. 77%)、棕榈酸(3. 09%)及
12-甲基-E,E-2,13-十八碳二烯-1-醇(1. 60%)。其中,叶绿醇
又称植醇或黄烯醇,是一种不饱和的高碳醇,它是合成维生
素 E和维生素 K1 的原料。由于叶绿醇具有能降低胆固醇的
作用,能够阻碍动物性胆固醇被人体吸收,所以近年来被称
作血管清道夫[4]。以上研究结果对于牛白藤药用植物资源
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广东中药志编辑委员会,广东中药志[M]. 第 2 卷. 广州:广
东科技出版社,1996:945.
[2] 彭江南,冯孝章,梁晓天. 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Ⅵ. 牛
白藤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97,28:45-46.
[3] Peng J N,Feng X Z,Liang X T. Iridoids from Hedyotis hedyotidea
[J]. Phytochemistry,1998,47(8):1657-1659.
[4] 朱俊洁,孟祥颖,乌 垠,等. 稠李果、茎、叶、皮及树干挥发油
化学成分的分析[J].分析化学,2005,33(11);1615-1618.
215
2010 年 3 月
第 32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ch 2010
Vol. 32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