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Health( Lond Engl) ,2008,4( 6) : 583-594.
[14]王培,顾林 . 多囊卵巢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J]. 国外
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 3) : 309.
[15] Mathur R,Alexander CJ,Yano J,et al. Use of metformin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Am. J. Obstet. Gyne-
col.,2008,199( 6) : 596-609.
[16] Palomba S,Falbo A,Zullo F,et al. Evidence- based and
potential benefits of metformin in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
drome: a comprehensive review[J]. Endocr. Rev.,2009,
30( 1) : 1-50.
海金沙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杨 斌,陈功锡* ,唐克华,汪 兰
( 吉首大学 /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 目的:研究海金沙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乙醇加热回流得到粗提物,并用不同极性溶剂萃
取,分别用纸片法测试抑菌活性;对粗提物分别给予强酸、强碱、高温、紫外线处理,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海金沙的
粗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0. 8、0. 8、1. 0 g /mL;乙醚和乙酸乙酯的萃
取物具有最强的抑菌效果;强酸、高温、紫外线对其抑菌活性无影响;提取物对食物防腐具有一定作用。结论:海金
沙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具有一定极性的乙醚和乙酸乙酯中,正丁醇:石油醚萃取对抑菌
活性的贡献不大,但可作为纯化抑菌活性成分的方法;提取物对酸、高温、紫外线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强碱条件
下失去抑菌活性。
关键词 海金沙;提取物;抑菌活性;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R28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454( 2011) 02-0267-06
收稿日期: 2010-03-29
基金项目: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 JZ200906)
作者简介:杨斌( 1984-)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蕨类植物区系及资源利用研究; Tel: 13907432010,E-mail: thisyangbin@ hotmail. com。
* 通讯作者:陈功锡,Tel: 15874369263,E-mail: chengx@ jsu. edu. cn。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为海
金沙科( Lygodiaceae) 海金沙属( Lygodium) 多年生蕨
类植物,又称迷离网、鸡胶莽、洗碗藤、金砂蕨等。其
根状茎横走,叶轴攀援缠绕状,孢子囊两行并生,呈
穗状。海金沙科约有 45 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我国有 10 种,其中 5 种可供药用。
传统中医以海金沙全草或者干燥成熟孢子入
药,其味甘淡,性寒,有清热解毒、利湿利胆消肿的功
效,是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湿热肿满、泌尿系统
感染等症的常用中草药〔1,2〕。现代研究已从海金沙
中分离鉴定出蒙花苷( linarin) 、香叶木苷( diosmin) 、
山柰酚-3-O-芸香糖苷 ( nicotflorin ) 、正二十五烷酸
( pentacosanoic acid) 等二十余种化合物,分属于三
萜类、黄酮苷类、甾醇类、有机酸类〔3,4〕。临床上海
金沙有利胆、排石,治疗烧烫伤、生发、胃脘痛、带状
疱疹、婴幼儿腹泻等药理作用〔5-11〕。湘西民间水煎
海金沙用于初生婴儿洗浴,俗称“洗三”,能够提高
小孩抵御疾病的能力。
目前对海金沙的研究较侧重临床运用以及所含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而缺少将临床疗效与活性成分
结合起来的研究。为了探究海金沙疗效的物质基
础,为深入开发海金沙提供基础实验数据,本文拟对
海金沙全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作进一步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 1 受试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 Staphylococlus
aureus) 、大肠杆菌 ( Escheichia coli) 、痢疾杆菌 ( Shi-
gella dysenteroae) ,均购自湖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冷冻保藏。
1. 2 药物与试剂 新鲜海金沙,室温阴干后 50 ℃
烘干,粉碎,100 目过筛; 95%乙醇、石油醚、乙醚、乙
酸乙酯、正丁醇、琼脂、牛肉膏、蛋白胨( BR) ,以上试
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市售药品黄连素 ( 四川亚宝光
泰有限公司) 。
1. 3 主要仪器 旋转蒸发仪( RE540 YAMATO) 、
pH计( HM-205TOA) 、冷冻干燥机 ( FD-1 ) 、培养箱
( PW/10-002) 、超净工作台 ( CCV-1311 ) 、高压蒸汽
灭菌器( SM-52) 、分析天平( AEG-220) 、烘箱( DN-63
YAMATO) 、小型粉碎机( WT-150) 、VL30MC 紫外灯
( SVL France) 、水浴锅。
2 方法
2. 1 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干燥海金沙粉
末与 80%乙醇按料液比 1∶ 20 混合,45 ℃回流提取
·762·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2 期 2011 年 2 月
2 h,趁热过滤,重复 2 次,合并滤液,减压蒸发浓缩
至生药浓度 5 g /mL,即为粗体物。取粗提物 40 mL,
加正丁醇 +石油醚( V ∶ V /1 ∶ 4 ) 混合溶剂 40 mL,混
匀、静置 30 min,取下层水液,重复 3 次,得提取物
Ⅰ,无菌水定容至 40 mL( 使生药浓度为 5 g /mL,下
同) ;上层萃取液合并浓缩至干,20 mL 无菌水溶解
( 使生药浓度为 10 g /mL,下同) ,得正丁醇 +石油醚
萃取物( 即萃取物 A) 。海金沙提取物Ⅰ30 mL,加
乙醚 30 mL,充分摇匀,静置 30 min,取下层色素液,
重复 3 次,得提取物Ⅱ,无菌水定容至 30 mL; 上层
萃取液合并浓缩至干,15 mL无菌水溶解,为乙醚萃
取物( 萃取物 B) 。海金沙提取物Ⅱ20 mL,加乙酸
乙酯 20 mL,充分振摇后静置 30 min,取下层液、重
复 3 次,得提取物Ⅲ,无菌水准确定容到 20 mL; 上
层萃取液合并浓缩至干,用 10 mL无菌水溶解,得乙
酸乙酯萃取物 ( 萃取物 C) 。提取物Ⅰ、Ⅱ、Ⅲ分别
浓缩或用无菌水配成含生药浓度 5. 0、4. 0、3. 0、
2. 0、1. 0、0. 5 g /mL的试液,备检测用。
2. 2 抑菌效果试验 菌种经 37 ℃培养 24 h 两次
复壮,加生理盐水配成 1 × 108 cfu /mL 的菌悬液,试
验时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平板上,每个平板 0. 1
mL。K-B纸片扩散法( Φ 6 mm无菌滤纸片) 测试抑
菌效果,另以黄连素为阳性对照、蒸馏水为阴性对
照,每个处理重复 4 次。37 ℃倒置培养 24 h后测量
抑菌圈直径,直径大于 14 mm的判为有显著抑菌作
用,在 6 ~ 14 mm之间的判为有抑菌作用,小于或等
于 6 mm的判为无抑菌作用,4 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
作用判为合格。
2. 3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海金沙粗提物用无菌水
配成含生药浓度 40. 0、20. 0、16. 0、10. 0、8. 0、4. 0、
2. 0、1. 0 g /mL的药液,各取药液 1. 0 mL 加入到盛
有 8. 0 mL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接
入 1. 0 mL的菌悬液,充分摇匀,使各试管的菌液浓
度为 1 × 108 cfu /mL,生药浓度分别为 4. 0、2. 0、1. 6、
1. 0、0. 8、0. 4、0. 2、0. 1 g /mL,37 ℃下培养 24 h。另
取一稀释系列,不接种任何菌作为空白对照。将培
养后的培养物与空白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光密度 D( λ) 值,以前者 D( λ) 值少于或等于后者,
即培养基上完全没有菌生长的浓度作为海金沙醇提
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2. 4 稳定性试验
2. 4. 1 酸碱稳定性: 取海金沙粗提物等量 6 份用
无菌水溶解,用稀盐酸和稀氨水溶液分别调 pH 值
至 2、4、6、8、10、12,然后置于容量瓶中无菌水定容
至生药浓度 1 g /mL。无菌水系列调至同样 pH值作
为对照,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活性。
2. 4. 2 热稳定性:试管分装 10 mL 海金沙粗提物,
置不同温度 60 ℃、80 ℃、100 ℃-0. 5 h、1 h、2 h,121
℃-20 min分别进行处理,定容至含生药浓度 1 g /
mL,以未进行热处理的相同浓度的海金沙粗提物为
对照,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活性。
2. 4. 3 紫外线稳定性: 用培养皿分装海金沙粗提
物 10 mL共 6 份,5 份分别置紫外灯( 256 nm,15 W,
样距 10 cm) 下照射 0. 5 min、1、2、24、48 h,1 份不照
射为对照,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效果。
2. 5 食物防腐效果 海金沙的乙醚萃取物和乙酸
乙酯萃取物混合,用无菌水配成含生药浓度 10 g /
mL的药液。将鲜肉、豆腐切成约 1 cm × 1 cm × 3
cm小块,煮熟,用萃取物处理 30 min,以无菌水处理
作为对照。于培养皿中,37 ℃保温 3 d,观察结果。
3 结果
3. 1 粗提液的抑菌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海金沙
醇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
性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表
1) 。其中生药含量为 5 g /mL 的海金沙醇提液对菌
的抑菌系数依次分别为 0. 941、0. 918 和 0. 930,生药
含量为 1. 0 g /mL海金沙醇提液的抑菌系数均超过
0. 476,生药含量为 0. 5 g /mL 的海金沙醇提液对 3
种菌的抑菌圈均不透明,滤纸片周围仍存在少量菌
落。从海金沙粗提液对 3 种菌的整体效果来看,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优于大肠杆菌,而对大肠
杆菌的抑制效果又略优于痢疾杆菌。
3. 2 各级萃余物的抑菌活性
3. 2. 1 提取物Ⅰ的抑菌活性: 经过正丁醇 +石油
醚( V∶ V /1∶ 4) 混合溶剂萃取后的海金沙提取物Ⅰ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与粗提液相比变化不大( 见表 2) 。石油醚
是非极性溶剂,而 80%的乙醇回流提取易将脂溶性
物质如色素、脂肪提取出来,回收乙醇后的海金沙提
取物中含有的这些脂溶性成分很容易被石油醚萃取
出来。正丁醇的极性大于乙酸乙酯而小于乙醇和
水,能溶解极性较大的苷类成分。试验中正丁醇∶石
油醚( V∶ V /1∶ 4) 萃取液颜色暗绿,浓缩之后的固形
物量较多,而试验结果证明这一部分萃取物对海金
沙抑菌活性的贡献不大,故可将此作为纯化海金沙
抑菌活性成分的方法之一。
3. 2. 2 提取物Ⅱ的抑菌活性: 经过正丁醇 +石油
醚( V∶ V /1∶ 4) 的混合溶剂和乙醚萃取后的海金沙提
取物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仍
有抑制作用,但活性比粗提液和提取物Ⅰ减弱,其中
·862·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2 期 2011 年 2 月
生药浓度为 0. 5 g /mL 的样液对 3 种细菌无抑制作
用( 见表 3 ) 。与“3. 2. 1”项下试验相比,海金沙提
取物Ⅰ经过乙醚萃取之后颜色变浅,萃取物 B 经减
压回收溶剂之后得到的是黄色的粉末状物质。乙醚
的极性大于石油醚而小于乙酸乙酯,对黄酮类苷元
等物质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表 3 与表 2 相比,可以
看出,乙醚萃取这一步对减弱海金沙抑菌活性的贡
献较大,可作为提取海金沙抑菌活性成分的方法。
表 1 金沙粗提液的抑菌活性
样液生药浓度 / ( g /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K)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痢疾杆菌( L)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大肠杆菌( D)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5. 0 14. 5 0. 941 13. 87 0. 918 14. 42 0. 930
4. 0 13. 37 0. 868 12. 55 0. 831 12. 89 0. 831
3. 0 11. 68 0. 758 11. 24 0. 744 11. 14 0. 718
2. 0 9. 12 0. 592 8. 95 0. 593 8. 94 0. 577
1. 0 7. 55 0. 490 7. 19 0. 476 7. 47 0. 482
0. 5 ± 0 ± 0 ± 0
黄连素 0. 01 15. 40 1 15. 10 1 15. 50 1
注:抑菌系数 =提取物抑菌圈直径 ÷黄连素的抑菌圈直径;“ ±”表示抑菌圈不明显,但滤纸片周围菌落较少
表 2 海金沙提取物Ⅰ的抑菌活性
样液生药浓度 / ( g /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K)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痢疾杆菌( L)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大肠杆菌( D)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5. 0 14. 03 0. 911 13. 51 0. 894 14. 12 0. 911
4. 0 13. 10 0. 850 12. 20 0. 808 12. 51 0. 807
3. 0 11. 25 0. 730 10. 95 0. 725 10. 86 0. 701
2. 0 8. 56 0. 555 8. 47 0. 561 8. 52 0. 549
1. 0 7. 35 0. 477 6. 79 0. 449 7. 11 0. 459
0. 5 ± 0 ± 0 ± 0
黄连素 0. 01 15. 40 1 15. 10 1 15. 50 1
表 3 海金沙提取物Ⅱ的抑菌活性
样液生药浓度 / ( g /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K)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痢疾杆菌( L)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大肠杆菌( D)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5. 0 12. 58 0. 817 12. 04 0. 797 12. 60 0. 813
4. 0 11. 45 0. 743 10. 80 0. 715 11. 00 0. 709
3. 0 10. 01 0. 650 8. 55 0. 566 9. 42 0. 608
2. 0 7. 03 0. 456 7. 14 0. 473 7. 13 0. 406
1. 0 ± 0 ± 0 ± 0
0. 5 - 0 - 0 - 0
黄连素 0. 01 15. 40 1 15. 10 1 15. 50 1
注:“ -”表示无抑菌圈
3. 2. 3 提取物Ⅲ的抑菌活性: 经过正丁醇 +石油
醚( V∶ V /1∶ 4) 的混合溶剂、无水乙醚和乙酸乙酯萃
取后的海金沙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
菌、痢疾杆菌生长抑制活性与前面各级提取物相比
大大降低,生药浓度为 3 g /mL 的海金沙提取液Ⅲ
已丧失了抑菌活性( 见表 4) 。乙酸乙酯是中等极性
有机溶剂,对黄酮苷等苷类物质有较好的溶解性。
表 4 与表 3 相比,可以看出,乙酸乙酯萃取这一步对
减弱海金沙抑菌活性的贡献较大,同样可作为提取
海金沙抑菌活性成分的方法。
·962·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2 期 2011 年 2 月
表 4 海金沙提取物Ⅲ的抑菌活性
样液生药浓度 / ( g /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K)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痢疾杆菌( L)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大肠杆菌( D)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5. 0 9. 01 0. 585 8. 49 0. 562 9. 12 0. 588
4. 0 6. 97 0. 452 6. 80 0. 450 7. 12 0. 459
3. 0 - 0 - 0 - 0
2. 0 - 0 - 0 - 0
1. 0 - 0 - 0 - 0
0. 5 - 0 - 0 - 0
黄连素 0. 01 15. 40 1 15. 10 1 15. 50 1
3. 3 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 正丁醇 +石油
醚( V∶ V /1∶ 4) 萃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没有抑菌活性,而乙醚萃取物抑菌活性显
著,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大,分别达到
1. 184、1. 181、1. 169 ( 见表 5 ) 。从乙醚和乙酸乙酯
萃取物对 3 种菌的整体效果来看,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抑制作用优于大肠杆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
又略优于痢疾杆菌,这与海金沙醇提液的抑菌规律
相符,由此可以说明海金沙的抑菌成分主要分布于乙
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部位当中,可用来提取分离海金
沙的抑菌活性成分,而正丁醇 +石油醚( V∶ V /1∶ 4) 混
合溶剂可用来除掉海金沙醇提液当中脂溶性色素及
脂肪类等非极性杂质和极性较大的杂质。
表 5 海金沙各级萃取物抑菌活性
不同溶剂萃取物
( 生药浓度 g /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K)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痢疾杆菌( L)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大肠杆菌( D)
抑菌圈直径 /mm 抑菌系数
正丁醇 +石油醚
( V∶ V /1∶ 4) - 0 - 0 - 0
乙醚 16. 53 1. 073 15. 56 1. 030 16. 08 1. 037
乙酸乙酯 18. 24 1. 184 17. 83 1. 181 18. 12 1. 169
黄连素 0. 01 15. 40 1 15. 10 1 15. 50 1
3. 4 粗提物最小抑菌浓度( MIC) 浓度较小,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
0. 8 g /mL,对痢疾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1. 0 g /mL
( 表 6) 。这与前面海金沙提取物的生药浓度 5. 0、
4. 0、3. 0、2. 0、1. 0、0. 5 g /mL 的抑菌结果相同,如果
低于 0. 5 g /mL 对这 3 种细菌都没有抑菌效果。海
金沙醇提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浓度
低于痢疾杆菌,与前面所做的海金沙提取物的抑菌
试验相吻合。
表 6 海金沙粗提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菌种
提取液的生药浓度( g·m/L)
4. 0 2. 0 1. 6 1. 0 0. 8 0. 4 0. 2 0.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K) - - - - - + + ++
大肠杆菌( D) - - - - - + + ++
痢疾杆菌( L) - - - - + + ++ ++
注:“ -”无菌生长,“ +”菌落较少,“ ++”菌落较多
3. 5 粗提物的稳定性实验
3. 5. 1 酸碱稳定性:海金沙醇取物在酸性、中性及
中强碱性处理后抑菌活性依然较强,在 pH > 8 时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略
有降低。说明海金沙醇提物种的抑菌活性成分能在
酸性中性及弱碱性环境下稳定好,但在强碱性条件
下丧失了抑菌活性,这可能是海金沙醇提物中的抑
菌活性成分在强碱性条件下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丧
失了抑菌活性( 见表 7) 。
表 7 酸碱处理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 /mm)
菌种
酸碱处理 pH值
2 4 6 8 10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 K) 7. 54 7. 58 7. 62 7. 55 7. 46 -
痢疾杆菌( L) 7. 16 7. 18 7. 15 7. 13 7. 11 -
大肠杆菌( D) 7. 45 7. 49 7. 50 7. 48 7. 47 -
3. 5. 2 热稳定性: 经热处理后海金沙醇提物对 3
种受试菌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影响不大,提取
物经 60 ℃-0. 5 h、1 h、2 h,80 ℃-0. 5 h、1 h、2 h,
100 ℃-0. 5 h、1 h、2 h 抑菌活性基本稳定,仅经 121
℃-20 min处理后抑菌活性稍有降低,说明温度对海
金沙的抑菌活性成分的抑菌活性没有太大的影响,
热稳定性好( 见表 8) 。
·072·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2 期 2011 年 2 月
表 8 热处理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 mm)
菌种
热处理温度与时间
未处理 60 ℃0. 5 h
60 ℃
1 h
60 ℃
2 h
80 ℃
0. 5 h
80 ℃
1 h
80 ℃
2 h
100 ℃
0. 5 h
100 ℃
1 h
100 ℃
2 h
121 ℃
20 min
K 7. 54 7. 58 7. 59 7. 53 7. 48 7. 49 7. 59 7. 60 7. 62 7. 59 7. 16
L 7. 16 7. 23 7. 21 7. 16 7. 17 7. 14 7. 10 7. 19 7. 11 7. 09 6. 98
D 7. 45 7. 49 7. 50 7. 52 7. 59 7. 60 7. 55 7. 54 7. 61 7. 56 7. 20
3. 5. 3 紫外稳定性: 用紫外光照射海金沙醇提取
物 0. 5、1、2、24、48 h之后,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说明紫外光处理对海金沙的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
海金沙醇提物中的抑菌活性成分紫外稳定性较好
( 见表 9) 。
表 9 紫外光照处理提取物的抑菌
活性(抑菌圈直径 mm)
菌种
紫外光照处理时间
未处理 30 min 1 h 2 h 24 h 48 h
金黄色葡萄球菌
( K) 7. 54 7. 53 7. 62 7. 45 7. 55 7. 49
痢疾杆菌( L) 7. 16 7. 17 7. 14 7. 19 7. 21 7. 14
大肠杆菌( D) 7. 45 7. 48 7. 47 7. 51 7. 46 7. 54
3. 6 海金沙萃取物的食物防腐效果 海金沙提取
物的防腐实验结果显示,经海金沙乙醚、乙酸乙酯萃
取物混合物处理后的猪肉和豆腐其气味、质地、色泽
变化较小,表面无微生物生长迹象。将食品放入装
有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悬浮液清亮透明,
说明食品腐败变质程度较轻。而没有经药物处理的
对照品有异味,颜色变深,表面有微生物生长的迹
象,悬浮液浑浊,食品腐败变质严重,这说明海金沙
乙醚、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混合物对食品起到了较好
的防腐作用。
4 讨论
海金沙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
菌) 和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均有较
好的抑制效果,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
抑菌效果优于痢疾杆菌。海金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 0. 8 g /mL,
对痢疾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1. 0 g /mL。同时,海
金沙提取物对酸、高温、紫外线均有较好的稳定性,
并对猪肉、豆腐等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故海金沙
在医疗以及食品行业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海金沙的乙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有显著
的抑菌效果,可能是因为海金沙的提取物中含有黄
酮类化合物。有资料表明海金沙全草中有一定含量
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芹菜素、小麦黄素 7-O-β-D-吡喃
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因材料是室温阴
干,黄酮类物质发生部分水解,故乙醚提取物可能为
极性较小的黄酮苷元,乙酸乙酯提取物为极性较大
的黄酮苷类物质〔12〕。张金桐等采用 CNDO /2 量子
化学计算程序得出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抗菌活
性的关系如下:黄酮分子中 C4 = O和 C5-OH、C7-OH
是抗菌活性的首要基团,其次为 C3-OH 基团,C3-
OH、C4-OH也具备定的抗菌活性
〔13〕。黄酮类化合
物对自然界中许多病原微生物具有广泛的抑制和杀
灭作用。其抗菌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点: Gould( 1999)
指出,酚类物质可通过破坏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
性,导致微生物细胞释放胞内成分引起膜的电子传
递、营养吸收、核苷酸合成及 ATP 活性等功能障碍,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殷彩霞等指出,酚类化合
物及其衍生物,一般呈弱酸性( pH 值为 6 ) ,能使蛋
白质变性凝固,故有杀菌和抑菌的作用〔14〕。黄酮类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属于酚类衍生物,从而也具有以
上特性,故可表现出一定的抑菌功能。海金沙的抑
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
进行。
基于目前对海金沙研究很少,海金沙开发利用
基础十分薄弱的实际,进一步研究海金沙提取物的
抗病毒效果,海金沙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活性
物质的分离纯化工艺、物质鉴定、抑菌作用机理及人
体安全性试验,以及对海金沙抑菌活性物质的道地
性、采收时期等做深入的研究,为海金沙的传统药用
价值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显得十分重要而迫
切。
参 考 文 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 第一
卷) [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443.
[2]姚振生 . 药用植物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207.
[3]张雷红,殷志琦,范春林,等 . 海金沙地上部分的化学成
分[J]. 中国天然药物,2006,4( 2) : 154-155.
[4]朱邻遐,张国刚,王胜超,等 . 海金沙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2008.
·172·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2 期 2011 年 2 月
[5]金继曙,种明才 . 海金沙利胆有效成分的研究[J]. 中
草药,1986,( 3) : 109.
[6]周仁超,李淑彬 . 蕨类植物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5( 1) : 13-14.
[7]高学敏 . 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8]久保道德 . 海金沙的生发效果[J]. 国外医学·中医中
药分册,2002,24( 4) : 246.
[9]兰小华,兰静 . 海金沙治疗胃脘痛 31 例[J]. 浙江中医
药杂志,2001,( 8) : 343.
[10]楼英 . 海金沙治疗带状疱症 5 例分析[J]. 浙江临床
医学,2002,4( 4) : 265.
[11]李楠 . 酒煎海金沙全草治急性乳腺炎 36 例[J]. 江西
中医药,1992,( 3) : 63.
[12]谢鹏,张敏红 .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动物保健,2004,( 12) : 35-37.
[13]张金桐,宋仰弟 .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电子结
构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版) ,1993,( 2) 46-49,94.
[14]殷彩霞,谢家敏,张更,等 . 茶多酚抑菌抗氧性能研究
[J]. 云南化工,1999,( 2) : 24-26.
西洋参茎叶 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
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于晓风,曲绍春,刘 巍,邹敬韬,江一川,睢大筼*
( 吉林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 目的:观察西洋参茎叶 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 PQDS) 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的影响。方法: 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建立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腹腔注射 PQDS( 12. 5、25、50 mg /
kg) ,设苦碟子注射液阳性对照组( 25 mg /kg) ,给药 3 d后,测定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
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 PQDS预防性给药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脑缺血大
鼠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
性指数。结论: PQDS预防给药,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 西洋参茎叶 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血液流变学;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血液
黏度
中图分类号: R28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454( 2011) 02-0272-04
收稿日期: 2010-02-08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863) 计划项目( 2004AA2Z3681)
* 通讯作者:睢大筼,Tel: 0431-85619705,E-mail: suidy@ jlu. edu. cn。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L. ) 的根已经载入药典,茎叶则多弃之山岭,不作为
药用。化学成分分析表明〔1〕: 西洋参皂苷在叶部的
含量 ( 9. 05 ~ 10. 45% ) 明显高于根部 ( 3. 89% ~
6. 49% )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 PQS) 含有 20s-原人
参二醇组皂苷 ( PQDS ) 及 20s-原人参三醇组皂苷
( PQTS) ,其中 PQTS 是 PQS 溶血的主要成分,且难
溶于水〔2〕,影响了 PQS制成注射剂。此外,PQTS 主
要含单体皂苷-Rg1、Re 和 PF11,以 Rg1 为主,PQDS
主要含-Rb3、Rd、Rb2 和 Rc,以 Rb3 为主
〔3〕。有资料
证明: Rb与 Ro 是抗心肌缺血的有效单体成分,而
Rg 为无效甚至有害成分〔4,5〕。若从 PQS 中去除
PQTS组分不仅为制成注射剂创造了条件,并会在抗
心肌缺血作用上有所增强。笔者前期研究也发现,
PQDS对多种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
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6-10〕。为此,以 PQDS 为原料
研制出洋参二醇皂苷注射液,按治疗胸痹心痛的中
药五类新药进行开发,并已完成全部临床试验工作。
本实验进一步采用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
建立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观察 PQDS 对实验性
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增
加其临床适应证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
1. 1 实验动物 清洁级 Wistar 大鼠,雌雄各半,体
质量 300 ~ 350 g,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验动物
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 SCXK( 吉) 2003-0001。
1. 2 药品与试剂 PQDS( 注射液 100 mg,2 mL) ,
由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提供,批
·272·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2 期 2011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