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型 白毛l赛互查笙止塑
小红参酮抑制烫伤小鼠肠道细菌易位
解放军 0 4 3医院 ,北京 1 0 0 0 3 7
施志国 王亚平 于勇 兰 复生 祝小枫 常国友 马诺 山 盛志勇
提要 近年 来 , 创伤后肠道细 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 日益受到重视 。为 了探讨
细 菌易位的机制 , 本文 采用具有一定的杭 氧化作用 并能减轻 自由基损伤 、 改善 PM N
功能的 小红 参醒进行试验 。 试验分为 两组 , I 组 26 只 B ia b c/ 小 鼠管饲 小 红参醒液
(5 m g/ m l ) 0
.
s n u 三 天 , 亚 组 21 只 B al 曰 c 小 鼠管饲无 菌蒸馏 水 0 . s ml 三 天 , 而 后 行
25 % l
。烫伤 。 伤 后 24 小时处死 , 观察细 菌易位发 生率 , 回 肠 M D 八 和 S O D 含量 ,及病
理组 织学改变 。 观察的结果为 : I 组肠道细 菌易位至 M L N 发生率为 15 . 4% , 卫组 为
57
.
14 %
,两者相 比有显著性差异 (P < 0 . 0 1 ) 。 I 组 M D A 含量为 7 . 25 士 l 、 74 n m ol /克
蛋白 , l 组为 1 1 . 0 士 1 . 7 4n m ol / 克蛋 白 , 两 者有显著性差异 (P < 0 . 0 1 ) , 但 s 0 D 含量
无统计学意义 。 病理 形 态观察支持 了上述结果 。 提示小红参醒具有抑制伤后小 鼠肠
道细 菌易位的作用 。
关键词 小 红参醒 肠道细 菌易位 烫伤
我们以前的研究证 明 : 烫伤后的啮齿动
物肠道中固有菌群能穿过粘膜上皮转移到肠
系膜淋巴结 ( M L N ) 、 肝 、 脾 、 肾 、 肺和血流等器
官 l[] 。 我们还证明过 : 烫伤后的动物 ,在其免
疫功能严重损伤时 , 易位的肠道细菌能致脓
毒症图 。 上述观察 ,就微生态学而论是机体的
正常菌群在创伤条件下从其原生境转移到另
一生境 ,此过程称作细菌易位川 。 易位的细菌
至新生境后 ,如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 , 则在新
的生态环境中定植 、 繁殖而致感染 。
创伤后在血液再灌注时 ,黄嚓吟氧化酶
以次黄嗦吟 、黄嗓吟和 0 2 为底物产生氧 自由
基而使肠粘膜破坏川 ,即肠粘膜屏障受损 ,为
肠道细菌易位创造了条件 ,加之严重创伤时
的免疫功能低下而致内源性感染 。 为此本研
究采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 可减轻自由
基损伤 、 改善 PM N 功能的小红参醒圈 , 进行
了抑制烫伤小鼠肠道细菌易位试验 。 现将结
果报告如下 。
L 材料与方法
健康 、 普通级 B al b ,c/ 小鼠 (购于军 事医
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 47 只 ,雄性 , 体重为
20 一 25 克 , 随机分为管饲小红 参醒 实验组
( I 组 )及对照组 ( n 组 ) , 见表 l 。
表 1 小 鼠的分组与处理
分 组 处 理
I ; n一 26 管饲小红参醒液 0 . s m l ( s m s/ m l) 三天 , 后行烫伤
卫 : 。 ~ 21 管饲小红参醒稀释液 (蒸馏水 ) ` 三天 , 后行烫伤
*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马立人教授提供 ,原液 25 m创ml , 用蒸
馏 水稀释至 s m可mj 使用 。
所用动物用戊巴 比妥钠 (0 . s m g / 1 0 克体
重 )腹腔麻醉 ,脱毛剂脱毛 ,置 固定架上 , 背部
浸于沸水 (9 9 . 5 士 0 . 5℃ ) 中 , 4 秒 , 致 25 %体
表总面积的 l “ 烫伤 。 伤后 , 立 即皮下 注射
l ml 生理盐水抗休克 , 24 小时后将动物处死
作下列指标的观察 。
(、 一 l
石 l _ L J 匕
DOI : 10. 13381 /j . cnki . cj m. 1991. 01. 001
1
.
1按无菌操作程序取 M LN 于含有稀 方法川测定回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 s oD )的
释液的玻璃匀浆器中匀浆 。 然后接种于选择 含量 (用 S OD m g /克蛋白表示 )。
肠杆菌 、 肠球菌 、 乳酸杆菌平板及普通厌氧菌 1. 4 取回肠和盲肠 , 中性福尔马林液固
选择平板 ,进行分离 。 需氧菌于 37 ℃下孵育 定 ,石 蜡包 埋 , 切片 , 分别 做 EH 、 P B s / A B 、
24 小时 ,厌氧菌于厌氧操作手套箱中 , 37 ℃ G ar m 染色 ,在光镜下观察肠粘膜的损伤 。
孵育 48 小时后 , 按本实验室的方法进行鉴 2 . 结果
定 ,观察细菌易位至 M L N 的发生率 。 表 2 所示 : I 组和 l 组小鼠肠道中细菌
1
.
2 用微滴法在伊红美蓝平板 、 肠球菌 易位至 M L N 的发生率和盲肠中 4 种固有细
选择平板 、乳酸杆菌和类杆菌选择平板上定 菌的变化 。 I 组的发生率为 15 . 4% ( 4 / 2 6 ) ,
量地测定每克盲肠内容物中肠杆菌 、 肠球菌 、 I 组的发生率为 57 . 4% ( 12 2/ 1 ) , 两者相 比
乳酸杆菌和类杆菌的数量 ,按其数量的对数 有显著性差异 (P < 0 . 01 ) 。 易位至 MNL 上的
值计算标准差 , 以观察此 4 种细菌在两组动 细菌为肠杆菌 (以大肠杆菌和克雷白氏杆菌
物中的变化 。 占优势 )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 。 在盲肠中 , I
1
.
3 取靠近盲肠 3一 sc m 回肠一段 , 剪 组的乳酸杆菌或类杆菌与肠杆菌数量之 比为
开除去内容物 ,在生理盐水中漂洗干净 ,滤纸 1 : 1 0 0。 ,而 I 组则为 1 : 10 。 , 在数字上降低
吸干 , 在 玻璃 匀 浆 器 中制 成 10 % 匀浆 。 了 10 % ,但无统计学意义 。 此结果提示 : 小红
比 k a w a 氏方法困 , 测定回肠 中丙二醛 (M D A ) 参酿在抑制肠道细菌易位方面有一定的作
含量 (用 n m of /克蛋 白示之 ) 。 用李益新等的 用 ,而此时肠道中微生态变化不大 。
表 2 细 菌易位至 M L N 的发生率和盲肠中 4 种细 菌变化
组 细菌 M LN 盲肠中菌数 (对数值 /克盲肠 )
别 易位发生率 肠杆菌 肠球菌 乳酸杆菌 类杆菌
1 1 5
.
4% ( 4 / 2 6 ) 二 5
.
7 1士 1 . 5 6 7 . 1土 0 . 9 2 8 . 1士 0 . 5 8 8 . 0士 0 . 9 5
1 5 7
.
1 4写 ( 12 / 2 1 ) 6 . 0士 1 . 8 4 7 . 4 9士 1 . 1 3 8 . 0士 0 . 7 1 8 . 2 9士 0 . 8 6
. 有菌 M L N 数 /受检 M比N 数 。
表 3 所示两组动物回肠中MD A 和 s o D
含量变化 。 I 组 M D A 含量为 7 . 25 士 1 . 7 4n
m ol /克蛋白 , I 组 M D A 为 n 士 2 . 2 4n m ol /
克蛋白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 0 . 01 ) 。
在 s 0 D 的测定 中 I 组动物为 15 4 2 . 6 士
5 4 0
.
4件g /克蛋 白 , 而 l 组动物为 1 1 2 2 . 5 2士
72 2
.
08 阳 /克蛋白 。两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 0
.
05 )
。 尽管如此 , I 组的 s oD 值在数值上
高于 l 组 。 此结果提示 :小红参酿对伤后小鼠
在抗脂质过氧化上具有明显作用 。
表 3 两组动物回肠中 M D A 和 s 0 D 含量
组 别 M D A (n m ol /克蛋白 ) s 0 D (阳 /克蛋白 )
I n = 2 2 7
.
2 5士 1 . 7 4 1 5 42 . 6士 5 4 0 . 4
I n = 2 1 1 1
.
0 0士 2 . 2 4 1 12 2 . 8 2士 7 2 2 . 0 8
朴 t= 4
.
5 8 P < 0
.
0 1 么t二 1 . 6 1 P > 0 . 0 5
两组小鼠伤后 回肠病理组织学 观察发
现 : l 组 (即管饲蒸馏水组 )小鼠伤后 24 小时
肠粘膜有较广泛的散在病变 , 包括肠粘膜绒
毛上皮坏死 、 脱落 , 有的局部肠绒毛 消失 ,暴
露粘膜间质或肌层 。深层粘膜间质 , 靠近肌层
有灶状或散在的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 I 组 (即
管饲小红参醒组 )小鼠 ,伤后 24 小时仅有小
灶性粘膜绒毛顶端上皮细胞坏死 , 尤其缺少
嗜中性白细胞的灶状浸润 。此结果提示 : 小红
参酿在降低中性白细胞聚集上发挥了作用 。
3
. 讨论
近年来细菌易位 ( ba e t e r ia l t r a n s lOaC t i o n )
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在外科领域 , 特别是在创
伤外科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 因为创伤 、烧伤
病人出现的难 以解释的全身性感染和危重病
人出现的多器官的功能衰竭可能与此相关 。
大量的研究表明 , 肠道细茵 易位机理为 : ( l)
肠道粘膜屏障破坏 ; (2 ) 免疫功能低下 ; ( 3) 肠
道微生态平衡失调 。 随着氧自由基研究的深
入 ,在创伤中已有许多实验证 明 : 创伤与氧 自
由基的密切关系取决于创伤的两个重要的病
理过程 , 即缺血 /再灌注和补体 /吞噬细胞激
活 。 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 自由基使肠粘
膜损伤 , 为细菌易位创造了条件 ,故清除氧 自
由基 , 保护肠粘膜 ,是防止细菌易位的措施之
染是极其复杂的 。我们认为 : 创伤后要抑制肠
道细菌易位 引起的内源性感染 , 除促进肠粘
膜的修复外 ,还要促进其免疫功能 , 以调整肠
道微生态 ,使之恢复平衡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
果 。 有关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国内外同道
深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我们的结果表明 : 管饲三天小红参醒 小
鼠 ,伤后 24 小时肠道细 菌易位至 M L N 的发
生率为 巧 . 4% ,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 盯 . 1%
(表 2 ) 。 提示小红参醒在抑制肠道细菌易位
上具有明显的作用 。 其原因是 : 管饲小红参醒
小鼠在伤后肠道中 M D A 含量 (7 . 25 士 1 . 74 n
m ol /克蛋 白 ) 与对 照 小 鼠含量 ( n 士 1 · 2 4n
m ul /克蛋白 )相比明显下降 ,说明小红参醒具
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从而保护了肠粘膜 。
病理学观察证 明了这一点 , 特别是小红参醒
组未见到嗜中性粒细胞的灶性浸润 , 而对照
组则有灶状或散在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 这
些结果表明 : 小红参醒能减少对嗜中性粒细
胞的趋化作用 ,减少聚集 ,这样就减少了氧 自
由基对粘膜的损伤 , 因为嗜中性粒细胞也是
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 。 D iet ch 以失血性休克
继以再灌流的动物为模型 , 在 24 小时后分别
对肠系膜淋巴结 、 肝脏和脾脏进行细菌学检
查 ,结果发现上述器官细菌易位的总发生率
为 61 % , 当用黄嚓 吟氧化酶抑制进行处理
后 ,可使发生率降至 14 % , 与我们获得的结
果相似 。
采用氧自由基清除剂抑制肠道细菌易位
仅是一项预防性措施 ,从某一机理上讲可以
反证肠道细菌易位是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而致 。创伤是一偶发事件 ,在其发生后治疗过
程中如何抑制肠道细菌易位 , 防止内源性感
.1 施志国 . 肠道细菌迁 移 、 解放车医学情报 , 19 8 8 、 6 : 乙此一
3 0 5
.
2
. 兰复生 , 等 . 烧伤后免疫抑制引起肠道细菌易位和脓毒症
的病理学研究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1 9 89 ; i (2 ) : 2 一 27 ·
3
. 康白 . 主编 . 《微生态学 》第一版 . 大连出版社 . 19 8 .
q
. 盛志勇 、 林洪远 . 创伤与氧自由基损伤 : 第二 届全国自由
基生物学及 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汇编 1 9 89 . 重
庆 .
5
, 柴家克 、 盛志勇 . 抗氧化剂对烧伤所致 P M N 功能损伤的
治疗作用 ,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待发表 .
6
.
0 1飞k a w a H , e t al , A s a y f o r L , P ld p e r o x id郎 I n A n l月 l a l t i s s u es
b y t h i o b r b i t u r i e a e i d r e a e t io n
.
A n a l y t lca l B
z o e h e m is t r y 19 7 9 ;
( 2 )
:
3 5 1一 3 5 8
E f f e e t o f R u b i q u i n o n e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B a e t e r i a l T r a n s l o e a ti o n a f te r T h e r m a l I n j u r y
.
S h i Z h i
一
g u o
, e t a l
.
T r a u m a C e n t e r
,
3 0 4 H o s P it a l o f P L A
,
B e j ji n g
.
1 0 0 0 3 7
.
A b s t r a e t
I t 15 n o w g e n e r a l l y a c c e P te d t h a t t h e g u t 15
f r e q u e n t ly t h e r
e s e r v o ir f o r b a c t e r i a
一 e a u s in g s y s -
t e m i e i n f e e t i o n i n Pa ti e n t s w i t h e l in i e a ll y o c c u l t
in f e e t i o n s
.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is s t u d y 15 t o e v a l u
-
a te t h e e f f e e t o f a n t i o x i d a n t R u b i q u i n o n e o n t h e
P r e v e n t io n o f b a e t
e r ia l t r a n s l o e a t i o n in t h e r m a l ly
i n j u r e d m i e e
.
T h e e x Pe r im e n t a l G r o u P 1 e o n s i s t s
o f 2 6 助 lb / e m i e e t h a t a r e f e d w i t h R u b iq u i n o n e
( s m g / m l
,
0 s m l p e r d a y ) f o r 3 d a y s
.
G r o u p 亚 ,
t h
e e o n t r o l g r o u p
, e o n s is t i n g o f 2 1 B a l b / e m ie e
,
15 f e d w i th s t e r il i z e d w a t e r ( 0
.
s m l / d a y ) f o r 3
d a y s
·
B o t h g r o u 哪 a r e s u b j e e t e d t o a t h e r m a l i n -
J u r y o f 2 5环 T BS A . T h e m ie e a r e s a e r i f i e e d b y
e e r v i e a l d is l o e a t io n 2 4
一
h o u r s a f t e r t h e t h
e r m a l
i n ju ry
.
Th
e i nCi de ne e 成 ba c te ri ai t ra s n l oc a ti n ot o
M山 N, t h e e ha n g e s in S O D a e t iv iyt a dn M D A
l e v e is in i le a l w a l
, a
dn m or Ph
o lo ig
e a l e h a n g e s o f
t h e il e u m h a v e b e e n o b s e r v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a r e a s
f o l o w s : t h e i n c ld e n e e o f 恤 e t e r i a l t r a n s l o c a t i o n 15
1 5
.
4% 扭 G r ou p 1 a s e o m aP r e d w it h 5 7 . 1% m
G r o u P 亚 ( P < 0 . 0 1 ) , a n d t h e l e v e l s o f M D A a r e
7
.
2 5士 1 . 7 4 n m o l / 9 p r ot e in , a n d 1 1 . 0 0士 2 . 2 4
n m o l / 9 rP o t e i n r es pe e ti v e l y ( P < 0
.
0 1 )
.
H o w e v
-
e r , t h e r e 15 n o s ig n i f i ca n t id f f e r e n e e i n S O D a e
-
t i v it y be t w e e n ht e t w o gr ou SP
.
lA t
e r a t io n s in t h e
in t e s t l n a l m u C 0 s a l st r u C t u r e a t e i n a e C o r d a l C e
w i t h ht e r es u l st
.
I t 15 t h e r e f o r e s u g ge s t e d t h a t R u
-
b iq u i n o n e m a y h a v e th e e f f e e t o f P r e v e n t in g t h e
g u t f r o m g e t ti n g b a e t e r i a l t r a n s l o e a t i o n
.
K e y w o r ds R u b i q u i n o n e B a e t e r i a l
t r a n s lo c a ti o n T h e r m a l i n j u r y
母牛子宫内膜炎和阴道炎生物疗法的研究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济南 2 5 0 1 0 0 王世荣
母牛子宫内膜炎是影响母牛配种繁殖最
严重的产科病 , 对奶牛还可造成长期不孕和
产奶量下降 , 发病率在 20 %左右 。 一般常规
治疗是用抗菌方法 ,效果不理想 。笔者根据微
生态学的观点 , 自健康母牛阴道中分离并筛
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的正常菌 , 经中国科学
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 ,为乳杆菌属的一株菌 ,
将此菌做成生物制剂 ,定名为 “ 乳孕生 ,’( aL c -
t o b i o g e n )
, 并在济南 、 北京 、 青岛等地对母牛
子宫 内膜炎和阴道炎进行了治疗实验 , 现将
结果报道如下 。
]
. 乳孕生的制备 将自阴道分离的乳杆
菌菌种接种在 M sR 固体培养基中 , 3 7o C 培
养 3 6一 4B 小时 ,用 M R s 液体培养基洗下 (或
刮下 )菌苔 , 然后加保护剂进行真空冻干 ,冻
干后每瓶含活菌在 1 0 0 0 亿以上 。
2
. 试验动抽 患子宫内膜炎或阴道炎的
奶 牛和黄牛 ,未经治疗或近期 (至少一周内 )
未经治疗 。
3
. 试验 方法 ( 1) 子宫预处理 :对患子宫
内膜炎的母牛 ,在投药前通过直肠按摩使蓄
脓和积液排出 ,或用灭菌生理盐水将脓汁洗
出 。 (2 )投药方法 : 用消毒的输精管通过阴道
插人子宫内 ,输精管外端接一能接注射器 的
短胶管 , 用注射器将溶化的乳孕 生液 注入子
宫内 。 阴道炎时 ,直接注入 阴道内 。 ( 3) 剂量
和疗程 : 每次用乳孕生一瓶 ,用 4 0ml M R s 液
或生理盐水溶化开 ,每天一次 ,连注 3 天 。 患
子宫内膜炎的母牛 ,间隔 15 天或一个情期为
一疗程 ,如不愈时可行第二疗程 。
4
、 试验结果 共治疗慢性母牛子宫 内膜
炎 4 8 0 头 , 治愈 3 84 头 , 好转 52 头 , 治愈率
8D %
, 总有效率 90 . 8% 。 经一个疗程治愈的
占 8 5 % 。 治疗阴道炎 18 头 , 治愈 15 头 ,好转
2 头 ,治愈率 83 % , 总有效率 94 . 4% 。
5
. 讨论 本制剂使用安全 , 无任何副作
用 。 苏联 B a p r a H o B 利用人阴道 中的 D oe d e r -
le n 杆菌进行治疗 , 而笔者用健康母牛阴道
中的正常菌 (乳杆菌 )进行治疗 ,这种从本动
物分离的正常菌 ,更有利于细菌的定植 ,而较
少产生不利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