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表 2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份数 实测含量 (mg) 原药含量 (mg) 标准加入量 (mg) 回收率% RSD %
1 0.2141 0.0692 0.15 96.60
2 0.2185 0.0698 0.15 99.13
3 0.2171 0.0684 0.15 99.13 1.09
4 0.2173 0.0691 0.15 98.80
5 0.2161 0.0678 0.15 98.87
表 3 重现性实验结果
份数 含量 (mg/ g) RSD%
1 0.0216
2 0.0215
3 0.0205 1.09
4 0.0208
5 0.0219
7.样品测定 另取饮片五苓散 144g , 煎煮两次 , 每次
30min , 过滤 , 合并滤液 , 浓缩至约 20ml , 移入已恒重的蒸
发皿中 , 拌入适量淀粉 , 蒸干 , 干膏粉碎 , 过 60 目筛 , 于
80℃干燥 24h 后 , 称重。将其样品粉末分成 3份 , 精密称取
样品粉末适量 , 加乙腈 60ml索氏提取 3h , 提取液移入蒸发
皿中 , 浓缩后转入具塞试管 , 吹干 , 精密加乙腈 1ml定容 ,
超声溶解 , 过 0.5μm 微孔滤膜 , 制成样品供试品溶液。 取
上供试品溶液按色谱条件测定 , 结果见表 4。
表 4 样品测定结果
批次 份数 含量 (mg/48g) 批内 RSD% 批间 RSD%
1 0.2863mg
1 2 0.2997mg 3.04
3 0.2831mg
1 0.2806mg
2 2 0.2951mg 2.84 4.14
3 0.2815mg
1 0.2695mg
3 2 0.2703mg 1.07
3 0.2650mg
讨论
1.不同产地的泽泻可能同时含有泽泻醇 A24-乙酸酯和
泽泻醇 B23-乙酸酯两种成分 , 也可能只含有一种。 本文鉴
别的建泽泻药材 , 同时含有上两种成分。
2.ELSD为一种新型通用型检测器 , 工作原理为雾化洗
脱液先形成气溶胶 , 其次溶剂在漂移管中蒸发形成雾状的
溶质小颗粒 , 然后溶质颗粒在光散射池中得到检测。 ELSD
独特的检测原理使其不依赖于样品的官能团 , 可以定量检
测样品中的不挥发组份 , 检测无紫外吸收或紫外末端吸收
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泽泻醇 A24-乙酸酯和泽泻醇
B23-乙酸酯具紫外末端吸收 , 因而选用 ELSD作为它们定性
定量的检测器。
参 考 文 献
1 卢赣鹏.500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 , 1999:265
2 陈发奎.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 , 1997:385
3 曹春林.中药制剂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3:
100
4 赵纪生 , 章念伟.五苓胶囊与五苓散治肾性水肿疗效.
江西中医药 , 2001 , 32 (4):51
5 张建军 , 刘连起 , 钟赣生 , 等.醉酒灵口服液质量标准
的研究.中成药 , 1996 , 18 (5):17
6 高光恩 , 宋燕西.五苓散薄层扫描法鉴定.沈阳药学院
学报 , 1991 , 8 (2):99
(收稿日期 2003 年 1 月 6日)
·研究报告·
溪黄草根茎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楼 小 红
(浙江中医学院药学系 , 杭州 310053)
关键词:溪黄草;不同部位;总黄酮;比色法
溪黄草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 Rabdosia lo-
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 的全草。全株可入
药 , 性味苦凉 , 具有清肝热 、 利湿毒 、 明双目 、 健脾活血
等功效 , 用于治疗肝胆湿热 、 脾失健运所致的胁胀疼痛 、
作者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食欲不振等症 , 对眼赤目痛 、 肠胃消化不良亦有较好疗
·316 · 中国医药学报 2004 年第 19 卷第 5期
效[ 1] 。溪黄草主含二萜化合物 、 β-谷甾醇 、 齐墩果酸 、 黄酮
类化合物 、 溪黄草甲素和溪黄草乙素等[ 2] 。许旋等[ 3]曾对
溪黄草根茎叶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 但溪黄草不同部
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溪
黄草根茎叶不同部位的总黄酮进行了测定 , 为溪黄草产品
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仪器和试药
1.仪器 751-GW 分光光度计 (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
公司), 索氏提取器 , 粉碎机等。
2.药品与试剂 溪黄草购自广东汕头市医药公司 , 并
经浙江大学附属妇保医院鉴定为线纹香茶菜。芦丁标准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方法与结果
1.溪黄草药材及根茎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提取 取溪
黄草全草及根茎叶不同部位粉末各 3g , 于 60℃干燥 6h , 精
密称定 , 置索氏提取器中 , 加石油醚 100ml , 索氏提取至无
色 , 放冷弃去石油醚液 , 加 100ml 85%的乙醇加热回流至提
取液无色 , 放冷后过滤 , 于 100ml容量瓶中 , 用 85%乙醇
定容 , 摇匀。精密吸取 5ml置 50ml容量瓶中 , 加 50%乙醇
至刻度 , 作为样品液待用。
2.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4]
2.1 芦丁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120℃干燥恒
重的芦丁100.20mg , 置100ml容量瓶中 , 用甲醇溶解并稀释
至刻度 , 摇匀 , 精密取 10.00ml置 100ml容量瓶中 , 用水稀
释至刻度 , 摇匀 , 得浓度为 0.1002mg/ml的标准品液。
2.2 标准曲线制备 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 0.0、
1.0 、 2.0 、 3.0、 4.0 、 6.0ml , 分别置于 25ml容量瓶中 , 各
加50%乙醇至6.0ml , 加 5%亚硝酸钠溶液 1.0ml , 摇匀放置
6min后 , 加 10%硝酸铝溶液 1.0ml , 摇匀 , 放置 6min 后 ,
加 10%氢氧化钠溶液 10ml , 再加 50%乙醇至刻度 , 摇匀放
置15min 后 , 以空白液为参比 , 在波长 510nm 处测吸光度 ,
结果芦丁浓度在 0 ~ 0.60mg 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成线性关
系。吸光度与浓度的回归方程为 A=12.10C+0.0093 (r =
0.9995)(C 为浓度 mg/ml , A 为吸收值)。
2.3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 5 份已知总黄酮含量的溪
黄草样品 3g , 加入一定量的芦丁标准品 , 同法制得样品液 ,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同 “标准曲线制备” 项下进行 , 计算回
收率。回收率结果见表 1。
2.4 稳定性考察 在显色后 0 、 10、 15 、 20、 25 、 30、
35 、 40、 45 、 50min 测定吸收度分别为 0.4801 、 0.4801、
0.4803、 0.4802、 0.4803、 0.4803、 0.4805、 0.4823、 0.4829、
0.4831。故显色后 30min内测定为佳。
2.5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样品液 , 按 “标准曲线制
备” 项下操作 , 重复测定 5 次 , 其平均含量为 26.68mg/g ,
RSD=1.52%。
2.6 样品的含量测定 从样品液中吸取 1ml入 25ml容
量瓶中 , 其余操作同 “标准曲线制备” 项 , 得到各样品的
总黄酮含量 , 结果见表 2。
表 1 回收率试验结果
加入标准液
(mg)
回收芦丁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RSD
(%)
5.010 4.950 98.80
5.010 5.030 100.4
5.010 5.113 102.1 99.72 1.54
5.010 4.946 98.72
5.010 4.938 98.60
表 2 溪黄草含量测定结果表 (n =5)
溪黄草全草 根 茎 叶
总黄酮 (mg/g) 26.68 2.15 5.01 19.52
RSD (%) 1.52 1.08 1.38 1.21
讨论
1.实验表明 , 溪黄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 ,
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高达 19.52 mg/g , 具有潜在的研究与开
发价值。
2.实验中曾对未经石油醚脱脂 、 脱色脱蜡处理的溪黄
草粉末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 , 结果其含量比经石油醚脱脂 、
脱色脱蜡处理的溪黄草粉末总黄酮含量减少 2.32%左右 ,
说明经石油醚脱脂 、 脱色脱蜡处理可提高总黄酮的提取率。
这可能是由于蜡质的破坏及脂类的消除 , 有利于极性提取
剂的渗透和黄酮类的渗出[ 5] 。
参 考 文 献
1 卢忠 , 许旋 , 罗一帆.溪黄草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溶出量
分析.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2000 , 7 (5):65
2 肖树荣 , 黄诺嘉 , 林伟忠 , 等.溪黄草研究进展.中草
药 , 2000 , 31 (12):950
3 许旋 , 罗一帆.溪黄草根茎叶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广
东微量元素科学 , 2001 , 8 (7):62
4 邢俊波 , 李会军 , 李萍 , 等.中药金银花质量标准研究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2002 ,
19 (3):169
5 翟梅茎 , 张凤云 , 高绍棠 , 等.核桃叶总黄酮提取方法
研究.陕西林业科技 , 2000 , 19 (1):5
(收稿日期 2003 年 11 月 7日)
2004年第 19卷第 5 期 中国医药学报 · 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