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薄层色谱法鉴别半边旗和刺齿半边旗



全 文 :2007年8月第4卷第22期·药物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CHINAMEDICALHERALD
半边旗为凤尾蕨科植物半边旗PterissemipinnataL.的干
燥全草,为南方常用中药之一,始载于《岭南采药录》。文献[1]
记载,本品有止血、生肌、解毒、消肿之功效,民间用于吐血、
外伤出血、发背、疔疮、跌打损伤、目赤肿痛。梁念慈等[2]从其
干燥全草中分离出几种二萜类化合物,并证明至少3种二萜
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刺齿半边旗在植物形状上
与半边旗非常相似,并且在植物分类上也比较接近,为进一
步扩大药用资源,促进用药的安全、有效,有必要进一步对二
者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1仪器与试药
微量定量毛细管点样管;MET-TLERAE240全自动分析
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ZF-2型三用紫外分析
仪(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三用恒温水浴锅(华北实验仪器
有限公司);高效层析硅胶GF254板(青岛海洋化工厂)。试药
5F(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对照品
(本课题组分离纯化,由日本东京理科大学药学部和广东医
学院医用生化研究所鉴定)。半边旗和刺齿半边旗药材分别
采于广州和湛江,经本实验室生药学博士苟占平鉴定为
PterissemipinnataL.和PterisdisparKze.的全草(半边旗:根状
茎长而横生;叶二回半边深羽裂,不育叶小脉常达锯齿基部。
刺齿半边旗:根状茎斜升;叶二回深羽裂或二回半边深羽裂,
不育叶小脉常达锯齿顶尖)。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5F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每毫升含0.2520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半边旗和刺齿半边旗药材(全草)粉末各2g,置
100ml的烧瓶中,加入10倍量(V/W)的70%乙醇,加热回流
提取 2次,每次 2h,过滤,合并滤液,水浴蒸干溶剂,用甲醇
溶解并定容至2ml,作为样品溶液,冷藏,备用。
2.3薄层色谱法
层析硅胶板GF254;展开剂:石油醚∶丙酮∶冰醋酸 (7∶3∶
0.05);展开方式:预饱和 30min,上行展开,展距 8cm。首先
在紫外灯(254nm)下观察,半边旗药材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
均有紫红色斑点,而刺齿半边旗药材没有紫红色斑点,其它
斑点基本 相 同 。半 边 旗 药 材 各 斑 点 的 Rf值分 别 为
0.10,0.19,0.25,0.39,0.46,0.55,0.70,0.78,0.82;刺齿半边旗药
材各斑点的Rf值为0.10,0.19,0.25,0.39,0.46,0.70,0.78,0.82;
5F对照品Rf值为0.55,如图1和表1所示。再喷10%硫酸
乙醇溶液显色,在105℃加热5min,斑点显色清晰。半边旗与
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日光下均有紫红色的斑点,但是刺齿半边
旗无对照品斑点,且与半边旗相比少 3个斑点,如图 2和表
1所示。
表1半边旗与刺齿半边旗薄层色谱斑点的比较
鉴别方法 斑点序号 半边旗药材 刺齿半边旗药材 斑点颜色
紫外254nm 1 + + 紫红
下观察
2 + + 紫红
3 + + 紫红
4 + + 紫红
5 + + 紫红
6 + - 紫红
7 + + 紫红
8 + + 紫红
9 + + 紫红
10%硫酸显色 1 + + 浅黄
2 + + 浅黄
3 + + 浅黄
4 + + 深黄
5 + + 浅黄
6 + - 紫红
7 + + 蓝
8 + - 粉红
9 + + 蓝
10 + + 紫红
11 + + 深紫红
12 + + 紫红
13 + - 粉红
3讨论
用薄层色谱法对半边旗和刺齿半边旗进行了分析,发
薄层色谱法鉴别半边旗和刺齿半边旗
典灵辉,梁念慈,苟占平,吴科锋
(广东医学院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23)
[摘要]目的:研究半边旗和刺齿半边旗化学成分的差异,促进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展开剂为石
油醚∶丙酮∶冰醋酸(7∶3∶0.05)。结果:二者薄层斑点数目不同,荧光显色也有区别。结论:两种药材的化学成分有差异,
不能盲目等同使用。
[关键词]半边旗;刺齿半边旗;薄层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40-02
图1紫外灯254nm下观察 图2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
1.半边旗;2.刺齿半边旗;3.5F对照品 1.半边旗;2.刺齿半边旗;3.5F对
照品
140
2007年8月第4卷第22期 ·药物研究·
CHINAMEDICAL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
现刺齿半边旗比半边旗少 3种成分,其中一种是有效成分
5F。中药药理作用的基础往往是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
结果,故笔者认为刺齿半边旗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有
效性、安全性的质量问题,刺齿半边旗不能完全替代半边
旗入药。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3.782-
783.
[2]张晓,李金华,何承伟,等.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植化及抗肿瘤活性
初步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8):512.
(收稿日期:2007-06-27)
选择理想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是促进药物渗透皮肤进入
体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的透皮促进
剂有氮酮、丙二醇、油酸等,但皆存在缺点,寻找新的透皮吸
收促进剂对于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
近年的研究发现中药的许多成分具有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有
些精油如冬青油、茴香油、丁香油酚等有极好的透皮吸收促
进作用[2]。本文以葛根素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肉桂油、丁香油、
高良姜油、茴香油、干姜油等 5种辛类挥发油对药物的透皮
吸收促进作用,为从中药寻找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提供实验
依据。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ValiaChien双室扩散池(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
所);超级恒温器(上海市实验仪器厂);78-1A磁力搅拌器(上
海南汇电讯器材厂);高效液相色谱仪(HP1100型)。
1.2药品与试剂
葛根素(杭州天香化学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20050301,
纯度>98.0%);葛根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
号:752-200108);肉桂油、丁香油、高良姜油、茴香油、干姜油
(按中国药典附录方法自提);甲醇为色谱纯,其余为分析纯。
1.3动物
裸鼠,♂,体重(20±2)g,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提供。
2实验方法和结果
2.1皮肤渗透液中葛根素的测定
2.1.1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4mm×250mm,5μm);流动相:
甲醇-水(30∶70);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
250nm(UV-VIS分光光度计)。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
不低于2000。
2.1.2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置量瓶中,
加25%乙醇溶解,并加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0.5mg/ml)。
精密量取皮肤渗透液1ml于量瓶中,用25%乙醇加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25%乙醇至刻度,
摇匀,以 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按 2.2.2
方法项下,以空白生理盐水为供试药液,取12h的皮肤渗透
液为阴性对照溶液。
2.1.3干扰性考察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
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果在葛根素峰对
应的保留时间处无干扰杂质峰。色谱行为见图1。
2.1.4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葛根素对照品溶液1、
2、3、5、8、10ml,置50ml量瓶中,加 25%乙醇至刻度,摇匀,
各进样20μl,测定峰面积值。以葛根素的质量浓度为横坐
辛类中药挥发油对葛根素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研究
李彩君,王燕玲,方馥蕊
(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研究辛类挥发油(肉桂油、丁香油、高良姜油、茴香油、干姜油)对葛根素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体
外透皮双室扩散池和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累积渗透量,计算渗透系数。结果:肉桂油、丁香油、高良姜油、茴香油、
干姜油对葛根素均具有一定的促渗作用。结论:辛类挥发油能促进葛根素的透皮吸收。
[关键词]挥发油;促渗剂;葛根素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41-02
A.供试品溶液
B.对照品溶液
C.阴性对照溶液
图1葛根素皮肤渗透液色谱图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