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半边旗5F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全 文 :【文章编号】1005-4057( 2006) 02-0112-02
半边旗 5F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陈 萍1 ,吴志远1 , 罗少军1 , 汤少明1 ,江黎明2
( 1.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广东湛江 524001;
2.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广东湛江 524001)
【收稿日期】2005-11-28;【修订日期】2006-03-13
【作者简介】陈 萍 (1962-) ,女 ,大专 ,主管技师。
【摘要】目的:观察半边旗 5F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 , 21d时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 ( 20,
40, 80 mg /L)的半边旗 5F或生理盐水 , 28d时观察药物对瘢痕增生指数 ( HI)的影响及光镜下瘢痕变化情况。 结果:各浓度组与生理盐水对
照组以及各浓度组之间 H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 P < 0. 01) ;其瘢痕抑制效果与半边旗 5F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
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 结论:半边旗 5F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关键词】半边旗 ;增生性瘢痕 ;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 965 【文献标识码】A
Effects of Pteris Semipinnata 5F on the hypertrophic scar on rabbit ears
CHEN Ping ,WU Zhi-yuan ,LUO Shao-jun, TANG Shao-min , J IANG Li-min
(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 ery , Guangdong M edical Co lleg e, Zhanjiang 524001, China)
【Abs 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 fect s of Pteri s Semipinnata 5F on th e h ypert rophic s car on rab bi t ears. Methods: Hyper trophic
scars made on rabbi t ears w ere in jected wi th Pteris Semipinnata 5F at concen t rations ( 20, 40, 80mg /L) or saline as cont rol at day 21 started
f rom the scars w ere made. At day 28 th e rabbi t s w ere kil led to observe hypert rophic index ( HI)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scars.
Results: Compared wi th th e cont rol group, Pteris Semipinnata 5F signif ican tly reduced HI in a dosage dependent manner (P < 0. 05) . The
prolif eration of f ib rob las t and collagen decreas ed in th e Pteris Semipinnata 5F treated group. Conclusion: Pteris Semipinnata 5F could
inhibi t prolif erat ion of hypert rophic scars on rabbi t ears.
【Key words】Pteri s Semipinnata 5F; hypert rophic scar; rabbit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现代医学的难题之一 ,研究上一
直没有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动物模型。兔耳腹面皮肤全层缺损
后产生瘢痕组织类似人皮肤增生性瘢痕 [1] , 这为瘢痕研究提供
了一种很好的实验工具。本研究旨在探讨兔耳模型的建立及其
半边旗对兔耳瘢痕组织的影响 ,为瘢痕防治提供实验工具和药
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半边旗 5F,由广东医学院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提供。
1. 2 动物
新西兰大白兔 24只 ,体重 2. 3~ 2. 8 kg , 雌雄兼用 ,购自广
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 3 实验方法
兔适应性喂养 24 h ,用氯胺酮肌注麻醉 ,用量为 1 mg /kg。在
兔双侧腹侧分别做 2个边长为 1 cm的正方形切口 ,完整切除全
层皮肤 ,直至软骨膜表面。用灼热铁丝烧灼创缘四周皮肤 ,创面
贴敷创可贴。 观察瘢痕形成情况 , 21d时将兔随机分为 A、 B、 C、
D 4组 ,每组 6只 ,分别于兔耳瘢痕内基底部及瘢痕灶内注射不
同浓度的药物或生理盐水 ,注射用量为 40μL。 A组:注射生理盐
水 ; B、 C、 D组分别注射浓度为 20, 40, 80mg /L的半边旗 5F。继续
喂养 , 28 d时 ,同样在麻醉条件下切取瘢痕组织标本于 4%福尔
马林固定 ,测定瘢痕增生 ,然后石腊包埋 ,作苏木素 - 伊 ( HE)染
色 ,光镜下检查。
1. 4 统计学处理
对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 q检验。
2 结果
2. 1 瘢痕形成情况
在兔耳腹侧形成创面后 ,伤口约 13~ 15 d后愈合 ,愈合过
程中上皮化时即能触到硬块 ,此硬块不断高于皮面 ,淡红色 ,增
生范围不超过原创沿 , 20~ 22 d增生到最高峰 ,厚度约为兔耳
腹面皮肤厚度的 3倍。
2. 2 瘢痕增生指数 ( HI)对比情况
设定瘢痕的高度 ( sca r heigh t)为 S H,正常的皮肤高度
( dermis height)为 DH,则 HI= SH /DH。 4组的 HI分别为 A组
( 99. 6± 0. 7) , B组 ( 80. 8± 0. 3) , C组 ( 63. 2± 0. 5) , D组 ( 50. 0
± 0. 2) ,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及各剂量组之间 HI差异
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1)。
2. 3 组织切片观察
2. 3. 1 对照组 镜下显示瘢痕组织真皮层明显增厚 ,为周边
正常真皮层厚度的 3~ 4倍 ,主要是大量成行纤维细胞增殖 ,胶
原纤维多而致密排列混乱 ,其间有少量炎性细胞 ,结构近似人
的增生性瘢痕组织。 (下转第 118页 )
112
 第 24卷第 2期
2006年 4月      
广 东 医 学 院 学 报
JOU RN AL OF GUAN GDONG M EDICAL COLLEGE
     Vol. 24 No. 2 
Apr. 2006 
或同一基因的多个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 , 这种工作不仅工作量
大 , 耗费大 , 操作繁琐 , 而且不易进行质量控制。本实验结果表
明 , SSCP多重 PC R法是一种快速检测正常人群 h PARP-1基因
多态性的有用技术。 它比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的其它方法 [4 ] ,如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直接测序更简
单、更省财省力 ,适用于大样本量人群的基因突变筛查和分子
流行病学研究。
由于 DNA单链的构像是未知的 , SSC P的条件应基于不同
大小的 DNA片段 ,一般是靠经验来决定的 ,同时电泳温度和凝
胶浓度能明显影响电泳的速度和单链 DNA分子的分辨率。
SSCP不能确定碱基改变的准确数量或改变的位点 ,突变位点
的准确定位必须依靠直接测序来完成。 我们在 SSCP检测中发
现有异常泳动条带的样本时 ,重新扩增其 DNA进行序列分析 ,
结果均有基因突变。由此可见 , SSCP检测结果与直接测序结果
的符合率高。在所有 320份标本中仅检出 4份样本的第 17外显
子上的突变位点 ,其余 6个外显子均未检出突变位点。与本室以
前研究结果 [3]相比 ,检出率有提高。 这是与本实验始终在同一
电泳环境温度 ( 4℃ )、凝胶浓度下对 7个外显子进行电泳有关 ,
还是与抽样有关呢? 其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用 PCR-SSC P法在 320名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筛查
出 4名的 h PARP-1基因第 17外显子有一种错义突变 ,检出 3例
第 12内含子有 1种碱基突变发生。由于所检测出的突变位点尚
未见报道 ,因此无法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基因频率进行比较。
同时 ,第 17外显子基因频率大于 1% ,因而这一位点为多态性位
点 ,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生物标记 ,但要确证这一结论 ,有待增
大样本含量做进一步研究。
目前除了本室对 h PARP-1基因多态性做了初步的探讨外 ,
还未见有其他学者报道。我们成功地利用 PC R-SSCP法筛检了
h PARP-1基因 7个外显子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多态性分布
情况 ,为进行大样本量的人群筛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因
而 ,进一步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群的 h PARP-1基因多态性
分布的性质和特点 ,对于研究不同民族的亲缘关系以及民族起
源问题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5]。
参考文献:
[ 1 ] REN Z F, ZHU ANG Z X. Poly ( ADP-ribose ) polymeras e, cell
apoptosis and cancer [ J ]. Cancer Res Prev Treat, 2000, 27( 3): 236-
239.
[2 ]卢圣栋 .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M ] . 2版 .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出版社 , 1999: 108~ 109.
[3 ]唐焕文 ,庄志雄 ,梁海荣 ,等 .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1多态性的
检测 [ J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3, 19( 10): 1166-1168.
[4 ] KU RV INEN K, HIE TAN EN S, SYRJAN EN K, et al. Rapid and
effect ive detect ion of mutations in th e p53 gene using non-
radioactiv e single-st rand con formation polym orphism ( SSC P )
techniqu e applied on Phas t System [ J] . J Virol Meth ods, 1995, 51
( 1): 43- 53.
[ 5 ]唐焕文 ,庄志雄 ,梁海荣 ,等 . 中国汉族、布依族和壮族群体中聚腺
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1基因多态性 [ J ]. 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
版 ) , 2003, 24( 5): 432-438.
   (上接第 112页 )
2. 3. 2 用药组  B组: 真皮层厚度约为正常真皮层厚度的 2. 5
~ 3. 0倍 ,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 ,胶原纤维致密下降 ,表层排列
规则 ,呈水平向 ,内层排列方向似漩涡状。C组:真皮层厚度约为
正常真皮层厚度的 2. 5倍 ,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 ,核较小 ,胶原
纤维致密下降明显 ,多层水平向排列。 D组:真皮层厚度约为正
常真皮层厚度的 2. 0倍 ,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核较小 ,胶
原纤维束间有较大的空隙 ,排列比较规则 ,呈水平方向。
3 讨论
严重创伤、烧伤及外科手术后常常遗留增生性瘢痕 ,影响
外观和功能。 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也缺乏理想的治疗方
法。 传统的治疗如手术切除、类固醇激素、抗代谢药、免疫抑制
剂和放射疗法等 ,均因术后易复发或严重的全身性副作用而限
制了临床应用 [2] ,因此从祖国中医中药中筛选出疗效确切、副作
用小的抗瘢痕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有
关药物防治瘢痕增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尚无动
物本身产生的瘢痕模型 ,这已经成为更深入地研究瘢痕发生、
发展及其转归的重大缺憾。本实验成功地建立兔耳瘢痕动物模
型 ,使药物对于瘢痕防治的研究手段有了新的方法。 半边旗 5F
对生长增殖的细胞有抑制作用 ,具有高效低毒的多种体内外抗
肿瘤活性 [3] ,有研究发现半边旗提取物 5F能明显抑制瘢痕成纤
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4-5]。 本实验通过半边旗 5F对兔耳瘢痕
动物模型的防治研究 ,发现半边旗 5F治疗组真皮层厚度 ,成纤
维细胞数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 ;胶原纤维致密下降 ,排
列较规则 ;且治疗组瘢痕增生指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
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1)。本研究结果尚显示 ,药物治疗组中其
瘢痕抑制效果与浓度呈正比 ,浓度最高者 ( 80 mg /L )效果最显
著 ,结果表明半边旗 5F对兔耳瘢痕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推
测其机理可能是半边旗 5F通过以下途径抑制瘢痕的增生: ( 1)
直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 ,诱导其凋亡 ,从而减少胶原
的合成和分泌 ; ( 2)增加胶原酶产生、增强胶原酶活性 ,促使已
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和纤维重吸收。半边旗 5F为中药半边旗中
提取的活性成分 ,其药性作用强 ,副作用小 ,有望成为预防和治
疗人皮肤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 ,为此这有待体内实验和临床
进一步研究证明。
参考文献:
[ 1 ] M ORRIS D E, W U L, ZHAO L L, et al. Acute and chronic animal
models fo r exces sive d ermal s caring: quanti tative studies [ J] . Plas tic
Reconst r Surg, 1997, 100( 3): 674-681.
[2 ]商庆新 ,张涤生 ,关文祥 ,等 . 丹参和川芎嗪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体
外抑制实验 [ 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 1998, 12( 6): 321-323.
[ 3 ]张晓 ,李金华 ,何承伟 ,等 .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植化及抗肿瘤
活性初步研究 [ J] .中国药学杂志 , 1999, 34( 8): 512-514.
[4 ]张云松 ,罗少军 ,汤少明 ,等 .半边旗提取物 5F对人病理性瘢痕成纤
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 J] .广东医学院学报 , 2003, 21( 3): 201-203.
[5 ]左强 ,张培华 ,罗少军 ,等 .半边旗 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
合成的影响 [ J] .广东医学院学报 , 2004, 22( 6): 205-207.
118             广 东 医 学 院 学 报              2006年第 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