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一种有利用价值的植物—散沫花



全 文 :一种有利用价值的植物一散沫花
黄 士 诚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厦门3 6 1 0 0 6 )
散沫花 L (a w s o n ia in er m is L . s y n . L . a l ba L a m . ) 又叫指甲花 、 番桂 、 柴指甲 ,
原产于热带美洲 , 为千屈菜科 〔L y t h r ac e ae 〕 散沫花属 ( L a w 3 o in a) 多分枝大灌木 , 高 3
~ 6米 。 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 圆锥花序顶生 , 花朵白色或微黄色 , 香气浓郁 ; 葫果
球形 , 种子多数 , 呈三角锥形 , 黄褐色 。 花期 5 一 8 月 , 果期 9 ~ n 月 。 印度 、 北非 、 埃及
巴基斯坦 、 苏丹 、 尼日利亚等有栽培 , 我国广东 、 广西 、 云南 、 福建 、 江苏 、 浙江 、 海南 、
台湾等省区有引种栽培 。
一 、 植株各部位的化学成分
根据分析 , 散沫花叶子的乙醇提取物 含有以下多种化学成分 : 散沫花酮 ( la w so n e) 即
2 一狂基一 1 , 4 一蔡醒 ( 2一 h y d r o 一1 , 4一n a p h t h o g u i n o n e , 0 。 5 5~ 0 。 9 5% ) , i , 4一 蔡醒
没食子酸 , 毛地黄黄酮 ( lu et ol in ) , 毛地黄黄酮一 7一 O一葡萄糖普 , 乙位一谷苗醇葡萄搪
普 ; 氧杂蕙酮类 ( x a n t h o n e s ) : 散沫花咕吨酮 I ( l a x a n t h o n e 工 ) 即 1 , 3一二 经 基一
6 , 7 一二甲氧基咕吨酮 ( 1 , 3一 d i h y d r o x y 一 6 , 7一 d i m e t h o x y x a n t h o n e ) ; 散沫花咕吨酮 亚
即 x 一经基一 3 , ` 一二乙氧基一 7 一甲氧基咕吨酮 ( i 一 h y d r o x y 一 3 , 6一 d i a e e t o x y 一 7一
m et h o x y x a n t h o n e) ; 散 沫 花咕吨酮 l 即 1一经基一 3 , 7 一二甲基氧一 6 一乙 氧 基咕
吨酮 ; 香豆素类 ( 2 . 2 7一 2 。 1 4% ) 如 含氧香豆素 ( o x y e o u m a r i n ) 、 白蜡树亭 ( f r a x e t i n ) 、
7 一经基一 6一甲氧香豆素 ( s e o p o l e t i n ) 、 七叶亭 ( e s e u l e t i n , 即 6 , 7一二经香豆素 ) ,
D 一甘露糖醇 ( D一m a n n i t o l ) , 散沫花酮普 ( l a w s o n i a s i d e ) , 散沫花 普 ( l a l i 3 i d e ) ,
类黄酮 ( f l a v o n o i d s ) , 胡萝 卜素 , 叶黄素 。
树皮含有散沫花酮 , 正一三十烷基一正一+ 三烷酸 ( n 一 t r i a c o n t y l一 n 一 t r id e c a n o a t e ) ,
三十烷醇 (n 一 tr iac o nt a n ol ) 、 乙位一谷街醇 , 羽扇醇 , 30 一降一羽扇烷 醇 酮一 20 (幼一
n o r一 l u p a n一 3 一 B一 0 1一 2 0一 o n e ) , 桦木醇 ( b e t u l i n ) , 桦木酸 。
根部含有散沫花酮 , D一甘露糖醇 , 还原糖 , 类固醇 ( s t e r o i d s ) , 三菇烯 ( t r i t e r p e
n e s )
, 糖普 ( g ly e o s id e s ) , 类黄酮 , 单宁 , 皂试 。
花朵含有芳香挥发油 (0 。 01 一仓. 02 % ) 和 D一甘露糖醇等。
茎含D一甘露糖醇 0 . 70 % ; 果皮含散沫花酮 0 . 2 5% ; 种子除含有脂肪油外 , 也含有散沫
花酮 ( 0 。 0 1 5% ) 。
二 、 功效其用途
1
. 染发与护发 : 散沫花的叶子是最早用来染发的植物染发剂之一 , 它既可染发又有护
发 (调理 、 营养 ) 作用 , 无毒性 、 无过敏 、 无刺激 , 可用于染发剂和洗发香 波 。 R . R . R i s 。
(1 , 8 0) 称 : 散沫花继续作为着色剂与护发剂流行于世 。 国外有许多化妆品厂广泛使用 , 如
A r d le l的护发香波成分中就有中性散沫花浸膏 ; C o n ia r厂生产的香波也加内散沫花 浸 膏 作
为护发剂 。
2
. 防治疾病 : 在古代 , 阿拉伯人用散沫花的树皮治疗黄渲病和精神病 ; 中东 、 亚洲某
些地区把散沫花用作配制地方药物的组分 ; 散沫花叶子捣碎外敷对治疗手脚甲沟炎有奇特的
止痛 、 消肿 、 化」脓的功效 ; 叶子研磨成粉配制的软膏有消炎 、 收敛作用 , 可治创伤和多种皮
肤病 , 由于散沫花酮的结构与维生素 K相似 , 故有止血作用 ; 种子提取物对大脑有缓慢的兴
奋作用 , 可用于记忆力差或全身精神功能不足的治疗 ; 在尼 日利亚 , 民间把散沫花的根用作
打胎剂 。
3
. 杀菌活性 : 散沫花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 如对枯草杆菌 ( B a e i l l u s o u b t i l i s ) 、 金
黄色葡萄球菌 ( S t a P h y l o e o e u s a u er n s ) 、大肠杆菌 ( E s e h e r i e h i a e o l i ) 、 绿浓杆菌 ( P s -
e u d o m o n a s a e r u g i n o s a )
、 黑曲霉 ( A , p e r g i l lu o n i g e r ) 、 白色念珠菌 ( e a n d i d a a lb l
c a n s ) 等有明显的抑杀作用 。 树皮提取物对石膏状小抱 霉 (M i e r o s p or u m g y p s e u m ) 和
须发癣菌 ( T r i e h o Ph y t o n m e n t a g r o P h y t e 3 ) 以及 1 3种皮癣菌 ( d o r m a t o P h y t e S )有抗菌
活性 (稀释浓度 1 3 o w /V ) , 且在高温 (消毒过程 ) 和久藏后 , 杀菌活性仍 保 持 不 变 。
为害花生的叶锈病病原菌— 花生柄锈菌 ( P u cC i in a a ar c hi id s) ,喷洒散沫花提取物可有效加以控制 , 使产量提高 1 5 . 4 2一 3 , 。 8 4% 。 引起柠檬果腐病的围小丛壳 ( G l o m e r e l l a e i n g
u l a t a ) 和可可球二抱 ( B o t r y o d ip l o d i a t h e o b r o m a e ) , 于侵染前喷洒散沫花提取物 , 可
得到有效控制 。
4
. 杀线虫活性 : 使用浓度为 1 : 5 或 4m g /升的散沫花叶 、 茎 、 芽的甲醇提 取 物 , 线
虫幼虫的死亡率达 6 7一 1 0 % , 而用种子油的 , 死亡率为 50 一 70 % 。
5
. 调香原料 : 散沫花的花朵香气浓郁优雅 , 可用来提取精油或浸膏 , 精油含量为 o 。 01
~ 0
.
0 2%
, 主成分为甲位一紫罗兰酮和和乙位一紫罗兰酮 (占全油的 80 %以上 ) 。 由于这两
种酮具有独特香气和低香气槛值 , 可用于花香型 、 幻想型 日化香精和水果香型的 食 用 香 精
中 。
三 、 栽培技术与市场
散沫花的适应性较强 , 适生范围较广 。 通常是用种子繁殖 , 也可用营养繁殖 。 种子发芽
的最适温度为筋~ 幼℃ , 由于种子细小 , 播种床的土壤要细碎整平并适 当压实 , 种子撒于士
表 , 而后复盖一层聚乙烯薄膜 , 待发芽后去掉薄膜 (发芽率可达 80 %以上 ) , 如果种子播指
过深 (2 . 5厘米 ) 就不会发芽 ;营养繁殖是剪取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 , 发根率可达 5 0一 9 5尖
扦插时插条平放的发根率比垂直插的高 2 一 4 倍 , 一般插后 4 个月左右就可移栽定植 。
据报道 , 采用无土 (水培法 ) 栽培的散沫花 , 其产叶量和染料产量比土壤栽培的高三住
以上 , 最好的水培基质是砂砾 (盯 a v e l ) 和火山渣 ( v o l e a n i e s l a g ) 3 : 1之混和物 ,营养
液的 N : P : K 比为 6 . 3 : 1 . 0 : ` . om m ol /升 。
印度每年均有相当数量的散沫花叶和粉剂出口到国际市场 , 其中法国和英国进口叶子 ,
其他国家进 口粉剂 。 在出口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埃及 、 巴基斯坦和苏丹 。
参 考 文 献
1
.
S o a p p e rf um e ry a n d Co s m e ti s e5 5 ( 4 ): 2 0 2 ~2 0 2
, i , 5 5
2

I n d i a n P e r f u m e r 3 3 ( 1 )
: 5 4~ 5 9
, 1 9 8 9
3

P h y t o e h e m
.
1 5 : 1 7 8 , , 1 , 7 6 ; 1 6 : 1 6 1 6 , 1 9 7 7 ; 1 7
: 1 4 4 0
, 1日7 8
4

E e o n

B o t
.
4 1 ( 3 )
: 3 5 8 , 1 9 8 7
5
.
L l o y d ia 3 2
: 7 6~ 7 8
, 1 9 6 9 ; 5 1 ( 4 )
: 7 2 5~ 7 2 ,
, 1 3 8 5
6

T h e M e r e k I n d e x P 6 0 7
, 1 9 7 6
7

H o r t i e u l t u r a l a b s t r a e t s v o l
.
4 4一 6 Q , 1 9 7 4~ 1 9 9 0
珍 稀 草 药 金 线 莲
陈 泽 宇
(稿建省 医药信息中心 )
金线莲又称金线兰 、 金不换 、 乌人参等 , 为兰科花叶开 唇 兰 属 ( A n oe c ot c hi lu s) 植
物 。 闽 、 台两省作为草药使用的主要有 : 花叶开唇兰 ( A . r o x b ur g hi i (W al l . ) iL n dl . ) 、
台湾金线莲 ( A 。 f o r m o s a n u s H a y . ) 、 高雄金线莲 ( A . k n s h u n e n s i s H a y . ) 三 种 , 以
其叶脉呈金色美丽线纹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闽 、 台两省 。 由于它们对生态条件要求高 , 繁殖
量少 , 生长慢 , 加上鸟类嗜食 , 因此野生资源分布零星 。 闽 、 台两省民间把金线莲广泛地用
于治疗各种常见疾病及疑难病症 。 由于其治疗面广 , 疗效独特 , 被民间视为 “神药 ” , 台湾
称之为 “ 中药之王 ” 。
一 、 形态特征 :
1
. 花叶开唇兰 A n o e e t oc h i l u s r o x b u r g h i i ( W a l l . ) L in d l .
陆生 兰 , 高 10 一 18 厘米 , 根状茎句甸 , 伸长 , 茎下部具 2 一 4 枚叶 。叶具柄 ,卵椭圆形 ,
长 1 . 5一 3 . 5厘米 , 宽 1一 3 厘米 , 急尖上面黑紫色 , 有金黄色的脉网 , 背面带淡紫红 色。 总
状花序具 2 一 6 朵疏散的的花 , 花序轴被柔毛 , 花苞片淡紫色 , 卵 披 针 形 , 为子房的一半
长 ; 夸片淡紫色 , 外面被短柔色 , 中曹片卵形 , 间内凹陷 , 长 6 毫米 , 宽 1 . 5毫米 ,具爪 , 爪
长 5 毫米 , 每侧具 6 条流苏 , 基部具距 , 距长 6 一 7 毫米 , 指向唇瓣 , 脱低体生 于 距 的 中
部 。 ·
2
. 台湾金线莲 A n o e e t o e h i l u s f o r m o s a n u s H a y a t a
多年生草本 , 高 4 一 10 厘米 , 根茎半甸旬 。 茎节明显 , 叶互生 ; 叶柄基部呈鞘状 , 叶片
卵形 , 长 2 一 5 厘米 , 宽 1一 3 厘米 , 先端急尖 , 基部圆 , 上面有细鳞片状突起 , 下面暗红
色 , 叶脉为白金色 。 花茎长 4 一 5 厘米 , 具 2 ~ 3 朵花苞片卵状披针形 ,花淡红色 , 中警片圆
形 , 先端骤尖 , 下面被长硬毛 , 与花瓣半卵圆形 , 偏斜 , 长 7 毫米 , 先端具长 2 毫米的骤尖
唇瓣下部的爪 (柄 ) 长 5一 。毫米 , 爪部具多枚线状裂片 , 为梳状长 5 毫米 ,距囊状三角形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