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8卷第 18期
V o l
.
8 N Q18
南方农业
St ajh Ch in aA g
r ic u lt ure
2 014 年 6月
J n u
.
2 014
杨桐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何一波 , , 饶 盈 ,
( 1
.浙江省宁波市勤州区东吴镇林业站 , 31 51 1 3 ; 2 .天目山林场 , 浙江临安 31 1 30 )
摘 要 对杨桐人工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研究 , 介绍了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 。 其中主要病害有褐斑
病 、 赤叶斑病 、 藻斑病 、 茎腐病以及根腐病 , 主要虫害有短额负蝗 、 蓟马 、 蚜虫 、 叶甲、 蜡槽以及绿刺蛾 , 并提出各类病虫
害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 旨在为杨桐栽培提供科学技术指导 。
关键词 杨桐 ; 病虫害防治 ; 根腐病
中图分类号 : 5 7 9 2 . H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6 7 3 一 890 x ( 2 0 14 ) 1 8 一0 4 7 一。
杨桐属于山茶科 , 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 喜荫 , 多自
然分布在松林 、 高乔阔叶林的林下 。 用其鲜活枝条编织而成
的手工艺品— “ 木神 ” 是 日本国民传统的供神 、 祭祀 、 拜佛的吉祥物 。 近年来 , 浙江省临安市山区农民通过杨桐开发
已实现增收 5亿多元 , 而杨桐产业也被临安市政府列为农业
8大产业之一 。 杨桐种植产业 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 种
植区域已覆盖浙江 、 安徽 、 江苏等多省市 , 已建设完成产业
化示范基地 6 h m Z , 产业化推广基地近3 3 h m Z。 一些学者已
对杨桐的育苗 、 栽培 、 生物学性状等进行了一些研究 , 对杨
桐人工栽培模式进行了探讨 l[] , 对杨桐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
究 z[] , 对杨桐的繁殖和培育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s[] , 但是对
杨桐人工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却鲜为报道。
随着杨桐产业开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 病虫害问题
日益突出 。 杨桐叶斑病造成叶片形态及色彩的改变乃至枯
死 , 已失去了观赏性和作为祭神用品的可能性 , 对杨桐经济
价值影响较大。 浙江盛美园艺有限公司通过与浙江休学院进
行技术合作 , 多年调查发现杨桐主要病害有褐斑病 、 赤叶斑
病 、 藻斑病 、 茎腐病和根腐病。 杨桐主要害虫有短额负蝗 、
蓟马 、 蚜虫 、 叶甲类及各类蛾类害虫等 。 为了提供科学的杨
桐病虫害防治技术 , 以及为杨桐人工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 现
将杨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
1 主要病害及防治
1
.
1 杨桐褐斑病
主要症状 : 主要危害叶片 , 且多发生于成叶或老叶
上 , 嫩叶很少发生 。 病斑多从叶尖 、 叶缘 、 叶中发生 , 开始
为褐色小点 , 以后扩大成 圆形或不规则形 , 紫褐色或暗褐
色 , 病斑与健全部分交界处无明显的边缘 , 病斑上有黑褐色
小粒点 ( 即病菌子座 ) , 在雨天或露水未干时上面产生灰色
霉层 ( 即病菌的分生袍子 ) , 这是该病的主要识别症状。
发生规律 : 该病常在梅雨季节或秋雨期发生较盛 。 病
菌在树上病叶组织或土表落叶叶组织中越冬 , 次年早春遇适
宜条件产生分生袍子 , 通过风力或雨水进行传播 , 侵染杨桐
叶片引起病害 。
防治方法 : ( l ) 控制育苗地和栽培林地的密度 , 使
其通风透光 。 ( 2 ) 冬季或早春摘除树上病叶和清除枯枝落
叶 , 减少侵染源 。 ( 3 ) 梅雨期 ( 5 一 6月 ) 或高温季节 ( 7 一8
月 ) 在病害盛发之前 , 可喷 30 %稻病宁5 0 一 6 0 0倍液 、 50 %
多菌灵 5 0 倍液 、 25 %使百克 80 0一 1 0 0倍液 , 每隔7 d喷 l
次 , 连喷 2一 3次 。
收稿 日期 : 2 0 14一 05 一 0 4
作者简介 : 何一波 ( 1 9 82 一 ) , 男 , 浙江宁波人 , 本科 , 研究方向为林
业政策研究及林业技术推广。
1
.
2 杨桐赤叶斑病
主要症状 : 该病主要危害成叶和老叶 , 病害多由叶片
尖端或边缘开始发生 , 逐渐向里蔓延。 发病初期病斑成淡褐
色 , 以后变成赤褐色 , 病斑部颜色比较一致 , 由于它的颜色
呈红褐色 , 所以名叫赤叶斑病。 病斑边缘有时生有紫褐色纹
线 , 病部和健全部分界限明显 , 后期病斑上有许多黑色稍微
突起的细小粒点 ( 即病菌子实体 ) 。
发生规律 : 病原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残体上 。 分生袍子
借风雨 、 浇水等传播 , 多发生在6 一 9月间 , 高温干燥条件有
利病害的发生 , 常引起叶片干枯脱落 。
防治方法 : ( l ) 加强遮荫 , 干燥时增加叶面喷水 。
( 2 ) 发病初期可喷 70 %托布津 8 0 一 1 0 0 倍液 、 80 %代森锰
锌 80 倍液、 炭疽福美 7 0 倍液等 , 7 d喷 l次 , 连喷2 一 3次。
1
.
3 杨桐藻斑病
主要症状 : 侵害叶片及嫩枝 。 病害初期 , 叶片正 、 反
面出现针头状 、 灰白色 、 灰绿色及黄褐色的病斑 , 逐渐扩大
成为圆形的或不规则形的隆起斑 , 病斑边缘为放射状或羽毛
状 。 病斑上有纤维状细纹和绒毛 ; 藻斑颜色为暗褐色 、 暗绿
色或枯褐色 。 藻斑直径为 l 一 15 ~
。
发生规律 : 病菌营养体在寄主组织内越冬 , 袍子囊及
游动袍子在潮湿条件下产生 , 由风雨传播 。 高温 、 高湿条件
有利于游动袍子的产生 、 传播和萌发 、 侵人 。 栽培密度大 ,
通风透光不良 、 土壤贫痔 、 天气闷热 、 潮湿均有可能加重病
害的发生 。
防治方法 : ( l ) 加强管理 , 控制苗木疏密度 , 以利通
风透光和降低湿度 。 ( 2 ) 生长季节喷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50 一 80 倍液 , 也可先喷2%尿素 , 然后再喷0 . 25 %铜素
制剂 。
1
.
4 杨桐茎腐病
主要症状 : 初期症状是茎基部变为褐色 , 叶片失去正
常的绿色 , 稍向下垂 , 病部迅速向上发展后 , 全株枯死 , 叶
片下垂不脱落 。 病部皮层肥肿皱缩 , 表皮组织腐烂呈海绵状
或粉末状 , 病菌侵人木质部 , 使髓部变为褐色或中空 。 病害
扩展至根部后 , 使根皮层腐烂死亡 。
发生规律 :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 , 次年春季随着温度的
升高开始侵染为害。 高温干旱有利于病害发生 , 裸地栽培易
发生此病害 , 有遮荫条件的栽培地发生较少 。
防治方法 : 此病害以预防为主 , 在病害未发生之前可
喷施波尔多液 , 或喷施 50 %多菌灵 50 一 8 0 0倍 、 根腐灵 、 恶
霉灵 80 一 1 0 0 倍或 4 0 0 倍灌根 ; 同时 , 结合中耕培土 , 在
行间覆盖稻草 , 使土表降温保湿 , 可减少病害发生 。
1
.
5 杨桐根腐病
主要症状 : 杨桐的根腐病即在育苗和栽培过程出现的
烂根现象 。 发病初期 , 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 , 并逐渐
何一波 , 饶 盈 : 杨桐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向主根扩展 , 主根感病后 , 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 , 后随着
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 , 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 , 地
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 , 在中午前后光照强 、 蒸发量大时 ,
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 , 但夜间又能恢复 。 病情严重时 ,
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 此时 , 根皮变褐 , 并与髓部分
离 , 最后全株死亡 。
发生规律 : 一般多在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发病 , 5月进人
发病盛期 。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栽培地苗床积水 ;
土壤私性重 , 透气性不够好 ; 遮阳网下 , 土壤长时间处于过
湿状态 。 该病为害后的植株死亡多出现在雨季之后 , 特别是
6
一
9月间有较多发现 。
防治方法 : ( l ) 以预防为主 , 做好栽培地排水工作以
防积水 , 注意适时的松土 。 ( 2 ) 3月上旬 , 用 80 一 1 0 0 0倍
的根腐灵 (或根腐宁 ) 、 5 0 0一 8 0 0倍的多菌灵近根部浇施 ,
7 一 10 d l次 , 连续 2 一 3次 。 ( 3 ) 及时的清除病株 , 集中销
毁 , 并用 2%石灰水 、 五氯硝基苯等对病株区及周围浇灌进
行彻底的消毒 。
2 主要虫害及防治
.2 1 短额负蝗
危害特点 : 成若虫多栖息在枝叶上取食 , 以其咀嚼式
口器蚕食叶片 , 造成叶片缺孔 , 有群集危害的习性 。
发生规律 : l年发生2代 , 以卵在土中越冬 。 翌年 6月中
旬为卵孵化盛期 , 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 , 7月下旬开始产卵 。
到 9 一 10 月跳蜻和成虫又进行第 2次为害 。 短额负蝗的为害主
要在夏秋季节 , 跳蜻和成虫均可重复取食当年新梢和嫩叶 。
在 9 一 10 月之间危害杨桐叶片的较多。
防治方法 : ( l ) 发现初孵若虫集中危害叶片的症状 ,
随时捕捉处死。 ( 2 ) 发生严重危害时可喷 50 % 乙酞甲胺磷
8 0 0 一 1 0 0 0倍熏赶或 5 0%杀螟松 1 0 0 0倍药防治 。
.2 2 蓟马
危害特点 : 蓟马虫体细小 , 爬行速度极快 , 多在叶片
以其哇吸式 口器刮破叶片表皮 , 口针插人组织内吸取汁液 ,
造成叶片卷曲 , 新芽变黑 , 新叶缺损 。
发生规律 : 3月初新芽开始萌动时就有危害症状出现 ,
夏秋季 ( 5月 、 9月 ) 都是高发期 。
防治方法 : 喷施乐果 1 0 0 倍药防治效果较好。 另外也
可用 50 %辛硫磷乳油 1 0 0 0倍 、 10 %毗虫啦可湿粉 1 50 0倍 ,
还用菊醋类农药等进行防治 。
.2 3 虫牙虫
危害特点 : 危害杨桐拎木嫩芽幼叶 , 幼叶被害后 , 向
反面横卷 , 呈不规则卷缩 , 最后干枯脱落 , 其排泄物诱发煤
污病 。
发生规律 : 一般 l年发生 1 0 ~ 3 0代 , 以卵在枝梢 、 腋芽
等裂缝和小枝等处越冬 , 或以无翅胎生雌虫在十字花科植
物上越冬 。 翌春 3月开始孵化为害 , 先群集在芽上 , 后转移
到叶片 。 杨桐拎木上发现的蚜虫为害比较多的有 : 3 一6月和
9
一
1 0月 。
防治方法 : ( l ) 利用色板诱杀 , 可在连栋大棚内放置
黄色粘胶板 , 诱粘有翅蚜虫 。 还可采用银白锡纸反光 , 拒栖
迁飞的蚜虫 。 ( 2 ) 发现有蚜虫危害时 , 可喷施乐果 、 50 %
辛硫磷乳剂 1 00 倍液 , 20 %杀灭菊醋 1 5 0 一 2 0 0 0倍液或克
蚜灭实 2 0 0 倍等防治 。
2
.
4 叶甲
危害特点 : l龄幼虫群集为害 , 被害叶呈网状 ; 2龄以
后分散为害 ; 3 一 4龄能食尽叶片 , 仅剩叶脉 。
发生规律 :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活动 , 为害嫩芽 ,
并开始交尾产卵。 4月末至 5月初幼虫开始孵化 , 老熟幼虫于
5月底开始化蛹于叶片 、 嫩枝上 , 约 5一 8天羽化 。 幼虫为害
从 5月初至8月中旬 。 杨桐叶片上 6月为害较多 。
防治方法 : ( l ) 经常清洁栽培地杂草 , 减少其隐蔽场
所 。 ( 2 ) 3月 , 通过松土人工捕杀幼虫 。 ( 3 ) 5月底喷洒
9 0%的敌百虫8 0 0一 1 0 0 0倍液或5 0%辛硫磷 1 0 0 0一 1 5 0 0倍液或
4
.
5%高效氯氰菊醋 1 0 0 一 1 5 0 倍液等进行防治 。
.2 5 蛤蜡
危害特点 : 蟒嘈俗称金龟子 。 主要在地下危害 , 咬食
树苗根茎 , 使植株生长衰弱 , 叶片发黄甚至死亡 。 同时 , 被
蟒嘈造成 的伤 口有利于病菌的侵人 , 诱发根腐病和茎腐病
等 。 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栽培地前茬栽种过蕃薯等地下作
物的土壤都容易引起大面积的蟒嘈为害 。
发生规律 : 3 一 4月土温上升 , 蟒嘈亦开始活动 , 当土温
上升到 15 ℃时 , 蟒嘈可在8 一 10 c m表土层活动 , 取食为害 。
夏季气温高 , 土壤干燥 , 当年小蟒嘈又下潜到土壤深处 , 秋
季又上升到表土层继续为害。 10 月份以后 , 天气渐冷 , 蟒嘈
又陆续下潜到深土层越冬 。
防治方法 : ( l ) 冬季深耕 、 深翻可以增加蟒嘈过冬死
亡率 , 翻耕时随即捕杀清除。 ( 2 ) 施用堆肥 、 厩肥等有机
肥时一定要充分腐熟 , 避免成虫产卵。 ( 3 ) 发现虫害可以
用 75 %辛硫磷乳油 、 25 %乙酞甲胺磷乳油 、 25 %异丙磷乳油 l
0 0 0倍液进行灌根淹杀蟒嘈 , 效果 良好 。
.2 6 绿刺蛾
危害特点 : 以低龄幼虫群集于 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
肉 , 蚕食上表皮和叶脉成箩底半透明不规则大斑 ; 3龄后陆
续分散食叶成缺刻或孔洞 , 白天静伏于叶背 , 夜间和清晨活
动取食 , 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 。
发生规律 : l a发生2 一 3代 , 第一代幼虫发生期 6月上
旬 , 老熟后爬到枝干上结茧化蛹 。 第二代幼虫发生期 8月中
旬至 10 月下旬 (杨桐拎木多为第二代危害 ) , 10 月上旬陆续
老熟 , 爬到枝干上结茧越冬 , 常数头或数十头群集于树干基
部或粗大枝权处 。
防治方法 : ( l ) 3月之前 , 在树冠下及其周围松土中
挖蛹 , 消灭越冬蛹 。 ( 2 ) 5月中旬及 8月上旬重点做好第 l 、
2代幼虫的防治工作。 可选用 5%毗丁虫啦乳油 1 0 0 一 1 50 倍
液 、 2 . 5%敌杀死乳油 1 50 倍液 、 20 %速灭杀丁乳油 2 00 倍
液等 。
3 杨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意见
杨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贯彻 “ 预防为主 , 防治结
合 ” 的防治方针 , 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 适时有效地采取
针对性措施 , 进行仁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类型 、 取食方式
及农药的性能选用药剂和施药技术 , 尽量选择低毒 、 高效 、
用量小 、 选择性强 、 对环境副作用小的药剂 , 实际操作过程
中 , 做到对症下药 , 适时防治 , 保证效果 , 防止污染 。 建立
杨桐病虫害预测 、 预报系统 , 利用网络信息服务形式及时有
效的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 。 选择最佳时期取得事半功倍的防
治效果 。
参考文献
【l] 詹森梁 , 潘伟华 , 朱永军 , 等 杨桐人工栽培模式试验初报田 浙
江林业科技 , 2 0 0 5 , 2 5 ( 4 ) : 2 2一 23 .
z[] 叶朝 军 杨桐的光合特性研究 田 温 州农业科技 , 2 0 04 , ( 3 ) :
2 5一 2 8
.
3[] 傅益群 , 方腾 , 黄建胜 杨桐的繁殖和培育技术试验研究田 浙江
林业科技 , 29 9 9 , 29 ( 6 ) : 2 5一 2 8 .
(责任编辑 : 刘旧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