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猴面包树漫谈



全 文 :非洲猴面包树
澳大利亚猴 面包树的花枝和果宪
猴 面包树漫谈
辉 朝 茂 编译
稀奇而有趣的树
猴面包树是一类十分稀奇而有趣的树 , 它有一个
极度膨胀的树干。 1夕世纪的一个博物学家是这样描
写的 : “ 由于树干膨大 , 当它落叶后光秃而憔悴地站在
那里 ,仿佛中风病人伸展开臃肿的手指 。 ” 另一个更早
的探险者则描述道 : “ 半兽人一样的树 , 象一个头披白
发 、 脑袋斜歪而且挺着大肚皮的老妖怪 , 皮如犀牛 , 无
数细枝恰似手指紧紧抓住天空 。 ”
在猴面包树生长的地区 (有明显旱季的热带和亚
热带 ) ,它松软而膨胀的树干和常扭曲而粗糙的树皮对
贮藏水分十分重要 。 生长在澳大利亚的猴面包树围长
不超过 14 米 ,而在非洲可达 30 米。 1 8 , 3年一个传教
士 〔 o r . D a v i d L i v i g , t o n e ) 在非洲测得一裸猴 面 包
树围 一氏 25 米 , 不过此树大约在 1 30 年前就已干缩了 ,
看来是因千旱而失水造成的。
有些猴面包树年龄很大 , 用采自中非卡里巴水库
地区的心材标本通过 e ’ 4 标定 , 证明已有 1 01 。年 。 在
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北部边缘曾发现一棵猴面包树上
刻着“ 英船美人鱼号 , 1 8 1 9, 字样 ,这是 1 9 7 4 年在该地
区进行生物考察时发现的 ,它长势较好 ,大小适中 。
分 布 和 起 源
猴面包树分布遍及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 、 马达加
斯加以及南亚部分地区 , 澳大利亚西部的西北边境也
多有发现 。 有人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种环印度洋分
布现象 , 是因为地球上曾经存在着一个统一的大陆即
冈瓦纳古陆 ( G o n d w a n a l a n d ) , 它是 i 亿年前位于南
半球的一个超大陆 ,后来分裂成了由印度 、 澳洲 、 非洲、
马达加斯加 、 南美洲和南极洲组成的分离大陆群 。 不
过这种解释未免简单化 , 因为生长在非洲和澳洲的猴
面包树有着重要区别 。 非洲猴面包树 ( b a o b a b ) 的花
下垂而色白 , 靠蝙幅传粉 ;澳大利亚猴面包树 ` b 。 。 b )
的花在颜色和结构 上虽与非洲种相似 ,但它是直立的 ,
· 你知道吗 ·
花叶植物的伪装
在自然界中 , 有一些植物的叶片上具有白色或黄
色的斑点或条纹 , 形成 “ 花叶” 。 由于花叶植物叶片的
色斑处缺少叶绿素 , 其光合作用的能力通常比完全绿
色的叶片低 。 长期以来 , 植物学家一直想搞清楚“ 花
叶 ” 对于植物的生存竞争究竟具有何种意义 。 根据观
察和研究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 T ho m 韶 iG , in 北 认
为 , 花叶植物叶片上的花斑是一种伪装 ,可以使这类植
物育效地避开食草兽类的取食 。
以往 , 植物学家已经晓得到温带和热带森林的下
层草本植物中去寻找花叶植物 。 iG v “ ihs 指出 , 由于
多数脊椎动物 (例如鹿 )色觉感受力差 , 在有阳光斑点
的林中地面上 , 花叶植物叶片上的色斑搞乱了叶片的
轮廓 , 使得食草兽类难以发现 。 但如果花叶植物长得
较高时 , 在灌木丛一片绿色的背景衬托下 , 很容易被食
草动物认出。 因此 , 花叶植物的伪装只有在按近地面
时才起作用。
不久前在美国东北部进行的植物 考 察 , 证 明 了
iG
, 成山 的这种伪装理论 。 在这次值物考察中 , 人们
仅见到在森林接近地面的草本植物层中有花叶植物生
长 。 显然 ,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 , 花叶植物由花斑伪 装
得到的生存机会 ,比因此损失的光合作用能力更 重要 。
(武振亮 编译 )
适应于鸟类传粉 。 此外 , 猴面包树在同样属于冈瓦纳
古陆的南美洲没有分布 , 似乎冈瓦纳古陆分裂时此物
种尚未形成 。 再说 ,马达加斯加至少有 6一 7种是特有
成分 ,在其它地方未曾发现 。 产自非洲大陆 、 澳大利亚
和马达加斯加这三个地方的种在染色体数目上也有差
异。
以非洲为分布中心的猴面包树 ( A d 。 , : 。 , ia d i妙 -
: 。 :
a) 在其它地区的分布情况也十分有意思 ,它在马达
加斯加北部 、 亚丁 、 斯里兰卡 、 槟城 、 爪哇 、 菲律宾以及
印度许多地方都有分布 , 并且在科摩罗群岛和毛里求
斯也有发现 ,而在安达曼群岛 、 马尔代夫和查戈斯群岛
却没有找到 。
有人认为猴面包树起源于马达加斯加从非洲大陆
分裂出来后不长的地质时期 , 并由此传播到非洲大陆
和澳大利亚 。 完成这一传播过程的途径可能是树体漂
泊 , 也可能仅仅靠它有抵抗力的果实 。 在这两个大陆
上各有其特有成分 : A d a 。 ` o o i a d i g £t a t a 分布在非
洲 ,而 A . g , e g。咸 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北部 。 非洲大
陆靠近印度洋北部边缘地区所分布的其它种大概是人
为传播的 。
猴面包树的分布区域与中世纪及其以后阿拉伯国
家穆斯林贸易中心及殖民区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 此树
种在马达加斯加北部主要分布在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
尔岛间有着重要贸易联系的地区 , 早在 1 1 0 年该地区
就深受穆斯林的影响 。 非洲猴面包树在槟 城 、 爪 哇
和菲律宾的存在更证明了穆斯林对东方发生影响的路
线 。 而它在印度的分布则极大地局限于印度半岛上那
些历史上向东非和波斯湾三角帆商船开放的 口岸 , 以
及印度北部那些一度受穆斯林统治的地区 。
猴面包树与民俗
猴面包树的分布状况并非它因中世纪印度洋周围
阿拉伯贸易而传播的唯一依据 , 各地保留的一些民俗
也为此作了证明 。
在非洲 , 人们举行丰收庆典或出生庆典时 ,猴面包
树常处于中心地位 ; 同时它也与悼亡的各种宗教活动
有联系 ,许多事例都可证明这一点 。 在尼日利亚北部 ,
人们常在一些特殊的猴面包树下为消除贫困而 祈 祷 。
直至本世纪 60 年代 ,一些大树下仍有山羊 、 鸡之类的
祭品 ,新生儿要用掺有这种树皮粉的水来洗澡 ,婴儿则
要钻一次树洞 。 在塞内加尔 , 洗礼用的碟子是用该树
种子做成的粉末所制 , 林波波山谷的崖画上那些女子
的乳房都被绘成其果实的形状 。 在达荷美 、 尼日利亚
和非洲其它一些国家 ,畸形儿要被撞死在这种树下 。
还有一些奇特的习俗 : 在干旱季节 , 非洲东部的
低卡巴老人们集合起来 , 带着葫芦盛装的苹果酒和山
羊到猴面包树旁 ,他们在树下杀了羊但并不把它吃掉。
在塞内加尔的塞仑斯 ,诗人 、 音乐家 、 魔术师和史学家
这一阶层的人死后被葬于猴面包树的空洞里 , 很少土
葬 , 据说是怕土地被污染而变贫痔 。 苏丹的克诺加西
部 ,成千上万被称为“ 台比的士 ” ( t eb el d i , )的贮水木槽
用挖空的树干制成 ,它们各有其名而且总是阴性 ,多与
水有关且含有 “ U二 ,’( 母亲 之 意 )。 如 “ U ln s^ ih a, (流
动 ) 、 “ U m D h i r a f a , , (流泪 ) 。 由此可以看出 , 一些重
复出现的概念常和猴面包树以不同方式组合在 一 起 :
水— 丰产— 出生— 孩子— 母亲— 死亡 。在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及其北部相毗连的维多
利亚河谷 , 被称为 “瓶子树” 的乡土猴面包树在民间
传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 其果实上常被刻上大袋鼠和鸿
鹊 , 奇形怪状的树干上又刻有蛇的象征图案 ,这与上述
各地情况有密切联系 。 但无论它生长在那里都具有鼓
舞人心的作用 , 因此各地各自独立地形成了对它的民
间崇拜 。
(陈坚 绘 图 )
· 科技简讯 ·
朝鲜的芦苇生产
芦苇是朝鲜的重要工业原料植物 , 是生产 入造纤
维解决穿衣和文化用纸的基本原料 。 国家农业科学院
在海州设有芦苇科学研究所 ,开展栽培 、 植保 、 土肥 、 育
种 、 机械 、 塘作 、 纤维等 8 个研究课题 ,在新岛 、 温镇 、 江
宁建立有规模宏大的芦苇场 , 这些芦苇场是利用海岸
滩涂地区 ,实行工业化管理 ,生产规范化 , 有合理的排
灌系统 ,正规的施肥 、 除草 、 防治病虫害和达到稳产、高
产 。 每公顷产量要求达到 15 吨以上 , 生产试验田达到
2 3 吨 。 选育优良品种 , 如新岛芦苇场 15 年来选出绸
缎 8 号 、 26 号和 1 号良种 , 其中 1 号产量最高 。 海
州芦苇科学研究所尽罗马尼亚引进意大利厦产的芦竹
(注 r “ , d 。 ` 口” 。 二 ) , 从中选出适宜当地生长 , 每公顷产
苇达到 37 吨的优良品种 。 应用细胞工程 , 进行含塘芦
苇的研究。 从古巴引进一种糖苇 ( s o e ` h a r “ , o f f e i a 。 。
r “ ` ), 据介绍糖苇每公顷可产 70 吨 , 含糖量高达 1 7% ,
参观时我们看到提取的原糖和糖蜜 , 纤维长度可达 1 . 5
毫米 , 长宽比达到 98 一 1 。。 。
据了解 , 芦苇退化因病虫害影响占 40 % , 当地用
生物防治如应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 , 也有用人工办法
将受害植株随时割下 ,放在地头田边 , 引诱害虫成虫到
草中产卵 ,然后晒干烧掉 。 近十年来 ,芦苇收割 、 运输 、
装卸使用机械化 , 苇子收获持续期从半年缩短到 3 个
月 。 保证新苇出芽前普遍烧一次苇茬 , 消灭越冬害虫 ,
增加肥力 , 有利于萌发新苇 。
朝鲜的芦苇生产管理 , 是由国家直接归 口化工部
生产局领导 , 为计划生产提供保证 。
(卢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