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苘麻诱集棉铃虫效果



全 文 :2007年第6期 新疆农垦科技8 1
处理
校正死亡率
药后1h 药后5h 药后12h 药后24h 药后48h
美除 3.3 3.5 7.0 7.1 9.6
NPV(液) 0 1.8 3.5 5.4 5.8
NPV(固) 0 1.8 3.5 3.6 5.8
威克达 1.7 3.5 10.5 16.1 19.2
杜邦安达 1.7 3.5 7.0 12.5 15.4
科诺BT 0 0 0 1.8 3.8
赛丹 5.0 10.5 26.3 44.6 88.5
表4 各药剂对瓢虫室内杀伤力试验结果
55.4%,威克达防效在60.2%与赛丹相当。
4.2 对田间天敌及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药后10d调查,赛丹处理区田间天敌总量明显比
其它区少(表3),棉蚜发生相比其它区重。8月中旬
后棉长管蚜在试验区的发生量很小,一般不予防治。
4.3 各药剂对天敌的杀伤试验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在药后5次调查中,均以赛丹
处理的瓢虫死亡率最高,药后48h达到88.5%,远远
高于其它各药剂处理。7种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由
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赛丹>威克达>杜邦安打>美
除>600亿PIB/gNPV>50亿PIB/gNPV>科诺BT。
5 结论
科云 50亿 PIB/gHaNPV、科云 600亿 PIB/g
HaNPV、美除5%乳油、威克达1%乳油(甲胺基阿维
菌素)、杜邦安打15%悬浮剂在棉铃虫卵期和低龄
幼虫期使用防治效果好,10d校正防效好于BT和赛
丹,对棉田天敌安全性高于赛丹,可作为兵团防治棉
铃虫推荐药剂。
苘麻诱集棉铃虫效果
杨晓红,任晖
(1.石河子垦区中心病虫测报站,新疆 石河子 832021;2.一四八团机关)
中图分类号:S435.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61X(2008)01-0026-02
石河子垦区历来棉田诱集植物一直以种植玉米
为主,辅助少量芝麻,采取条带式种植。玉米诱集效
果常受生长期限制,玉米的抽雄期、吐丝期与棉铃虫
羽化期相吻合,引诱棉铃虫产卵效果才最好,玉米其
它生长期的诱集能力并不强,诱集时期相对较短。
苘麻是一四三团农田主要杂草之一,在棉花、加工番
茄、玉米等条田均有分布。苘麻,又名:白麻、青麻及
孔麻,属锦葵科1年生草本,高1~2m;茎直立,具软
毛;叶互生,圆心形,两面密生柔毛;花黄色,单生于
叶腋;蒴果成熟后裂开,种子肾形、褐色,具微毛;花
期7~8月;果期9~10月。苘麻的一生均表现出较强
的诱集能力。
1 试验方法
1.1 棉铃虫落卵的主要诱集植物筛选
选择棉铃虫不同发生程度条田(重度、中度、轻
度)、不同时间段(1代、2代、3代),不同植物(玉米、
芝麻、苘麻、龙葵、苦豆子、灰黎)落卵量调查,采用
点、面结合的调查方式,对调查棉田采用棋盘式取
样,分别对不同植物在棉铃虫不同发生世代着卵量
!!!!!!!!!!!!!!!!!!!!!!!!!!!!!!!!!!!!!!!!!!!!!!
收稿日期:2007—12—17
植 物 保 护
%
26
新疆农垦科技 2007年第6期8 1
所长:薛 琳 副所长:陆新德
电话:0991—2551775 7563588
地址:石河子市北子午路蔬菜所小区
邮编:832000
石河子蔬菜研究所


进行统计,调查出不同类型田、不同植物、不同时期
的着卵量。
1.2 野生苘麻的人工种植
经过同一时间浸种,不同温度处理85℃、70℃、
60℃、40℃及 CK(不做处理的自来水)100mL,各处
理加入相同数量的苘麻种籽300粒,浸泡30min,在
23℃恒温条件下,3d后观察发芽情况。
经过相同水温(85℃)、不同时间处理(60min、
40min、20min),在23℃恒温条件下,3d后观察发芽
情况。90℃水温处理30min,在15~23℃变温条件下,
3d后观察发芽情况。
1.3 对苘麻诱集带进行落卵量、落卵规律研究
以一四三团 19连 7#、12#和 18连 15#地为试
验地点,采用标记法分别调查3个样点具有代表性
的苘麻植株,每样点标记20株,5d调查1次,每
次调查由南向北、调查全株,记录卵量和龄期;棉
铃虫发生盛期,每天调查1次,标记出当天的落卵
位置。
1.4 苘麻诱集范围
采用分段法对一四三团 18连 15#、19连 12#种
植苘麻诱集带棉田,进行棉株与诱集带间隔 5m、
25m、50m、100m、200m距离,随机调查 5点,每点 20
株,共查 100株棉花研究,选取 19连 8#做对照(没
有种诱集带),调查于2007年8月7日进行。
2 结果
2.1诱集植物筛选
苘麻是诱集棉铃虫落卵的主要诱集植物,苘麻
落卵量是棉花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是玉米的几倍
至几十倍,远大于芝麻、龙葵、灰黎等杂草;苘麻无论
大小,对不同时间段的棉铃虫都表现出最强诱集能
力;苘麻诱集量、诱集倍数随着成虫羽化量的变化而
不同,成虫量大,落卵量也明显加大,诱集倍数也相
应增加;苘麻诱集灵敏,诱集时间持久。
2.2种植技术
当水温稳定在 90℃,浸种 30min,在 15~23℃变
温条件下,发芽率达到90%;CK发芽情况最差,为
5.3%。因此,种子进行高温处理后,即使发芽过程温
度变低,发芽率也最高;不做加热处理的种子,即使
浸种时间延长,发芽率也最差。
2.3苘麻诱集带落卵量、落卵规律
(1)苘麻落卵具有较强的重复性,连续在同 1
株、同1叶片不同位置产卵,正面大于反面;苘麻分
枝越多,叶片着卵也越多。顺序为:中上部叶片(倒
3、倒4叶)→附近叶片(倒2、倒5叶)→分叉枝叶片
及主干其它叶片→果实(绿色)→成熟果→茎秆。果
上主要聚产,最多1果可达18粒;(2)苘麻落卵量与
杨枝把诱蛾高峰期基本吻合,测报灯诱集由于受天
气影响,规律不明显;(3)苘麻上棉铃虫发育进程与
棉田棉铃虫发育进程相同;(4)在棉铃虫发生盛期,
对每天落卵进行标记,可准确观测出卵孵化进度、孵
化率、孵化高峰、从而准确确定大田最佳防治时期,
为测报与防治提供依据;(5)苘麻作为棉铃虫发生期
预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性诱剂和杨枝把都存在使
用时间限制,按期更换,但苘麻管理简单,只需生长
正常,就能保持好的诱集效果。
2.4 苘麻诱集范围
由调查可知:5m、25m范围,诱集防治效果可达
80%~90%,50m距离诱集防效在50%左右。结合各
单位调查情况,苘麻诱集带 2行的有效范围 30~
40m,与对照田相比,能有效降低落卵量70%~80%。
3 小结
经过2年的大田实践证明,种植苘麻诱集带在
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地实用和推广价值。此项措施
明显降低了棉田落卵量,减轻田间防治压力,减少防
治费用;同时更有利于观测棉铃虫的发生动态,为预
测预报棉铃虫提供了较好的观测物;对诱集带进行
药物处理,有利于保护棉田生态,创造和谐棉田生态
环境,同时降低了大气污染,减轻对人们居住环境的
破坏,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因此,具有重要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价值。
2007年,一四三团共推广种植苘麻诱集带
420hm2,保护棉田 6hm2,占全团棉花条田总数的
67.42%,节约防治棉铃虫费用近30万元。由于野生
苘麻生长势强,对水肥要求低,种植管理难度较小,
同时诱集效果优于其它植物,浸种技术简便,在实际
生产中苘麻种子较容易获得,利用地头地边种植费
用低,利于观察和预测预报棉铃虫的发生,及时指导
大田防治,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植 物 保 护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