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竹山青麸杨肚倍蚜虫的聚类分析



全 文 :·10·
2000年 2月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1(GSNO.52)
第 1期(总第 52期) Quarterly of Forest By_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February.2000
五倍子是中国特产 ,关于五倍子及倍蚜虫的研究国
内已有很多报道 ,目前已记述的倍蚜虫达到 14种〔1 ~ 3〕。
湖北省竹山县是我国肚倍的集中产地 ,雷朝亮等曾对竹
山青麸杨倍子形态及倍蚜虫 ,两种倍形中蚜虫酯酶同工
酶及过氧化物酶 ,肚倍蚜虫触角超微结构等进行了分析
与观察〔4 ~6〕。本文以倍蚜虫分类常用的形态指标 ,对竹
山青麸场肚倍 4种倍形中的蚜虫进行了 10个量度指标
的定量测定 ,并应用重心法进行聚类分析 ,为正确确定
4种倍形中蚜虫种类归属提供参考 。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 Takagi)致
瘿 的纺 缍形 倍子 和长枣 形倍 子 , 红 小铁 枣 蚜
(Meitanaphis e longallis Tsai e t Tang)致瘿的小枣形
倍子 ,佛手倍蚜(新种 ,种名待定)致瘿的佛手形倍子均
采自竹山县宝丰镇 ,采摘期为 7月上旬至 9月上旬倍子
成熟开裂时;纺缍形与长枣形各取 9个倍子 ,小枣形及
佛手形各取 1个倍子 ,每个倍子观察 20 ~ 30头蚜虫 。
1.2 观察方法 依据倍蚜虫形态分类方法 ,应用显微
测微尺对 4种倍形中蚜虫的触角第Ⅲ节长 、第Ⅳ节长 、
第 Ⅴ节长 、第 Ⅵ节长 、触角总长 、体长 、头壳宽度(复眼
处)、后足胫节长 、前翅长 、后翅长共 10个指标进行了测
量;每个倍子随机抽取 20 ~ 30头蚜虫测量 ,然后求其平
均值 。由于各指标量度绝对值太小 ,为便于计算比较 ,对
各指标值都作相应放大 ,其中触角各节长及总长放大
400倍 ,头宽 、后足胫节长放大 100倍 ,体长及前后翅长
放大 40倍 。
1.3 分析方法 采用重心法对 4种倍形内蚜虫所测
获的量度相对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计算公式:
两样品间的平方距离
di1i2 =∑(Xji 1 -Xji 2)2 (j为观测指标)
GP 类与 Gq 类间的距离
DPq =∑(Xj p -Xjq)2 (其中 Xjp 与 Xj q 分别表示 GP
类与 Gq 类中第 j个指标的均值)
若 GP 类与 Gq 类合并成 Gr 类 ,那么 Gr 类与 Gk 类
的距离:
np nq np nq
nr n r n r
(其中 np 、nq 、nr 分别为 Gp 、Gq 、Gr 中的样品数 ,且
nr =np +nq)
然后将距离最小的两类或若干类合成新类 ,直至所
有样品合成一类为止 。
2 结果与分析
将 4种倍形中蚜虫按常规形态分类方法 ,测量 10
个形态指标 ,按前述方法处理后得到 4种倍形蚜虫 10
个量度指标的相对值(表 1)。
通过系统聚类过程图可以明显地将 4种倍形蚜虫
分成三类;在重心距离 6.28个单位时 ,小枣形倍子蚜虫
和佛手形倍子蚜虫都各自单独成类 ,所有纺缍形倍子蚜
虫和长枣形倍子蚜虫聚合为一类 。在类间重心距离
3.70个单位时 ,纺缍形倍子蚜虫与长枣形倍子蚜虫基
本可分成两类 ,但两类之间有样本交叉的现象出现 ,进
一步说明纺缍形倍子蚜虫与长枣形倍子蚜虫具有较近
的亲缘关系 。
3 小结与讨论
竹山青麸杨肚倍蚜虫的聚类分析
○雷朝亮 董 锐 邓建华 薛 东 荣秀兰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摘 要 以常规分类方法 ,对竹山青麸杨肚倍四种倍形蚜虫定量测定了形态特征的 10个量度指标 ,应用重心法聚
类分析不同倍形蚜虫种类的归属;结果表明 ,纺缍形倍子蚜虫与长枣形倍子蚜虫在聚类图上有相互交叉现象 ,虽可
分成两类但其距离较短 ,两种倍形为同一种蚜虫致瘿成倍;而小枣形倍子蚜虫和佛手形倍子蚜虫都独立成类 ,类间
距离大 ,显然属于不同蚜虫种类 。
关键词 肚倍 蚜虫 聚类分析
2
3 结论
水分亏缺是制约北方地区果树发展和产量提高的
关键性因子 ,早春果树下覆地膜具有速效性 ,可提高土
壤含水率 4%~ 7%;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施用
增加土壤含水率 4.6%;微库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蓄水
保水技术 ,此方法应用时间长 ,效果持久 ,可充分利用
“桃花水” 。几种处理方法都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含水
率 ,增加单株产量 ,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而以地膜覆盖
技术增产效果最好 。
作者简介
王艳玲 ,女 , 1965年 3月生 ,吉林省永吉县人 , 讲
师 ,农学专业 ,发表论文 9篇。
Drk = DP k + Dqk - Dpq2 2 2 2
2
2
DOI :10.13268/j.cnki.fbsic.2000.01.008
·11·
2000年 1月 雷朝亮等:竹山青麸杨肚倍蚜虫的聚类分析 第 1期
体 长 头壳宽 前翅长 后翅长
纺缍形倍子蚜虫
长枣形倍子蚜虫
触 角 长 后足胫
表 1 4种倍形蚜虫 10个量度指标相对值
倍蚜种类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39.12
38.33
38.04
38.33
38.80
38.49
39.35
37.56
38.64
39.32
38.80
38.71
38.88
39.87
40.81
38.14
39.67
38.76
40.21
32.94

34.64
34.57
33.83
34.50
34.35
33.85
34.25
33.75
35.31
35.37
34.80
34.94
35.38
36.98
38.10
33.87
37.14
36.48
32.79
35.33

21.08
20.92
21.45
20.63
20.65
21.40
22.05
21.27
21.65
22.21
20.70
20.33
20.71
21.76
22.52
22.68
22.35
22.72
17.29
23.78

24.28
24.39
25.26
23.57
23.75
23.75
23.60
23.58
25.20
23.85
25.57
25.25
23.62
24.19
24.75
25.63
24.67
24.28
18.50
32.94
总长
147.44
144.69
145.96
144.07
144.01
143.55
145.95
142.75
149.15
145.79
145.65
145.19
145.42
148.58
152.95
146.95
152.84
151.12
134.77
143.33
42.46
40.00
41.29
34.85
40.89
40.47
42.90
41.22
48.60
42.13
49.38
46.68
45.14
47.32
43.86
40.10
49.65
47.90
33.62
55.33
25.68
26.04
25.96
24.67
26.35
25.60
25.95
26.61
26.84
24.36
26.67
27.16
26.21
26.11
27.52
26.41
26.81
27.19
24.83
27.45
节 长
29.88
29.58
27.95
27.86
27.25
29.20
30.25
27.89
31.30
28.94
31.55
32.53
29.77
31.86
32.43
32.46
32.20
31.04
26.77
28.28
58.04
54.63
58.43
57.68
58.65
56.20
58.58
57.83
62.35
56.50
63.10
64.64
59.14
63.83
61.81
61.35
64.29
63.88
56.54
60.11
36.48
34.50
36.77
35.07
34.80
34.05
35.80
33.88
40.10
34.16
39.20
39.26
36.52
39.77
43.83
36.00
40.86
40.54
37.15
31.95
C 小枣形倍子蚜虫
D 佛手形倍子蚜虫
按重心法聚类处理 ,结果如图 1所示 。
关于竹山青麸杨 4种倍形蚜虫的研究 ,雷朝亮等
(1996 、1998 、1999)分别从形态学分类 、酯酶及过氧化物
酶和可溶性蛋白分析 、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方面作
过较详细的研究报道〔4 ~ 5〕;从研究结果看 ,小枣形倍子
由红小铁枣蚜致瘿成倍 ,佛手形倍子由佛手倍蚜(新种 ,
学名待定)致瘿成倍;纺缍形倍子蚜虫与长枣形倍子蚜
虫在形态结构 、超微结构 、生化指标等特征上非常近似 ,
形态特征上存在量度差异 ,通过 10个量度指标的聚类
分析 ,进一步证实了纺缍形倍子和长枣形倍子均为同一
种蚜虫—肚倍蚜致瘿成倍 ;但应该注意到 ,两种倍形中
蚜虫已出现分化现象 。
参考文献
1 向和.中国青麸扬五倍子蚜虫的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
1981, 2(4):303~ 313.
2 杨长举等.五倍子生产理论与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增刊), 1993 , 13:2~ 14
3 唐觉等.贵州湄潭五倍子的研究.昆虫学报 , 1957 , 7(1):
131~ 140
4 雷朝亮等.竹山青麸杨五倍子形态及倍蚜的研究.华中农
业大学学报 , 1996 , 15(6):523~ 526
5 雷朝亮等.两种肚倍型蚜虫之两种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的
比较 .昆虫知识 , 1998 , 35(3):157~ 159
雷朝亮 ,男 , 1955年生 ,湖北当阳市人 ,教授 ,昆虫
资源学 ,主持十几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 ,获研究成果
七项 ,省部级二等奖二项 ,出版专著三部 ,发表论文
70多篇 。
图 1 4种倍形倍蚜虫的系统聚类过程
A1 ~9 纺缍形倍子蚜虫 C 小枣形倍子蚜虫
B1 ~ 9 长枣形倍子蚜虫 D 佛手形倍子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