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2007年第 27卷 有 机 化 学 Vol. 27, 2007
第 5期, 565~575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5, 565~575
* E-mail: ywguo@mail.shcnc.ac.cn
Received April 26, 2006; revised October 15, 2006; accepted November 17, 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572116)资助项目.
·综述与进展·
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李震宇 郭跃伟*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203)
摘要 虎皮楠生物碱结构多变且具有复杂的多环骨架, 该类生物碱奇特的多环结构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合成研究的热
点之一. 最近的关于虎皮楠生物碱的综述是由 Kobayashi和Morita等于 2003年报道的, 文章对 1987到 2002年间虎皮
楠生物碱的研究进行了概括. 其后又有从 11 种虎皮楠植物中分离到的 60 多个新的虎皮楠生物碱报道, 其中三分之二
是由中国学者从分布于中国的虎皮楠植物中分离得到. 这些新生物碱有的骨架类型已知, 有的骨架新颖. 故对这些新
生物碱的结构分类、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对生物碱的分类基本按照以前提出的方法, 但增加
了 7种新的骨架类型. 对各种骨架的结构特点及在生物合成中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虎皮楠科; 生物碱; 结构分类; 生物活性; 生物合成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LI, Zhen-Yu GUO, Yue-We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1203)
Abstract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are a structurally diverse group of natural products with high complex
polycyclic skeletons. These unusual systems have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as challenging targets for total
synthesis and biosynthetic studies. The last review on this class of alkaloids covering the reports on Daph-
niphyllum alkaloids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between 1987 and 2002 was reported by Kobayashi and Mo-
rita. Since then, more than sixty new alkaloids from eleven species of Daphniphyllum have been reported,
and nearly two thirds of them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hinese species of Daphniphyllum distributed in China
by Chinese researchers. Some of them belong to the known framework, but others are completely new. This
review focuses the 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plausible bio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se new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Classification of the alkaloids basically follows that of the previous reviews, but
the newly found 7 skeletons have been add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s and bi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major group of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we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daphniphyllaceae; alkaloid; structure classfication; biological activity; biosynthesis
虎皮楠科(daphniphyllaceae)系被子植物金缕梅纲
(hamamelidopsida), 只有交让木属(Daphniphyllum) 1属,
约30种, 分布于亚洲东南部, 我国有10种, 主要分布于
长江以南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表
1)[1].
虎皮楠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
类[2~4], 其多变的骨架和复杂的多环结构吸引了天然产
物化学家对其深入的研究, 目前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到的
生物碱已超过 120 种. 此外该科植物还含有黄酮[5]和三
萜[6]等成分.
566 有 机 化 学 Vol. 27, 2007
表 1 中国虎皮楠科植物种类及分布
Table 1 Chinese species of Daphniphyllum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rea
种名 拉丁名 分布
交让木 D. macropodum Miq. 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台湾等
虎皮楠 D. oldhami (Hemsl.) Rosenth. 长江以南各省
脉叶虎皮楠 D. paxianum Rosenth. 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
大叶虎皮楠 D. yunnanense C. C. Huang 云南东南部
西藏虎皮楠 D. himalense (Benth.) Muell.-Arg. 云南、西藏
长序虎皮楠 D. longeracemosum Rosenth. 云南东南部、广西
狭叶虎皮楠 D. angustifolium Hutch. 湖北、四川
牛耳枫 D. calycinum Benth. 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
长柱虎皮楠 D. longistylum S. S. Chien 广西北部
假轮叶虎皮楠 D. subverticillatum Merr. 广东东部
对虎皮楠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 1909 年, 日
本学者 Yagi 等[7]从日本的交让木(D. macropodum)中分
离得到一个生物碱成分, 命名为 daphnimacrine, 测定了
其熔点并给出了分子式. 真正开创了虎皮楠生物碱化学
成分研究的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 Sakabe 等[8,9], 他们在
1966年从交让木中分离出三个生物碱成分, 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首先确定了 daphniphylline 的结构 , daphni-
phylline 是第一个结构明确的虎皮楠生物碱. 此后十几
年, 虎皮楠科植物(主要是对交让木)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成为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期间共报道虎皮
楠生物碱 34个[2~4], 这些结构多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实
验、化学转化和 1H-NMR 比较的方法确定.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高效液相色谱、二维核磁共振和质谱电离技
术的迅猛发展和运用, 极大地促进了天然产物化学的发
展. 1999 年,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 Morita 等[10]对日本 D.
humile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后得到两个具有新颖氮杂金刚
烷骨架的生物碱 daphnezomines A 和 B, 标志着虎皮楠
生物碱成分的深入研究有一个新的开始.
Yamamura等[2,3]曾于 1975和 1986年两次对虎皮楠
生物碱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Kobayashi 等[4]于 2003 年对
1987至 2002年间虎皮楠生物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3 年以来又有 66 个新生物碱被发现和报道, 其中有
三分之二是从中国的虎皮楠植物中分离得到的. 本文对
2003年以来虎皮楠生物碱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 化学结构
2003 年以来, 植物化学研究者共对 11 种虎皮楠科
植物进行了生物碱成分研究 , 包括 D. humile, D.
teijsmanii, D. macropudum, D. calycinum, D. glaucescens,
D. paxianum, D. subverticillatum, D. longistylum, D. old-
hami, D. longeracemosum和 D. yunnanense, 其中后 7种
分布于中国的虎皮楠植物是首次进行研究.
Yamamura等[2,3,4,11]提出 1986年以前分离得到的 34
种虎皮楠生物碱按照骨架分为六类, 1999年后报道的虎
皮楠生物碱多数具有新颖骨架, 难以归入这六类骨架,
笔者根据化学结构特征将这些新颖骨架生物碱分为 7种
类型, 分别是 Daphnezomine A, Daphnicyclidin, Daph-
manidin A, Isoyuzurimine, Calyciphylline B, Daphniglau-
cin C和 Daphmanidin C型(图 1), 并对各类生物碱的结
构特征作了简要的归纳. 近年来报道的新化合物 1~66
的植物来源、研究部位及参考文献列于表 2, 结构式按
照骨架分类列于图 2.
1.1 Daphnane 骨架
这种骨架的生物碱由两个结构单元组成: 含有 22
个碳原子的基本母核和含有 8 个碳原子的亚结构单元
(以下简称 C8), 按照是否具有 C8 结构单元又可分为两
类. Daphniphylline是第一个 Daphnane骨架的虎皮楠生
物碱, 其结构通过单晶 X衍射实验确定[8,9]. 2003年至今
有两个这种骨架的生物碱报道 , 分别是 17-hydroxy-
homodaphniphyllic acid (1)[12] 和 daphnilongeranin D
(2)[13].
1.2 Secodaphnane 骨架
同 Daphnane骨架一样, 这类生物碱也由含 22个碳
原子的基本母核和 C8 亚结构单元组成, 也可以按照是
否具有 C8 亚结构单元分为两类. Secodaphnane 与
Daphnane 骨架结构类似, 区别在于 C(10)的成键方式不
同[Daphnane: C(10)—N键; Secodaphnane: C(10)—C(7)
键], 在碳谱中这两种骨架有明显区别, 尤以 C(1), C(7)
和 C(10)的化学位移差别最大. Secodaphniphylline[14~16]
是第一个 Secodaphnane骨架的生物碱, 其结构也是通过
单晶X衍射实验确定. 2003年以来有两个 Secodaphnane
骨架的虎皮楠生物碱报道, 即 caldaphnidines D (3)和 E
No. 5 李震宇等: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567
图 1 13种虎皮楠生物碱骨架
Figure 1 13 skeletons of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表 2 虎皮楠科植物中分到的虎皮楠生物碱(2003年到 2006年 9月)
Table 2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isolated from the Daphniphyllum species (between 2003 and September 2006)
种名 采集地 研究部位 分到的化合物 参考文献
D. humile 日本札幌 果实 21, 27~29 28
日本广岛 叶 40, 41 41
日本广岛 叶 65, 66 52 D. teijsmanii
日本冲绳 叶 10, 23, 24, 42 22
中国台湾 叶 5, 6, 44~48 21
中国台湾 叶 16, 17 26 D. glaucesens
中国台湾 叶 64 47
无 叶 43, 59 42
越南 茎 13 24
越南 种子 14, 15, 30 25
越南 种子 1, 7, 8, 49 12
中国广东 叶 9, 19 17
中国广东 果实 26 29
D. calycinum
中国广西 种子 3, 4, 20, 31 17
中国广东 茎和叶 18, 22 27
D. paxianum 中国海南 茎 36 38
D. subverticillatum 中国海南 茎 60, 61 45
D. longistylum 中国广东 茎和叶 32, 50, 62 32
中国广东 叶 63 46
D. oldhami 中国贵州 地上部位 11, 12, 25 23
568 有 机 化 学 Vol. 27, 2007
续表
种名 采集地 研究部位 分到的化合物 参考文献
中国云南 茎和叶 2, 51~53 13
中国云南 果实 34 34
中国云南 果实 33, 35 33 D. longeracemosum
中国云南 叶 55, 56 44
D. yunnanense 中国云南 茎和叶 54~58 43
D. macropodum 中国广西 茎 37~39 39
图 2-1 Daphnane和 Secodaphnane类
Figure 2-1 Daphnane and Secodaphnane types
图 2-2 Yuzurimine类
Figure 2-2 Yuzurimine type
图 2-3 Daphnilactone A和 Daphnilactone B类
Figure 2-3 Daphnilactone A and Daphnilactone B types
No. 5 李震宇等: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569
图 2-4 Yuzurine类
Figure 2-4 Yuzurine type
图 2-5 Daphnicyclidin类
Figure 2-5 Daphnicyclidin type
图 2-6 Daphmanidin A类型
Figure 2-6 Daphmanidin A type
图 2-7 Isoyuzurimine类
Figure 2-7 Isoyuzurimine type
570 有 机 化 学 Vol. 27, 2007
图 2-8 Calyciphylline B类
Figure 2-8 Calyciphylline B type
图 2-9 Daphniglaucin C和 Daphmanidin A类
Figure 2-9 Daphniglaucin C and Daphmanidin A types
(4)[17].
1.3 Yuzurimine 骨架
该类生物碱基本骨架含有 22 个碳原子, 其特征是
C(22)都是羧基, 并且多数是甲酯, 多有∆9(10), 或同时具
有∆14(15), 形成一个较大的共轭系统, UV谱中在 298 nm
处有最大吸收, 红外光谱中 1700, 1655和 1625 cm-1附
近有吸收[17]. Yuzurimine骨架的虎皮楠生物碱C(1), C(4)
和 C(21)多有羟基取代 . Yuzurimine[8,18~ 20]是第一个
Yuzurimine骨架的生物碱, 其结构也通过单晶X射线衍
射实验确定. 有的 Yuzurimine 类生物碱骨架发生了开
环、形成环氧和生成季铵盐等变化, 本文仍将这些生物
碱归为该类. 近年来该类生物碱报道 18个.
骨架未发生变化的该类生物碱包括 daphniglaucins J
(5)和 K (6)[21], yuzurimine E (7)[12], yuzurimic acid (8)[12],
caldaphnidine A (9)[17], daphtenidine D (10)[22], daph-
nioldhanins A (11)和 B (12)[23], 其中 6中 N氧化物的立
体化学通过 H-3和 H-7的 NOESY相关确定为 R, 5和 7
的分子结构只有一个环的构象不同, 9和 11的结构得到
单晶 X射线衍射实验的确证.
Daphcalycine (13)[24], daphcalycinosidine A (14)[25]和
daphcalycic acid (15)[25]具有7,10-epoxy-Yuzurimine骨架,
其中 14是 Yuzurimine类唯一含有环烯醚萜苷结构单元
的生物碱.
Daphniglaucin A (16)和 daphniglaucin B (17)[26]分子
中 C(4)与 N成键, 形成季铵盐, 在碳谱中 C(1)的化学位
移向低场移动, 同时 C(4)低场位移到 δ 80左右, 而 C(7)
和 C(19)却向高场位移. 该类生物碱可能是生物合成过
程中由 Yuzurimine 到 Isoyuzurimine 骨架的中间体类化
合物(见图 3).
Paxdaphnidine A (18)[27]和 caldphnidine B (19)[17]具
有 19,N-seco-Yuzurimine 骨架 , 其平面结构相同 , 但
C(14)和 C(15)处构型正好相反, 从生源上看, 可能是发
生环化反应时 C(14)分别从∆9(15)的正面和背面进攻, 从
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反式构型[17]. Caldphnidine C (20)[17]
和 daphzezomine S (21)[28]具有 14,15-seco-Yuzurimine骨
架, paxdaphnidine B (22)[27]则具有 14,15:19,N-seco-Yu-
zurimine骨架. 从生源上看这些开环的 Yuzurimine类生
物碱可能是生物合成中生成 Yuzurimine 骨架的前体化
合物(见图 3).
1.4 Daphnilactone A骨架
Daphnilactone A是第一个也是 2006年前唯一的该
类生物碱, 其骨架含有 23 个碳原子, 比其它 22 个碳原
子型生物碱多一个连在C(10)与N原子之间的C(23), 分
子中 C(22)羧基与 C(9)羟基形成内酯结构. 最近日本
Kobayashi 小组[22]从 D. teijsmanii 中分离得到两个该类
型的生物碱 daphtenidines A (23)和 B (24), 这两个化合
物都不具有内酯结构, 其中 23分子中含有 Daphnane和
Secodaphnane骨架中常见的与 C(22)羰基连接的 C8亚结
构单元.
1.5 Daphnilactone B骨架
该类生物碱可以看成是 14,15-seco-Yuzurimine类的
C(22)羧基与 C(21)羟基形成的内酯产物. 该分类由
Yamamura 等在综述中提出, 并已广泛接受, 所以本文
No. 5 李震宇等: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571
图 3 虎皮楠生物碱的可能生物合成途径
Figure 3 Plausible biosynthesis of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仍将其单列为一类. 最近有两个该类型的生物碱报道,
分别是 daphnioldhanin C (25)[23]和 calycilactone A
(26)[29], 其中 26具有重排的 daphnilactone B骨架.
1.6 Yuzurine 骨架
该类生物碱基本骨架含 23 个碳原子, 比其它含 22
个碳的生物碱多一个连在氮原子上的甲基, 这是该类生
物碱区别于其它类型的显著特征之一. 有的该类生物碱
在生物合成中 C(19)降解消除. Yuzurine[30,31]是第一个这
种骨架的生物碱, 其结构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实验确
定. 2003年以来共有 9个这种骨架的生物碱报道, 包括
daphzezomines P~R (27~29)[28], daphcalycinosidine B
(30)[25], caldaphnidine F (31)[17], longistylumphylline B
(32)[32]和 11-hydroxydaphnigracine (33)[33]. 其中 27, 28,
30, 31的 C(22)羧基都连有环烯醚萜苷结构单元.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小组[33,34]
从 D. longeracemosum 果实中发现了两个新颖的
572 有 机 化 学 Vol. 27, 2007
Yuzurine骨架生物碱, daphnilongerine (34)和 daphnilon-
gertone (35). 34中含有一个 C(3)—C(7)成键后所形成的
五元环, 35中 C(22)羧基与 C(21)羟基形成内酯结构.
奇怪的是在 1H NMR谱中H3-23的 δ值有很大不同,
27~30和 32在 2.8~2.9之间, 31, 33~35和 20世纪 70
年代报道的 9 个 Yuzurine 骨架生物碱 δ 在 2.1~2.3 之
间[30,31,35,36], 而在 13C NMR谱中C(23)的δ值差别却不大,
都在 45左右.
1.7 Daphnezomine A骨架
该类生物碱骨架含 22 个碳, 所有的环都是六元环,
分子中具有氮杂金刚烷的骨架, 目前只有 1999 年报道
的 daphnezomine A和 B[10]这两个化合物, 最近 3年没有
该类生物碱报道.
1.8 Daphnicyclidin 骨架
这种骨架含 22 个碳, 分子都具有较大的共轭系统,
随共轭系统的不同, 在 UV 谱中出现最大吸收. Daphni-
cyclidin A[37]是第一个这种骨架的虎皮楠生物碱, 其相
对构型通过二维 NMR谱和单晶 X衍射实验确定, 绝对
构型通过 CD方法确定. 近年来有 4个该类生物碱报道.
Daphnipaxinin (36)[38]具有 C19-nor-Daphnicyclidin 骨架,
与其它该类生物碱 C(1)是羟基取代或氧化成羰基不同,
26的C(1)是氨基取代,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二胺类虎皮
楠生物碱 , 其绝对构型通过 CD 方法确定 , 与
daphnicyclidin A相同. 近来笔者所在的小组从采自广西
的 D. macropodum中得到了 3个新的 daphnicyclidin骨
架的生物碱 macropodumines A~C (37~39)[39], 其中 37
具有罕见的 9,10-seco-Daphnicyclidin 骨架, 分子中形成
一个 11元环的大环内酯结构, 28是一个两性生物碱, 分
子内同时存在C(4)与N成键形成的 immonium盐和环戊
二烯阴离子结构, 这种结构在生物碱乃至天然产物中都
很罕见, 其结构得到单晶 X射线衍射实验的确证.
1.9 Daphmanidin A 骨架
该类生物碱骨架含 22个碳, daphmanidin A[40]是第 1
个这种骨架的生物碱 , C(1)与 N 形成亚胺结构 , 而
C(7)—N 键断裂, 近年来有 3 个该类生物碱报道, 分别
是 daphmanidins E (40)和 F (41)[41]及 daphtenidine C
(42)[22].
1.10 Isoyuzurimine 骨架
这种骨架与Yuzurimine关系密切, 从生源上推测是
由Yuzurimine骨架的 C(1)—N键断裂, 生成 C(4)—N键
形成, 笔者将其命名为 Isoyuzurimine. 该类生物碱 C(1)
都是羰基, 在碳谱中 C(1)的化学位移在 δ 212~218 之
间, 这是这类生物碱区别于其它生物碱的特征之一. 与
Yuuzurimine骨架类似, Isoyuuzurimine的C(22)位都是羧
基, 且多数是甲酯结构, 生物合成过程中部分生物碱发
生脱羧. 该类生物碱多有∆9(10), 或同时具有∆14(15), 相应
的在 UV 谱中 295 nm 处有最大吸收. Calyciphylline A
(43)[42]是第一个这种骨架的生物碱, 迄今为止该类生物
碱已有 16个. Daphniglaucins D~H (44~48)[21]是从采自
我国台湾的D. glaucesens中得到的, 45和47分子平面结
构相同但构象不同, 45 中的哌啶环为船式构象, 氮原子
上的孤对电子朝向分子内, 而 47 中的孤对电子朝向分
子外. Daphcalycinosidine C (49)[12]的C(22)连有环烯醚萜
苷, 也是该类生物碱中唯一含有环烯醚萜苷结构单元
的. 我国学者从国内分布的虎皮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了
一系列的 Isoyuzurimine骨架的生物碱, 包括从 D. long-
istylum 分离得到 longistylumphylline A (50)[32], 从 D.
longeracemosum 中分离得到的 daphnilongeranins A~C
(51~53)[13]和从 D. yunnanense分离得到 daphniyunnines
A~ E (54~ 58)[43]. 同时郝小江小组 [44]也从 D.
longeracemosum 分离得到 55 和 56, 并分别命名为
longeracinphyllins B和 A. 54和 56的结构得到单晶X射
线衍射实验的确证.
1.11 Calyciphylline B骨架
该类生物碱骨架含 22个碳, calyciphylline B (59)[42]
是第一个这种骨架的生物碱, 该类生物碱 C(22)羧基与
C(5)位羟基形成内酯结构, C(5)位的 C(21)甲基有 α和 β
两种取向, 从生源上看可能是C(22)羧基从分子平面的 β
和 α面对 C(5)进攻所生成的. 其中 α甲基的 δH较大, 在
1.48 左右, 而 β 甲基的 δH 较小, 在 1.36~1.40 之间.
Deoxycalyciphylline B (60)和 deoxyisocalyciphylline B
(61)是一对 C(5)位构型不同的差向异构体[45], 此外, 该
类生物碱还包括 longistylumphylline C (62)[32]和
oldhamiphylline (63)[46].
1.12 Daphniglaucin C骨架
Daphniglaucin C (64)[47]是目前该类唯一的生物碱,
这种骨架只有四个环, 是环系数最少的一种虎皮楠生物
碱, 而且含有罕见的甲酰胺基, 其结构通过二维 NMR
谱确定.
1.13 Daphmanidin C骨架
目前该类生物碱只有 daphmanidin C (65)和 D
(66)[48]这两个, 这类生物碱类似于 1,2-seco-Yuzurimine
骨架的 daphmanidin B[40], 从生源上看 , 也可能是由
daphmanidin B转化而来.
2 生物合成
Suzuki 和 Yamamura 等[49]通过同位素标记的甲瓦
No. 5 李震宇等: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573
龙酸(MVA)饲喂的方法证明了 6分子MVA经过一个类
似于角鲨烯的中间体可以得到骨架含有 30 个碳的
daphniphylline和 codaphniphylline, 而 4分子MVA可以
得到骨架含 22个碳原子的 daphnilactone B[50].
Heathcock 等[51]提出了以角鲨烯为前体的虎皮楠生
物碱生物合成途径, 角鲨稀经过若干步的氧化、环合等
反应得到中间体A, 进而得到 Secodaphnane类型的中间
体 B, 中间体 B是第一个在生物合成途径中出现的五环
虎 皮 楠 生 物 碱 , Heathcock 等 将 其 命 名 为
protodaphniphylline, 并假设 protodaphniphylline 是所有
虎皮楠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前体, 称为 Heathcock 假说,
这一假说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同. Heathcock 等提出虎皮
楠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后, 巧妙地利用了仿生和全合
成的方法, 合成了一些生物碱, 这些Kobayashi等[4]已进
行了详尽的综述.
2003 年以来无论是生物合成还是仿生全合成都无
大的进展, 研究者在报道新颖虎皮楠生物碱结构的同时
均以 Heathcock 假说提出了可能生物合成途径, 在此笔
者不再将这些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一一详述, 而是将
13 种骨架的虎皮楠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各种骨架
间的相互关系作一个简单总结 (图 3). Yuzurine 和
Daphmanidin C 这两种骨架的生物碱由中间体 A 得到,
Secodaphnane骨架的生物碱由中间体B得到, 其余的 10
种虎皮楠生物碱骨架均由中间体 C 得到. 具有 seco-
Yuzurimine骨架的化合物 15~19可能是由中间体 C生
成 yuzurimine骨架生物碱的中间产物, 而 daphnigualcins
A和 B可能是由 Yuzurimine到 Isoyuzurimine骨架的中
间体化合物.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一生物合成途径被广泛认同
和接受, 但仍然是一个假说, 并没有得到实验的确证.
近来只有一篇有关全合成方面的报道, 有学者用钯
催化的分子内反应和羟基导向的氢化反应立体选择性
合成了 calyciphylline A的三个环[52].
3 生物活性
虎皮楠生物碱结构复杂, 形式变化多样, 但遗憾的
是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该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因此本文仅作简要总结.
Kobayashi 小组对其报道的虎皮楠生物碱进行了肿
瘤细胞毒活性测试, 其中只有少数的生物碱对鼠淋巴瘤
细胞株 L1210 显示出强的抑制活性, 如 daphnicyclidin
B[37]和 daphniglaucin C (64)[47] (表 3). Daphcalycine (13)
和 daphnicyclidin D[37]对人鼻咽癌KB细胞的 IC50值分别
表 3 虎皮楠生物碱细胞毒活性
Table 3 Cytocoxicity of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IC50/(µg•mL
-1) 化合物 鼠淋巴瘤细胞株 L1210 人上皮癌 KB细胞 参考文献
Daphnezomine B 0.46 8.5 10
Daphnezomine C 6.7 5.8 53
Daphnezomine D 9.7 >10 53
Daphnezomine E 8.3 >10 53
Daphnezomine F 8.4 >10 54
Daphnezomine G 5.3 7.3 54
Daphnezomine J 7.3 9.7 55
Daphnezomine L 4.0 56
Daphnezomine N 8.7 56
Daphnezomines P (27) 8.5 28
Daphnezomines Q (28) 9.2 28
Daphnezomines R (29) 4.8 28
Daphnezomines S (21) 2.7 28
Daphnicyclidin A 0.8 6.0 37
Daphnicyclidin B 0.1 2.6 37
Daphnicyclidin C 3.0 7.2 37
Daphnicyclidin D 1.7 4.6 37
Daphnicyclidin E 0.4 5.2 37
Daphnicyclidin F 4.3 7.6 37
Daphnicyclidin G 4.2 >10 37
574 有 机 化 学 Vol. 27, 2007
续表
IC50/(µg•mL
-1) 化合物 鼠淋巴瘤细胞株 L1210 人上皮癌 KB细胞 参考文献
Daphnicyclidin H 0.5 0.9 37
Daphnicyclidin J 1.9 2.5 57
Daphnicyclidin K 4.7 6.5 57
Daphmanidin A 8.0 40
Daphmanidin B 7.6 40
Daphniglaucin A (16) 2.7 2.0 26
Daphniglaucin B (17) 3.9 10.0 26
Daphniglaucin C (64) 0.1 47
Calyciphylline A (43) 2.1 42
Calyciphylline B (59) 4.2 42
Daphtenidine A (23) 7 22
Daphtenidine B (24) 3 22
Daphtenidine C (42) 8 22
Daphtenidine D (10) 5 22
为 13和 7 µg•mL-1 [24]. Daphniyunnine D (57)对肿瘤细胞
株 P-388和A-549的 IC50值分别为 3.0和 0.6 mol•L―1[43].
此外, daphmanidins A[40]和 F (31)在 10-5 mol•L―1时有血
管舒张作用(37.5%和 45.8%)[41], daphniglaucin C (64)有
促进微管蛋白聚合的作用(IC50, 25 µmol•L―1)[47], daph-
manidin C (65)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生物合成[48].
4 结论及展望
从 20世纪 60年代对交让木开始进行生物碱成分研
究至今, 研究人员共从 12 种虎皮楠科植物中分离鉴定
出 13种骨架类型的生物碱 128个, 其中仅有少数生物碱
对鼠淋巴瘤细胞株 L1210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 而其它
大多数的虎皮楠生物碱的生物活性测试令人失望. 虎皮
楠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仍是假想推测的, 将来的研究
重点应是发现一些生物合成所涉及的关键酶类和最终
解释这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 虎皮楠生物碱结构复
杂多变, 从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角度考虑, 其在生物
体内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此外, 虎皮楠生物碱的全
合成仍是合成有机化学的一大挑战.
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枫、交让木、虎皮楠在我国传统
医药中有一定药用价值, 药性辛、苦、凉, 多有清热解
毒、活血散瘀、祛风止痛、治疮疖肿毒等功效, 牛耳枫
子还有止痢的功效[58], 因此今后的化学成分和活性测试
研究应该结合该属植物在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应用. 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境内的西藏虎皮楠(D. himalense)仍
未见有文献对其进行过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考虑到该
科植物在我国传统医药中的药用价值, 有必要对我国境
内的该科植物进行深入系统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
References
1 Zhen, M.; Min, T. L. Chinese Flora (Zhongguo Zhiwu Zhi),
Vol. 45(1), Science Press, Beijing, 1980, p. 1 (in Chinese).
(郑勉, 闵天禄, 中国植物志, 第 45(1)卷,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980, p. 1.)
2 Yamamura, S.; Hirata, Y. In The Alkaloids, Vol. 15, Ed.:
Manske, R. H. F.,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75, p. 41.
3 Yamamura, S. In The Alkaloids, Vol. 29, Ed.: Brossi, A.,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86, p. 265.
4 Kobayashi, J.; Morita, H. In The Alkaloids, Vol. 60, Ed.:
Cordell, G. A.,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2003, p. 165.
5 Gamez, E. J. C.; Luyengi, L.; Lee, S. K.; Zhu, L. F.; Zhou,
B. N.; Fong, H. H. S.; Pezzuto, J. M.; Kinghorm, A. D. J.
Nat. Prod. 1998, 61, 706.
6 Shao, Z.-Y.; Zhu, D.-Y.; Guo, Y.-W. Chin. Chem. Lett.
2002, 13, 1181.
7 Yagi, S. Kyoto Igaku Zasshi 1909, 6, 208.
8 Sakabe, N.; Irikawa, H.; Sakurai, H.; Hirata, Y. Tetrahedron
Lett. 1966, 7, 963.
9 Sakabe, N.; Hirata, Y. Tetrahedron Lett. 1966, 7, 965.
10 Morita, H.; Yoshida, N.; Kobayashi, J. J. Org. Chem. 1999,
64, 7208.
11 Toda, M.; Irikawa, H.; Yamamura, S.; Hirata, Y. Nippon
Kagaku Zasshi 1970, 91, 103.
12 El Bitar, H.; Nguyen, V. H.; Gramain, A.; Sevenet, T.;
Bodo, B. J. Nat. Prod. 2004, 67, 1094.
13 Yang, S.-P.; Zhang, H.; Zhang, C.-R.; Cheng, H.-D.; Yue,
J.-M. J. Nat. Prod. 2006, 69, 79.
14 Irikawa, H.; Toda, M.; Yamamura, S.; Hirata, Y. Tetrahe-
dron Lett. 1969, 10, 1821.
15 Sasaki, K.; Hirata, Y. J. Chem. Soc., B 1971, 1565.
16 Toda, M.; Hirata, Y.; Yamamura, S. Tetrahedron 1972, 28,
1477.
No. 5 李震宇等:虎皮楠生物碱研究进展 575
17 Zhan, Z.-J.; Zhang, C.-R.; Yue, J.-M. Tetrahedron 2005, 61,
11038.
18 Sakurai, H.; Sakabe, N.; Hirata, Y. Tetrahedron Lett. 1966,
7, 6309.
19 Nakano, T.; Saeki, Y. Tetrahedron Lett. 1967, 8, 4791.
20 Irikawa, H.; Yamamura, S.; Hirata, Y. Tetrahedron 1972,
28, 3727.
21 Takatsu, H.; Morita, H.; Shen, Y.-C.; Kobayashi, J. Tetra-
hedron 2004, 60, 6279.
22 Kubota, T.; Matsuno, Y.; Morita, H.; Shinzato, T.; Sekigu-
chi, M.; Kobayashi, J. Tetrahedron 2006, 62, 4743.
23 Mu, S.-Z.; Wang, Y.; He, H.-P.; Yang, X.-W.; Wang, Y.-H.;
Di, Y.-T.; Lu, Y.; Chang, Y.; Hao, X.-J. J. Nat. Prod. 2006,
69, 1065.
24 Jossang, A.; El Bitar, H.; Pham, V. C.; Sevenet, T. J. Org.
Chem. 2003, 68, 300.
25 El Bitar, H.; Nguyen, V. H.; Gramain, A.; Sevenet, T.;
Bodo, B.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515.
26 Kobayashi, J.; Takatsu, H.; Shen, Y.-C.; Morita, H. Org.
Lett. 2003, 5, 1733.
27 Zhan, Z.-J.; Yang, S.-P.; Yue, J.-M. J. Org. Chem. 2004, 69,
1726.
28 Morita, H.; Takatsu, H.; Kobayashi, J. Tetrahedron 2003,
59, 3575.
29 Di, Y.-T.; He, H.-P.; Liu, H.-Y.; Du, Z.-Z.; Tian, J.-M.;
Yang, X.-W.; Wang, Y.-H.; Hao, X.-J. Tetrahedron Lett.
2006, 47, 5329.
30 Yamamura, S.; Sasaki, K.; Toda, M.; Hirata, Y. Tetrahe-
dron Lett. 1974, 15, 2023.
31 Yamamura, S.; Lamberton, J. A.; Irikawa, H.; Okumura, Y.;
Toda, M.; Hirata, Y. Bull. Chem. Soc. Jpn. 1977, 50, 1836.
32 Chen, X.; Zhan, Z.-J.; Yue, J.-M. Helv. Chim. Acta 2005,
88, 854.
33 Li, L.; He, H.-P.; Di, Y.-T.; Tian, J.-M.; Hao, X.-J. Helv.
Chim. Acta 2006, 89, 1457.
34 Li, L.; He. H.-P.; Di, Y.-T.; Gao, S.; Hao, X.-J. Tetrahedron
Lett. 2006, 47, 6259.
35 Yamamura, S.; Lamberton, J. A.; Irikawa, H.; Okumura, Y.;
Hirata, Y. Chem. Lett. 1975, 923.
36 Yamamura, S.; Lamberton, J. A.; Niwa, M.; Endo, K.; Hi-
rata, Y. Chem. Lett. 1980, 393.
37 Kobayashi, J.; Inaba, Y.; Shiro, M.; Yoshida, N.; Morita, H.
J. Am. Chem. Soc. 2001, 123, 11402.
38 Yang, S.-P.; Yue, J.-M. Org. Lett. 2004, 6, 1401.
39 Zhang, W.; Guo, Y.-W.; Krohn, K. Chem. Eur. J. 2006, 12,
5122.
40 Kobayashi, J.; Ueno, S.; Morita, H. J. Org. Chem. 2002, 67,
6546.
41 Morita, H.; Ishioka, N.; Takatsu, H.; Iizuka, T.; Kobayashi,
J. J. Nat. Prod. 2006, 69, 418.
42 Morita, H.; Kobayashi, J. Org. Lett. 2003, 5, 2895.
43 Zhang, H.; Yang, S.-P.; Fan, C.-Q.; Ding, J.; Yue, J.-M. J.
Nat. Prod. 2006, 69, 553.
44 Di, Y.-T.; He, H.-P.; Lu, Y.; Yi, P.; Li, L.; Wu, L.; Hao,
X.-J. J. Nat. Prod. 2006, 69, 1074.
45 Yang, S.-P.; Yue, J.-M. J. Org. Chem. 2003, 68, 7961.
46 Chen, X.; Zhan, Z.-J.; Yue, J.-M. Chem. Biodiver. 2004, 1,
1513.
47 Morita, H.; Takatsu, H.; Shen, Y.-C.; Kobayashi, J. Tetra-
hedron Lett. 2004, 45, 901.
48 Morita, H.; Ishioka, N.; Takatsu, H.; Shinzato, T.; Obara,
Y.; Nakahata, N.; Kobayashi, J. Org. Lett. 2005, 7, 459.
49 Suzuki, K. T.; Okuda, S.; Niwa, H.; Toda, M.; Hirata, Y.;
Yamamura, S. Tetrahedron Lett. 1973, 14, 799.
50 Niwa, H.; Hirata, Y.; Suzuki, K. T.; Yamamura, S. Tetrahe-
dron Lett. 1973, 14, 2129
51 Heathcock, C. H.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6, 93,
14323.
52 Sole, D.; Urbaneja, X.; Bonjoch, J. Org. Lett. 2005, 7, 5461.
53 Morita, H.; Yoshida, N.; Kobayashi, J. Tetrahedron 1999,
55, 12549.
54 Morita, H.; Yoshida, N.; Kobayashi, J. J. Org. Chem. 2000,
65, 3558.
55 Morita, H.; Yoshida, N.; Kobayashi, J. Tetrahedron 2000,
56, 2641.
56 Morita, H.; Yoshida, N.; Kobayashi, J. Tetrahedron 2002,
58, 6637.
57 Morita, H.; Yoshida, N.; Kobayashi, J. J. Org. Chem. 2002,
67, 2278.
58 Editorial Committee Member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Bu-
reau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Zhonghua Bencao), Vol. 4, Shanghai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Shanghai, 1998, p. 865 (in Chines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第 4
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 1998, p. 865.)
(Y0604265 DING, W.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