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桐棉松与乡土阔叶树混交造林试验



全 文 :科技信息 2008年 第22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林分
类型
混交
比例
树种
组成
保存密

/株.hm-2
树高
/m
胸径
/cm
冠幅
/m
枝下

/m
单株
材积
/m3
蓄积量
/m3.hm-
2
桐棉
松-
木荷
1:1 桐棉松 1616 7.21 9.76 2.52 2.64 0.0282 45.57
木荷 1609 7.20 7.14 2.37 1.61 0.0156 25.10
合计 3225 -- -- -- -- -- 70.67
2:1 桐棉松 2158 7.88 11.17 2.60 2.55 0.0395 85.24
木荷 1081 7.58 8.62 2.53 2.05 0.0235 25.40
合计 3239 -- -- -- -- -- 110.64
3:1 桐棉松 2385 6.57 9.79 3.01 1.97 0.0260 62.01
木荷 815 6.63 8.15 3.62 1.50 0.0185 15.08
合计 3180 -- -- -- -- -- 77.09
桐棉
松-
火力楠
1:1 桐棉松 1615 6.81 9.57 2.02 3.05 0.0258 41.67
火力楠 1613 7.51 8.75 2.73 1.70 0.0239 38.55
合计 3228 -- -- -- -- -- 80.22
2:1 桐棉松 2030 5.89 9.18 2.15 1.90 0.0208 42.22
火力楠 1038 6.93 8.25 2.88 1.33 0.0198 20.55
合计 3068 -- -- -- -- -- 62.77
3:1 桐棉松 2189 6.21 8.59 1.09 2.57 0.0193 42.25
火力楠 768 8.17 11.43 3.53 1.80 0.0431 33.10
合计 2957 -- -- -- -- -- 75.35
桐棉
松-
闽粤栲
1:1 桐棉松 1551 7.65 10.32 2.03 2.87 0.0332 51.49
闽粤栲 1577 7.84 12.48 4.05 1.55 0.0488 76.96
合计 3128 -- -- -- -- -- 128.45
2:1 桐棉松 1943 7.03 9.86 1.86 2.88 0.0281 54.60
闽粤栲 998 8.10 15.04 4.08 1.66 0.0716 71.46
合计 2943 -- -- -- -- -- 126.06
3:1 桐棉松 2168 6.11 8.79 1.26 2.46 0.0199 43.14
闽粤栲 756 9.20 14.23 5.32 1.73 0.0734 55.49
合计 2924 -- -- -- -- -- 98.63
桐棉松
纯林
桐棉

3305 5.81 7.98 1.77 2.32
0.015
8
52.22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乡土树种和重
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耐干瘠及用途广等特点。马
尾松广泛分布于我国16个省区约 200万 km2,面积居全国针叶林首
位,蓄积居全国针叶林第 4位[1]。但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粗放,树种单
一,纯林多代连栽反复种植,加上良种化程度水平不高等问题,林分生
产力下降,出现较多的低效林分,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出现诸如松突园
蚧、松材线虫等毁灭性病虫害,严重地制约了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
发展和利用[2]。桐棉松是优良的马尾松地理种源,原产于我国广西省宁
明县桐棉乡。具有速生、丰产、优质的特性,其干形通直圆满,材质优
良,是培育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和用材林理想的树种[3]。为改变树种单
一、林分质量低以及马尾松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局面,福建省仙游溪
口国有林场,于1991年在省国有林场管理局统一安排下引种桐棉松
进行造林试验,取得成功。2000年进一步开展桐棉松与阔叶树混交造
林试验,从中选择合适的混交造林模式,为提高经营效益提供参考。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溪口国有林场,地处东径 118°34/,北纬 25°40/,年均
气温20.1℃,最高气温39.7℃,1月均温12.4℃,最低温度-3℃,年均降
水量1535mm,相对湿度78%,全年无霜期约295d,属南亚热带向中亚
热带过度型气候。试验地设在该场第一工区1大班6小班,面积 50
亩,该小班为东北坡向的缓坡地,土壤质地为红壤,土层厚度 100cm,
立地等级Ⅱ级,前作为杉松采伐迹地,海拔200~300m。
2.材料与方法
2000年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桐棉松分别与木荷、火力楠、
闽粤栲 3个树种混交,混交比例设 1:1、2:1、3:1三种,以桐棉松纯林
作为对照,共10个处理,重复3次,每处理小区面积1.0亩。林地经清
理、块状整地后,植穴 50cm×50cm×40cm,用容器苗造林,造林密度
3450株/hm2(株行距1.7m×1.7m),混交方式为行间混交。造林后第一
年锄草抚育两次,第二年锄草抚育一次,无施肥。目前林分尚未间伐,
无病虫害发生。林下植被主要有芒萁骨(Dicranopterisdichotoma)、继木
(Loropetalumchinense)、黄瑞木(A.mileti)和乌饭(V.bracteatum)等。
造林后每年定期观察、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生长状况。2007年
12月,对各混交造林处理小区每木调查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等生
长指标,并计算立木材积,其中桐棉松按福建省桐棉松二元材积公式
计算:V桐棉松=0.00006234D1.855150H0.956825;阔叶树立木材积用福建省阔叶
树二元材积公式计算:V阔=0.00005276D1.882161H1.009317,
3.结果与分析
8a生桐棉松与阔叶树混交幼林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
看出,桐棉松与木荷、火力楠、闽粤栲等阔叶树种混交,各混交类型中
桐棉松的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指标均明显地高于桐棉
松纯林,其中混交林中桐棉松的胸径比桐棉松纯林提高了 10.15%~
40.10%。但不同阔叶树种及不同混交比例对桐棉松的生长影响较大,
其中桐棉松-木荷混交,两树种基本上处于同一林层,林冠呈多层镶嵌
郁闭,这对阳性树种桐棉松的生长是极其有利的,尤以混交比例为 2
松1荷的为最好。而桐棉松-火力楠、桐棉松-闽粤栲混交,因火力楠、
闽粤栲的生长速度快于桐棉松而多数形成阔叶树在上,桐棉松在下的
复层林冠,这对桐棉松来说,如其长期处于下层则生长将会受到影响,
不利于培育桐棉松大径材,且随着火力楠、闽粤栲混交比例的减少,来
自阔叶树同种间对营养空间竞争程度的减弱,其生长速度加快,冠幅
增大,使其相邻的桐棉松生长受到抑制,造成桐棉松树冠幅狭小,被压
木增多,有的甚至因被压而枯死,因此,桐棉松与火力楠、闽粤栲等速
生阔叶树种混交,阔叶树的比例不以过小。可见,适宜的混交树种及混
交比例是关系到种间关系的协调性、林分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直
接关系到营造松阔混交林能否培育桐棉松大径材的关键。试验研究初
步结果表明,桐棉松与木荷等阔叶树混交的适宜类型为:桐棉松-木
荷-2:1-3450株/hm2(初植密度),桐棉松-火力楠或闽粤栲-1:1-3450
株/hm2(初植密度)。
表1 桐棉松阔叶树混交林(8年生幼林)生长情况
此外,混交林的结构、生产力和稳定性,因年龄、(下转第 477页)
桐棉松与乡土阔叶树混交造林试验
林良豹
(仙游溪口国有林场 福建 仙游 351265)
【摘 要】通过桐棉松×乡土阔叶树不同混交类型造林试验,对8a生混交幼林调查结果表明,松阔混交能明显地促进桐棉松的生长,提高林
分生产力,是培育桐棉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但混交树种及不同混交比例对桐棉松的生长影响较大。试验研究初步结果表
明,桐棉松与木荷等阔叶树混交的适宜类型为:桐棉松×木荷-2:1-3450株/hm2(初植密度),桐棉松×火力楠或闽粤栲-1:1-3450株/hm2(初植
密度)。值得注意的是,桐棉松阔叶树混交,如伴生树种为速生的阔叶树种(如火力楠、闽粤栲等),则阔叶树的比例不宜过大。
【关键词】桐棉松;阔叶树;丰产用材林;混交模式
○农林科学苑○
655
科技信息 2008年 第22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上接第655页)立地、密度、混交比例以及配置方式的不同而变化。随
着林木的生长,应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标、林分郁闭度、两树种生长
发育状况等因素,适时适量地对伴生树种(根据生产需要确定目的树
种)进行间伐,改善种间关系,调整林分密度和混交比例,提高林分结
构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混交林的多种效益。同时,有条件的话应结合
疏伐进行适当施肥,以缩短周期,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4.结论与讨论
1)桐棉松与乡土阔叶树混交林造林试验及调查研究表明,松阔混
交能明显地促进桐棉松的生长,提高林分生产力,是培育桐棉松速生
丰产用材林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其中混交林中桐棉松的胸径比桐棉
松纯林提高了10.15%~40.10%,但混交树种及不同混交比例对桐棉松
的生长影响较大,适宜的混交树种及混交比例是关系到种间关系的协
调性、林分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直接关系到营造松阔混交林能否
培育桐棉松大径材的关键。试验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桐棉松与木荷等
阔叶树混交的适宜类型为:桐棉松-木荷-2:1-3450株/hm2(初植密
度),桐棉松-火力楠或闽粤栲-1:1-3450株/hm2(初植密度)。值得注意
的是,桐棉松阔叶树混交,如伴生树种为速生的阔叶树种(如火力楠、
闽粤栲等),则阔叶树的比例不宜过大。
2).混交林的结构、生产力和稳定性,还因年龄、立地、密度、混交
比例以及配置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应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标、
林分郁闭度、两树种生长发育状况等因素,适时适量地对伴生树种(根
据生产需要确定目的树种)进行间伐,改善种间关系,调整林分密度和
混交比例,提高林分结构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混交林的多种效益。同
时,有条件的话应结合疏伐进行适当施肥,以缩短周期,提高产量和经
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1,545~551pp.
[2]林星华.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马尾松混交林种间关系动态变化[J].江西农业
大学学报,2001,23(3):340~344.
[3]钱国财.福建省桐棉松区域栽培试验.福建林业科技.1997,24(1):62-65.
作者简介:林良豹(1956.2—),男,福建仙游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
培育和良种基地建设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翟成梁]


3.3角藕断裂的预防措施 控制混凝土路面角藕断裂应从以下几
个因素着手:
A、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应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足够的强度,而
达到这一点必须控制基层原材料质量、基层厚度、密实度以及路基施
工工艺.
B、路面基层强度必须均匀,平整度满足要求。
C、在混凝土浇捣时应振捣压实,特别是在模板四周及边角应反复
振捣。
D、应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和开放交通时间。
3.4纵向裂缝的预防措施 预防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可以采取以
下几种措施:
A、对于填方路基应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进行,做到分层填筑,分
层碾压,分层测试。
B、对新旧路基交界处和填挖分界线的地基,要采取地基局部加深
或填石等措施进行处理,保证路基定面设计回弹模量达到基本一致。
C、基层应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足够强度,基层强度主要取决于基
层原材料质量、基层厚度、密实度和施工工艺。
D、基层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采用石灰或水泥稳定基层就能满
足强度高、水稳定好的要求。
E、基层强度必须均匀并且平整度要满足要求。
3.5检查井附近裂缝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检查井附近裂缝的发生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A、提高检查井附近的混凝土标号。
B、应用具有优良抗裂性能的纤维混凝土(例如钢纤维混凝土)
C、检查井基础应加固使其不易沉降,适当增加混凝土厚度。
4.结束语
路面裂缝的形式有多种,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不一,所以我们在
施工中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把住施工各个环节,在工
程质量控制中,做到事前积极防治,事中严格控制,事后及时处治,最
大限度降低路面裂缝的产生,将裂缝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路
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邓学钧、张登良。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交通部水泥混凝土路面推广组.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1997.
[3]郝大力.路面性能的评价与分析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0.
作者简介:袁传鹏(1982—),男,山东新泰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工
程管理技术工作。
[责任编辑:张新雷]


(上接第446页)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
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
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
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
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
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
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
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
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
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
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
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
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鞠丽艳,张雄.混凝土裂缝防治的两种新方法[J].施工技术,2002,(7):15-16.
[3]陈璐,李风云.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htp:/co.163.com/index_sl.htm.
[4]徐羽白主编.新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王华生,赵慧如主编.混凝土技术禁忌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叶琳昌,沈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7]叶列平,赵作周主编.混凝土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汤静]


○建筑与工程○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