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华东昆虫学报 一( l ) : 4一 4 5. 199 2
E n to m o l o g ie a l Jo n a u rl o f E a s tC h i n a
元宝械潜叶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刘 静
(泰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山东泰安 2 71 0 0 0)
摘要 元宝械潜叶叶蜂 19 8 年首次发现于山东泰山 . 一年发生 l 代 , 以 6 龄老熟幼虫在地下土茧内滞育
越夏、 越冬 . 平均发育历期 . 卵 .7 3 天 , 幼虫 23 . 4 天 , 蛹 21 天 。 翌年 5 月化蛹 、 羽化 . 该虫发生量与气候
条件紧密相关 . 幼虫期可用 50 % 久效磷乳油 2 00 倍液 、 40 % 氧化乐果乳油 14 0 倍液喷冠防治 , 效果可达
卿% 以上 ; 用以上两种药剂的原液树干打孔防治效果均在 90 % 以上 ; 用 40 % 氧化乐果乳油 5倍液树干涂环
防治效果可达 90 % .
关健词 : 元宝械潜叶叶蜂 , 生物学特性 , 防治 .
元宝械潜叶叶蜂 ( M e s a a c e r ic o la X ia o ) 隶属 于膜翅 目叶蜂科 ( T e n t h r e d i n id a e ) .
198 8 年首次发现于 山东泰 山 , 是小黑 叶蜂亚科一新种 . 该虫主要为 害元宝械 ( A ce ;
tr un ca 扭m B u n gc ), 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潜叶性食叶害虫 .
据在山东泰山中天门景区及罗汉崖实验林场调查 . 30 年生的元宝械林全部受潜叶叶蜂
为害 , 平均虫叶率 48 . 4% , 严重 的虫叶率达 68 % . 受害叶片呈现一个个半透明黄褐色潜
斑 , 每个斑内 l 头幼虫 , 严重时数个潜斑连成一块大斑 , 致使整个叶片焦枯 , 变黑 、 卷曲 ,
雨后腐烂脱落 , 直接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和泰山的自然景观 .
研究方法
一在元宝械受害区 , 通过筛土搜集越冬幼虫 (土茧 ) , 按其自然状态分别埋人室内、 外
饲养笼土层中 , 并定期观察记载越冬幼虫化蛹及成虫羽化情况 , 当室内 、 外有成虫羽化时 ,
立即到野外调查 , 以林间与饲养观察确定蛹期及羽化期 .
二 .幼虫危害期观察 : 一是在林间选择虫株 , 定叶 、 定时逐一记载其发育情况 ; 二是 室
内水培饲养或套大袋保湿饲养 , 逐 日记载老熟幼虫人蛰情况 . 幼虫龄期的确定 , 是从被害叶
片表皮下取出头壳 , 用千分尺测其头壳宽度及幼虫体长得出 .
三 .防治试验
(一 ) 喷雾 : 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喷冠 , 每株平均用药液 sk g (树龄 30 余年生 ) .
(二 ) 涂环 : 树干全环和半环 , 环宽 2 c0 m , 距地面 1 . 3一 1 . s m , 每株平均涂药液 15 m l .
(三 ) 打孔 : 在树干距地面 1 . 3一 1 . 5m 高处 , 按水平 45 。 角各打一向上倾斜的圆孔 , 每
孔注人 2一 3 滴 (约 s m l) 药液 .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 ) 头部红黄色 , 具光泽 ; 上额前端黑色 ; 须黄褐色 ; 触角第一节及第二节
* 该新种承欢中国林科院肖刚柔研究员定名并发表于 `林业科学 ’ 1 9 9 2年第2期 . 参加本研究工作的还有卢秀新 、
还困 , 孙启温、 葬良贵等同志 . 形态图由山东林校郭树嘉同志绘制 . 统此特表谢忱 .
·
4 2
· 华 东 昆 虫 学 报 第 l 卷
基端红黄色 , 其余黑色 ; 复眼黑色 . 胸部黑色 , 具光泽 ; 前胸背板后角 、 翅基片黄褐色 ; 中
胸前盾片和盾片相接处红黄色 . 翅半透明 , 翅脉黑色 , 翅痣灰黄色 . 足黄褐色 . 腹部黑色 ,
具光泽 , 背板中央有一黄白色横条 ; 锯鞘黑色 , 具光泽 . 锯腹片有锯齿 13 枚 , 锯齿钝 , 并
有 5一 6 个小齿芽 . 胸部盾片后端 、 腹部背板具极稀而细的刻点 . 唇基前缘平直 ; 后幕骨陷
很深 ; 中窝深 , 圆形 ; 横缝及侧缝明显而深 , 冠缝隐晦 ; 中单眼盆较深 . 体长 .3 m7 m ; 触
角 9 节 , 第八节 : 第九节 = 1: .2
自 晚
7
元宝械潜叶叶蜂形态圈
1
. 成虫 2 . 卯 3 . 幼虫 4 . 蛹 5. 成虫前脚旋板 6 . 雌成虫外生殖器据片 7 . 越冬土茧及茧内幼虫 吕. 被害状
生物学特性
元宝械潜叶叶蜂在山东泰山一年发生 1 代 , 以 6 龄幼虫在地表土层内 2一4C m 深处 , 结
一小土茧越冬 . 翌年 5 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 5 月 中 、 下旬及 6 月上旬为化蛹盛期 . 成
虫始于 5 月中旬 , 5 月下旬 、 6 月上 、 中旬为羽化盛期 , 成虫羽化后即可产卵 . 5 月下旬幼
虫开始孵化 , 6 月 为孵化盛期 ; 6 月中 、 下旬老熟幼虫开始陆续下树 , 7 月下旬幼虫全部下
树人土滞育越夏 、 越冬 . 据调查 , 在泰山海拔每升高 10 Om , 各虫态发生期约推迟 2 天 . 各
虫态发生始期与温湿度的关系见表 1 .
(一 ) 成虫 在捕捉的 4 30 头成虫中只有 1 头雄性 , 其它均为雌性 , 似有孤雌生殖现
第 1 期 刘静 : 元宝械潜叶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 4 3 ·
象 . 成虫寿命 3一4 天 , 遇惊扰有假死现象 , 但很快飞走 . 无趋光性 . 白天多在叶表面活
动 , 以 10 : 30 至 1 6 : 30 时最为活跃 , 夜间静伏于杂草或叶背面 . 成虫产卵于肥大 、 色泽浓
绿的叶正面叶脉两侧及叶角处表皮下 , 单粒散产 , 一般每叶产卵 1粒 , 虫 口密度大时 , 每叶
可产卵 10 余粒 . 每雌孕卵量为 15一 32 粒 .
表 1 各虫态发生始期与温湿度的关系 (泰山罗汉崖 )
化捅始期 羽化始期 解化始期 危害始期
气沮 (℃ ) 一吕. 5 2 4 5 2一 3 2 3. 6
5颇 地温 (℃ ) 1 6 . 6 2 1 . 9 20 . 6 2 1 . 8
相对湿度 (% ) 7 2 7 4 8 7 90
(二 ) 卵 发育历期平均 .7 3 天 , 平均孵化率 60 % . 卵初产时无色透明 , 后期为褐色 .
孵化率的高低常受大气湿度的影响 .
(三 ) 幼虫 发育历期平均 23 . 4 天 . 初孵幼虫在叶正面表皮下取食上表皮叶肉 , 使叶表
面被害处呈薄膜状 , 而叶背面绿色组织完好 , 随着龄期增大 , 虫斑逐渐扩大 , 虫粪聚集在
内 , 成黑褐色大斑块 . 幼虫共脱皮五次 , 除 6 龄幼虫停止取食准备人土结茧滞育外 , 1一 5 龄
幼虫均在叶表皮下取食 . 1 头幼虫一生平均可取食 1 / 5 张叶片 . 老熟幼虫体色变黄 , 头尾
回缩 , 在树冠下土表内结精褐色小土茧滞育 , 茧内幼虫头尾平齐 , 体长 .4 6m m . 雨季幼虫
自然死亡率达 21 . 8% . 各龄幼虫头壳宽度及平均体长见表 2 .
表 2 各龄幼虫头充宽度及平均体长 单位 : m m
龄 期 头壳宽调查虫数 平 均 调查虫数
体 长
长短
o .9 0 se l
.
20
1
.
50一 2 . 6 0
2
.
80 - 4
.
3 0
4
.加~ 5 .加
5
.
6 0 - 7
.
9 0
5
.
4 0e 6
.
6 0
平均
1
.
10
2
.
12
1 研
4
.
9 7
6
.
6 1
6
.
5 3
。O飞à62.J工、,`4工J.咤甘jOIù.3铭678%03.00L1 10
2 3 4
幅 度
0
.
3 -习 . 3
0
.
4~ 0
.
5
0
.
6一习 . 7
0
.
7~ 心. 8
0
.
9一 1 . 0
.加 - 1 . 】O
0诊咤公ō、口`J
(四 ) 蛹 发育历期平均 21 天 . 预蛹期头膨大白色 , 体淡黄色 . 蛹期复眼黑色 , 头 、
胸 、 足均为 白色 . 腹部鲜黄色 ; 蛹后期体色渐变橙黄色一褐色一黑色 . 越冬后幼虫及蛹自然
死亡率为 68 . 5% . 主要天敌为小型红棕色蚂蚁及菌类 . 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见表 3 .
表 3 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 秦山中天门
虫 态 蛹 卵 幼虫 1 岭 2 岭 3 漪 4 岭 , 龄
生活期 5 / 8一 6 / 1 4一 6 / 1-6 6 / 16一 6 / 1 9一 6 / 2 3一 6 / 2卜 7 / 3一
阴 / 日 ) 6 / 6 6 / 2 3 7 / 12 6 / 2 7 7 / 3 7 / , 7 / 7 7 / 12
润查虫数 (头 ) 7 3 一3 1 一 9 1 26 一 9 1 0 1 19 1 19
平均历期 (天 ) 2 1 . 0 7 . 3 2 3 .呜 9 . 4 12 . 8 1 1 . 2 7 . 2 8 . 4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 ) 种群数量消长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密切相关 . 经林间调查 , 相对湿度在 70 % 以上
时 , 叶表面湿润 , 平均孵化率达 60 % , 反之 , 则有 80 % 的卵不能孵化 . 雨季幼虫自然死亡
率高 , 据 1990 年 6 月中旬一 7 月上旬调查 , 此期共降雨 9 次 , 降雨量达 1 19 1 . 3m m , 幼虫自
.4
, 华 东 昆 虫 学 报 第 l 卷
然死亡率为 21 . 8% . 另外 , 林地土壤深厚 、 湿润 , 适宜幼虫安全越冬 , 翌年成虫羽化率也
高 , 反之虫 口密度小 , 为害轻 .
(二 ) 林木生长势直接影响下代虫 口密度 . 成虫产卵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 在土壤肥沃 ,
背风的条件下 , 树势强 , 叶质厚而浓绿 , 成虫产卵多 , 虫叶率高 , 反之则低 . 不同地形潜叶
叶蜂为害程度见表 4 .
表 4 不同地形潜叶叶蜂虫叶率调查
地 形
山脊(风口 )
山坡 (背风 )
山沟 (涡风 )
每亩株数 树龄 (年) 调查总叶片数 有虫叶片数 虫叶率 (% )
泰山中天门
虫株卒 (% )
9 0 2 3 7
.
2 1侧】
7 7 7 4 8
.
8 1《沁
10 54 5 9
.
2 l 0()
00飞Jùl0ù、砂口00
防治试验
由于元宝械潜叶叶蜂在叶片内潜叶为害 , 老熟幼虫及蛹均在地下做土茧越夏 、 越冬 , 因
而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 采用化学防治 , 控制该虫大面积发生蔓延 , 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见表 5、 .6
表 S 喷界防治元宝械潜叶叶蜂试验效果
泰山 一9 9 0
态虫防治
时间
检查
时间
用药
浓度
供试
虫数 (头 )
死亡
数
更正死
亡率 ( % )
药地 剂点
咤é,`护ō、口-.…ō、甘`J咤J4O矛JQ月
死亡
率 (% )
10 .0
.97ó尝
1甘八, JOIù|219邓71ao川30286714里o幻“%
4 0%
氧化
乐果
乳油
5 0 0 X
吕OO X
VI / 16 VI / 19
l -
.
4 龄
幼虫
0诊4…气ùù七弓Q声90矛)nU.,or八咤口l9阴8.3198幻“35 0%久效磷乳
油
VI / 1 3 VI / 1 4
1一 5岭
幼虫
10 0 0 X
14 O0 x
20 0 X
对照
IO OO X
1 5 0 0 K
_
20 0 x
对照
中天门
罗汉崖
结 论
一采用 40 % 氧化乐果乳油及 50 % 久效磷乳油进行树冠喷雾 , 树干徐环 、 打孔等多种处
理方法 , 多种浓度的防治试验 , 均有一定杀虫效果 , 通过综合评判得知 , 以 40 % 氧化乐果
140 0 倍液 、 50 % 久效磷 2 00 倍液 , 喷冠防治效果最佳 . 在无水源的条件下 , 用 40 % 氧化乐
果 3 . 5 倍液涂半环及两种药剂的原液打孔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 .
二 .元宝械潜叶叶蜂幼虫期 2一 3 龄龄期较长 , 且此期取食量少 , 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 可
采用涂环 、 打孔等方法进行防治 ; 4一 5 龄幼虫平均发育历期短 , 食量大 , 此期不宜采用涂
环 、 打孔方法 , 应以喷冠防治效果最佳 .
第 1 期 刘静 :元宝械潜叶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4 5
防治
时间
内吸剂防治元宝械瀚叶叶蜂试验效果
检查 处理 用药 供试
日期 方法 浓度 虫数 (头 )
死亡
数
寮 iJl 1 9 9 0
更正死
亡率 (% )
虫岭地点
18390涂半环
IV / 1 4
l ~ 4
龄幼虫
1 8 1
IV / 2 4
3减
5 x
7 X
对照
9 1
.
8
3 3
一
3
1 8
.
0
中天门
Rù呢曰1.…21 .口I8呢口气flj了,..…86“12一”497
70一968
X火飞ù心J,`涂全环
Rù,山/VI
.o0/久效碑
ó、砂
VI / 1 3
3~ 5
岭幼虫
照一对一原液
罗汉崖
目了口Oō、口…XXX, .门`月马ù40 %
VI / 5
3 ~ 5
龄幼虫 VI / 1 5
打孔
方位
4 5
. 角
( 8孔)
打孔
方位
3 0
。 角
( 12孔 )
7 6
.
2
, 6
.
6
, 3
.
7
8 2
.
9
, 4
.
8
4 2
.
8
9 2
.
9
7 2
.
1
6 9
.
4
4 4
.
2
化氧乐果中天门
:3
2一98
XX
,.,`ù
5 0%
3 ~ 5
龄幼虫
原液
l 汉
2 X
3 减
对照
原液
姐 / 2 0 原液
l X
2 X
3 x
对照
20 7
3 0 9
3 8 8
1 1 1
10 2
3 , 5
2 4 0
1 13扭
4 2 1
8 4 6
4 8 1
6 50
4 2 8
4 1 1
6 3 3
7 6 2
1 3 9 8
7 9 1
7 15
74
9 0 9
3 9 5
5 3 0
7 3 8
吕2 1
2 19
5 2
10 7 ,
3 6 5
3 1 5
3, 8
6 14
3 3 5
3 1 3
3 5 8
1 6 9
1 3 8 8
70 2
5 9 4
4 5 7
8 3 7
3 4 0
3 5 4
4 , 6
17 8
8 3
.
1
6 1
.
4
9 2
.
1
8 6
.
1
6 6
.
8
6 4
.
5
2 1
.
7
9 9
.
1
8 5
.
,
7 8
.
4
5 0
.
7
8 9
.
9
8 2
.
3
, 7
.
6
5 4
.
7
久效碑咤甘
/姐
中天门
参 考 文 献
刘 静等 . 19 90 . 山东林业科技 (3) .
肖刚柔 . 19 9 2 . 林业科学 28 ( 2) .
S T U D I E S O N B IO N O M I C S O F 五r E S S A A C E R I C口 L A
X I A O A N D I T S C O N T R O L
L i u Ji n g
(OF
r e s ryr nI s t i r u t e o
.
f aT 她 n , hS a n do n g 2 7 l 0() 0 )
A b . t r ac t M “ s a a e e r i e o la . X i a o , fo u n d if r s t o n t h e M o u n t T a i o f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e e in
19 8 8
, o v e r w i n t e r s w i t h t h e 6 t h i n s t a r la r v a i n e a r t h一 e o e o o n u n d e r g r o u n d , P u P a it n g a n d
cm
e r g i n g in M a y o f t h e fo l l o w i n g y e a
r
.
I t s i n e id e n e e r a et 15 e l o s e l y er la t e d t o t h e e l im a et e o n
-
id it o n s a n d e o n t r o l e o u ld b e m a d e a t t h e l a r v a l s t a g e b y s P r a y i n g t h e t r “ e r o w n w i t h 5 0 %
m o n o e r o t o P h o s 2 0 0 0X o r 4 0 % o m e ht o a t e 14 0 0X
, r e s u l t in g i n m o r e t h a n 9 0 % l a r v a e k i l l e d
.
nI 多e it n g i n t o b o r ed h o l e s o f t r u n k w i th t h e a b o v e t w o e h e m i e a 1s o r sm e a r i n g r o u n d ht e t r u n k
w i t h 4 0 % o m e t h o a et SX e o u ld k i ll 9 0% l a r v a e
.
eK y w
o r d s : M
e s a a e e r iC o la X i a o
,
b io n o m i e s
,
e o n t or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