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1. 6 总第43期
34
编者按: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开发生物质能源已成为
当前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课题。麻风树作为新能源家族中的一员,现已从提炼生物
柴油的主要原料上升成为航空煤油以及某些化工产品不可替代的高级原料。云南是我国
麻风树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现有面积140多万亩,位居全国之首。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
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作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的主要参与单位,先后参
与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麻风树生物柴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7BAD32B0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化新能源专项“云南麻风树生
物能源原料高效生产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农业部项目“热带能源作物种质资
源”(11RZZY-20)等项目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积极运用于实践之中,取得
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特刊登他们的部分研究报告,以供参考。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32B00)”, 农业
部项目“热带能源作物种质资源”,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作者简介:张磊,女,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袁理春,男,研究员,从事作物资源与栽培研究。联系电话:0878-8211443;E-mail:lch180@sohu.com。
云南麻风树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云南是我国麻风树的集中分布地区,
具有湿热区和干热区不同地类的资源分布特
点。近年来,云南省麻风树产业发展迅速,
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本文通过调查总
结,阐述了云南发展麻风树产业的优势,指
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研
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能为生产实践提供
指导作用。
1 云南麻风树资源及其分布
我国麻风树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广
西、广东、海南等地,以云南最多,集中分
布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红河的“三江
一河”流域及其支流海拔200~1600m的干热
河谷区域。云南是我国麻风树产业培植和发
展的中心地区,有占全国80%的麻风树适宜
生长的干热河谷面积。
2 麻风树资源对比评价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调查收集了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
境内150份种质材料,对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对比见
表1。
张 磊1,2 李文昌2,3 苟 平4 齐冸伦5 袁理春1,2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云南元谋 651300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 650205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205
4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31 5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北京 100010)
表1 麻风树主要性状分析
材料来源 种仁平均粗 100株种子 最高粗脂 最高单株种 脂肪含量(%) 产量(kg) 肪含量(%) 子产量(kg)
云南省 60.45 174.50 66.32 3.49
四川 58.48 149.00 58.81 2.98
贵州 59.12 154.00 61.22 3.14
广西 58.64 150.00 59.94 3.00
云南湿热区 59.77 116.50 62.13 2.33
云南干热区 60.45 174.50 66.32 3.49
结论:云南省干热区最适宜麻风树生长,性状表现优越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在我国南方几个麻风树主要分布区,
云南麻风树不论是单株产量还是种仁含油量都优于其他省区,单
株产量相差0.35~0.49kg左右,种仁平均粗脂肪含量均相差1%~
资 源 开 发
35
2011. 6 总第43期
2%,最高相差4%~5%。说明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特
点,很适合麻风树生长,其生物学性状表现也较充分,
是资源利用和品种对比选育的理想区域,也是麻风树产
业发展的主战场。而单就云南本地来说,干热区麻风树
的产量和质量要优于湿热区,主要是干热区高温少雨,
有利于麻风树生殖生长和内含物的积累。在干热区发展
麻风树产业有目标生物量的优势,但由于降雨量少,加
大了原料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抚育管护成本。
3 科技支撑与产业现状
3.1 科技支撑
由于云南麻风树资源分布
较广,研究利用也相对较早。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
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林
业厅和相关地州林业部门共同
对麻风树综合利用开展研究工
作,但主要限于化学成分分析
研究、生态改善应用、抗微生
物、抗寄生虫中间宿主和生物
燃油探索实验等几个方面。由于受开发应用深度和应用
方法的限制,对麻风树资源及基础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
究,特别是对麻风树资源及高效种植方面的研究更少。
省内外一些研究单位也主要集中于材料收集方面的工
作,目前还没有对产业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种源
或优良品种,缺乏速生、丰产、高油的高效栽培措施。
当前,随着人们对麻风树价值的认识和国内外相关产业
的兴起,相关科研院校正在对麻风树的综合利用、规模
造林以及资源学、栽培学、生理学、育种学、病理学等
方面开展系统的探讨与研究工作。
3.2 产业发展方面
我国对麻风树的利用历史较长。起初主要是利用
麻风树抗旱耐瘠薄的特点,用于荒山造林,起到绿化固
土或阻挡泥石流的作用。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用麻
风树种仁榨取的油作为制造肥皂、油漆等的添加剂。民
间传统用于田埂绿篱和催吐剂油,也可治疗咳嗽、皮肤
病,缓解风湿病的疼痛,植株乳汁可封闭伤口并有杀菌
作用。还可以用种仁串连起来照明,也有少量去毒后食
用。近年来,由于麻风树在医药、生物燃油、有机农药
和饲料方面的综合利用价值,尤其是矿物燃料日益危急
的今天,麻风树油作为生物柴油的开发和利用在美洲、
非洲和亚洲等一些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也是一个
燃油紧缺的国家,对寻找生物燃油原料作为补充和替代
工作非常重视。作为我国生物燃油的首选树种之一,以
麻风树生物燃油为主的综合开发利用产业正在我国南方
地区悄然兴起。
4 产业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由于过去对麻风树原料生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
少,科技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进程,不能起到很好的支
撑作用。目前,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缺乏麻风树
优良繁殖材料和原料速生、丰产、高油产出配套技术,
以及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落
后。在生产中,种源混杂,
栽培方式和技术落后,原料
基地抚育管理技术措施落实
不到位,生长缓慢,不能达
到高效产出。表现最好的每
亩种子产量100~150kg左右,
种仁平均含油率45%~50%,
种子繁殖第3年开始挂果,营
养粗枝条扦插第2年挂果。以
白粉病、枝枯病、丽盾蝽等为
主的病虫害严重,发病率在30
%~50%,个别严重的地方达到100%,并且基本没有
防治措施,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 产业发展需求与发展趋势
目前,云南麻风树产业的发展,一是要强调种源的
适生性和优良种源的应用,以期收获高产、高含量的麻
风树果实,提高种植效益;二是要种植与加工配套,注
重产业的培育和产品开发;三是要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
密切结合,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四是建立麻风树生物
能源原料高效生产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充分发挥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益。同时,鉴于我国对麻风树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我省产
业培植关键技术需求,学术界应加强对支撑麻风树产业
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卫军,闽恩泽.发展我国生物柴油的初探[J].石油学报,
2003,19(2):1-6
[2] Kiu H S(丘华兴).Flora of China Tomus 44(2)[M].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6:148(in Chinese)
[3] Chen J S(陈冀胜),Zheng S(郑硕).Toxic Plant in Chinese[M].
Beijing:Science Press,1987:258(in Chinese)
[4] 林 娟,周选围,唐克轩等.麻风树植物资源研究概况[J].热带
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3):285-290
[5] 张明生,樊卫国,尹杰等.麻风树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利用[J].贵
州农业科学,2005,33(6):97-98
资 源 开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