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麻风树籽甲醇提取物浸杀钉螺上爬的实验研究



全 文 :例混合作溶剂 ,按前述浓度要求配成药液 ,用刻度吸管吸
取药液 2. 14ml均匀涂布在 16× 12. 5cm面积的 1号新华
滤纸上 ,经 2h待溶剂挥发后即可使用。 药纸现做现用 ,不
得超过 24h。
1. 3 检测方法
按照 W HO接触筒法检测 ,将药纸卷好放入接触筒
内 ,然后将饲养羽化的雌性中华按蚊用吸蚊管捕捉 20只
左右为一组。 再将吸蚊管中分组的蚊虫移入接触筒中 ,并
立即计算时间 ,接触至规定时间 ,立即将处理蚊移入恢复
笼中 ,恢复 24h ,计数死亡和存活蚊数。要求实验温度 25℃
左右 ,湿度在 80%左右。 恢复处理测试蚊时 ,注意保持温
度、湿度 ,如对照组死亡率 > 20% ,应重新进行实验 ,死亡
率在 20%以内 ,用 Abbo tt公式校正。
1. 4 数据处理
1. 4. 1 区分剂量抗性标准 死亡率在 98%以上表示敏
感 ; 80% ~ 97. 9%表示初级抗性 ; 80%以下表示肯定抗性。
1. 4. 2 抗药性强度 以系列时间分别计算出中华按蚊对
溴氰菊酯和二氯苯菊酯的 LT50和 95%可信限参数。
2 结果
2. 1 溴氰菊酯
区分剂量检测蚊数 78只 ,死亡率为 76. 92% ;系列时
间分别检测蚊数是 76、 81、 74、 66只 ;对照组共 83只 ,死亡
率为 7. 8%。经机率值回归分析法处理结果为 (P> 0. 05) ;
LT50为 36min, 95%可信限为 23~ 40min; LT95为 77min;
y= a+ bx为 - 0. 271 2+ 3. 662 0 x。
2. 2 二氯苯菊酯
区分剂量检测蚊数 81只 ,死亡率为 66. 67% ;系列时
间 64、 32、 16、 8min,分别检测蚊数是 81、 83、 78、 81只 ;对
照组共 91只 ,死亡率为 8. 80%。 经机率值回归分析法处
理结果为 (P> 0. 05) ; LT50为 33min, 95% 可信限为 32~
33min; LT95为 201min; y= a+ bx为 0. 380 8+ 3. 048 0 x。
3 小结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残效期长 、在人
体内易生物降解等优点 ,故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 、卫生
等防制害虫 ;但同时又属易产生抗性的杀虫剂 ,害虫对其
产生抗药性速度比有机氯杀虫剂快得多。 1992年笔者检
测溴氰菊酯 L T50为 22min,本次为 36min,抗性的增长速
度是惊人的。 中华按蚊对同类药物也产生了抗性 ,本次检
测二氯苯菊酯 LT50为 33min。
4 参考文献
[ 1 ] 蒋诗国 ,雷心田 ,夏瑞恒 ,等 .重庆市中华按蚊对杀虫剂抗
性检测报告 [ J] .现代预防医学 , 1993, 20( 4): 236~ 237.
·实验研究·
麻风树籽甲醇提取物浸杀钉螺上爬的实验研究
杨 燕 , 黄四喜 , 程忠跃 , 徐明星 , 毛重喜
(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 目的 了解麻风树籽甲醇提取物浸杀钉螺上爬现象对杀螺效果的影响。 方法 室内观察浸泡在不同浓度药
液中的钉螺上爬及死亡情况。 结果 钉螺在药液中立即上爬 , 1h达高峰 ,上爬率 86% ~ 92% , 48h自由上爬组各
浓度药液中钉螺死亡率与人为干涉组相应浓度中钉螺死亡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 0. 01)。 结论 该植物
杀螺剂对钉螺有激动作用 ,短时间内钉螺大量上爬 ,减少了接触药物时间 ,严重影响杀螺效果。
关键词:  麻风树籽甲醇提取物 ; 钉螺 ; 上爬率
中图分类号:   R184. 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2534( 2002) 01-0020-02
麻风树籽 ( Jatropha curcas seed)甲醇提取物灭螺实
验中观察到钉螺上爬明显 ,为了解钉螺上爬现象对灭螺效
果的影响 ,为现场应用及提高灭螺效果提供实验资料 ,我
们于 1998年 11月对麻风树籽甲醇提取物室内浸杀钉螺
上爬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作者简介:杨 燕 ( 1971- ) ,女 ,湖北人 , 1994年毕业于原湖北医
科大学 ,主管医师 ,主要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1. 1 材料
1. 1. 1 药物 麻风树籽甲醇提取物 ,为麻风树籽的甲醇
浸出液 ,有效成份浓度为 100mg /ml,由本实验室制备。 无
水甲醇 (分析纯 )由北京化工厂生产 ,批号 950406。
1. 1. 2 钉螺 采自武汉长江有螺江滩 ,经室内饲养 1d
后 ,取活动能力强的成螺备用。
1. 2 方法
1. 2. 1 药液配制 用去氯水依次配制 157. 9mg /L、 66. 3
·20·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2年第 10卷第 1期
mg / L、 27. 9mg /L、 11. 7mg /L、 4. 9mg /L、 2. 1mg /L浓度的
药物组各 500ml备用 ;另根据 157. 9mg /L浓度药物组
500m l中甲醇的含量配制甲醇对照组 ,含量 0. 158% ( ml /
ml)。
1. 2. 2 观察方法 观察钉螺自由上爬组: 取以上各浓度
药物组、甲醇及清水对照组各 100m l,分别置于 8个 500ml
烧杯中 ,每只烧杯中投放钉螺 50只 ,烧杯口以培养皿罩
住 ,任钉螺自由上爬 ,于投螺后 1、 2、 3、 4、 8、 24、 48h观察钉
螺上爬情况 ,记录爬出液面钉螺数 ,计算上爬率 ,并按上爬
时间和接触药液浓度的不同分别饲养在不同培养皿中。饲
养 24h后用针刺法鉴别死活 ,计算不同时间、浓度钉螺上
爬率及上爬钉螺死亡率。 48h后 ,未爬出液面的钉螺 ,用清
水冲洗饲养 24h,鉴别死活 ,计算残留钉螺死亡率 [1]。
经人为干涉使钉螺充分接触药液组: 仍取以上配制各
浓度药物组、甲醇对照组及清水各 100ml分别置于 8个
500ml烧杯中 ,每只烧杯投封口纱网袋一个 ,内装活螺 50
只。 48h后用清水冲洗 ,饲养 24h观察各组钉螺死亡情况。
表 1 不同时间及药物浓度组钉螺自由上爬情况及上爬钉螺死亡率
浓度
( mg /L)
1h 2h 4h
上爬
钉螺

上爬

(% )
上爬螺
死亡

上爬螺
死亡率
(% )
上爬
钉螺

上爬

(% )
上爬螺
死亡

上爬螺
死亡率
(% )
上爬
钉螺

上爬

(% )
上爬螺
死亡

上爬螺
死亡率
(% )
2. 1
4. 9
11. 7
27. 9
66. 3
157. 9
甲醇对照
清水对照
43
44
44
44
44
46
34
17
86. 0
88. 0
88. 0
88. 0
88. 0
92. 0
68. 0
34. 0
0
0
3
5
16
24
0
0
0
0
6. 8
11. 4
36. 4
52. 2
0
0
3
5
3
5
6
1
4
11
6. 0
10. 0
6. 0
10. 0
12. 0
2. 0
8. 0
22. 0
0
0
0
2
3
1
0
0
0
0
0
2 /5
3 /6
1 /1
0
0
3
1
2
1
0
0
6
11
6. 0
2. 0
4. 0
2. 0
0
0
12. 0
22. 0
0
0
0
0
-
-
0
0
0
0
0
0
-
-
0
0
   注:各浓度组观察钉螺总数均为 50只 ;实验时气温 19℃~ 21℃ ,水温 17℃~ 19℃。
2 结果与分析
2. 1 钉螺自由上爬组的观察结果
钉螺接触药液后即开始上爬 , 1h上爬达高峰 ,麻风树
籽甲醇提取物各浓度组和甲醇对照组及清水对照组上爬
率见表 1。各浓度药物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但与
甲醇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 ,与清水对照组差异
有非常显著性 (P < 0. 01)。 4h,各浓度药物组累计上爬率
均已达 94% ~ 100% ,与清水对照组 78%差异有非常显著
性 (P < 0. 01)。 1~ 4h间 ,不同时间、药物浓度组上爬钉螺
的死亡情况见表 1。48h后 , 11. 7mg /L、 157. 9mg /L组分别
残留钉螺 1、 3只 ,全部死亡。 以上各浓度药物组 48h总的
钉螺死亡率依次为 0. 0% 、 0. 0% 、 8. 0% 、 14. 0% 、 38. 0% 、
56. 0%。甲醇对照组 1、 2、 8、 24h累计上爬率分别 68. 0% 、
76. 0% 、 94. 0% 、 98. 7%与清水对照组 34. 0% 、 56. 0% 、
84. 0% 、 84. 0%差异也有显著性。 甲醇及清水对照组上爬
钉螺死亡率和残留钉螺死亡率均为 0。
2. 2 人为干涉组观察结果
浸泡 48h后各浓度药物组钉螺死亡率依次为 82. 0% 、
94. 0% 、 100. 0% 、 100. 0% 、 100. 0% 、 100. 0%。与自由上爬
各浓度药物组 48h钉螺死亡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
0. 01)。甲醇与清水对照组 48h死亡率均为 0。
3 讨论
麻风树籽甲醇提取物浸杀法 , 1h内钉螺上爬率很高 ,
说明该植物杀螺剂作用机制不同于五氯酚钠这种接触杀
螺剂 ,钉螺一旦接触常规杀螺剂量的药液 ,立即闭厣不
动 [2] ,而类似于低浓度的氯硝柳胺 ,对钉螺有激动作用 ,短
时间内大量上爬 ,逃避药液 [3] ,但对逃离药液的上爬钉螺
仍有杀伤作用 ,并随药物浓度越高 ,上爬钉螺的死亡率也
越高。
已进行的生物毒性研究及本次实验结果均提示 ,甲醇
作为该提取物的溶剂无杀螺作用 ,但本次实验中甲醇对照
与清水对照钉螺上爬率差异有显著性 ,说明甲醇可能对钉
螺也有一定激动作用 ,是否甲醇溶剂与药物协同作用导致
上爬率高 ,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人为干涉组 48h钉螺死亡率与自由上爬组差异有非
常显著性 ( P < 0. 01) ,说明钉螺上爬减少了接触药物时
间 ,严重影响了麻风树籽甲醇提取物的杀螺效果。 故在用
药后采取措施防止钉螺上爬是关键。为使该植物杀螺剂充
分发挥其杀螺效果 ,现场应用时 ,要先将有螺环境进行有
效处理 ,尽量去除芦苇、杂草等能让钉螺上爬的因素 ,浸杀
时将岸边露出水面的草皮铲入水中浸泡 ,延缓钉螺上爬 ,
使药液维持浸泡。为防止钉螺上爬 ,提高药效 ,还可合并使
作其他杀螺药。
4 参考文献
[ 1 ] 高智慧 ,戴建荣 ,曹 奇 ,等 .溴乙酰胺浸泡后钉螺上爬的
实验研究 [ J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1994, 6 ( 3): 147~
149.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 . 血吸虫病防治手册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0. 74.
[ 3 ] 高智慧 ,洪青标 ,戴建荣 ,等 .氯硝柳胺及与五氯酚钠复配
后钉螺上爬的实验研究 [ J ] .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 1998, 6
( 3): 113~ 115.
·21·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2年第 10卷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