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江西毛红椿种源的半同胞家系子代早期测定及其评价



全 文 :


收稿日期: 2011-12-30
基金项目: 江西省林业厅科技攻关项目(2000-1)和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GJJ1165Z)资助。
作者简介: 黄红兰,女,博士研究生,讲师。E-mail:2004honglan@163.com
* 通讯作者: 张 露,女,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zhlu@163.com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9(3): 371-376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网络出版时间:2012-4-28 8:08
[UR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162.S.20120428.0808.010.html
江西毛红椿种源的半同胞家系子代早期测定及其评价

黄红兰 1 ,张 露 1*,刘郁林 2,翟学昌 2
(1.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 330045;2.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州 341000)

摘 要:以江西 4 个种源 14 个家系的 2 年生毛红椿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采用 R 型因子法和多目
标局势决策法进行性状评定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和家系的胸径、树高、高径比、冠幅、冠径比、枝下高、
分枝数与抗病虫害、抗寒性指数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它们的遗传变异系数为 1.75%~52.73%;种源和家系的性状指
标遗传力分别在 0.21~0.86和 0.29~ 0.75之间;以胸径、冠幅、枝下高、分枝数和抗性指标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选
择,筛选出优良家系 4个(1、2、5、9号) ,均系官山自然保护区种源。
关键词:子代测定;R型因子法;多目标局势决策法;家系选择;毛红椿
中图分类号:S79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52X (2012)03037106

Early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half-sib progenies of 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
from Jiangxi provenances

HUANG Hong-lan1, ZHANG Lu1, LIU Yu-lin2, ZHAI Xue-chang2
(1. School of Landscape and Ar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2. Jiangxi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Ganzhou 341000)

Abstract: Fourteen progenies of 2 year-old half-sib 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 derived from 4 provenances
in Jiangxi provinc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ir traits and selected by R-factor method and decision making of
multi-objective sit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th the different provenances and
families were observed in their traits of diameter, height, height to diameter ratio, crown width, crown diameter
ratio, under crown height, number of branches and pest resistance, cold resistance index, whose genetic variation
coefficients were at 1.75%–52.73%, and their provenance and family heritability were at 0.21- 0.86, 0.29 - 0.75,
respectively.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the main indexes of diameter, crown width, under crown height, number of
branches and resistance index, 4 superior families named No.1, 2, 5, 9, which all derived from Guanshan Moun-
tain Natural Reserve, were screened out.
Key words: progeny test; R-factor method; decision making of multi-objective situation; family selection;
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

由于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的速生
和珍贵材用特性,开发利用得到较广泛重视。1977
年安徽省泾县较早引种人工造林[1],江苏、浙江、福
建、江西等省随后相继开展育苗、引种栽培、造
林[2-11]、优树选择[9,12]、表型分析、子代苗期遗传变
异规律[5,8]和树高、胸径生长指标的早期初选[12]等研
究,但良种选育工作进展不大,不利于毛红椿种质
资源开发利用。作者对江西毛红椿 4个种源 14 个半
同胞家系 2 年生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抗性等性状评
定,比较其性状差异及其遗传差异,并利用 R 型因
子法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综合评判,旨在探讨毛
红椿早期选择与评价指标,以加快毛红椿育种进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试验材料为毛红椿 4 个种源的 14 个家系,它
DOI:10.13610/j.cnki.1672-352x.2012.03.028
372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2年

们分别是: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号种源)
的 1~9号家系,江西农业大学(2号种源)的 10号家
系,江西信丰实验林场(3号种源)的 11~12号家系,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号种源)的 13~14号家
系。2009年 3月播种育苗,2010年 2月造林。造林
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湖边镇岗边村实验林,
E113°54′~116°38′、N24°29′~27°09′,海拔高 198 m,
坡度 20°,黄红壤,土层厚度 60㎝以上,腐殖质层
10~20㎝。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 1 572.4
mm,年平均气温 19.4℃,年均无霜期达 306 d,极
低温﹣4.2℃,年日照时数为 1 627.3 h。
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 15株,
株行距 4 m× 5 m。
1.2 调查统计
毛红椿基本无病害,幼苗期早春易发生寒害,
寒害症状为植株顶芽以下约 20 cm长度枯死,随后
在其枯死下部抽发枝条,通常抽发枝部分有 2个以
上分枝发生。毛红椿的幼龄林早期,一般在 6~8
月易受天牛蛀干危害,受害植株均表现为全株蛀空、
枯死。2010年 9月统计各家系各小区的寒害与病虫
害受害株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各小区的抗病虫害
(X1)、抗寒性指数 (X2)。
2011 年 11月调查生长性状,每小区选 4株健康
(未遭受病虫害、寒害)的优株,测定性状包括: 胸
径 (X3)、树高 (X4)、冠幅 (X6)、枝下高 (X8)、分
枝数 (X9),测量单株东西与南北冠幅,以其最大冠幅
统计为X6。计算各单株高径比 (X5)、冠径比 (X7)。
1.3 性状测定与统计分析
1.3.1 遗传参数统计 抗病虫指数=(小区总株数-
感病虫植株数)/小区总株数×100;
抗寒性指数=(小区总株数-感寒害植株数)/小区总
株数×100。
上述数据均采用 SPSS 17.0统计,LSD对处理
间的数据进行比较。显著性水平设定为 α=0.05。
1.3.2 数据统计 遗传参数统计。家系遗传力 h2
(%)=(S1-S2)/ (S1+(N-1) ×S2);遗传变异系数 (%) GCV=
δg / `x ×100
现实遗传增益 (%) G = ( `X ﹣`x) /`x ×100
理论遗传增益 (%) G = S×h2/ `X = i×δg×h2/`x ×
100。
式中,S1为家系间方差、S2为机误方差,N 为重复
次数,GCV、δg、G表示遗传变异系数、表型标准差、
遗传增益,X 入选群体的某性状平均值,x某性状
群体平均值。S、h2、i 表示家系选择差、家系遗传
力、选择强度。
多目标综合决策数据统计。多目标局势决策法
是将多目标单目标化,通过每个局势在多目标下的
效果测度求出各对策的综合效果测度 rij,rij(k) =
∑WKrij (k),其中 Wk 为第 k(k = 1, 2,⋯,9) 个目标的
权重,∑Wk = 1,所得综合效果测度值的大小即反映
各局势的优劣关系。局势 Sij为第 k个目标下效果白
化值(观测值) Uij (k) ,根据具体情况将效果白化值
转化为效果测度,具体做法有 3种[13-14]测度。其中
地径、抗性指标按 1)计算,其余以 2)计算。
希望局势 sij 的效果越大越好,采用上限效果
rij(k) = Uij (k) / max Uij (k) (1)
希望局势 sij的效果适中,采用适中效果测度
rij(k) = Ui0 (k) /(Ui0 (k) +|Uij (k) - Ui0 (k) |) (2)
希望局势 Sij 的损失越小越好,采用下限效果
测度
rij(k) =min Uij (k) / Uij (k) (3)
式中:Uij(k)为在第 k个目标下第 i事件中 j对策的效
果(观测值) ; Ui0(k)为第 m 个家系第 k个性状的适中
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半同胞家系子代生长、干形、抗性性状的遗传
变异
从表 1~表 3 可知,毛红椿半同胞家系子代测
定林的林木性状分化明显,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
高径比、冠幅、冠径比、枝下高、分枝数与抗病虫
害指数、抗寒性具有显著的家系效应,种源间树高、
胸径、冠幅、冠径比、枝下高、分枝数的差异均显
著。本试验发现抗病虫害、抗寒性能力在种源间差
异并不显著;而冠幅具有较大的家系、种源效应。
不同种源上述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在 1.75% ~
52.73%,枝下高、分枝数的遗传变化最大。这些指
标的种源、家系遗传力均较高,其中高径比、株高、
冠幅位居前列。上述结果说明毛红椿具有丰富的种
源、家系遗传变异,其优良遗传资源的选择潜力很
大,通过一定强度的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
2.2 主要经济性状间相关性
从表 4可看出,毛红椿苗木树高生长对分枝数
显著负效应,枝下高对分枝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
性达 0.909。抗寒性指数与胸径极显著正相关,与冠
幅显著正相关,高径比与冠幅、抗寒性指数均达极
显著负相关;冠径比、枝下高对抗病虫指数显著正
相关,但抗寒性与抗病虫害间的遗传相关几乎为 0。
说明毛红椿在生长过程中,生长性状、干形表型性
39卷 3期 黄红兰等: 江西毛红椿种源的半同胞家系子代早期测定及其评价 373


表 1 不同种源家系间性状的方差分析
Table 1 Variance analysis on traits between families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种源
Provenance
家系
Family
X1 X2 X3/cm X4/m X5 X6/m X7 X8/m X9
1 1 0.99a 0.77ab 4.92ab 2.64d 54.03e 4.28a 87.14bcd 0.83b 2c
1 2 0.96ab 0.72abc 4.04cde 2.65d 68.68cd 3.50bc 89.43bcd 0.71ab 2c
1 3 0.8c 0.9a 5.05a 3.20ab 58.00de 3.79b 76.49d 0.00f 0d
1 4 0.83bc 0.77ab 5.03a 3.14abc 59.98de 3.81b 76.23d 1.16e 3b
1 5 0.96ab 0.7bc 4.04cde 3.36a 85.46a 4.32a 110.09a 1.01de 2c
1 6 0.97ab 0.67bc 3.27f 2.91bc 73.98bc 2.91d 89.34bcd 0.78ab 2c
1 7 0.77c 0.63bc 3.76def 3.03bc 58.98de 3.02d 81.81cd 0.00f 0d
1 8 0.77c 0.62bc 3.27f 3.11bc 67.03cd 2.48e 77.66d 0.00f 0d
1 9 0.9abc 0.69bc 3.76def 3.00bc 59.67de 2.99d 81.17cd 0.91cd 2c
2 10 1.00a 0.74abc 4.42bc 3.22ab 75.42abc 3.78b 90.31bcd 0.61a 0d
3 11 0.83bc 0.61bc 3.63def 3.23ab 80.08ab 3.19cd 90.39bcd 1.07de 2c
3 12 0.97ab 0.55c 3.37f 2.92d 59.48cd 3.06d 92.05bc 0.85bc 3b
4 13 0.97ab 0.61bc 3.43ef 2.44ef 73.16bc 3.53bc 105.75a 0.96d 3b
4 14 1.00a 0.79ab 4.24cd 2.30f 55.08e 4.21a 99.27ab 1.01de 4a
0.91 0.70 4.02 2.95 66.36 3.49 89.08 0.71 1.7

表 2 F值及遗传力估算
Table 2 F-value and heritability estimates
变异来源
Source of variance
自由度
Df
X1
F value
X2
F value
X3
F value
X4
F value
X5
F value
X6
F value
X7
Fvalue
X8
F value
X9
F value
种源 Provenance 3 2.581 2.356 4.341* 9.131* 2.238 5.783* 7.031* 2.92* 5.441*
家系 Family 13 4.158* 2.355* 10.785* 8.224* 17.013** 21.011** 4.947* 2.889* 4.486*
区组 Block 2 0.05 0.189 0.178 2.311 0.102 1.895 1.094 1.142 0.596
种源h2s 0.35 0.31 0.22 0.8 0.44 0.21 0.43 0.63 0.86
家系h2f 0.49 0.3 0.68 0.74 0.75 0.72 0.42 0.29 0.68
注:*、**分别为0.05及0.01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下同。
Note: “*” and “**” refer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0.05 and 0.01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same below.

表 3 遗传变异参数统计
Table 3 Parametric statistic of genetic variation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家系
Family GCV /% GCV /% GCV /% GCV /% GCV /% GCV /% GCV /% GCV /% GCV /%
1 1.75 19.92 13.37 17.70 16.29 17.36 12.94 26.46 26.35
2 5.36 21.70 23.50 5.93 22.38 11.24 17.77 20.28 19.26
3 12.50 3.04 14.34 15.57 22.76 11.24 16.61 52.73 52.22
4 13.86 19.92 14.71 14.20 16.80 18.90 17.19 27.53 27.36
5 5.36 4.29 18.89 4.76 15.26 14.07 22.03 33.60 31.36
6 5.97 20.25 9.34 6.29 21.85 9.86 12.10 36.22 36.67
7 15.06 5.55 14.88 10.80 8.88 6.73 13.66 52.43 53.63
8 15.06 13.78 17.34 7.86 12.89 4.47 16.32 24.00 15.07
9 5.65 24.64 17.62 10.10 9.09 7.95 14.92 32.21 26.65
10 8.71 6.90 25.23 11.75 24.67 7.49 24.26 30.69 31.36
11 13.86 14.01 20.40 14.79 26.29 8.31 17.49 31.83 31.36
12 5.97 7.30 13.80 6.87 13.05 8.64 14.30 25.88 23.29
13 5.97 2.84 22.79 9.81 15.78 13.38 18.08 7.47 5.65
14 0.00 12.85 14.91 12.43 15.01 16.28 3.57 7.81 3.35
均值Mean 11.70 17.72 22.92 19.78 23.21 20.11 19.68 7.92 21.77

374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2年

表 4 性状相关性分析
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raits
项目 Item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2 0.026
X3 -0.012 0.869**
X4 -0.496 -0.019 0.062
X5 -0.298 -0.735** -0.795** 0.549*
X6 0.48 0.642* 0.732** -0.212 -0.758**
X7 0.677** -0.252 -0.284 -0.319 0.01 0.434
X8 0.431 -0.145 -0.04 -0.313 -0.175 -0.311 0.462
X9 0.539* -0.112 -0.059 -0.586* -0.325 0.325 0.492 0.909**

表 5 不同入选率家系性状的遗传增益
Table 5 Genetic gains on family traits in different selection proportion
入选率P%
Selected rate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理论遗传增益 20 9.8 9.29 31.41 16.24 37.91 26.91 19.26 10.06 23.26
Theoretical genetic gain 30 28.62 12.39 21.24 12.97 25.67 19.53 13.16 10.40 25.32
40 7.50 17.73 15.01 9.09 19.43 13.41 10.00 10.52 24.72
现实遗传增益 20 -3.90 15.87 24.35 10.85 -8.76 12.30 -10.27
Actual genetic gain 30 3.85 6.44 20.74 9.08 13.15 4.39 1.83
40 7.50 11.67 14.83 8.84 22.59 15.50 9.98

表 6 R型因子法分析
Table 6 Analysis of R-factor method
第一主分量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第二主分量 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变量
Variable 因子负荷量
Factor loading
特征向量
Eigenvalue
因子负荷量
Factor loading
特征向量
Eigenvalue
X1 0.228 0.787 0.014 0.145
X2 -0.089 -0.178 0.292 0.924
X3 -0.084 -0.158 0.301 0.957
X4 -0.189 -0.659 -0.026 -0.168
X5 -0.050 -0.288 -0.267 -0.902
X6 0.096 0.428 0.231 0.803
X7 0.237 0.779 -0.075 -0.145
X8 0.238 0.800 -0.034 -0.009
X9 0.264 0.893 -0.021 0.045
特征根 Eigenvalue 3.798 2.924
贡献率%Contribution 38.012 36.676
累计贡献率% Total contribution 38.012 74.687

状与抗性能力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相互间影
响较强,如果其中生长、干形发育出现问题, 很有
可能造成整株树的生长不良。
2.3 遗传增益
遗传增益 G( %)受选择强度、性状遗传力和变
异系数的影响,是表征人工选择取得改良效果的重
要指标之一。本研究选择强度采用 3 个水平的入选
率( 20% 、30%和 40%)比较,分别根据前面提及的
公式计算各性状的理论和现实遗传增益,结果见表
5。毛红椿理论遗传增益与现实遗传增益不太一致,
这可能是估算方法不同所致,也可能由于试验林分
处于幼龄阶段,性状还没有完全稳定表达所至。3 类
性状中,基本上是胸径、高径比的遗传增益 >分枝
数、枝下高、冠幅的遗传增益 >抗病虫指数遗传增
益,这个顺序与遗传变异系数排序大致一致。生长
性状遗传增益随入选率降低(选择强度增大) 显著
提高,相反,增大入选率可提高毛红椿抗病虫害与
耐寒性性状的遗传增益。
2.4 综合评价
2.4.1 R 型因子法综合评定 R 型因子法分析结果
见表 6,对第一主分量贡献率最大的是分枝数、枝
下高及冠径比,说明第一主分量主要反映家系杆形
分枝、枝下高的综合变量,称其为干形因子。对第
二主分量贡献最大的是苗木胸径和抗寒性指标,反
39卷 3期 黄红兰等: 江西毛红椿种源的半同胞家系子代早期测定及其评价 375


映家系胸径生长量、以及与其正相关性极显著的抗
寒性能力的综合变量, 称为促生长因子。R 型因子
法综合评定优劣为家系 13>2>14>1>9>12>5>6>4>
3>11>10>8>7(见表 7)。

表 7 R型因子法综合评定
Table 7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factor method
种源 Provenance 家系 Family Y1 Y2 ∑Pi 排序 Order
1 1 0.502 75 1.441 78 2.67 4
1 2 0.388 16 0.259 75 6.21 2
1 3 -1.662 24 1.620 53 -3.10 10
1 4 -0.205 62 1.098 79 -0.84 9
1 5 0.693 95 -0.021 24 -0.22 7
1 6 0.214 19 -0.975 87 -0.73 8
1 7 -1.280 94 -0.526 95 -8.61 14
1 8 -1.496 23 -1.281 15 -6.90 13
1 9 -0.123 16 -0.417 51 0.98 5
2 10 -0.656 18 0.494 85 -5.28 12
3 11 -0.053 39 -0.951 82 -3.68 11
3 12 0.700 29 -1.190 89 0.96 6
4 13 1.419 53 -0.582 62 8.41 1
4 14 1.558 91 1.032 34 5.92 3

表 8 多目标决策的效果测度值及其综合评价
Table 8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decision making of multi-objective situation
种源
Provenance
家系
Family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Pi 排序
1 1 0.99 0.86 0.97 0.90 0.71 0.82 0.98 0.89 1.00 0.899 8 2
1 2 0.96 0.8 0.80 0.90 0.90 1.00 1.00 0.76 1.00 0.899 9 1
1 3 0.80 1.00 1.00 0.92 0.83 0.92 0.88 0.00 0.00 0.705 2 12
1 4 0.83 0.86 1.00 0.94 0.83 0.92 0.87 0.83 0.75 0.872 0 6
1 5 0.96 0.78 0.80 0.89 0.91 0.81 0.81 0.93 1.00 0.875 5 4
1 6 0.97 0.74 0.65 0.98 0.86 0.86 1.00 0.84 1.00 0.873 1 5
1 7 0.77 0.7 0.74 0.97 0.94 0.88 0.92 0.00 0.00 0.655 3 13
1 8 0.77 0.69 0.65 0.95 0.82 0.78 0.89 0.00 0.00 0.612 6 14
1 9 0.90 0.77 0.74 0.98 0.94 0.87 0.92 0.98 1.00 0.898 6 3
2 10 0.88 0.92 0.99 0.92 0.99 0.00 0.00 0.720 1 11
3 11 0.72 0.92 0.86 0.92 0.99 0.88 1.00 0.865 0 7
3 12 0.67 0.99 0.89 0.89 0.97 0.91 0.75 0.846 9 9
4 13 0.68 0.83 0.95 0.99 0.84 0.97 0.75 0.850 6 8
4 14 0.84 0.78 0.72 0.81 1.00 0.93 0.33 0.806 8 10
权重WK Weight 0.120 0.112 0.113 0.120 0.100 0.115 0.110

2.4.2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综合评判 多目标局势
决策关键一步是综合决策矩阵的计算,即据各目标
下的权重不同对各目标下的决策矩阵进行线性加权
综合。鉴于本试验是为选育大径级材用毛红椿良种
的基础研究,并依据 R型因子分析结果,给予促生
长因子胸径、干形因子的枝下高以较高权重,确定
各目标的权重Wk(0.12、0.112、0.113、0.12、0.1、
0.115、0.11、0.1、0.11),将效果测度值加权综合后,
评定各家系优劣为家系 2>1>9>5>6>4>11>13>12>
14>10>3>7>8 (表 8)。
2.5 优良家系选择
R 型因子法与多目标局势决策法综合评定结
果是,生长、干形与抗性表现良好、排序始终在前
列是种源地官山自然保护区的家系 1、2、5、9号,
这些家系的子代测定结果明显优于其他家系和种
源,其母株可以作为进一步良种选育和育种材料的
重点。家系 4、6号的各性状居中。生长表现较差的
是家系 3、7、8、10。家系 11、12、13、14在不同
评价方法中位次变化较大,说明这些家系表现不稳
定,有待于进一步测试和观察。
376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2年

3 讨论
毛红椿良种选育的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苗
高、地径指标[8-9,12]在种源、家系及其单株间存在丰
富遗传变异,与本研究结果相同,这有利于良种选
育。本研究发现,在毛红椿早期生长过程中,其干
形与抗性性状方面也出现明显分化,并通过遗传测
定,包括生长性状在内,其干形与抗性性状均具有
明显的家系效应,且大都种源效应显著,同样具有
选育潜力。在 20%~40%入选率下,2 年幼龄林木
的生长、干形及其抗性性状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
具有较高的改良潜力;而枝下高和分枝数性状可能
还没有完全稳定表达,表现为遗传变异系数变化幅
度较大,现实遗传增益均为负值。与刘军等[15]分析
认为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的遗传力相对较低的观点并
不一致。
林木家系子代测定、选择主要是解决与经济性
状有关的问题,通常依据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及性状
在培育大径级材用良种的重要性,筛选代表性较强
的指标。本试验采用 R型因子法将毛红椿半同胞家
系的生长、抗性等经济性状归为 2 种因子:干形因
子、促生长因子。性状间的这种相关性分析表明,
毛红椿生长、干形、抗性性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材积与干形通直度、抗性性状在种源、家系水平
上存在显著正相关。故选择生长优良的种源或家系,
往往材性、抗性能得到一定的改良。目前毛红椿的
常规苗木选育注重地径粗度,不优先考虑株高,高
径比因而受一定限制,反而有益于显著提高冠幅、
抗性能力;如正向选择株高,则容易抑制表型性状
冠幅、枝下高、分枝数等,出现植株抗性下降。可
见毛红椿苗木常规选育比较合理,尚需进一步考虑
枝下高、冠幅、分枝数及抗性能力等性状。
毛红椿半同胞家系子代间在不同性状上都存在
变异,且家系间不同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还存在
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或复相关。故在不同育种目的
要求下,不同性状在评定过程中应予以不同分析,
增加了评价的难度。这种矛盾可以用现代统计手段
来解决,以减少某些工作的不必要性及盲目性。在
实际测定及评定工作中,R 型因子分析法就是一种
把多元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独立综合变量的统计方
法[16],并可剔除那些携带信息少、代表性差的指标。
作为一种对比,本试验还选用可以解决多目标之间
的不可共度性和矛盾性的一种统计方法多目标局势
决策法[17]进行评判,它根据毛红椿 R型因子分析结
果,给予生长量胸径、干形因子的枝下高以较高权
重。综合上述 2种评价方法,选出了均属江西官山
自然保护区种源地的优良家系 1、2、5、9号。
本研究以 2年生测定林的性状数据为基础开展
毛红椿的早期选择,存在着一定的漏选和错选风险。
对试验林进一步跟踪观测和分析及选择是规避此风
险的有效途径,在后续研究工作中应得到充分认识。
致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0150921 班学生
参加整地除草及测量、数据记录等工作。
参考文献:
[1] 戴其生, 张梅林, 徐玉伟. 红楝子人工造林试验初报
[ J ]. 林业科技开发, 1997(4): 40- 41.
[2] 宗世贤, 陶金川, 杨志斌, 等. 毛红椿的生态地理分布
及其南京引种的初步观察[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
学报, 1988, 12(3): 222-231.
[3] 邹高顺. 珍贵速生树种红椿与毛红椿引种栽培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4, 14(3): 271-276.
[4] 沈伟兴, 吴道圣. 毛红椿播种育苗技术[J]. 林业实用技
术, 2006(4): 24-24.
[5] 柳新红, 王章荣. 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阔叶树种评
价与选择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4): 497-513.
[6] 王树凤, 陈益泰, 徐爱春. 盐胁迫对 2 种珍贵速生树种
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16(1): 49-52.
[7] 张汝忠, 彭佳龙, 王坚娅, 等. 毛红椿播种育苗技术及苗
期生长规律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07, 27(4): 51-53.
[8] 陶丹, 武来成, 张露, 等. 毛红椿不同种源及家系间苗期
生长变异性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7, 26(4): 9-13.
[9] 刘军, 陈益泰, 何贵平, 等. 毛红椿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
传变异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1): 64-67.
[10] 张纪卯, 康木水, 连书钗. 毛红椿扦插育苗试验[J]. 西
南林学院学报, 2008, 28(6): 57- 60, 64.
[11] 戴慈荣, 郑卫华, 乔卫阳, 等. 毛红椿育苗和造林技术
[ J]. 华东森林经理, 2010, 24(1): 26-27.
[12] 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等.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
生长性状的早期测定[J]. 林业科技开发, 2010, 24(4):
36-38.
[13] 邓聚龙. 农业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M]. 济南: 山东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88: 179-194.
[14] 郭瑞林. 作物灰色育种学[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
版社, 1995: 274-286.
[15] 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等.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幼
林生长表现[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 27(6): 956- 960.
[16] 唐守正.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
社, 1984.
[17] 邓聚龙. 灰色系统、社会、经济[M]. 北京: 国防工业出
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