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



全 文 :作者简介 吴雪芬(1963-),女,江苏常熟人,副教授,从事园艺植物病
虫研究。
收稿日期 2007!09!10
重阳木斑蛾(HistiarhodopeCramer)又名重阳木锦斑
蛾,属鳞翅目,斑蛾科,是重阳木(BischofiatrifoliataHook)上
的食叶害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
湾、广西、云南及广东的沿海岛屿,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
印度尼西亚[1];只为害重阳木。该虫有隔年间歇发生为害的
现象,一般年份零星发生,为害不重。但自 2005年以来,由
于气候条件等因素,在苏州及其他地区种植的重阳木上,发
生为害严重。根据2006年9月23日对盘溪新村居民住宅
小区道路两侧60多株重阳木的调查,株被害率高达100%,
严重影响重阳木正常生长发育和环境绿化景观效果。针对
这一情况,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笔者在盘溪新村、彩
香一村、彩香二村、三元三村等居民住宅小区内栽种多年的
重阳木上,对重阳木斑蛾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定点观察,并
取样在实验室内进行饲养,观察该虫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
特性。2006年在彩香二村住宅小区内进行药剂防治试验,
并进一步探讨了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控制其进一步为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寄主材料。观察、调查材料取自苏州市盘溪新村、彩
香一村、彩香二村、三元三村居民住宅小区道路两侧重阳木
(树龄12~19年),药剂防治试验材料为彩香二村居民住宅
小区重阳木(树龄15~16年)。
1.1.2 试验用农药。20%米满胶悬剂(Tebufenozide)(美国
罗门哈斯公司制造)稀释 2000倍液,5%抑太保(Chlor!
fuazuron)(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浙江金牛农药有限公司
分装)1500倍液,25%灭幼脲 3号(Chlorbenzuron)悬浮剂
1000倍液(河北徐水产),Bt乳剂(山西省芮城生物农药厂)
1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deltamethvin)(拜耳杭
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制造)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
1.2 方法
1.2.1 采样与方法。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不定期、不
定点调查;严重发生为害期间:6月 20日至 10月 20日,每
3d调查 1次,对重阳木斑蛾进行定点、定株、定叶观察,调
查记载受害株数,30张叶片受害叶片数,最后计算株被害
率和叶被害率(表 1)。同时每隔一定时间在重阳木不同部
位采样,并取样在实验室内进行饲养、观察,在解剖镜下镜
检30头,观察、记载该虫形态特征、幼虫发育、成虫羽化、产
卵及越冬情况等,从而确定该虫年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1.2.2 药剂防治试验方法。2005、2006年9月第3代幼虫孵
化高峰期,在彩香二村居民住宅区道路两侧,取被重阳木斑
蛾为害严重的重阳木,分别用 20%米满胶悬剂稀释 2000
倍液、5%抑太保 1500倍液、25%灭幼脲 3号悬浮剂 1000
倍液、Bt乳剂1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2000倍
液5种农药处理,每种药剂处理3株重阳木,共15株,设清
水喷施作对照(CK)。采用 3WD!16型电动喷雾器进行常规
机器喷雾,喷药时均匀周到,水量足,最好用大机喷雾。分别
于处理后3、7、10、15d调查幼虫存活情况(残留活虫数量),
每处理随机抽取30张叶片,最后根据幼虫死、活情况,计算
虫口减退率或死亡率和防治效果。以虫口死亡率或虫口减
退率表达防治效果[2-3],其公式为:
虫口死亡率或虫口减退率=
防治前活虫数-防治后的活虫数
防治前活虫数
×100%
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
吴雪芬,韩 鹰,田松青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摘要 [目的]探讨重阳木斑蛾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技术。[方法]于2005~2007年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定点采样调查观察该虫的
生物学特性,并通过药剂防治试验探讨控制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该虫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重阳木树皮、
枝干、缝隙、树下土中等处越冬。第1~4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
中、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经试验,在第2、3代幼虫1~2龄高峰期分别用20%米满胶悬剂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
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BT乳剂1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防治,效果显著,校正防效
达85.60%~96.40%。[结论]该研究为重阳木斑蛾的科学防治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 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综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35-11396-03
Discusson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bservationofHistiarhodopeCramerandItsIntegratedControlTechniques
WUXue!fenetal(SuzhouPolytechnicalColegeofAgriculture,Suzhou,Jiangsu215008)
Abstract [Objective]Thestudyaimedtodiscussthe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HistiarhodopeCrameranditsintegratedcontroltechniques.
[Method]The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H.rhodopewereobservedthroughsystemicfieldinvestigationandfixedsamplinginvestigationandthe
integratedcontroltechniquesonH.rhodopewerestudiedbymedicamentcontrolexperiment.[Result]H.rhodopehad4generationsperyearin
Suzhouareaandthematurelarvalivedthroughwinterinbark,stems,gapandsoilunderthetreesofBischofiatrifoliataHook.Theharmpeakof
1st~4thgenerationlarvawerefrommiddleandlateMaytomiddleJune,frommiddleandlateJulytoearlyAugust,lateAugusttomiddleandlate
SeptemberandlateOctobertomiddleNovember.ThefieldexperimentsshowedthattheefectsofcontrolingH.rhodopewithpesticidesof20%
tebufenozidesuspensionagentdilutedby2000times,25%chlorbenzuronsuspensionagentdilutedby1000times,5%chlorfluazuronEC
dilutedby1500times,BTECdilutedby1000times,2.5%deltamethrinECdilutedby2000timesintheharmpeakof1st~2ndinstarof2nd
and3rdgenerationlarvaweresignificant,withrectifiedcontrolefectsreaching85.60%~96.40%.[Conclusion]Thisresearchprovided
experimentalbasisforcontrolingH.rhodopescientificaly.
Keywords HistiarhodopeCramer;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tegratedcontroltechniques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35):11396-11398 责任编辑 张杨林 责任校对 王 淼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07.35.094
上式计算出的虫口死亡率或减退率包含了杀虫剂和自
然因素两种原因造成的死亡,若害虫的自然死亡率(对照区
死亡率)低于5%,则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了药剂的真实效
果,校正死亡率直接减去自然死亡率(CK),若自然死亡率
在 5%~20%,则应以下列校正虫口减退率予以更正,若自
然死亡率大于20%,则试验失败,需要重新进行。
校正虫口减退率=
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00%
试验中,害虫自然死亡率(CK)均在5%以下,所以校正
虫口死亡率或虫口减退率(%)=死亡率(%)-CK。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阳木斑蛾发生为害情况 重阳木斑蛾以幼虫啃食
树叶为害,低龄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为害严重时,2~3d内
把全树叶片吃光(表1)。
2.2 重阳木斑蛾形态特征
2.2.1 成虫(图 1)。成虫体长 10~17mm,平均 15mm;翅展
27~40mm,平均 33mm。成虫头、胸及腹部大部分红色,头
小,有黑斑,前翅基部下方有一红点,后翅翅基到翅顶蓝绿
色。触角黑色,双栉齿状,雄蛾触角较雌蛾宽。前胸背面褐
色,前、后端中央红色。中胸背黑褐色,前端红色;近后端有
2个红色斑纹,或连成“U”字形。前翅黑色,反面基部有蓝
光,前后翅反面基斑红色。后翅第2中脉和第3中脉延长成
一尾角。腹部红色,有黑斑5列,自前而后渐小,但雌者黑斑
较雄者大,以致雌腹面的 2列黑斑在第 1~5或第 6列合成
1列。雄蛾腹末截钝,凹入;雌蛾腹末尖削,产卵器露出呈黑
褐色。
2.2.2 卵。卵圆形,略扁,表面光滑;初为乳白色,后为黄色,
近孵化时为浅灰色。卵长0.67~0.78mm;宽0.34~0.49mm。
2.2.3 幼虫(图 2)。幼虫体长 18~27mm,肉黄色,背线浅黄
色;从头至腹末节在背线上每节有椭圆形一大一小的黑斑;
亚背线上黑斑两端具肉黄色小瘤,上有黑色短毛1枚,在气
门下线每节生有较长的肉瘤,上生有较长的黑色斑2枚;体
肥厚而扁,头部常缩在前胸内,腹足趾钩单序中带;体具枝
刺,有些枝刺上具有腺口。1龄幼虫体长1.23~1.47mm,体浅
黄色,生有不发达的枝刺,头部暗褐色,自中胸后半部起,体
背两侧各有2条并列的淡褐色纵带纹,达第8腹节,后端几
乎相接。2龄幼虫体长2.16~2.37mm,体上枝刺略较1龄明
显,体背两侧各只有 1条较宽的深褐色纵带纹,后端相接,
呈长“U”字形,其余特征与 1龄幼虫相同。3龄幼虫体长
4.15~4.36mm,体背面暗紫红色,体具显著的枝刺,头部淡褐
色,前胸背面淡黄褐色。4龄幼虫体长6.51~7.14mm,头部褐
色;前胸前侧缘黄色,前胸背板褐色,各体节背面中央有黑
色短横条斑;背面两侧枝刺间有黑色圆形斑;与这些体斑相
应的位置,各体节相邻处有黑色横条斑和圆形斑,组成体背
3列黑色斑纹。5~7龄幼虫与4龄相似,体色较黯淡,呈粉灰
红色至暗灰红色;体背面枝刺淡红至桃红色。5龄体长为
11.77~12.23mm,6龄15.63~18.75mm,部分有 7龄,少数达
8龄的幼虫体长 21mm左右,幼虫中、后胸各具 10个枝刺。
第1~8腹节皆具 6个枝刺,第 9腹节位于腹部两侧的枝刺
棕黄色,较长,体背面的枝刺大都紫红色,较短。
2.2.4 蛹。蛹体长 12.6~18.3mm,平均 14.7mm。蛹黄色,初
化蛹时腹部微带粉红色,随后头部变为暗红色,复眼、触角、
胸部及足、翅黑色;腹部桃红色,第 1~7节背面有 1个大黑
斑,侧面每边具1个黑斑,腹面第6、7节各有2个大黑斑并
列。茧丝质,茧长 19.00~23.00mm,平均 21.60mm;宽 6.40~
8.50mm,平均7.34mm,白色或略带黄白色或淡褐色。
2.3 重阳木斑蛾年生活史 根据田间观察:重阳木斑蛾在
苏州地区 1年发生 4代,以老熟幼虫在重阳木树皮、枝干、
树洞、墙缝、石块、杂草等处结茧潜伏过冬。越冬幼虫至次年
4~5月化蛹,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中、下旬为
发蛾盛期。苏州第 1代幼虫于 5月下旬盛孵,6月上、中旬
为食害盛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下树结茧化蛹,6月下
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幼虫于7月上、中旬盛
孵,7月下旬幼虫能在 3~4d内把全树叶片吃光,8月上、中
旬下地结茧化蛹,8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3代幼虫于8
月下旬盛发,常见于 9月上旬食尽全树绿叶,仅余枝丫,10
月中、下旬陆续见蛾。第 4代幼虫发生于 11月中旬,11月
下旬开始越冬。各世代生活历期为:第1代63.7d(23.2℃);
第 2代 51.5d(31.8℃);第 3代 53.3d(30.2℃);第 4代(越
冬代)183.4d(13.4℃)。各代发生期分别为:5月上旬至6月
中、下旬;6月中、下旬至 8月上旬;8月上、中旬至 9月中、
下旬;10月上、中旬至次年4月中、下旬。全年以第2、3代为
害最烈,第4代幼虫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陆续蛰伏越冬。
2.4 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 成虫白天活动、羽化。飞翔
时间在 16:00~18:00,其余时刻多栖息在树干枝叶前处,不
时缓缓爬行,羽化当天或次日 14:00~20:00交尾。成虫常飞
往树木花间吸食补充营养。产卵于枝干皮下和聚产于寄主叶
片背面,卵粒紧密排列连成片,1次产卵5~20粒,一般10粒
图1 重阳木斑蛾成虫
图2 重阳木斑蛾幼虫
表1 重阳木斑蛾对重阳木为害情况调查
地点
总株
数∥株
株被害
率∥%
叶片
数∥张
叶被害
率∥%
30张叶总
虫数∥头
叶平均虫
数∥头/叶
盘溪新村 64 100 30 100 131 4.3
彩香一村 56 100 30 100 109 3.6
三元三村 52 100 30 100 76 2.5
注:统计时间为2006年8月23日。
吴雪芬等 重阳木斑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35卷35期 11397
(上接第11395页)
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该试验采用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桔梗试管苗茎尖,取
得了理想的结果,成活率达到了 86%。保存后的再生植株
由茎尖直接分化而来,生长和分化正常,这在一定程度上保
证了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该结果为冬凌草种质资源超
低温保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静一.野生冬凌草资源分布调查、开发与保护[J].河南林业科
技,2004,24(30):48-50.
[2]李景原,王太霞,杨相甫,等.冬凌草愈伤组织及细胞培养的研究
[J].中草药,2000,31(12):938-941.
[3]PENNYCOOKEJC,TOWILLLE.Cryopreservationofshoottips
frominvitroplantsof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Lam]by
vitrification[J].PlantCelReports,2000,19:733-737.
[4]王子成,邓秀新.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柑桔茎尖及植株再生[J].园
艺学报,2001,28(4):301-306.
[5]艾鹏飞,罗正荣.柿和君迁子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再
生植株遗传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2023-2027.
[6]薛建平,张爱民,柳俊,等.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地黄茎尖[J].农业生
物技术学报,2003,11(4):430-431.
[7]李明军,洪森荣,徐鑫,等.怀山药种质资源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J].作物学报,2006,32(2):288-292.
[8]梁宏,王起华.植物种质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J].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5(27):43-45.
左右。室内饲养观察雌蛾每只产卵200多粒,卵期5~6d。卵
多在 6:00~10:00孵化,黄昏及夜间孵化的甚少。低龄幼虫
群集为害,稍大后吐丝下垂,借风力分散取食枝叶,扩散为
害,虫量大时,3~4d内把全树叶片吃光。幼虫老熟后吐丝下
垂,部分在叶面结茧化蛹,部分到地面枯枝落叶层结茧化蛹。
苏州重阳木斑蛾各世代卵期:第 1代 10~17d(均温 23.8
℃);第2代6d(均温31.5℃);第3代7d(均温 30.2℃);第
4代13d(均温23.7℃)。幼虫大多于叶背取食叶片,食料缺
乏时,亦取食叶柄及嫩枝的皮层。1~3龄幼虫多在叶背食害
成短条状透明斑,残留上表皮;4龄幼虫后期有的食叶,使
叶穿孔或有缺刻,严重者所有叶片呈褐色,状如火焚,枯叶
纷纷脱落;5龄以后被害叶全部呈缺刻状,严重时叶片被
吃光,仅存枝干。幼虫昼夜取食,夜间食量较白天约多 1/5;
幼虫食叶数约为13~24片;受惊扰时,体背一些枝刺上的腺
口分泌出无色透明带有粘性的腺液,凝附于腺口上,挥发出
一种腥臭味,借以御敌;有食蜕习性。幼虫在气温 10℃以上
时常见取食;但以气温达15℃以上时取食较为频繁;8℃左
右为进食温度的低温界限。幼虫共 6~8龄,大部分为 6或 7
龄。苏州各世代幼虫历期:第1代35~43d,平均 37.3d(23.8
℃);第2代 30~36d,平均 32.3d(32.1℃);第 3代 25~46d,
平均33.4d(30.7℃);第 4代(包括越冬期)132~163d,平均
142.5d(19.6℃)。幼虫老熟后多吐丝坠地结茧,有的沿树干
爬行下地,坠地时刻多在 6:00~8:00。下地后在叶面较宽大
的鲜或枯的落叶正面,经 1~2d吐丝结薄茧,也有少数在其
他薄片状物体上结茧或在寄主树上、附近矮小灌木叶上及
附近居民的墙缝内化蛹。各世代蛹历期:第 1代 9~11d,平
均 9.8d(28.4℃);第 2代 8~12d,平均 10.ld(30.l℃);第 3
代 14~19d,平均 15.7d(21.5℃);第 4代(越冬代)14~24d,
平均20.2d(19.6℃)。少数化蛹过冬的,蛹期达1.5~2个月。
2.5 重阳木斑蛾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表 2表明,5种药剂
对重阳木斑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校正死亡率
均达到85%以上。效果最佳的为20%米满和 25%溴氰菊
表2 5种药剂对重阳木斑蛾幼虫孵化高峰期防治效果
药剂
稀释
浓度

药前基数
(30张叶)

药后3d 药后7d 药后10d 药后15d
死亡率
%
校正死亡
率∥%
死亡率
%
校正死亡
率∥%
死亡率
%
校正死亡
率∥%
死亡率
%
校正死亡
率∥%
20%米满 2000 157 54.70 51.69 73.10 70.20 85.30 83.00 97.90 96.40
25%灭幼脲3号 100 141 47.50 44.49 64.20 61.30 72.00 69.70 93.00 91.50
5%抑太保 1500 127 33.30 30.29 56.82 53.92 78.00 75.70 87.10 85.60
Bt乳剂 1000 105 27.80 24.79 58.50 55.60 74.70 72.40 89.60 88.10
2.5%溴氰菊酯(敌杀死) 2000 136 68.90 65.89 87.30 84.40 93.20 90.90 98.00 96.50
CK 143 3.01 2.90 2.30 1.50
注:统计时间为2006年9月16日。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酯,药后15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40%和96.50%。
3 重阳木斑蛾防治技术
(1)林业技术防治。合理抚育管理,冬季清理枯枝落叶,
翻耕杀死越冬虫茧,破坏化蛹场所,减少越冬虫基数。
(2)越冬前进行树干束草诱杀或树干涂白,涂白剂里加
少量药剂如40%乐果乳油等。
(3)人工捕杀幼虫。幼虫老熟下树结茧期间,人工捕杀
幼虫。
(4)保护利用天敌[4]。重阳木斑蛾有多种天敌,应重视保
护和利用,如寄蝇 2种,数量较多的一种为日本追寄蝇,横
带沟姬蜂寄生于蛹,卵寄生蜂第2代寄生率达27.7%以上;
另一种为茧蜂,绒茧蜂寄生于幼虫,寄生率达5.8%~16.0%;
此外还有细菌寄生于幼虫,另外有天敌鸟类。大发生年份的
后期群体常受多种天敌寄生,这种自然控制可能是间歇大
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5)物理防治。利用成虫趋光性,以黑光灯诱杀成虫。
(6)化学防治[5]。除上述药剂外,大发生时在低龄幼虫
期,每公顷用20%菊杀乳油300ml或杀螟硫磷溴氰菊酯复
配剂(50%杀螟硫磷乳油和溴氰菊酯乳油按4∶1比例)600ml、
50%敌敌畏乳油 900ml、90%敌百虫晶体 1125g、50%杀
螟硫磷乳油900ml、50%辛硫磷乳油900ml、21%增效氰马
乳油450ml,对水1200kg喷雾,毒杀幼虫。
参考文献
[1]蔡邦华,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564-567.
[2]吴时英,孙迎,石情俊,等.香樟兰矩瘤蛎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
初探[J].上海农业学报,2004,20(1):105-110.
[3]吴时英,石情俊,李文辉,等.樟木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初探[J].
上海农业学报,2004,20(2):80-84.
[4]郑汉业.重阳木斑蛾的研究[J].昆虫学报.1957,7(1):355-359.
[5]蔡平,祝树德.园林植物昆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14-
221.
1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