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的新思路与临床体会



全 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年第 13卷第 4期 ··
表 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与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药比较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君 麻黄、生桑白皮 麻黄、生桑白皮
臣 杏仁、生姜、赤小豆 杏仁、防风、黄柏
佐 连翘、赤小豆 连翘、赤小豆、苍术、薏苡仁、厚朴、白鲜皮
使 甘草、大枣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的新思路与临床
体会
刘爱民 1,胡秀云 2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郑州 450002;2.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8)
关键词: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湿疹;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09(2014)04-0239-0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263条“伤寒
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1]主要
用于治疗阳明病表邪未尽的湿热发黄证。我们根据
湿疹的发病机制与此方的组方原理,将麻黄连翘赤
小豆汤加减化裁后用于治疗湿疹,取得良好的疗
效。现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湿疹的新思路
和临床应用体会简要总结,供同道参考。
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及其处方新解
原方组成及方义:麻黄 2两(去节)、连翘 2 两
(连翘根是)、杏仁 40个(去皮尖)、赤小豆 1升、大
枣 12枚(破)、生梓白皮 1升(切)、姜 2两(切)、甘
草 2两(炙)。处方立法主要是辛散解表,宣发郁热,
使湿热从肌表和小便外泄。用于阳明病湿热兼表发
黄证。
根据仲景原方的立意,笔者将原方加减后用于
治疗湿疹,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加减麻黄连翘赤小
豆汤:麻黄、防风、炒杏仁、连翘、赤小豆、生桑白皮、
苍术、生薏苡仁、厚朴、黄柏、白鲜皮。此方去掉原方
中的生姜、甘草、大枣,嫌其甘温,与肌肤湿热不宜
(生姜虽有解表发汗之功,但因其还具温中作用,且
加有防风,祛风胜湿,故去之)。加防风,以加强麻、
杏的宣肺除湿之功,加苍术、薏苡仁、黄柏,以燥湿
清热,厚朴芳香化湿行气,白鲜皮走表,除肌肤之湿
热。全方辛温解表宣肺与肃肺清热燥湿并举,一宣一
肃,使肺气宣降复常,水湿自然排出体外。苍术、薏
苡仁、连翘、赤小豆、黄柏、厚朴、白鲜皮等清除既成
之湿热,则湿疹痊愈。二方的主要区别在于加减麻
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强了宣肺除湿和清热除湿的功
效。用于治疗风寒外束,湿热蕴肤之湿疹,最为贴切。
2 最佳适应证风寒束肺湿热蕴肤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应的证候特点是,外
有风寒束肺,内有湿热。肌肤湿热可能有两种途径
导致:其一,风寒束肺,水湿停聚。《素问·经脉别论》
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曰:“肺朝百脉,输
精于皮毛。”[2]生理情况下,肺在上焦,将津气敷布全
身,滋养肌肤、五脏,当风寒外袭,毛窍、腠理闭塞,
则肺的宣发、敷布功能失职,原本如“雾露”之溉的
津气不能敷布而停聚为“水湿”,发为丘疱疹,形成
湿疹皮损。其二,原本内生之湿热外溢肌肤,表现为
丘疱疹,湿疹形成。因此,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
病机特点是外有风寒束肺,内有湿热蕴生,这是最
基本的选用原则。观其组方之妙,在“麻黄”与“生桑
白皮”二味。麻黄辛温宣散,主开;桑白皮苦寒肃肺
行水,主合。一开一合,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水道通
利,湿热尽除。可见,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最佳
适应证是秋冬及初春季节发病的湿疹,即素有湿
热,又感受外来之风寒,湿热聚于肌表,形成湿疹。
对于湿疹的辨证,目前本科教材只有湿热蕴肤、脾
虚湿蕴、血虚风燥 3种证候,还没有把湿疹客观存
在的证候较为全面的列出,上述肺失宣发、敷布导
致水湿停聚引发湿疹的病机非常重要,却没有被归
纳进去(风寒束表,水湿郁阻证),还有本文论述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风寒束表,湿热内蕴)以及阳
虚外寒证(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其原因在于对湿疹
的辨证思路过于狭窄,笔者有专文论述,希望今后
能够补充、完善[3]。
笔者采用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尤
·学术探讨·
239
Chin J Dermato Venerol Integ Trad W Med 2014, Vol.13 No.4··
其是冬季湿疹疗效确切。举一病例:患者男,23岁,
2011年 3月 26日初诊。主诉:颈、背腰部出大量密
集丘疹,痒 6年。病史:6年来颈背腰部出大量密集
丘疱疹,痒,时轻时重,迁延至今。现皮疹几乎满布
全背,色暗,痒剧,纳可,大便干。舌稍红,苔薄腻黄,
脉沉。诊断:湿疹。证属风寒外束,湿热蕴肤。治宜
辛温宣散,除湿清热。方用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生麻黄 9 g,防风 12 g,连翘 12 g,赤小豆 15 g,生桑
皮 15 g,苍术 15 g,生苡仁 12 g,陈皮 6 g,黄柏 10 g,
栀子 12 g,白鲜皮 20 g,通草 6 g。7付,水煎服。外用
曲安奈德乳膏。药后皮损全部消退,痒止。舌稍红,
苔薄白,脉细,左脉弱。中药原方去通草,加生地 15 g,
再服 10付,皮疹消退,未见新皮损出现而愈。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3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运用指征
通常是外界寒冷的秋冬和初春发病或加重,发
病前往往有受寒或感冒病史,也可以没有明确的诱
发因素。患者多数没有恶寒发热的表证,此点应当
注意。皮损为密集丘疱疹、红斑或渗出,瘙痒,多发
于头面或躯干、四肢伸侧,舌红,苔黄腻,脉滑。此为
基本指征,临床常兼有气虚、阳虚、脾虚、肝郁等,均
可随证加减用之。不宜仅仅根据皮损为丘疱疹、红
斑、渗出等莽撞使用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
4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证化裁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适应证已如上述,外
界寒冷的大环境是该方运用的基本条件,可以认
为,外界条件(寒冷)是恒定的,但具体到每一位患
者的体质、性格、生活与饮食习惯以及皮损的部位
则是有区别的。因此,其内部湿热产生与存在的部
位有所不同,常见的有湿热在肝经,湿热在脾胃等,
还常见兼有气虚、阳虚或阳气不通、肝气郁结、脾虚
等多种细微差别,不明晰其差别,就不能全面阻止
湿热产生各个环节,遣方用药势必不贴切,以致于
影响疗效。例如,湿热在肝胆者,加柴胡、黄芩、栀子
等;头面皮损严重者,重加黄芩;兼有气虚者,加生
黄芪;兼阳虚者,加桂枝、制附子、干姜等;兼肝郁
者,加柴胡、佛手;兼脾虚者,加党参、炒白术、炒山
药,等。兹以案例说明。
病案一:患者女,42岁,2010年 12月 14日初
诊。主诉:面颊、耳、头皮痒、皮肤增厚 3年。病史:3
年来面颊、耳、头皮痒,严重时皮肤增厚,曾在多家
中医院中西药治疗,效不佳。现面颊皮肤对称性轻
度增厚,瘙痒,色沉,纳可,月经前皮损加重。舌偏
淡,苔白腻,脉右弱,左可。诊断:慢性湿疹。证属:风
寒闭肺,肝胆湿热,兼卫气不足。治应辛温开宣,疏
肝清热,益气固表。方用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
裁:生黄芪 20 g,生麻黄 9 g,桂枝 12 g,防风 15 g,生
桑皮 15 g,柴胡 10 g,苍术 15 g,生薏苡仁 30 g,川朴
9 g,黄芩 12 g,白藓皮 20 g,赤小豆 15 g,7剂,水煎
服。二诊:面颊皮损减轻,舌淡红,苔厚腻淡黄,脉
可。中药原方加栀子 12 g,再服 7剂后,皮损消退,
恢复正常色泽,口干,舌淡红,苔黄腻厚,脉可。原方
略事加减续服 8剂,巩固疗效。
病案二:患者女,65 岁,2011 年 12 月 1 日初
诊。主诉:面、眼睑红肿,手背丘疱疹伴瘙痒 2个月
余。现病史:2个月前面、眼睑红肿,手背出丘疱疹,
瘙痒,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未效。现面部淡红斑,脱
屑,眼睑水肿、增厚,手背密集丘疱疹,瘙痒。纳食二
便可。舌稍红,苔薄白,脉沉。诊断:湿疹。证属风寒
外束,脾肺湿热。治宜宣肺散寒,燥湿健脾,清热祛
风。方选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生麻黄 7 g,
防风 15 g,连翘 12 g,生桑皮 15 g,苍术 15 g,生薏苡
仁 20 g,陈皮 9 g,黄芩 15 g,黄柏 10 g,赤小豆 15 g,
益母草 15 g,白鲜皮 20 g。10付,水煎服。2011年 12
月 6日二诊:皮损基本消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中药原方去黄柏,加钩藤 12 g(后下)。10付,水煎
服。2011年 12月 16日三诊:皮损全部消退,舌淡
红,苔薄白,脉左沉,右可。中药原方加减,又服 14
付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两则病案均就诊于冬季,体内均有湿热,
故均适用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病案一皮损部位
为头面、耳部,且月经前皮损加重,定位湿热主要在
肝胆。查其舌偏淡,右脉弱,表明卫气、卫阳也不足,
这就把外有风寒束肺,内有肝胆湿热,兼有卫气、卫
阳不足的病理态势呈现在面前,这种内外合邪,虚
实共见,寒热错杂的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影响治疗的
进程。因此,遣方用药必须分清主次,针对主要矛
盾,兼顾次要矛盾,辛散宣肺,清肝除湿是解决主要
矛盾;益气固表温通则是照顾次要矛盾,扶正以祛
邪。笔者体会,凡湿热兼气虚或阳虚者,虚之不补,
则湿热很难尽除。病案二根据皮损分布与眼睑、面
部、手部定位湿热在脾肺,以麻黄、防风辛温宣肺,
散其外寒;以苍术、薏苡仁、陈皮、黄芩、黄柏、桑白
皮、连翘等除湿健脾,肃肺清热,通调水道,用药丝
丝入扣,收效迅速。由此可见,临证若能明晰病因病
机,查找确认各种与湿热产生有关的因素并进行相
应的治疗(气虚者补气,阳虚者温阳,脾虚者健脾
等),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240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年第 13卷第 4期 ··
复方青黛胶囊由青黛、马齿苋、白芷、土茯苓、
紫草、贯众、蒲公英、丹参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
毒、化瘀消斑、祛风止痒的功效;其基本方剂来源于
陕西柞水县的地方方剂并加以改良,研究发现其对
急性潮红、发疹及脱屑性皮肤病疗效明显,尤其对
银屑病、玫瑰糠疹、皮炎、湿疹的治疗安全、有效,不
良反应少。随着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的广泛深入研
究,并对其剂型进行改良,成为不良反应更少、服用
更为方便的胶囊剂型。本文对 20年来国内复方青
黛胶囊在各种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不
良反应分析和防范进行简要回顾。
1 临床研究及应用
1.1 方剂的由来和组成 上世纪 90年代,陕西天
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并推广应用了复方青黛
胶囊,组方为青黛、马齿苋、白芷、土茯苓、紫草、贯
众、蒲公英、丹参等药物(每粒 0.5 g/粒,4 粒/次,3
次/d;国药准字 Z20010157)。其根据陕西柞水县的
民间验方《青黛饮》和复方青黛丸[1](原陕西榆林中
药厂生产)有效治疗银屑病的基础上,为减少其不
良反应,对方剂的组方和药物的剂型进行了适当的
改良,复方青黛胶囊较老一代产品,服用方便,二者
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2]。
复方青黛胶囊在皮肤科的应用及其评价
王强,秦万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关键词:复方青黛胶囊;皮肤病;应用;评价;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09(2014)04-0241-03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同样适用于儿童湿疹
患者,只是用量需要减少。举一病例。患者女,5岁,
2010年 11月 23日初诊。主诉:四弯、髋部出密集丘
疱疹,瘙痒伴渗出 1年。病史:1年前双腿部痒、出丘
疱疹,抓之渗出,1 周前四弯、髋部、颈部均出丘疱
疹,瘙痒,皮损冬重夏轻,面黄无华,纳差,大便时
干,舌红,苔腻稍厚,脉弱。诊断:湿疹。辨证:风寒外
袭,湿热内蕴,卫气不足。治法:辛温开宣,清热除
湿,兼补卫气。方用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三
九中药免煎颗粒:生黄芪 10 g×1包,生麻黄 6 g×1
包,连翘 10 g×1包,生桑皮 10 g×1包,栀子 10 g×1
包,黄柏 6 g×1包,苍术 6 g×1包,生薏仁 10 g×1包,
白鲜皮 10 g×1包,赤小豆 10 g×1包。水冲服。服药
7付,皮损消退过半,痒亦减,舌稍红,苔薄腻,脉左
弱右可,大便干。原方加槟榔 10 g×0.5包,又服 7付
而愈。
5 小结与体会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要用于秋冬季节发
作或加重的湿疹,而且符合外有风寒,内蕴湿热的
病机。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加减运
用。当患者既有外寒和肌肤湿热的同时,还兼有阳
虚之证,需要寒温并用时,应注意温阳与清热药物
的剂量,因人因证而宜。
关于麻黄用于湿疹的治疗,目前业界还有不少
医者畏惧不用,原因是麻黄属于辛温峻剂,唯恐助
生湿热。笔者认为,是否选用,关键在于湿热的产生
机制,因外寒而肺气闭郁者,是选用麻黄的主要依
据。尤其是对于秋冬季节头面部湿疹,眼睑红肿者,
生麻黄用之收效最奇,其起效之快,实是荆芥之类
所不能比拟的。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如能活学活用,春夏季
也可以使用。比如,夏季在空调房内久居受寒,或冒
雨、气候变化而未能及时防护等,均可以根据病因
病机灵活选用。只是当外寒祛除后应及时更改处
方,以除湿清热为主。
参考文献:
[1] 湖北中医学院主编.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96.
[2] 山东中医药大学,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上册)[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305-306.
[3] 刘爱民,屠远辉,胡会丽.季节、脏腑、经络、部位四位一体辨证
治疗湿疹的体会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4):321-
323.
(收稿日期:2013-12-12)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