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方法的分离效果良好。
野牡丹水解后测定槲皮素,测得含量较高,色谱
分离效果好,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要求,因此该方法
适用于野牡丹的含量测定评价。
[参考文献]
[1]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 . 第 5
卷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67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 中药成方制剂 . 第
14 册[S]. 152. WS3-B-2779-9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 中药成方制剂 . 第 5
册[S]. 159. WS3-B-1022-91.
[4] 林丽英,湛文青,饶春意 . 野牡丹止痢片微生物限度检
查法的建立[J]. 中药材,2006,29(3):299.
[5] 黄国栋,吴怡,黄荣林,等 .野牡丹口服液的抗菌抗腹泻
作用研究[J].中药材,1994,17(10):36.
[6] Lee Mei-Hsien,Lin Rong-Dih,Shen Lee-Yen,et al.
Monoamine oxidase B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natural flavonoids in Melastoma candidum D.
Don[J]. J Agricul Food Chem,2001,49 (11):5551.
[7] 中国药典 .一部[S]. 2005:6,49,149.
[责任编辑 蔡仲德]
[收稿日期] 2010-12-13
[基金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GXNSFA013050)
[通讯作者] * 苏秀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分析及药理活性,Tel:13471121425,E-mail:suxiufang_88
@ sina. com
细叶黄皮各器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苏秀芳1* ,梁振益2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广西 崇左 532200;
2.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口 570228)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细叶黄皮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细叶黄皮各器官中提取挥发油,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细叶黄皮茎、根、叶、果实及花挥发油的共有化合物为 4-甲氧基-6-
(2-丙烯基)-1,3-苯并二恶茂,质量分数分别为 32. 89%,38. 09%,28. 97%,58. 40%,100. 00%。化合物的主要类型为芳香类、
烯类、烷烃类及酸类。结论:研究了细叶黄皮各器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细叶黄皮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细叶黄皮;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903(2011)12-0087-03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of
Different Organs from Clausena anisum-olens
SU Xiu-fang1* ,LIANG Zhen-yi2
(1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Guangxi Normal Universty for Nationalities,Congzuo
532200,China;2 . Hainan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Haikou 57022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plant of Clausena
anisum-olens. Method:The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from C. anisum-olens by steam distillation and analyzed by
GC-MS. Result:Essential oil from stems,roots,leaves,fruits and flowers contain 4-methoxy-6-(2-propenyl)-1,3-
benzodioxole,which respective accounted of the essential oil for 32. 89%,38. 09%,28. 97%,58. 40% and
·78·
第 17 卷第 12 期
2011 年 6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 17,No. 12
Jun.,2011
DOI:10.13422/j.cnki.syfjx.2011.12.062
100. 00% . The main types of the compounds are aromatic hydrocarbons,alkane,olefin and fatty acids. Conclusion:
The essentia1 oil of different organs of C. anisum-olens is studied. It provides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C. anisum-
olens exploitation and usage.
[Key words] Clausena anisum-olens;essential oil;GC-MS
芸香科黄皮属细叶黄皮 Clausena anisum-olens
(Blanco.)Merr,为多年生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主
要分布于菲律宾,我国广西、云南及广东[1]。细叶黄
皮为广西西南部近几年大力推广种植的经济树种,
龙州县为主要产区。其果实可食用,具有消积去滞、
祛痰化气、疏通肠胃等作用,枝叶可作草药,祛风
除湿[1]。
研究表明,细叶黄皮植物含有酸类、黄酮类等成
分[2-3]。细叶黄皮含有丰富的挥发油,作者曾采用水
蒸气蒸馏法从细叶黄皮植物的茎、根、叶及果中提取
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
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其化合物的主要类型主要为烯
类、芳香类[4-6],为了解花及解各器官挥发油的化学
成分异同点,作者测定了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对
各器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
1 材料
细叶黄皮花采自广西扶绥县东门镇,经该院生
物教研室鉴定为 C. anisum-olens,无水乙醚、无水
Na2 SO4 均为分析纯,HP5973MSD 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美国 Hewlett-Packark 公司)。
2 方法
2. 1 挥发油的提取 称取新鲜的细叶黄皮花50 g,
切碎,水蒸气蒸馏 6 h。馏出液用无水乙醚萃取 3
次,1 次 50 mL,合并萃取液,加入少量无水 Na2 SO4
干燥 12 h。过滤,所得滤液减压蒸馏,挥发尽乙醚
后,得淡黄色油状物,具有特殊浓郁香味,称量得
401 mg,得油率为 0. 802%。
2.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石英
毛细管柱 HP-FFAP(0. 25 mm × 30 m,0. 25 μm),程序
升温从 80 ℃开始,以 10 ℃·min - 1升到 250 ℃,保持
5 min;载气为 He,柱流量 1. 0 mL·min - 1,进样口温
度 250 ℃,分流比 50∶ 1。
质谱条件:EI 源;电离电压 70 eV,离子源温度
230 ℃,扫描范围 m / z 10 ~ 500,进样量 1. 0 μL。
3 结果
3. 1 细叶黄皮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按以上条件
对细叶黄皮花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 GC-MS 分析。
经计算机检索图谱库及与标准图谱对照,用面积归
一化测得组分相对质量分数。细叶黄皮花挥发性成
分总离子流图见图 1,出蜂时间 14. 56 min,名称 4-6-
(2-丙烯基)相对含量 100%。
图 1 细叶黄皮花挥发油总离子流
从细叶黄皮花挥发油中鉴定出 1 个化合物,占
总油量的 100%,其成分为 4-甲氧基-6-(2-丙烯基)-
1,3-苯并二恶茂,分子式 C11H12O3,分子量 192. 08。
3. 2 细叶黄皮植物各器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从
细叶黄皮叶的挥发油中鉴定了 20 种化合物,其中包
括 5 类化合物。烯类 11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80. 79%;芳香类 4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33. 72%;
醇类 4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9. 47%;醛酮类 2 个化
合物,占总含量的 4. 11%;烷烃类 1 个化合物,占总
含量的 1. 07%[4]。
从细叶黄皮茎的挥发油中鉴定了 14 种化合物,
占总油量的 100%,其中包括 5 类化合物。烯类 6 个
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57. 57%;芳香类 4 个化合物,占
总含量的 47. 57%;烷烃类 5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25. 28%;酸及其衍生物 2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15. 64%;醇类 3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12. 82%[5]。
从细叶黄皮根的挥发油中鉴定了 14 种化合物,
占总油量的 100%,其中包括 3 类化合物。芳香类 7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71. 04%;烷烃类 6 个化合物,
占总含量的 21. 76%;酸类 1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
的 7. 20%[5]。
从细叶黄皮果的挥发油中鉴定了 15 种化合物,
占总油量的 100%,其中包括 3 类化合物。芳香类 5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68. 55%;烷烃类 9 个化合物,
占总含量的 29. 07%;烯类 5 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
68. 72%[6]。
·88·
第 17 卷第 12 期
2011 年 6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 17,No. 12
Jun.,2011
3. 3 小结 通过分析鉴定可知,细叶黄皮茎、花、
叶、根 及 果 实 均 含 有 挥 发 油,得 油 率 分 别 为
0. 078%,0. 802%,0. 225%,0. 125%,0. 339%,各部
位所含挥发性组分具有较大的差异,种类也不同。
细叶黄皮茎、花、叶、根及果实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
比较见表 1[4-6]。
4 结论
从细叶黄皮植物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 64 个化
合物,主要成分为芳香类、烯类、烷烃类及酸类。茎
挥发油成分以烯类、芳香类和烷烃为主,花挥发油成
分为芳香类,叶挥发油成分以烯类、芳香类为主,根
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香类、酸类,果实挥发油成分以
芳香类、烷烃及烯类为主。
细叶黄皮茎、根、叶、果实及花挥发油的共有化
合物为 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茂,质
量分数分别为 32. 89%,38. 09%,28. 97%,58. 40%,
100. 00%,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茂
是广泛用作杀虫剂或杀虫剂中间体、除草剂、抗氧
剂、抗菌剂及药物等的重要的化合物[7]。初步实验
表明,细叶黄皮叶、茎皮及果仁的粗提物具有一定的
抑菌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表 2 细叶黄皮茎、花、叶、根及果实的挥发油成分比较
化合物 茎 花 叶 根 果实
主要成分
及含量
4-甲氧基-6-(2-丙烯基)-1,
3-苯并二恶茂(32. 89%);1-
乙烯基-1-甲基-2-(1-甲 基 乙
烯基)-4-(1-甲基亚乙基)环
已烷 (10. 74%);十 六 烷 酸
(8. 63%);1-乙亚基八氢-7a-
甲基-(1Z,3a,α,7a,β)-1H-茚
(8. 59%)
4-甲氧基-6-(2-
丙 烯 基)-1,3-苯
并二恶茂(100%)
4-甲氧基 6-(2-丙 烯
基)-1,3 苯并二恶茂
(28. 97%);(+ )-4-蒈
烯(24. 84%);大根香
叶烯 B(11. 41%);十
六烷酸(4. 82%)
4-甲 氧 基-6-(2-丙 烯
基)-1,3-苯 并 二 恶 茂
(38. 09%);8,8-二甲基-
2H,8H-苯并二吡喃-2-酮
(8. 72%);1-(Benzo-
thiazol-2-yl)-3,4-dimethyl
– pyrano(2,3-c)pyrazol-
6(1H)-one(8. 69%);1,
2,3-三甲氧基-5-(2-丙烯
基)苯(7. 76%)
4-甲氧基-6-(2-丙
烯基)-1,3-苯并 二
恶茂(58. 40%);二
十 三 烷 (6. 96%);
1,2,3-三甲氧基-5-
(2-丙 烯 基 ) 苯
(6. 39%);9-丁基二
十二烷(4. 10%)
共有组分
及含量
4-甲氧基-6-(2-丙烯基)-1,
3-苯并二恶茂((32. 89%)
4-甲氧基-6-(2-
丙 烯 基)-1,3-苯
并二恶茂(100%)
4-甲氧基 6-(2-丙 烯
基)-1,3 苯并二恶茂
(28. 97%)
4-甲 氧 基-6-(2-丙 烯
基)-1,3-苯 并 二 恶 茂
(38. 09%)
4-甲氧基-6-(2-丙烯
基)-1,3-苯并二 恶
茂(58. 40%)
主要类型 烯类;芳香类;烷烃 芳香类 烯类;芳香类 芳香类;酸类 芳香类;烷烃;烯类
名称、个数
及总数
烯类 4 个 57. 57% 芳 香 类 1 个
个 100. 00%
烯类 11 个 80. 79% 芳香类 7 个 71. 04% 芳 香 类 5 个
68. 55%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 .
第 43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38.
[2] Wang Y S,Huang R,Li N Z,et al. Coumarins from
Clausum-olens Merr[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10,74(7):100143.
[3] 汪云松,沈月毛,何红平 . 河口细叶黄皮化学成分研究
[J]. 有机化学,2003,23(增刊):144.
[4] 苏秀芳 . GC-MS 法分析鸡皮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0956.
[5] 苏秀芳,梁振益 . 山黄皮茎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
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
(6):1540.
[6] 苏秀芳,梁振益 . GC-MS 法分析细叶黄皮挥发油的化
学成分[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12):176.
[7] 梁学正,高珊,刘彩华,等 . HAIMCM-41 介孔分子筛催
化 1,3-苯并二恶茂烷合成的研究[J]. 有机化学,
2007,27(8):970.
[责任编辑 蔡仲德]
·98·
苏秀芳,等:细叶黄皮各器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