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锦橙果实留树贮藏期间理化性状的变化



全 文 :锦橙果实留树贮藏期间理化性状的变化*
淳长品 彭良志  江才伦  曹  立  雷  霆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重庆 400712)
  留树贮藏是延长柑桔果实采收期及优质保鲜的
有效措施之一 ,且具有成本低 、避免保鲜剂污染 、进
一步改善品质等优点 , 对延长果实加工期和鲜食果
供应期有重要作用 ,在美国 、巴西等柑桔生产发达国
家被广泛采用[ 1 3〗)。 我国对柑桔留树贮藏研究较
少 ,生产上也少应用。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柑桔
产区 ,特别适合栽培鲜食和制汁甜橙品种 , 目前正在
大力发展鲜食加工皆宜的锦橙及其新选系 , 橙汁加
工能力已初具规模 , 但原料供应期短的难题一直没
有解决。因此 ,延长加工柑桔果实的采收期已迫在
眉睫。本试验以三峡库区正在大力发展的鲜食加工
皆宜的锦橙为试材 , 研究果实留树贮藏期间的品质
变化 , 以期为锦橙留树贮藏果实的采收时间提供依
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2001—2004 年在三峡库区重庆忠县复
旦果园(简称忠县园)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重庆北碚)试验园(简称北碚园)进行 ,品种均为枳
砧锦橙 , 忠县园为 20 年生树 , 北碚园为 17 年生树。
每个果园选一批生长正常 、结果量中等的植株做留
树贮藏试验 ,试验树不做任何处理 , 果实一直挂树到
次年3—4 月。从11 月下旬或12 月上旬开始 ,每 20
~ 30 天取果实样品分析。每个果园选 3 ~ 5 株树作
为留树贮藏树 ,每次采树冠外围中上部果实 10 个 ,
测定单果重 、果皮重 、种子数以及可溶性固形物 、总
酸 、维生素 C 等。同时 , 定期观察果皮颜色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
因受气候及栽培管理影响 ,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含量在不同果园及年份间有较大差异(见表 1)。
2001 年 ,在锦橙果实传统采收期(12 月初), 忠县园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 12.8%, 而北碚园仅
10.0%。在 2002 年 12 月初 , 两个果园的果实可溶
性固形物比较接近 ,分别为 11.3%和 11.0%。 2003
年 ,秋冬季多雨 ,到 12 月下旬忠县园果实可溶性固
形物含量仅 9.8%。
连续 3 年的试验结果显示 , 锦橙果实在留树贮
藏期间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断升高 ,翌年 3月下旬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 12 月上中旬时高 0.4 ~ 2.2 个
百分点 , 最高含量达 15.0%。到 3 月下旬或 4 月上
旬 , 因气温升高和果皮衰老而终止留树贮藏时 ,果实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仍未呈现下降趋势。但是 , 一般
2 月下旬以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缓慢。在重庆
地区 , 虽然 12 月至次年 3 月是月均降雨量最少的时
期 , 但此期气温低 、空气相对湿度大 、土壤湿度高 , 蒸
腾蒸发量小 , 因此 ,留树贮藏果实果汁的浓缩现象不
明显。而 2003年 12 月至 2004 年 2 月降雨频繁 , 留
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仍进一步升高。
由此推测 , 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
升的主要原因是可溶性糖的进一步累积所致。
2.2 含酸量与固酸比变化
在留树贮藏期间 , 果实含酸量呈平稳下降趋势 ,
即使到 3 月份气温回升较快时 , 也未出现大幅度下
降 ,留树贮藏结束时均降到最低水平(见表 1)。 留
树贮藏期间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酸量变化相
反 ,故固酸比显著上升 , 最小上升幅度为 2.4(北碚
园 2002/2003 年度), 最高达到 8.4(北碚园 2001/
2002 年度)。
2.3 维生素 C、果皮颜色及其他指标的变化
果汁维生素 C 含量在 12 月至次年 2 月总体上
是稳中有升 , 进入 3 月后呈现下降趋势(见表 1)。
果皮硬度从 2 月开始下降较快 , 到 3 月上中旬 ,少部
分果皮出现轻度萎缩。果皮颜色 12 月初为浅橙红
色 , 以后逐渐加深 ,至 1 月中旬至 2 月初呈光亮深橙
红色 , 随后逐步变浅 ,到 3 月上中旬呈浅橙红色至橙
色。留树贮藏使果实汁胞不断软化 , 到后期部分果
实出现汁胞过软现象 , 少量果实有轻微异味。各次
取样果品间果汁含量 、单果重等无规律性变化 ,与留
树贮藏期无明显关系 , 主要与单果间差异有关。
 *国家重点攻关———“三峡库区特色产业生态经济系统
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01BA604A04)的一部
分。本所刘富 、文罡同志参加部分工作 ,表示感谢。
22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04 年 第 33卷 第 6期 
DOI :10.13938/j.issn.1007-1431.2004.06.011
表 1 2001—2004 年各年度锦橙果实留树贮藏期间主要理化性状的变化
年 度 地 点 采样日期/年.月.日 可溶性固形物/ % 总酸/ % 固酸比 维生素 C/mg/100 ml 单果重/ g 可食率/ %
2001/ 2002 忠县园 2001.12.5 12.8 1.4 9.4 40.6 146.6 61.5
2001.12.26 13.0 1.4 9.3 49.4 156.9 74.2
2002.1.16 13.1 1.3 10.1 44.4 160.1 74.9
2002.2.5 13.0 1.3 10.0 45.4 156.6 74.0
2002.2.26 14.2 1.2 11.8 51.0 158.1 73.1
2002.3.20 15.0 1.0 15.0 32.3 160.7 72.9
北碚园 2001.12.5 10.2 1.1 9.3 43.6 157.7 75.8
2001.12.26 10.0 1.0 10.0 45.0 157.8 75.1
2002.1.16 10.3 1.0 10.3 48.5 158.5 73.7
2002.2.5 10.2 0.8 12.8 45.4 156.3 75.1
2002.2.26 10.7 0.7 15.3 47.1 158.9 74.8
2002.3.20 10.6 0.6 17.7 40.7 158.2 73.2
2002/ 2003 忠县园 2002.12.12 11.3 0.9 12.6 47.6 167.0 75.4
2003.1.13 11.5 0.7 16.4 49.4 175.5 71.6
2003.2.19 11.9 0.7 17.0 52.8 208.5 71.8
2003.3.17 12.0 0.7 17.1 46.8 214.0 71.1
北碚园 2002.12.1 11.0 1.4 7.9 44.1 192.0 75.8
2003.1.13 12.2 1.3 9.4 50.2 155.0 76.8
2003.1.28 12.6 1.4 9.0 48.2 134.5 78.2
2003.2.21 12.4 1.2 10.3 50.4 139.5 76.4
2003/ 2004 忠县园 2003.11.21 9.0 0.9 10.0 36.5 137.0 74.8
2003.12.21 9.8 1.0 9.8 38.8 159.0 72.6
2004.1.17 10.0 0.8 12.5 52.2 144.0 67.6
2004.2.20 10.3 0.7 14.7 55.0 162.0 68.6
2004.4.2 10.6 0.6 17.7 44.0 159.5 64.2
 注:2001—2002年度数据由重庆现代柑桔发展有限公司分析测定 ,其余由本课题测定。
3 讨论
3.1 锦橙果实的成熟期
判断柑桔果实成熟与否的主要依据是固酸比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颜色[ 3 6] 。然而 , 长期以
来人们把锦橙作为一种含酸量比较高的品种看待 ,
一直将果皮颜色变为橙色或橙红色作为其果实成熟
的标志。在三峡库区等锦橙主产区 , 有利于锦橙果
皮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时期在 11 月中
旬以后 , 而类胡萝卜素积累到足以使果皮变为橙色
或橙红色的时期一般要到 12 月上中旬 , 故采收期多
确定在 12 月上中旬。事实上 , 多数年份 12 月上中
旬锦橙果实的固酸比都在 10 以下[ 7] , 口感酸味太
重 ,只有贮藏一段时间 , 待含酸量下降后才适合鲜
食。本试验结果表明 ,锦橙果实在 12 月上中旬以后
继续留树 ,可溶性固形物和 维生素 C 含量仍可进一
步升高 ,含酸量则继续下降 , 固酸比达到 10 以上一
般要到翌年的 1 月上中旬以后 , 果实颜色此时也最
佳 ,且果皮无明显的衰老症状。 因此 , 我们认为 , 重
庆地区锦橙果实的自然成熟期应在翌年 1月中旬以
后 ,完全成熟期在 2 月中旬左右。目前的传统采收
期(12 月初), 锦橙果实并未成熟 , 也未达到其应有
的品质。
3.2 留树贮藏期限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维生素 C 的累积 , 维
生素 C 含量下降是果实衰老的一个生理指标[ 8] 。
研究表明 , 锦橙果实开始留树贮藏至次年 2 月下旬
维生素 C 均呈累积上升趋势 , 从 3 月开始呈明显下
降 , 同时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 2月下旬以后也
表现为缓慢上升。由此认为 , 留树贮藏果实在 3 月
已进入比较明显的衰老阶段 , 3 月气温的回升则会
加速衰老过程。因此 , 在未采取延迟成熟和延迟衰
老措施的情况下 , 锦橙自然留树贮藏期限一般不宜
延迟到 3 月以后。
参 考 文 献
[ 1]  Bhullar J S.Effect of Alar , Cycocel , kinetin , 2 , 4-D and
2 , 4 , 5-T on the pre-harvest fruit drop in Blood red
sweet orange.Progressive Horticulture , 1981 , 13(3/
4):137 (下转第 31页)
23 2004 年 第 33卷 第 6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表 2 18 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柑桔全爪螨的毒杀效果    / %
植 物 名称 处理 12小时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处理 24小时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处理 48小时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处理 72小时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七叶一枝花 51.67 51.67aA 68.33 67.19aA 76.67 75.79aA 78.33 72.59aA
刺天茄 36.67 36.67abAB 38.33 37.19cdAB 43.33 42.19cdAB 70.00 63.89abAB
毛 茛 36.67 36.67abAB 41.67 40.70bcAB 45.00 44.12cdAB 51.67 44.26cdCD
大蝎子草 33.33 33.33bcBC 36.67 35.44deAB 46.67 45.53bcAB 51.67 43.33cdCD
野棉花 31.67 31.67cdBC 43.33 42.37bAB 48.33 47.37bAB 50.00 42.04cdCD
夹竹桃 28.33 28.33deCD 35.00 33.95efBC 45.00 44.12cdAB 58.33 52.04bcBC
苍 耳 23.33 23.33efCD 28.33 26.93efBC 31.67 30.26efBC 35.00 24.07deCD
虞美人 23.33 23.33efCD 23.33 21.93fgBC 28.33 26.93efBC 28.33 19.44deCD
珠光香青 20.00 20.00fgCD 20.00 18.68fgBC 21.67 18.68efBC 26.67 15.37deCD
兴安杜鹃 18.33 18.33fgCD 18.33 16.75fgBC 25.00 23.60efBC 28.33 17.96deCD
甘青蒿 16.67 16.67fgCD 18.33 16.75fgBC 38.33 37.02deBC 41.67 31.30deCD
云南葛藤 15.00 15.00fgCD 18.33 16.58fgBC 26.67 25.18efBC 50.00 42.22cdCD
石菖蒲 11.67 11.67fgCD 13.33 11.84fgBC 26.67 25.61efBC 38.33 31.67deCD
巴 豆 8.33 8.33fgCD 10.00 8.50fgBC 16.67 15.44efBC 25.00 14.63deCD
紫茎泽兰 8.33 8.33fgCD 11.67 10.26fgBC 31.67 30.61efBC 38.33 30.19deCD
鸢 尾 6.67 6.67fgCD 16.67 15.18fgBC 20.00 18.68efBC 25.00 15.19deCD
回回蒜 1.67 1.67gD 13.33 11.84fgBC 20.00 18.68efBC 23.33 12.22deCD
蛇 莓 1.67 1.67gD 1.67 0.00gC 6.67 5.00fC 8.33 -5.37eD
对照(乙醇+水) 0.00 1.67 1.67 11.67
参 考 文 献
[ 1]  程绪生.柑桔红蜘蛛对克螨特和灭扫利的抗性测定.
西南园艺 , 1999 , 27(2):22
[ 2]  葛天安 , 陈道茂 , 林荷芳.螨极力乳油防治桔全爪螨
的田间药效试验.浙江柑橘 , 2000 , 17(4):19
[ 3]  赵国林 ,姜双秋 ,薛林贵 , 等.骆驼蓬粗提物对植食性
螨类的药效试验初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 25
(4):111
[ 4]  徐汉虹 ,张志祥 ,查友贵.中国植物性农药开发前景.
农药 , 2003 , 42(3):1
[ 5]  李小平 , 胡学难 , 罗兴毅.紫茎泽兰提取液防治柑桔
全爪螨田间药效试验.贵州农业科技 , 1995(1):49
[ 6]  程东美 ,胡美英 ,张志祥 ,等.闹羊花素 Ⅲ对几种害虫
的生物活性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 22(4):
33
[ 7]  陈翼胜 ,郑 硕主编.中国有毒植物.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87.75
[ 8]  周 琼 ,梁广文,曾 玲 ,等.多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
桃蚜和萝卜蚜试验种群的控制作用.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 35(11):1356
[ 9]  赵建国 ,剧正理.杀螨剂生物测定的三种新方法.植
物保护 , 1994(4):44
[ 10]  兰亦全 ,刘 新.氰戊菊酯与单甲脒复配对柑桔全
爪螨的增效作用.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 28(2):
181
[ 11]  赵善欢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第三版).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 , 2000.8
[ 12]  程绪生 ,余志坤,李小龙.霸螨灵等杀螨剂室内毒力
测定.中国南方果树 , 1999 , 28(4):13
[ 13]  张志祥 ,徐汉虹 ,程东美.EXCEL 在毒力回归计算中
的应用.昆虫知识 , 2002 ,39(1):67
 收稿日期:2004 01 05
(上接第 23 页)
[ 2]  Eliezer E , Goldschmidt and David Galili.Fate of 14C-gib-
berelli c acid in senescing on-t ree ` Valencia orange
fruit.J Amer soc Hort Sci , 1981 , 106(2):175
[ 3]  Louise Ferguson , Ismail M A , Davues F S , et al.Pre-
and postharvest gibberlli c acid and 2 , 4-dichlorophe-
noxyacet ic acid applications for increasing storage lif e of
grapef rui t.Proc Fla S tate Hort i S oc , 1982 , 95:242
[ 4]  Hut ton R J , Landsberg J J.Tem peratu re sum s experi-
enced before harvest partially determine the post-matu-
ration juicing quality of oranges grow n in the Mur-
rumbidgee Irrigation Areas (MIA) of new S outh
Wales.Jou rnal of the S 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
2000 , 80(2):275
[ 5]  Garcia-Luis A , Agusti M , Almela V , et a l.Effect of
Gibberellic Acid on Ripening and Pell puf fing in `Sat-
suma Mandarin.Scientia Horticulture , 1985 , 27:75
[ 6]  Marur C J , S tenzei N M C , Rampazzo E F , et al.Gib-
berellic acid (GA3) and ripening of ` Ponkan and
`Montenegrina mandarin f ruit s.Scientia Agricola ,
1999 , 56(3):517
[ 7]  沈兆敏等编著.三峡库区柑桔业开发研究论文集.
重庆:重庆出版社 , 1990:41
[ 8]  Nagy , S teven.Vitamin C contents of cit rus and their
products:a review .Jou rnal of Agricultu ral and Food
Chemist ry , 1980 , 28(1):8
 收稿日期:2004 06 25
31 2004 年 第 33卷 第 6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