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模式下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全 文 :书第31卷第2期
2 0 1 6年6月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HEBEI JOURNAL OF FORESTRY AND ORCHARD RESEARCH
Vol.31No.2
Jun.2 0 1 6
   
文章编号:1007-4961(2016)02-0109 -07 DOI:10.13320/j.cnki.hjfor.2016.0022
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模式下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张骁博1,李春友1,张劲松2,李春兰1
(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0710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摘要:农林间作是一种高效的复合生产模式。在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分析
仪测定并比较了距离黑核桃0.3m、1.3m和2.3m处赤小豆的光合特性,以期为优化二者的栽培模式、合理
利用光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距离黑核桃2.3m处的赤小豆与1.3m和0.3m处的相比,光饱
和点(LSP)分别升高约199μmol/(m
2·s)和356μmol/(m
2·s),光补偿点(LCP)分别降低约9μmol/(m
2·s)
和80μmol/(m
2·s),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提高约3μmol/(m
2·s)和10μmol/(m
2·s);(2)SPAD值与
赤小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位置最靠近黑核桃的赤小豆平均叶绿素含量较正常赤小
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约8mg/L;(3)赤小豆的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温(Tleaf)
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 浓度(Ci)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农林间作;黑核桃;赤小豆;光响应曲线;日变化
中图分类号:Q 945.11 文献标志码:A
Studies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d bean and black
walnut in intercropping mode
ZHANG Xiaobo1,LI Chunyou1,ZHANG Jinsong2,LI Chunlan1
(1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071000,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
Abstract:Intercropping mode is an effective agroforestry production pattern.A photosynthe-
sis analyzer(LI-6400)was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to determine the red beansphotosyn-
thetic characteristics with a distance of 0.3m,1.3mand 2.3mfrom black walnuts in inter-
cropping mod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cel-
lular CO2concentration(Ci),transpiration rate(Tr),stomata conductance(Gs),leaf tem-
perature(Tleaf)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in red beans.Compared with 1.3mand 0.
3mdistant from the black walnuts,the 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of red beans in 2.3m
distance rised about 199μmol/(m
2·s)and 356μmol/(m
2·s),respectively;the light com-
pensation point(LCP)decreased about 9μmol/(m
2·s)and 80μmol/(m
2·s)respectivly,
and the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Amax)increased 3μmol/(m
2·s)and 10μmol/
(m2·s)respectively for the red beans growing with 2.3mdistance from the black walnuts.
In addition,the SPAD value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hlorophyl con-
tent in the leaves of red beans.Compared with normal red beans,the average chlorophyl
content of red beans closest to the black walnuts decreased about 8mg/L.
Key words:intercropping mode;black walnut;red beans;light response curves;diurnal variation
           
收稿日期:2016-03-23;修改稿收期:2016-04-27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田防护林系统种间水分利用关系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201204105)。
作者简介:张骁博(1991-),男,河北石家庄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复合农林业研究。
通讯作者:李春友(1967-),男,浙江江山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合农林业研究。
110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31卷   
  农林间作是指通过采取不同密度和配置的造
林方式,在林地中间作农作物,形成多年生林木与
1a生农作物共生的集约经营、一地多用、长短互补
的林农复合立体种植模式[1]。合理的间作可以提高
光、温、水、气、肥等各项因子的利用效率,比单作可
获得更多的收获量,并能抑制杂草滋生和病虫害的
蔓延,减少农药使用,起到生态防治的作用。两种
或多种作物和树木种植在一起,既能促进农业稳产
高产,又可缓解木材短缺、林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
形成互补,并且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2-4]。由
于“粮食短缺、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
的日益凸显,高效节约型的农林复合系统逐渐受到
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5-9]。孟平等研究发现,农林复
合模式相比单一农业系统,固定CO2 能力提高60%
~110%,而且能有效提高降尘量,是一种益于生态
环境的生物工程措施,值得推广[10]。然而,在农林
间作的模式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林、农植物对生
态环境因子的竞争。目前,有关农林复合系统中水
分、土壤、光照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报
道[11-18]。但对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模式下的植物
光合特性研究仍有欠缺。
黑核桃(Juglans nigra)在美国是一种分布广
泛、适应性强、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近年来在北
京、河北、辽宁等地均有推广种植。黑核桃木材优
良、果仁营养价值高,可果材兼用。赤小豆[Vigna
umbellata(Thunb.)Ohwi et Ohashi]是1a生豆科
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京津冀地区是赤
小豆的主要产区之一。为此,拟通过测定间作条件
下黑核桃与赤小豆的光合作用参数,并分析距离黑
核桃不同位置赤小豆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
(LCP)和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等,探
讨间作条件下的黑核桃、赤小豆光合作用特征及生
态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旨在为间作条件下
二者的科学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4年8月中旬在河北农业大学农业科
技园南院进行。黑核桃为2a生,南北向单列种植,
平均株高2.3m,株距为4m,行距为5.5m。赤小豆
种植在两列黑核桃的中间,平均株高约35cm,种植密
度为16株/m2,两侧边缘距离黑核桃主干约30cm。
1.2 植株光合特性的测定
1.2.1  黑核桃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先利用
SPAD—502(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Japan)
叶绿素仪挑选若干SPAD值在33~37的黑核桃外
围未受遮阴的1~2a年生枝条上的健壮叶,编号之
后用LI—6400光合作用分析仪(LI—COR Biotech-
nology,USA)对黑核桃的光响应特征指标进行测
定。将叶温设为35℃,用 LI—6400的人工光源
(LI—6400-02B红蓝光源)设置光合有效辐射。为
避免外界光照因素的影响造成结果数值的不稳定,
先将夹取的叶片用人工光源设置的2 000μmol/
(m2·s)光合有效辐射激活2min,然后设置从大到小
9个光合有效辐射量,依次为2 000μmol/(m
2·s)、
1 500μmol/(m
2·s)、1 000μmol/(m
2·s)、700
μmol/(m
2·s)、400μmol/(m
2·s)、100μmol/
(m2·s)、50μmol/(m
2·s)、10μmol/(m
2·s)、0μmol/
(m2·s),并记录数据。
1.2.2 赤小豆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基于只考虑光
照条件的影响,分别在距离黑核桃主干东侧0.3m、
1.3m、2.3m处随机选择若干SPAD值在20~50
之间的赤小豆叶片进行试验。用LI—6400人工光
源进行光响应特征的测定,步骤与测定黑核桃叶片
光响应曲线时相同。测量后,将叶片摘下、编号并
放入自封袋置于保温箱中保存。
1.2.3 赤小豆的光合日变化测定 黑核桃会对距
离不同的赤小豆造成不同程度的遮阴。为了探究
不同遮阴条件对赤小豆光合特性造成的影响,选取
距离黑核桃不同位置的若干赤小豆进行光合日变
化的测定。选择2株长势较好且均等的黑核桃,在
靠近南边的1株黑核桃树的东侧0.3m、1.3m、
2.3m处分别选取20cm高处的赤小豆叶片,编号
为①、②、③;在2株黑核桃树的中点东侧距离1.3m、
2.3m处分别选取20cm高处的赤小豆叶片,编号
为④、⑤;距离第1株黑核桃东侧5.2m处的赤小豆
编号为⑥。试验样点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位置示意图
Fig.1 The experimental sketch map
在晴天时(8月13-17日),用LI-6400自然
光源探头测量所选6片叶子的光合日变化情况。测
量完成后,将赤小豆①-⑥号叶片摘下,放入自封
袋置于保温箱中保存。
第2期 张骁博等: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模式下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111    
1.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用丙酮—乙醇法提取摘取叶片的叶绿素[19],并
通过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
元析仪器有限公司,中国)测出叶片在663nm、645
nm波段下的光密度值,再由公式求出叶绿素a和叶
绿素b各自的含量。
Ca=12.7OD663-2.59OD645,
Cb=22.8OD645-4.67OD663,
式中,Ca、Cb分别为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
(mg/L),OD645、OD663分别为在645nm和663nm波
段下测得的光密度值。
1.4 光响应特性的模拟
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测量值进行拟合[20-21]。
模型中,Pn 为净光合速率[μmol/(m
2·s)],PAR为
光合有效辐射[μmol/(m
2·s)],AQE为表观光合量
子效率,Amax为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
(m2·s)],K为非直角双曲线的凸度,Rday为呼吸速率
[μmol/(m
2·s)]。其中,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E)与
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是描述光合作用的光响应特
征参数;表观量子效率(AQE)是光响应曲线的初始斜
率,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的利用效率;而最大净光
合速率(Amax)是对叶片光合能力的量度。
1.5 数据处理
用Photosynthesis、SPSS、UVWin、Excel等软件,对
测得的数据包括净光合速率(Pn)、光合有效辐射
(PAR)、叶片温度(Tleaf)、胞间CO2 浓度(Gi)、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等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位置赤小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8:00—18:00时①—⑥处赤小豆的净光合速率
实测值的光合日变化见图2。
图2 6个位置赤小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比较
Fig.2 The diurnal variation comparis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red beans grown in six sites
由图2可知,6个位置的赤小豆或多或少都受
到了黑核桃叶片遮阴的影响,使得光合有效辐射
(PAR)发生不规则变化,从而导致了赤小豆叶片净
光合速率(Pn)的不规则变化。①和⑥号位置分别
为西侧和东侧最靠近黑核桃2处的赤小豆,它们受
到黑核桃遮阴的影响最为明显。①号位置在8:
00—9:00左右及14:00以后受到的影响最大,⑥号
位置在8:00—11:00时受到的影响最大,在这些时
段这两个位置的赤小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值明
显偏低和下降,而⑥号位置在12:00—14:00的正午
时段净光合速率(Pn)值接近中间位置(③和⑤)受
到遮阴影响较小的赤小豆的水平。由于太阳入射
角度的问题,18:00以后④、⑤号位置赤小豆仍然能
受到光照而进行光合作用,而①、②、③、⑥号位置
赤小豆则由于黑核桃的遮阴只能进行效率极低的
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
由于遮阴的影响,①、⑥号位置赤小豆的平均净光
合速率(Pn)最低,分别为6.1μmol/(m
2·s)和8.6
μmol/(m
2·s);距离黑核桃1.3m处的②、④号位置赤
小豆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为
10.6μmol/(m
2·s)和12.0μmol/(m
2·s);距离黑核桃
2.3m处的③、⑤号位置赤小豆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
最高,分别为11.7μmol/(m
2·s)和12.6μmol/(m
2·s)。
2.2 不同位置赤小豆叶绿素含量对比
将中间位置赤小豆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
量与边缘位置赤小豆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
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中间位置和边缘位置赤小豆叶绿素a
与叶绿素b的平均含量
Table 1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 a and chlorophyl b in the
red beans grown in the middle and the border position
位置
Location
SPAD值
SPAD
value
叶绿素a/
(mg·L-1)
Chlorophyl

叶绿素b/
(mg·L-1)
Chlorophyl

总叶绿素/
(mg·L-1)
Total
chlorophyl
content
2.3m
(中间)
44.58  14.39  4.37  18.76
0.3m
(边缘)
30.77  8.28  2.53  10.82
  表1结果显示,中间位置赤小豆的平均叶绿素
含量约为19mg/L,边缘位置赤小豆的平均叶绿素
含量约为11mg/L。可见,由于黑核桃遮阴造成的
光照影响,以及因靠近黑核桃而受到小气候或土壤
条件变化的影响,使得边缘位置的赤小豆叶绿素含
量明显低于中间位置的赤小豆。
112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31卷   
  SPAD值与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见图3。
图3 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Fig.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PAD and chlorophyl
图3表明,SPAD值与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
R可达0.84,两者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由此可见,通过SPAD值可以推测叶绿素的含量。
该结果与苏云松等对甘薯 [Dioscorea esculenta
(Lour.)Burkil]、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2]。
2.3 不同位置赤小豆光响应曲线对比
将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赤小豆净光合速率的
实测值导入SPSS软件中,利用非直角双曲线光合
模型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将拟合后的净
光合速率数据导入 Photosynthesis软件中,锁定
Rday和Amax,默认叶片吸光系数为0.85,不同位置赤
小豆的光合特性见表2。
表2 不同位置赤小豆光合特性分析
Table 2 Analysis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osition of red beans
μmol/(m
2·s)
位置
Location
PAR  LSP  LCP  Amax
2.3m(中间) 1 123.0a 1 396a 68b 22.8a
1.3m    1 034.0a 1 197ab  77b 19.8a
0.3m(边缘)  891.5b 1 040b 148a 12.9b
注:PAR为8:00-18:00间整点PAR值的平均数,LSP、LCP、Amax
由Photosynthesis软件分析得出。
表2结果表明,距离黑核桃2.3m处的赤小豆
光饱和点(LSP)为1 396μmol/(m
2·s),光补偿点
(LCP)为 68μmol/(m
2·s),最大净光合速率
(Amax)约为22.8μmol/(m
2·s);边缘位置赤小豆
光饱和点(LSP)为1 040μmol/(m
2·s),光补偿点
(LCP)为148μmol/(m
2·s),最大净光合速率
(Amax)约为12.9μmol/(m
2·s)。中间位置赤小豆
的光饱和点(LSP)明显高于边缘位置的赤小豆,最
大净光合速率(Amax)提高约77%。距离黑核桃2.3
m处的赤小豆与1.3m和0.3m处的相比,光饱和
点(LSP)分别升高约199μmol/(m
2·s)和 356
μmol/(m
2 ·s),光补偿点 (LCP)分 别 降 低 约
9μmol/(m
2·s)和80μmol/(m
2·s),最大净光合
速率(Amax)分别提高约3μmol/(m
2·s)和 10
μmol/(m
2·s)。通过LSD分析,2.3m和1.3m位
置上赤小豆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光饱和
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
的差异不明显,说明黑核桃的遮阴对1.3m处赤小
豆光合特性的影响较小,而0.3m位置的赤小豆上
述各项指标与前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遮阴对
该位置赤小豆的光合特性存在较大的影响。
2.4 光照强度与温度对赤小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说明光照对赤小豆的影响,对赤小
豆的光响应曲线图进行分析。考虑到边缘效应的
问题,在分析赤小豆光响应曲线(见图4)时只考虑
在两列黑核桃中间位置、受核桃遮阴影响较小的赤
小豆净光合速率数据。将不同赤小豆叶片叶温和
相应的净光合速率的实测值导入Excel中,通过二
项式拟合,得到赤小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温
度的关系图(见图5)。
图4 赤小豆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
Fig.4 The light response curves in red beans
图4表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逐渐增
加,赤小豆的净光合速率(Pn)也随之增大。当光合
有效辐射(PAR)达到64μmol/(m
2·s)左右时,净
光合速率(Pn)的值为0;当光合有效辐射(PAR)达
到1 396μmol/(m
2·s)左右时,净光合速率(Pn)接
近最大值,随后光合有效辐射(PAR)再升高,净光
合速率(Pn)的增加量变得不明显。可见,赤小豆的
光补偿点LCP 约为64μmol/(m
2·s),光饱和点
(LSP)约为1 396μmol/(m
2·s),最大净光合速率
(Amax)约为22.8μmol/(m
2·s)。
第2期 张骁博等: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模式下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113    
图5 赤小豆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与叶温的关系
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leaf temperature in red beans
图5表明,在赤小豆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净光合
速率(Pn)与叶温(Tleaf)呈抛物线关系。在36℃左右
时,净光合速率(Pn)达到最大值(相关系数R≈
0.61);36℃之前,净光合速率(Pn)随着叶温(Tleaf)
的升高而增大;36℃之后,净光合速率(Pn)随着叶
温(Tleaf)的升高而减少,说明高温对赤小豆叶片的
光合作用产生抑制。可见,在夏季,赤小豆叶片进
行光合作用的最适叶片温度约为36℃。
2.5 光照强度与温度对黑核桃光合作用的影响
用测得的数据分别制作黑核桃光响应曲线(见
图6)、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的关系曲线(见图7)。
图6 黑核桃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
Fig.6 The light response curves in black walnut
图6表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逐渐增
加,黑核桃的净光合速率(Pn)也随之增大。当光合
有效辐射(PAR)达到44μmol/(m
2·s)左右时,净
光合速率(Pn)的值为0;当光合有效辐射(PAR)达
到1 536μmol/(m
2·s)左右时,净光合速率(Pn)接
近最大值;随后光合有效辐射(PAR)再升高,净光
合速率(Pn)的增加量变得不明显。可见,黑核桃的
光补偿点(LCP)约为44μmol/(m
2·s),光饱和点
(LSP)约为1 536μmol/(m
2·s),最大净光合速率
(Amax)约为20.5μmol/(m
2·s)。
图7 黑核桃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与叶温的关系
Fig.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Leaf temperature in black walnuts
图7表明,净光合速率(Pn)与叶温(Tleaf)呈抛
物线关系。在36℃左右时,净光合速率(Pn)达到最
大值(相关系数R≈0.60)。36℃之前,净光合速率
(Pn)随着叶温(Tleaf)的升高而增大;36℃之后,净光
合速率(Pn)随着叶温(Tleaf)的升高而减少,说明高
温对黑核桃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可见,在夏
季,黑核桃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叶片温度约
为36℃。
2.6 赤小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其影响因子的相
关性分析
8:00—18:00中间位置的赤小豆净光合速率与
各影响因子的关系见图8,并通过SPPS软件进行相
关性分析。
图8表明,赤小豆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
(Gs)、胞间 CO2 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温
(Tleaf)存在显著相关性。赤小豆净光合速率(Pn)与
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温(Tleaf)呈极显著
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5、0.756、0.765,与胞
间 CO2 浓度 (Ci)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
为-0.598。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在间作模式中距离黑核桃不同位置
的赤小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距
离黑核桃2.3m处的赤小豆与1.3m和0.3m处
的相比,光饱和点(LSP)分别升高约199μmol/
(m2·s)和356μmol/(m
2·s),光补偿点(LCP)分
别降低约9μmol/(m
2·s)和80μmol/(m
2·s),最
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提高约3μmol/(m
2·s)
和10μmol/(m
2·s);随着与黑核桃距离的缩小,赤
小豆的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且固定碳的总量减
少。(2)SPAD值与赤小豆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呈
114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31卷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以用SPAD值来反映赤小豆
叶片中的叶绿素情况。(3)赤小豆净光合速率(Pn)
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温(Tleaf)之间
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 浓度(Ci)呈极显
著负相关关系。
a Pn—Gs                 b Pn—Ci
c Pn-Tr                 d Pn-Tleaf
图8 赤小豆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
Fig.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urnal vari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various factors in red beans
  从黑核桃的光响应曲线中可以看出,黑核桃的
光饱和点(LSP)约为1 536μmol/(m
2·s),与李树
[Prunus salicina L.,1 800μmol/(m
2·s)]、柿树
[Diospyros kaki Thunb.,1 170μmol/(m
2·s)]、
梨树 [Pyrus spp.,900μmol/(m
2 ·s)]、樱 桃
[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G.Don,1 000
μmol/(m
2·s)]、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1 201μmol/(m
2·s)]等树种相比,是典
型的喜光植物[23-27]。所以,在对黑核桃的管理中,
应进行合理的修剪,使之通风透光,以创造有利的
光合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本试验中,黑核桃的
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
率(Amax)等数据与张继祥等通过黑核桃叶片光合作
用生理生态模型分析得到的数据相近[28],与崔兆韵
使用CIRAS-I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实测后分
析得到的数据也相近[29]。可见,在黑核桃—赤小豆
间作的系统中,赤小豆对黑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很
小,不会影响黑核桃的产量。
从赤小豆的光响应曲线可以看出,在两列黑核
桃中间位置的赤小豆光饱和点约为1 396μmol/
(m2·s),高于或接近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1 300μmol/(m
2·s)]、花生[Arachis hy-
pogaea L.,1 100μmol/(m
2·s)]等农作物,为喜
光植物,生长过程中也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30-32]。
中间位置赤小豆的光饱和点明显高于边缘位置的
赤小豆[1 040μmol/(m
2·s)],而最大净光合速率
第2期 张骁博等: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模式下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115    
提高约77%。可见,由于黑核桃遮阴的影响,造成
不同位置赤小豆接受的光合有效辐射不同,而且长
期遮阴造成靠近黑核桃的赤小豆生理特性发生改
变,从而影响了赤小豆的总产量。所以在间作系统
中,应该通过修剪黑核桃,提高透光率,增加赤小豆
接受的光合有效辐射,并注意控制间作距离,合理
安排种植密度,提高赤小豆的产量。
本文只对单一株行距条件下黑核桃—赤小豆
间作模式中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株行距
条件下黑核桃、赤小豆的光合特性是否与本文的研
究结果相同,仍然需要再通过试验加以证明。本试
验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叶温高于其他研究,
是由于本试验只针对温度较高的夏季,区别于其他
对植物整个生长季的研究。另外,本文只讨论了光
合有效辐射的变化对黑核桃、赤小豆净光合速率的
影响,在以后的试验中,应当加入土壤水分、肥料条
件等其他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并通过比
较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条件下黑核桃与赤小豆的
生长量与单独种植黑核桃和赤小豆条件下的生长
量,探讨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
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树华,安淑萍,陈志刚,等.林农间作模式经济效益评价初
探[J].林业经济,1995(1):56-66.
[2]杨友琼,吴伯志.作物间套作种植方式间作效应研究[J].中国
农学通报,2007(11):192-196.
[3]张明如,翟明普,尹昌君,等.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原
理及生态经济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4):
66-71,77.
[4]Reddy M S,Wiley R W.Growth and resource use studies in an
intercrop of Pearl Milet/Groundnut[J].Field Crops Research,
1981(4):13-24.
[5]张怀渝,王化新,郭大智,等.大麦光合产物的分配、再分配与
产量形成的关系[J].核农学报,1995(3):168-174.
[6]平晓燕,周广胜,孙敬松.植物光合产物分配及其影响因子研
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10(1):100-111.
[7]程鹏,曹福亮,汪贵斌.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J].南京林
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51-156.
[8]Zinkhan F C,Mercer D E.An assessment of agroforestry sys-
tems in the southern USA[J].Agroforestry Systems,1997,35
(3):303-321.
[9]Garrett H E G.Agroforestry practice and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Forestry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997,91(1):5-15.
[10]孟平,宋兆民,张劲松,等.农林复合系统对环境质量调控作
用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1):4-10.
[11]张劲松,孟平.农林复合系统水分生态特征的模拟研究[J].
生态学报,2004(6):1172-1177.
[12]李新平,郭学斌,吕皎.混农林业中的树木密度对小麦产量的
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4):46-48.
[13]高峻,孟平,吴斌,等.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丹参光合和
蒸腾特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64-67.
[14]陆光明,孟平,马秀玲,等.林—果—农复合系统中植物蒸腾及
系统蒸散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5):103-109.
[15]Rao M R,Ong C K,Pathak P,et al.Productivity of annual
cropping and agroforestry systems on a shalow Alfisol in semi-arid
India[J].Afrofore-stry Systems,1991,15(1):51-63.
[16]孟平,李春友,张劲松,等.石榴—绿豆间作系统土壤呼吸及
其影响因子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66-70,212.
[17]梁嘉陵,黄艳胜,王非,等.低山丘陵区果农复合生态经营模
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4):63-66.
[18]田阳,云雷,毕华兴,等.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光竞争研究
[J].水土保持研究,2013(4):288-292.
[19]张宪政.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J].辽
宁农业科学,1986(3):26-28.
[20]郎莹,张光灿,张征坤,等.不同土壤水分下山杏光合作用光
响应过程及其模拟[J].生态学报,2011(16):4499-4508.
[21]Thornley J H M.Dynamic model of leaf photosynthesis with
acclimation to light and nitrogen[J].Annals of Botany,1998
(81):423-430.
[22]苏云松,郭华春,杨雪兰.甘薯、薯蓣和魔芋叶片SPAD值与叶
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1):64-66.
[23]杨建民,张国良,张林平,等.李幼树光合特性的研究[J].园
艺学报,1997(4):70-71.
[24]王文江,刘永居,王永蕙.大磨盘柿树光合特性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3(2):105-110.
[25]赵宗方,凌裕平,吴建华,等.梨树的光合特性[J].果树科
学,1993(3):154-156.
[26]杨江山,种培芳,常永义.樱桃叶片的光合特性研究[J].甘
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49-51.
[27]韩博,李志勇,郭浩,等.干旱胁迫下5种幼苗光合特性的研
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4(1):92-98.
[28]张继祥,毛志泉,魏钦平,等.美国黑核桃实生苗单叶片光合
作用生理生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生物数学学报,2004
(2):213-218.
[29]崔兆韵,梁丰香,张衍华,等.干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美国黑
核桃的光合特性[J].山东气象,2002(4):16-17.
[30]徐克章,王英典,徐惠风,等.高粱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3):1-6.
[31]康华靖,陶月良,权伟,等.北方冬小麦旗叶光饱和点探讨
[J].麦类作物学报,2013(6):1252-1257.
[32]项明,于含玲,杨照昌.花生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J].贵州
农业科学,1986(2):4-8.
(编辑 刘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