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蒋家道临证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经验



全 文 :·老中医经验·
蒋家道临证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经验
朱 虹
(扬州大学医学院 , 江苏 扬州 225001)
  关键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鼻衄;荨麻疹;蒋家道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699 (2003)02-0006-02
作者简介:朱虹 (1965~ ), 男 , 汉族 , 江苏扬州人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中医古典医籍的教学与研究。
  蒋家道主任医师 , 临证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证。现将其
运用仲景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鼻衄
患者 ,男 , 32 岁。 1997 年4 月 20 日就诊。
既往患有肝炎病史。近 1年来 ,体检发现 HBsAg 阳性 , 肝
功能:谷丙转氨酶偏高(60 ~ 72u), 其余各项指标正常。 5d 前 ,
无明显诱因而鼻中出血 ,色鲜红 , 无血块 ,无鼻腔干燥 热感 ,
无口干 、口臭 、口苦 ,无烦渴引饮 , 无心悸 、头晕 , 经在其他医院
运用冷敷 、鼻腔填塞及中医凉血止血 、疏肝解郁 、清泄肝胆湿
热之剂合保肝药物治疗后 ,疗效不显 , 遂来就诊。
刻诊:鼻中出血 , 色鲜红 , 时有牙龈出血 , 面赤 , 微咳 , 无
痰 ,双下肢胀 , 按之无凹陷 ,舌红苔白腻 , 脉沉。
证属肺气壅滞 ,湿热内蕴。治宜宣通肺气 , 泄越湿热。方
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茵陈四苓散出入:麻黄 10g , 连翘 10g ,
赤小豆 30g ,薏苡仁 20g , 杏仁 10g , 桑白皮 10g , 茵陈 10g , 茯苓
10g ,白术 20g , 泽泻 10g , 猪苓 15g。1 剂后 , 鼻出血自止 ,其余诸
症减轻;6剂后 , 诸症悉止 , 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40u)。
按:蒋老认为“血本阴精 , 不宜动也 , 而动则为病;……盖
动者多由于火 ,火盛则逼血妄行;……”(《景岳全书·血证》)。
结合患者肝炎病史 , 故前医者以凉血 、清肝之法。 然鼻衄一
证 ,其本在肺 ,《诸病源候论·鼻衄候》指出:“凡血与气 , 内荣脏
腑 ,外循经络 , 相随可行于身 , 周而复始 , 血性得寒则凝涩 , 热
则流散 ,而气 , 肺之所生也 , 肺开窍于鼻 , 热乘于血 , 则气亦热
也 ,血气俱热 , 血随气发于鼻 , 为鼻衄” 。 结合微咳 , 下肢胀等
症状 , 则知本病由肺气壅滞所致 , “肺气降 , 则诸气皆降” 。故
治疗以通降肺气为先 ,予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中用麻黄 ,
与仲景所云之“衄家不可发汗”亦不矛盾 , 仲景所言之“衄家” ,
是指经常出血 , 津液耗伤之人 , 而该患者出血仅几日 , 且无津
伤之征 ,故可用之。
2 异食症
患者 ,男 , 58 岁。 1998 年7 月 21 日就诊。
罹患过敏性鼻炎二十余年 , 每日打喷嚏 、流涕约 1h。 1 月
前 ,无明显诱因而喜食肥肉 , 日食 1500g左右 ,无头痛 、低热 , 无
腹胀 、腹痛 , 无泄泻 、恶心 、呕吐 ,无乏力等症 , 经控制饮食等无
效后 ,遂来就诊 。
刻诊:每日食肥肉 1500g 左右 ,喷嚏 , 流清涕 , 纳差 , 便溏 ,
舌淡 ,脉细。
证属肺气被郁 ,湿浊内蕴。治以宣肺 、利湿 , 方以麻黄连翘
赤小豆汤加减:麻黄 6g , 杏仁 10g , 连翘 10g , 薏苡仁 15g , 赤小豆
30g , 桑白皮 10g ,半夏 15g ,白芷 10g , 细辛 3g。 1 剂后 ,周身疼痛 ,
余无不适;3 剂后 , 不欲食肥肉 ,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减轻 ,前方
继进10 剂后诸症悉除。嘱常服金匮肾气丸以固其本。
按:蒋老认为“脏各有神 , 凡酷嗜一物 ,皆其脏神所欲。斯
脏之精气不足 ,则求助斯味以自救。 ……老人精血亏 ,则嗜肉
食”(《锦囊秘录》)。年老之人 , 机体功能减退 , 自当多喜食肉
类以益精血 ,但今患者嗜食而量多 ,滋腻之品易伤脾 , 脾不健
运 ,致湿浊内停。 过敏性鼻炎 , 即经云之“鼻鼽” ,《素问·脉解
篇》说:“所谓客孙脉则头痛 、鼻鼽 、腹肿者 , 阳明并于上 , 上者
则其孙络太阴也 , 故头痛 、鼻鼽 、腹肿也” 。 鼻为肺窍 , 鼻鼽的
病变根本当属在肺。鼻鼽迁延数年 , 肺气受损 , 子病及母 , 必
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因此 , 本症的发生 , 当关乎肺脾两脏。
故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表里宣通 ,泄越湿热 , 其病则愈。至于
药后周身疼痛 , 乃仲景所言之“瞑眩” , 为药中病所 , 非生它症 ,
故以原方继予之。
3 荨麻疹
患者 ,女 , 46岁 , 2000年 10 月 19 日就诊。
近 2年来 , 双下肢起风团 , 色鲜红 , 瘙痒 , 每至秋冬季及经
期尤甚 ,经用抗过敏药及中药外洗后病情时轻时重 , 遂来就
诊。
刻诊:双下肢风团 , 色红 , 高出皮肤 , 抚之碍手 , 膝关节以
下尤甚 ,瘙痒 , 咽部不适 , 微咳 , 少痰 , 二便调 , 月经先后无定
期 ,色紫有块 , 舌质有紫气 , 苔薄 ,脉细。
证属肺失宣肃 , 血虚生风。治宜宣通肺气 , 养血祛风 , 方
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四物汤加减:麻黄 5g ,连翘 10g , 赤小豆
30g ,杏仁 10g ,生地 10g , 赤芍 10g , 当归 10g , 蝉蜕 5g , 防风 10g ,
浮萍 10g。 7剂后 , 皮疹减少 , 瘙痒减轻;15 剂后 , 皮疹消失 , 瘙
痒止。嘱常服六味地黄丸以固本。随访半年 , 未发。
按:蒋老认为 ,荨麻疹一般与过敏有关 , 加之患者年近七
6
吉林中医药 2003年 2月 第 23卷第 2期                            
DOI :10.13463/j.cnki.j lzyy.2003.02.005
吴一纯教授应用大黄 虫丸验案三则
汤岳龙
(第一军医大学 中医系 ,广东 广州 510515)
  关键词:大黄 虫丸;银屑病;黄褐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吴一纯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699(2003)02-0007-01
作者简介:汤岳龙(1953~ ),男 , 汉族 ,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中医外科。
  大黄 虫丸出自 《金匮要略》 , 由大黄 、 黄芩 、 甘草 、
桃仁 、 杏仁 、 白芍 、 生地 、 干漆 、 虻虫 、 水蛭 、 蛴螬 、 虫
组成。功能祛瘀生新 , 治虚劳消瘦 , 腹满不能食 , 干血内
停 , 肌肤甲错 , 两目黯黑之症。吴一纯教授应用该剂为主治
疗多种难治性疾病 , 取得良好效果。
1 银屑病
常某 , 女 , 33 岁 , 1994年 3 月 4 日初诊。患银屑病已 5
年余 , 病情缠绵反复 , 冬重夏轻 , 就诊时皮损全身皆有 , 色
紫伴瘙痒 , 寐不安 , 精神差。 曾经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无效。
诊查:头部发根覆盖银白色鳞屑 , 胸背部及下肢可见大片状
皮损呈肥厚浸润性斑块 , 色暗红 , 皮肤增厚 , 有散在抓痕血
痂 , 舌质紫暗 , 苔白厚 , 脉沉弦。辨证属毒邪入络 , 瘀血内
停。治宜解毒通络 , 祛瘀生新。处方:紫草 、 露蜂房 、 土茯
苓 、 薏苡仁 、 丹参 、 夜交藤 、 酸枣仁各 30g , 黄芩 、 川芎 、
赤芍 、 红花 、 乌梢蛇各10g , 每日 1 剂 , 水煎2 次分服 , 大黄
虫丸 6g , 每日 2 次 , 服上方 1 月后 , 皮损变薄 , 斑块减
轻 , 瘙痒消失 , 后停服中药汤剂 , 继服大黄 虫丸 3 个月 ,
诸症全消。以后间断服用大黄 虫丸约 3~ 5 个月 , 随访至
今未见复发。
按:银屑病属中医 “白疕” , 治疗棘手 , 该患者病程较
久 , 不仅有顽毒夹湿阻滞肌腠 , 经脉阻截 , 气血凝结 , 使肌
肤失养 , 更有气血久瘀顽毒难化。此乃本病久治不愈之关
键。吴教授用大黄 虫丸祛瘀生新 , 通和血脉 , 同时用解毒
祛湿消除恋邪 , 活血化瘀助祛邪 , 相辅相承 , 使多年顽疾得
以解除。治标与治本有机的结合 , 是吴老临证的特色之一。
2 黄褐斑
宋某 , 女 , 25 岁 , 未婚 , 1994 年 4 月 15 日初诊。颜面
出现黄褐斑性皮肤病 1 年余 , 如地图样 、 对称分布于额 、
颊 、 鼻 , 虽无局部鳞屑及瘙痒等自觉症状 , 但患者精神负担
重 , 因久服药物及外治无效 , 且症状愈来愈重 , 斑色变得黑
褐 、 枯暗不泽 , 常伴头晕耳鸣 , 失眠多梦 , 月经不调 , 量少
结块 , 舌质暗红苔少 , 脉象细数 , 辨证属肝郁气滞 , 瘀滞于
面。给予大黄 虫丸口服 , 每次 3g , 日 3 次 , 另加服中药汤
剂 , 处方:当归 、 川芎 、 白芍 、 生地 、 柴胡 、 茯苓 、 白术 、
郁金各 10g , 酸枣仁 、 夜交藤 、 合欢皮各 30g , 生甘草 、 薄荷
各 5g , 每日1 剂 , 水煎 2次分服。服上方 2 周后 , 头晕耳鸣 、
失眠多梦症状减轻 , 继服大黄 虫丸 3 个月 , 面部黄褐斑基
本消失。
按:吴教授认为 , 该患者主要是长期肝郁气滞导致瘀血
阻滞 , 瘀滞于面 , 瘀血不去 , 症状难消 , 更使肝气郁结 , 是
黄褐斑病机之关键。故治疗时要标本兼顾。
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某 , 女 , 33 岁。 1993 年 5 月 28 日初诊。 患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已 5 年余 , 曾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 诊见下肢皮下
有多处散在青紫瘀斑 , 大小不等 , 伴有头晕目眩 , 神疲乏
力 , 失眠多梦 , 常有心悸 , 腹满纳差 , 月经不调 , 次数多 ,
量少 , 偶发鼻衄 , 牙龈出血 , 舌质偏暗 、 苔薄 , 脉沉细。血
常规:红细胞 4.1×1012 L , 血红蛋白 8g L , 血小板 38×109
L。B 超示:脾脏肿大。辨证属心脾气虚 , 瘀血阻络 , 治则补
益心脾 、 活血祛瘀 , 药用生黄芪 、 党参各 30g , 酸枣仁 20g ,
当归 、 白术 、 茯苓 、 旱莲草 、 茜草 、 远志各 10g , 炙甘草 5g。
大枣 5枚 , 三七粉 2g (冲服), 水煎 2 次分服。大黄 虫丸
每次 3g , 日 3 次 , 服上方 2周后 , 瘀斑减退 , 未发衄血 , 余
症稍瘥。停服汤剂 , 大黄 虫丸继服 2 个月 , 瘀斑全消 , 精
神大振 , 诸症悉除。复查血象:红细胞 4.7×1012 L, 血红蛋
白10.5g L, 血小板 116×109 L。嘱继服大黄 虫丸约 1 年
余 , 随访至今 , 未复发。
按:此案属心脾两虚 , 瘀血阻络之证 , 吴教授认为 , 心
脾之虚实际是瘀血内停所致 , 瘀血不去 , 治标只能缓图一
时 , 活血止血 , 本例堪称典型。部分患者用该方后可有泄下
症状 , 不要见虚不敢攻下。
(收稿日期:2002-09-20  本栏责任编辑:赵玉芝)
七 ,则知该患者先天禀赋不足 , 后天肾阴亏虚 , 精血亏耗 , 此为
发病之本。《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指出:“邪气客于
皮肤 ,复逢风寒相折 , 则起风瘙瘾疹” 。皮为肺之外华 , 肺失宣
肃 ,邪不得透达 , 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 , 此为本病之标。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瘾疹证治》说:“世医论瘾疹 , ……内则察
其脏腑虚实 , 外则分其寒暑风湿 , 随证调之 , 无不愈” 。治其
标 ,以宣通肺气为要。待标证缓解后 , 以养阴固其本 , 标本同
治 ,收效显著。 (收稿日期:2002-10-09)
7
                            吉林中医药 2003年 2月 第 23卷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