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楚雄南苜蓿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测定



全 文 :收稿日期:2012-04-08
基金项目: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助。
* 通讯作者
段正山,男,1968年生,大专,畜牧师。
楚雄南苜蓿生物学特性
及生产性能测定
段正山1 袁福锦2 徐 英3 王世雄3 李乔仙2 李瑞生4 吴梦霞2 杨国荣2*
1.云南省禄丰县彩云畜牧兽医站,云南禄丰651200;2.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昆明650212;
3.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650212;4.云南省德宏州畜牧站,云南德宏678400
摘要 试验对楚雄南苜蓿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进行了调查及测定,分别对其初花期、乳熟期以及冬春季
刈割1次后再生草的初花期和再生草种子的成熟期4个时期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楚雄南苜
蓿2a的平均干物质产量为8.80t/hm2、种子产量为1.11t/hm2;乳熟期的干物质产量为13.90t/hm2;再生草
初花期的干物质产量为4.60t/hm2;冬春季刈割1次后,第二茬草能完成生育过程,种子产量为0.43t/hm2;营
养生长期粗蛋白含量达22.60%。楚雄南苜蓿产量和营养价值高、耐旱和耐寒性强,适宜在亚热带地区大力推
广种植。
关键词 楚雄南苜蓿;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草产量;种子产量;营养价值
  楚雄南苜蓿最早在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境内零
星种植利用,既作为家畜饲草,也作为蔬菜[1]。随着
畜牧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到
2007年种植面积已达 1 267hm2,累计种植面
积14 767hm2,实现产值8 634.16万元,节支总额
达1 295.14万元,增产粮食部分增收4 897.94万
元,累计产鲜草152.08万t。不仅为牲畜提供了大
量的优质青绿饲草,解决了冬春季节饲草短缺的问
题;还有效提高了家畜的出栏率及商品率,增加了农
民的经济收入,为种植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
献[2]。另外,种植楚雄南苜蓿后,通过根瘤菌固氮,
增加了后茬农作物的粮食产量;同时,种植楚雄南苜
蓿,还提高了冬春农田的覆盖率,减少了土壤水分的
蒸发,在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种植地
种 植 地 位 于 楚 雄 州 禄 丰 县 彩 云 镇,海
拔1 340m,年均降雨量720mm,年均气温17.8
℃,无霜期335d;光照充足,水资源相对匮乏,属中
亚热带南缘低谷次热坝干燥气候类型。
1.2 田间管理
楚雄南苜蓿出苗后,施用尿素1次,150~225
kg/hm2;盛花期灌溉1次,喷洒杀蚜虫药1次;再生
草每667m2 用尿素10kg施肥1次,再生草盛花期
灌溉1次,落花期喷洒杀蚜虫药1次。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2010年,选择相同土壤类型、楚雄南苜蓿生长
状况具有代表性的种植户3户,连续2a跟踪观测
楚雄南苜蓿的形态特征、种植方法、草产量及种子产
量;并在云南范围内各引种种植点调查楚雄南苜蓿
的生态适应性。2011年,对楚雄南苜蓿初花期、乳
熟期以及冬春季刈割1次后再生草初花期和种子成
熟期4个时期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具体的测定方
法:每户种植地取1m2 样方3个,测定牧草鲜重,并
取样500g烘干后测定干鲜比,根据干鲜比计算干
物质产量;种子产量的测定,每户取1m2 样方3个,
摘取荚果风干后,脱粒称重;养分分析,在营养生长
期取样测定。
·92·养殖与饲料2012年第5期 饲料营养
DOI:10.13300/j.cnki.cn42-1648/s.2012.05.006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征
楚雄南苜蓿为豆科苜蓿属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
本植物,别名黄花苜蓿、草尖;植株无毛,茎丛生,斜
伸或直立生长,高0.3~1.0m,基部多分枝,无毛或
稍有毛;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心脏形,长1.0~
1.5cm,宽0.7~1.0cm,顶端钝圆或微凹,上部边
缘有锯齿,下面有疏毛;侧生小叶略小,托叶裂刻较
深;总状花序,花腋生,2~6朵;花萼钟状、深裂,花
萼筒有疏柔毛,花冠蝶形、黄色;荚果螺旋形,直径
0.6cm,边缘有刺毛,刺端有钩,每荚含种子3
~7粒;种子肾形、黄褐色。
2.2 生物学特性
楚雄南苜蓿适于在肥沃的旱地或排水良好的水
田种植。生长适温为12~17℃,在云南亚热带地区
生长较好;耐寒性较强,在-5℃的低温下,其叶片
虽会被冻死,但气温回升后又会萌芽生长;对土壤适
应性较广,在pH值为5.0~8.6的土壤中,均能生
长正常。在云南省禄丰县,楚雄南苜蓿平均每株有
根瘤56.75个多与水稻等大春作物轮作,作为冬季
饲草种植利用。第1年9月份种植,次年2月份开
花,3月份结荚,种子产量较高。云南省大多数地区
适宜秋播,北部高寒山区以春播为宜。在稻谷收获
前后,将楚雄南苜蓿撒播于潮湿、不积水的稻田内,
进行免耕播种,可有效减少稻田水分的蒸发;肥水较
好的条件下,1次播种可刈割2~3次。
2.3 栽培技术
一般采用撒播或条播,单播用种量为22.5
kg/hm2,带荚播用种量为60.0~75.0kg/hm2。在
未种植过苜蓿属植物的土壤种植楚雄南苜蓿时,给
楚雄南苜蓿种子接种根瘤菌后种植,效果较好。幼
苗期可进行1~2次中耕除杂。在天气较炎热的地
区种植时,楚雄南苜蓿易感染病虫害,主要是菌核病
和蚜虫 感 染。防 治 菌 核 病 可 用 速 克 灵 (按 1
∶1 000~1 200稀释)或托布津(按1∶1 000稀
释);防治蚜虫可用啶虫脒5%可湿性粉剂(25g/
667m2)。楚雄南苜蓿用于鲜喂时,分枝期即可刈
割利用;用于调制干草时,宜在盛花期至乳熟期一
次性刈割利用。
2.4 生产性能
1)产量测定。2010和2011年连续对楚雄南苜
表1 楚雄南苜蓿2a的生产性能测定统计
年份 干鲜比/% 干物质产量/(t/hm2) 种子产量/(t/hm2)
2010  16.00±1.20  9.60±2.30  1.08±0.10
2011  20.00±1.50  8.00±1.50  1.13±0.17
平均值 18.00  8.80  1.11
蓿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楚雄南苜蓿2a的平均干鲜比为
18.00%,平均干物质产量为8.80t/hm2,平均种子
产量为1.11t/hm2,干物质产量和种子产量2a间
的差异不大。
2011年对楚雄南苜蓿4个时期的生产性能进
行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楚雄南苜蓿4个时期的生产性能测定
测定时期 干鲜比/%
干物质产量/
(t/hm2)
种子产量/
(t/hm2)
初花期 17.70±3.30 7.20±0.40 -
乳熟期 18.10±1.00 13.90±0.50 -
冬春刈割1次
再生草初花期
15.70±0.90 4.60±0.10 -
冬春刈割1次
再生草种子成熟期
21.40±0.80 3.30±1.10 0.43±0.30
  从表2可以看出,乳熟期的干物质产量达到
13.90t/hm2,与初花期(7.20t/hm2)相比,有明显
的提高;同时,冬春季刈割1次后,再生草的干物质
产量(3.30~4.60t/hm2)显著低于第一茬草。第一
茬草在冬春季营养生长期刈割,再生草能够完成生
育过程,种子产量可达0.43t/hm2。
2)营养成分分析。在楚雄南苜蓿营养生长期取
样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楚雄南苜蓿营养生长期营养成分分析 %
干物质 粗脂肪 粗蛋白 粗纤维 粗灰分 无氮浸出物 钙 磷
91.80  2.80  22.60 20.30 12.00  42.30  0.60 0.39
  由表3可知,楚雄南苜蓿粗蛋白含量较高,达到
22.60%;钙和磷的含量也非常丰富。
3 讨 论
楚雄南苜蓿2a的平均干物质产量和种子产量
分别为8.80和1.11t/hm2。楚雄南苜蓿牧草营养
价值高,营养生长期粗蛋白含量达到22.60%。冬
春季刈割1次后,再生草初花期的干物质产量
为4.60t/hm2,再生草种子产量为0.43t/hm2。
楚雄南苜蓿耐旱、耐寒,土壤适应性较广,在平
均气温为12~17℃时生长较好,适宜在云南亚热带
·03· 饲料营养 养殖与饲料2012年第5期
地区推广种植。楚雄南苜蓿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
是冬春季节家畜补饲的优良饲草,但仍存在利用方
式单一、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推广草
产品加工、储备及综合利用技术,是解决冬春季节家
畜饲草短缺、拓展楚雄南苜蓿利用方式、提高种植养
殖效益的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徐驰,杨培昌,陈兴才,等.云南冬闲田种植的优良豆科牧草—
楚雄南苜蓿[J].草业与畜牧,2007(10):61-62.
[2] 杨培昌,匡崇义,陈兴才,等.楚雄南苜蓿的特性及在云南省的
生长表现[J].牧草与饲料,2008(1):33-35.
(责任编辑:刘 娟)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























































殎殎

饲料企业创新转型的三大要素
1 原料供应紧缺
近年来,全球玉米深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令玉米供需越发紧张,玉米供需偏紧,价格节节攀高。另外,
随着我国饲料行业的日益发展,国产玉米、小麦等粮食及饲料原料呈短缺的趋势。据预测,2020年,我
国饲料产量将达2.5亿t,届时对各类粮食以及饲料原料的总需求量将比现在增加1.0亿t。
专家分析,我国饲用蛋白资源紧张局面还将持续,饲料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和市场危
机。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王晓辉认为,2011-2012年,由于华北黄淮地区的天气原因,导
致玉米水分超出安全范围,造成大量玉米质量差、水分高、容重低,优质玉米的价格也因此上涨,从而抬
高了饲用氨基酸的生产成本。对于饲用氨基酸产业来讲,除蛋氨酸外,赖氨酸、苏氨酸及色氨酸等发酵
类氨基酸都使用玉米淀粉为主要生产原料。
行业分析师柳晓峰表示,玉米成本占苏氨酸生产成本的50%,原料价格高涨,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使得苏氨酸产业一度陷入“三明治陷阱”。迫于成本的压力,饲料企业开始将目标瞄准在寻找玉米原料
的替代品上。
2 小麦替代玉米优势显现
面对大宗原料供应紧缺的现状,企业需要重新评估能量原料(玉米)和蛋白原料的价值,部分领先企
业开始尝试降低能量原料的添加量,提高配方蛋白的含量,在保障动物生产性能的同时,降低饲料成本。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做出了用小麦代替玉米的尝试。据该公司技术部总经理吕明斌说,六和
公司在过去1a中,对小麦替代玉米进行了反复的试验,试验发现日粮中添加小麦酶后,日粮能量利用
率可提高2.03%。试验还发现,日粮中使用整粒小麦,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改进有显著效果,添加整粒小
麦可促进肉鸡肌胃发育。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30%整粒小麦不制粒,每吨生产成本可降低5元;肉鸡
料肉比降低0.026,每只肉鸡饲料成本降低0.2元。
据统计,2011年7月份,在龙头企业中,小麦替代玉米的量从5%提高到了15%~20%,8-9月份,达
到30%,个别地区达到50%甚至达100%。在玉米和小麦价格差较大的年份,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较多。
王晓辉分析,从小麦供应上来看,价格低位也在支撑小麦的用量,小麦替代玉米规模明显,已经转变
为全年性和长期性的问题。预计小麦饲用量将继续攀升,2012年小麦替代玉米会达到新高,2013年消
费量将在2 300万t左右。目前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差已达到200元/t左右,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生产饲
料从成本上来说拥有巨大的优势。
3 原料质量安全必须重视
无论饲料采用何种原料,质量安全都是企业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近年来,质量安全事件使得饲料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将面临淘汰、整合、技术更新和产品优化的问题,要想实现饲料行业可持续发展,高品
质、环保和低能耗成为饲料企业发展转型的方向。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饲料质量在逐
年提高,国产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水平已经超过了进口饲料添加剂。
来源:添加剂论坛
·13·养殖与饲料2012年第5期 饲料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