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草甸草原区几种苜蓿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全 文 : 第 22卷 第 2期 内 蒙 古 草 业 Vol.22 ,No.2 2 0 1 0年 6月 Inner Mongolia Prataculture Jun., 2010
 文章编号:1009—1866(2010)02—0048—04
草甸草原区几种苜蓿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朝克图1 ,阿穆拉2 ,刘志兰2 ,尤金城1 ,乌兰娜1 ,乌日图3 ,赵萌莉2* ,韩国栋2
(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 , 内蒙古 海拉尔区 021008;
2.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3.内蒙古海拉尔市鄂温克旗农牧局 ,内蒙古 鄂温克旗 021100)
摘要:对引自加拿大的 5个和中国的 4个豆科牧草材料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甸草原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研究 , 目
的是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牧草。结果表明:草原 3 号苜蓿的适应性最强 ,夏播翌年越冬率在 90%以上 ,可作为草
甸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牧草。黄花苜蓿适应性最弱 , 越冬率在 60%左右 ,其余 7种苜蓿差异表现不显著。
关 键 词:草甸草原;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 ,适应性广 ,生物固氮
能力强 ,草质优良 ,营养价值高 ,适口性好 ,为各种
家畜所喜食 ,并且对防止土壤沙化 ,碱化有良好的
作用 。近年来 ,在超载过牧和气候因素下 ,草场出
现了严重退化生产力迅速下降 ,导致草畜供求矛盾
日益突出 。为缓解草畜之间的矛盾 ,减轻牲畜对天
然草场的压力 ,就必须大力发展人工草地 ,增加对
草地畜牧业的投入 ,实行集约化经营 ,合理规划畜
群结构 ,建立高产优质的饲草基地 ,这是草地畜牧
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家将种植结构从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逐步向“粮食作
物—经济作物 —饲料作物和牧草”的三元结构转
变 ,苜蓿的需求量日益扩大 ,目前国内紫花苜蓿市
场需求量为 1亿 t ,而总产量约为 500万 t ,仅能满
足需求的 5%,而国际市场对紫花苜蓿产品的需求
量也很大 ,主要集中在亚洲 、日本 、韩国和东南亚地
区 ,每年平均需求 300万 t 的苜蓿干草产品。因
此 ,苜蓿是能够满足草食肉用家畜和奶牛饲养业快
速发展需求的优质牧草品种 ,值得大面积推广。但
是 ,苜蓿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是要有适应性好 ,产量
高 ,品质好的优良品种做保证 ,牧草的适应性直接
关系到人工草地的建植成功 ,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
的优良牧草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 ,呼伦贝尔市苜
蓿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但呼伦贝尔地区纬度高 ,
冬季严寒 ,无霜期短 ,春天常出现倒春寒 ,对苜蓿的
大面积种植始终存在着危害 。本试验通过对国内
外 9种苜蓿的越冬率和单位面积存活数进行了评
价 ,旨在为草甸草原地区选择适合推广的苜蓿品
种 ,为建立人工草地 ,改良治理退化草地提供理论
依据 ,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及种植条件
试验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 ,北
纬 48°43′18″~ 50°10′35″,东经 118°22′30″~ 121°
* 通讯作者:meng lizhao@yahoo.com
收稿日期:2010-02-21
基金项目:内蒙古草业研究院(20071923), 农业支撑项目(2006BAD16b01)和国家奶业专项(2006BAD0416)资助。
作者简介:朝克图(1962—), 男 ,(蒙古族), 呼伦贝尔市人 ,现从事畜牧业草原管理工作。
10′45″,地跨森林草原与干旱草原两个地带 ,气候
为中温带温凉大陆性半干旱季风区 ,冬季严寒漫
长 ,积雪期长达 160 ~ 210d ,夏季温暖但短促 ,春季
气温变化剧烈 ,干旱多大风 ,秋季气温骤降 、霜冻
早 ,无霜期 90 ~ 100d ,年平均气温-2.6℃,极端最
低气温-49℃,极端最高气温 38.4℃,年平均降水
量 308mm ,全年 65%~ 75%的降水量集中在 6 ~ 8
月份 ,而冬季每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4%左
右。由于 6 ~ 8 月份降雨多 ,气温高 ,形成水热同
期 ,适宜农 、牧 、林业生产综合发展 ,但易受干旱 、洪
涝 、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的侵袭。该区土壤肥沃 ,
腐殖质含量高 ,土壤类型多为暗棕壤 、黑土和暗色
草甸土 , 土层深厚 , 土壤有机质丰富 , 生产潜力
较大 。
表 1 9个供试苜蓿品种
种名 学名 来源
内蒙准格尔苜蓿 M.sativa.NeiMeng zhungeer 中国
2006 ~ 8 苜蓿 M.sativa.2006-8 中国
草原 2 号苜蓿 M.vaira.caoyuan No.2 中国
草原 3 号苜蓿 M.vaira.caoyuan No.3 中国
阿尔岗金苜蓿 M.sativa.Algonquin 加拿大
贝沃苜蓿 M.sativa.Beaver 加拿大
北欧苜蓿 M.sativa.AC Nordica 加拿大
牧地苜蓿 M.sativa.AC Grazeland 加拿大
黄花苜蓿 M.falcata.AC Yellow head 加拿大
2.2 试验设计
2.2.1 小区设计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 ,土壤肥力差异相对较小
的地块作为小区实验地 ,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
组法 。
2.2.2 建植
地面处理采用“深耕 ———耙耱 ———整地———播
种———播后覆土镇压”方式。播前深翻 20 ~ 30cm ,
然后耙耱 ,清除杂草 ,严格整地 ,破碎土块 ,再进行
镇压 ,播种后及时覆土镇压 。小区面积为 2m ×
3.6m ,小区间隔 1m ,每种牧草 4个重复 ,采用人工
开沟 ,条播 ,播量为 100粒/m ,行距 30cm ,轻覆土 ,
大约 l ~ 1.5cm 。
2.2.3 田间管理
播种前精耕细作 ,注意苗期管理 ,中耕除草 ,入
冬前覆土 ,没有施肥(因土壤肥力较高)。
2.3 测定内容和方法
2.3.1 发芽实验
①方法:常规发芽实验 ,设 4次重复。
②步骤:(1)制备发芽床:豆科牧草种子较小 ,
一般使用滤纸发芽床 ,在一个干净的培养皿中铺垫
两层滤纸 ,加适量清水至滤纸饱和 。(2)取样:随机
数取净种子 50粒。(3)种子摆放:将选好的样品种
子均匀地放在培养皿中 ,排列时粒与粒之间至少保
持与种子同样大小的距离 ,不能互相接触 ,以免病
原菌或霉菌的传染。(4)编号:排好后在发芽皿上
贴上标签 ,注明品种 、样品号码 、重复次数和发芽日
期 ,最后在室温下进行发芽。(5)观察记录:种子开
始发芽后 ,逐日定时观察 ,记载发芽种子数 ,把已发
芽的种子取出 ,并将数据记录到数据表中。发芽标
准应力求一致 ,豆科植物要有正常的 、比种子本身
长的幼根 ,且最少要有一个子叶与幼根连接。(6)
计算发芽势和发芽率。以 4次重复的平均数表示 。
发芽势是指种子在发芽实验初期规定的天数内正
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比 ,发芽率是指在
发芽实验终期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的
百分比。
2.3.2 出苗率
实际出苗棵数与理论出苗棵数的比值 ,反应牧
草的出苗情况 。
2.3.3 存活株丛数
在生长季末 ,测定每种牧草材料的存活株丛
数 ,根据小区面积 , 计算出每平方米存活的株
(丛)数。
2.3.4 越冬率
2007年 9月 ~ 2008年 5月进行定点观察和测
定 ,牧草返青 60%以上为返青期 。每种牧草随机
抽取 1m 长的样段 ,每小区重复 2 次 ,冬季来临之
前记录现存活株数 ,翌年春季观察记录牧草存活的
株数与死亡的株数 ,计算牧草的越冬率即越冬后存
活株数与越冬前存活株数的比值 。并统计计算各
牧草之间的差异。测定结果用 SAS软件进行方差
49 第 2期 朝克图等 草甸草原区几种苜蓿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芽率 、发芽势 、出苗率
发芽势计算中发芽初期选为 5d ,发芽率中发
芽终期选定 10d 。从表 2中可以看出 ,同一种发芽
势与发芽率趋势一致 ,从表 2中比较也发现两者在
数值上变化不大 ,说明在规定的几天内均能够快速
发芽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阿尔岗金苜蓿的发芽率
和发芽势较高 ,而贝沃苜蓿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对
较低 。
表 2 各种苜蓿的发芽势 ,发芽率和出苗率
牧草名称 发芽势(%) 发芽率(%) 出苗率(%)
内蒙准格尔苜蓿 78.00 81.00 75.63
2006-8苜蓿 73.00 77.50 73.75
草原 2号苜蓿 76.00 78.50 76.88
草原 3号苜蓿 77.00 79.50 80.63
阿尔岗金苜蓿 87.00 88.00 76.88
贝沃苜蓿 67.00 69.00 80.63
北欧苜蓿 78.50 80.50 80.00
牧地苜蓿 70.50 75.00 73.75
黄花苜蓿 73.50 78.60 71.25
  从表 2还可以看出 , 9种苜蓿的出苗率没有显
著性差异 ,均在 70%~ 80%之间 ,表明 9种苜蓿品
种在一定的管理条件下 ,在当地均能正常出苗 。
3.2 存活株丛数和牧草越冬率
牧草的单位面积存活数是牧草生物学特性与
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以反映牧草在当地的
适应情况 。次年牧草成熟前期单位面积存活数见
表 3。从表 3可以看出 ,贝沃苜蓿最高达到 9.13
丛/m2 ,在试验期间 ,这种牧草生长整齐 ,没有断垄
现象 ,说明它们的适应性很强 。草原 3号苜蓿 、牧
地苜蓿 、黄花苜蓿的单位面积存活数偏低 ,分别为
6.50丛/m2 、6.80丛/m2 、5.50 丛/m 2 ,其适应性较
差。剩余几种的存活数都维持在 8 ~ 9丛/m2 ,保
持稳定。
表 3 各种苜蓿的存活株丛数和越冬率
牧草名称 存活数丛/ m2 越冬率(%)
草原 3 号苜蓿 6.50 91.97a
北欧苜蓿 8.24 89.61ab
牧草名称 存活数丛/ m2 越冬率(%)
牧地苜蓿 6.80 88.76ab
贝沃苜蓿 9.13 86.14ab
2006-8 苜蓿 8.44 85.47ab
阿尔岗金苜蓿 7.62 85.32ab
草原 2号苜蓿 8.02 75.80bc
内蒙准格尔苜蓿 7.31 75.52bc
黄花苜蓿 5.50 66.89c
*差异显著性(P<0.05)
牧草返青受低温和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越
冬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牧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
草原 3 号苜蓿越冬率为 91.97%, 与草原 2 号苜
蓿 、内蒙准格尔苜蓿 、黄花苜蓿之间有显著差异 。
与其它 5种牧草之间有较显著差异。黄花苜蓿与
草原 2号苜蓿 、内蒙准格尔苜蓿存在一定差异 ,与
其它牧草之间有显著差异 ,说明它们适应当地自然
条件的能力较差。
4 讨论与结论
气候是影响植物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而温度与
降水量又是决定任一区域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 。
廖允祥指出在任何降水年型苜蓿各生育阶段的所
需水都能较好地与降水季吻合 ,而且苜蓿收获的还
是对水分不敏感的无性绿色体 ,从而使苜蓿成为旱
区高度耐寒型牧草。海棠在锡盟的试验中认为多
年生牧草能否建植的关键问题是抗旱性和越冬率 ,
影响越冬率的关键因子是水分。由此可见 ,越冬率
可以反映牧草对低温和干旱的忍耐能力 ,牧草单位
面积的存活株数是低温和干旱等不利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 ,可以作为反映牧草适应性的指标 。
本试验就从多年生牧草的越冬率和单位面积
存活数出发 ,研究了牧草对低温和干旱的适应能
力。在第 2年的试验中观察到 ,草原 3号苜蓿的株
丛高大 ,生长旺盛 、密集 ,很少有缺苗现象。研究结
果表明 ,草原 3号苜蓿越冬率和单位面积存活数最
高 ,分别为 91.97%和 9.13丛/m2 ,表明其适应性
很强 ,可在草甸草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加拿大
引进的黄花苜蓿的生长情况最差 ,在试验区存在多
处裸地 ,缺雨时出现枯黄现象 ,说明该品种在当地
50  内 蒙 古 草 业              2010年 
的适应性相对较差 ,其它牧草差异表现不显著 。由
于本研究仅为一年资料的总结 ,还不能就此而否定
黄花苜蓿这个品种 ,也不能全面比较其余 7种牧草
的差异 ,应继续观察测试 。
参考文献:
〔1〕乔海明.苜蓿不同年份产量相关及通径分析〔J〕.中国
草地 , 1990 , (3):43-44.
〔2〕董宽虎 , 靳宗立 ,杨桂英等.几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
比较〔J〕.草业科学 , 1997 , 14(4):13-16.
〔3〕孙启忠 , 桂荣.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诸因素研究进展
〔J〕.中国草地 , 2000 , 1:57-63.
〔4〕郭正刚 , 张自和 ,王锁民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
高原丘陵区适应性的研究〔 J〕.草业科学 , 2001 , 1:1
-6.
〔5〕张玉发.试论中国苜蓿产业化〔J〕.中国草地 , 2001 , 1:
65-67.
〔6〕洪绂曾.草业与西部大开发〔M〕.北京: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 , 2001.71-76.
〔7〕廖允成.黄土高原苜蓿草业基地组建的可行性分析
〔J〕.草业科学 , 1996 , 13(6):47-49.
〔8〕储国良 , 王金洪等.丘陵地区发展苜蓿生产的前景与效
益〔J〕.江苏农业科学 , 1998 ,(6):58-60.
〔9〕卢欣石.中国苜蓿产业化前景分析〔J〕.草业与西部大
开发 , 2001 , 36-40.
〔10〕何志明.论紫花苜蓿在庆阳地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J〕.草业科学 , 1995 , 12(6):50-52.
〔11〕杜宝忠.浅析农区种植苜蓿的效益〔J〕.家畜生态 ,
2000 , 21(2):36-38.
〔12〕胡耀高.中国苜蓿产业发展战略分析〔J〕.草业科学 ,
1996 , 13(4):44-50.
〔13〕沈景林.大兴安岭地区优良牧草引种和栽培适应性研
究〔J〕.中国草食动物 , 2007 , 44-46.
〔14〕安国庆 , 刘志勇.高寒山区抗寒苜蓿引种筛选实验
〔J〕.草业科学 , 2001 , 18(2):1 ~ 3.
〔15〕Scale , M.D , K.P.Vogeland J.A.Balasko Latitudinal
and Longitudinal adaptation of Smoo th Brome grass
Population 〔 J 〕 .Crop Seience , 2001 , 41 (5):
1456-1466.
〔16〕阎旭东 , 朱志明 , 李桂荣等.六个苜蓿品种特性分析
〔J〕.草地学报 , 2001 , 9(4):302-306.
〔17〕海棠.干旱地区优良牧草的引种筛选及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 2001 , 1-5.
〔18〕焦树英.荒漠草原地区多年生牧草的适应性及其评价
〔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 15-1.
51 第 2期 朝克图等 草甸草原区几种苜蓿适应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