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凤凰木的人工栽培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全 文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16) 123
凤凰木的人工栽培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林炳艺
(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福建厦门361004)
摘 要:凤凰木作为一种优良的庭院观赏树和行道树种,其枝秀叶美、红花簇簇,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对凤凰木的
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分析了凤凰木的栽培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凤凰木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关键词:凤凰木;栽培;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2)16-123-002
凤凰木的学名为Delonix regia(Bojer)Raf.,苏木科凤
凰木属落叶大乔木。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岛及热带非洲,为
热带树种,高可达20m,夏初开花,总状花序,花红色,花瓣
上有黄色及白色条纹;荚果条形,长可达50cm,有多数种
子,我国台湾、福建南部、广东、广西、云南均有栽培,在厦
门作为一种优良的庭园观赏树和行道树种,其枝秀叶美、
红花簇簇、灿烂夺目,为各地园林绿化部门所喜爱。
1 栽培技术
1.1 播种法繁殖
在秋冬时节采收种子,晾干后置于阴干处存放。3月中
下旬播种。因其种子被有蜡质,需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
催芽5 ~ 10min后再播种。种子也可干藏至翌年春季再播。
出芽快,但不整齐,萌芽力一般持续1 ~ 2年。出芽后要及
时移栽,否则过密容易发生猝倒病。对土壤要求不高,因其
根部具有根瘤菌能固氮而增加土壤肥力,积水会使根瘤菌
死亡,故须排水良好,不耐干旱和瘠薄,不耐寒。
1.2 繁殖培育
凤凰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长出的小苗应尽快种植到
营养袋中,土质须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或加入经
粉碎腐熟的树枝等有机质,浇足定根水到小苗长到30cm可
以移植到地下栽培。栽植地应选空旷向阳处,挖沟40cm×
40cm×30cm,株距100cm×100cm,可适当遮蔽。在幼苗长
到30d后,可进行根外追肥,同时加强病虫害管理。若任其
自然生长,株形的变化较大,因此需要经常修剪,保证树冠
丰满匀称。一年后苗木长至2m,可以出圃。
1.3 不宜密植
凤凰木树形优美,分枝多而展开。单株以胸径35cm为
例,冠幅可达15 ~ 18m,遮光率60% ~ 70%,遮阴效果比
较均匀且通风条件较好。性喜光,全日照效果佳。密植导致
单株冠幅不能充分展开,相邻个体互相挤压,光照不足,导
致部分枝条枯死。密植导致树内个体开花受阻或仅在树梢
边缘少量开花。(下转157页)
作者简介:林炳艺(1970-),男,农艺师,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收稿日期:2012-06-18
(上接116页)上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四周用土埋严。
5 抚育管理
幼苗种植后就进入林田管理环节,主要工作有松土、除
草、灌溉、追肥、整形、移植。为加快苗木生长,前期可施加
氮肥,后期施加磷钾肥。由于油松为深根性树种,苗木需要
多次断根移植,多采用带宿土蘸浆丛植的方法(每丛2 ~ 4
株),每丛植株的株数因不同培育目的有所不同。所以植
株成活后可以适时调整株距与行距,特别是成年后要适当
加大,过密会使油松长成为小老树。油松前5年生长较为缓
慢,第5年进入成熟树期,生长速度较快,一直持续30年。
而且进入成熟树期的油松已经喜阳不喜阴,所以还要对其
进行树形修整。掌握修剪技巧,使每棵树呈倒“U”型,在确
保主干顶端优势的同时不遮蔽其他树木享受到充足的光
照为宜,还要保证树林整齐优美。针对长枝、病枝、冗枝、虫
枝、密枝等要剪裁并消除干净。灌溉应根据季节与生长期
1 ~ 2月浇1次,施肥时采用机械喷雾器较为合适,应把握1
个月1次,但切忌夏季施肥,因夏季气候炎热,容易导致肥
力发酵,在施肥时也应注意离根系稍远一些,不要直接喷
洒在根上,否则容易导致“烧根”现象。
6 防治病虫害
油松常见的病虫害有:(1)松针锈病:可喷洒1:1:170的波
尔多液、0.3 ~ 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5%粉锈宁1 000倍液,
隔15d喷1次,共喷2 ~ 3次;(2)油松落针病:可喷洒1:1:100
的 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500 ~ 800倍 液、70%敌克松
500 ~ 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45%代森铵200 ~ 300
倍液等;(3)油松毛虫:用25%灭幼脲3号或高渗苯氧威等。
参考文献
[1]马履一.油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1).
[2]徐海莉.油松造林技术初探[J].内蒙古林业,2011(10).
[3]张玉蓉.油松幼苗培育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11(3).
(徐世红编、校)
第18卷16期 157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在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学生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解决
的方案、仍未解决的疑惑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讨论不同类型
土壤各项指标,并与植物生长相联系来评价土壤物理性状,
逐步完善实验报告,最后以小科研论文形式提交1份综合性
实验报告。综合性实验报告内容要求记录实验过程。学生在
实验中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如
发现数据和现象异常时,要求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6],且
综合性实验报告内容要求书写工整、文理通顺、图表规范、结
论科学。这样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能力,达到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综合训练的目的。
《土壤学实验》课的实验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土壤学》
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学生在整个实
验过程中感到实验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教学方法得当,学
生的实验兴趣与主动设计实验的热情得到很大提高。综合
性实验是《土壤学》教学的良好途径,也是土壤学及相关专
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柳维扬 ,高艳红.《土壤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
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108-109.
[2]潘懋元.潘懋元文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青长乐,牟树森.环境土壤学[M].北京: 农业出版社出版,1992.
[4]赵兰凤,张新明,李华兴,等.浅谈提高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教学
质量与效果[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84-185.
[5]陈怀满.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6) : 1 244-1 245.
[6]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徐爱民编、校)
(上接123页)厦门金尚路道路两边一侧节点因密植过量而
导致开花很少,基本不开花。作为特色观花乔木,密植过大
是影响凤凰木适时开花的一大因素。在厦门金尚路因全段
种植凤凰木,株距小,枝条压枝条,以单株胸径20cm为例,
高已达12 ~ 15m,但是冠幅仅2.7 ~ 3.5m,至今未能开花。
因此把太密的凤凰木部分进行移植,让剩下的凤凰木有更
多的生长空间,利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1 ~ 2年后能
顺利进入开花树龄,开出火红的花朵。
1.4 不宜片植
凤凰木防控难。凤凰木主要害虫有夜蛾。该虫以幼虫
取食植物叶片,食性专一,常常在1 ~ 2d内把叶子吃光。
该虫在厦门发生主要在6 ~ 10月,特别厦门8 ~ 10月份是
沿海台风汛期,凤凰木能在雨水充分的条件下快速萌发枝
叶,才不至于因受严重虫害而导致全株死亡。在虫害发生
季节,凤凰木片植容易使虫害快速蔓延,凤凰木夜蛾幼虫
可以通过爬行或吐丝的方式从一株转至另一株,害虫危害
面积大。另外,凤凰木片植后因植物枯枝、落叶、落花不易
清理,凤凰木夜蛾个体发育过程以及完全变态的各个阶段
容易完成。凤凰木往往因夜蛾生长周期快而遭受严重的虫
害。对夜蛾的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在6月初采用低毒高效
的广谱性农药喷洒。在发现少量成虫,可用灯光诱杀。幼虫
可用白僵菌粉孢青虫菌或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其他虫害
如尺蠖,可用敌白虫稀释1 000倍水溶液喷杀或50%西维因
可湿性粉剂500 ~ 800倍液防治。
2 应用
2.1 遮阴功能和观赏价值
凤凰木冠幅宽阔平展,集观姿、观叶、观花、观果为一
体,尤其是其绚丽鲜红的花序十分惹眼,颇富热带风情。
从表1可以看出,凤凰木的冠幅与遮阴率呈增长关
系,凤凰木分枝多,树冠中间与边缘相差不大,遮阴效果
比较均匀且通风条件较好。树冠内相对温度比外界裸露
处低3℃,最大低5℃。树冠内相对湿度比外界裸露地高
10% ~ 20%,因此凤凰木是一种很好的遮阴树种。在凤凰
花开的日子里,“花落色不凋残,天上地下,真个是绯红一
线”。绿树红花为厦门的一大美景。
2.2 增肥改土
凤凰木根系有固氮根瘤菌,可节省肥料的施用。凤凰木
每年落叶量比较大,以胸径7 ~ 8cm的树木为例,每年落叶
约3.2kg,大量的落叶为地被植物提供良好的覆盖物,起到
保湿、保温作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
2.3 应用价值
近年来,凤凰木在厦门地区生长表现出色,其推广应用
日益火热,主要作为庭园树、行道树及山体风景树种和绿
化环境的风景树。植于水畔时枝叶伸向水边,与倒影相衬,
更显婀娜多姿。
参考文献
[1]潘志刚,游应天.中国主要外来树种引种栽培[M].北京:北京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4.
[2]谢佑桂,梁仟议.凤凰木在深圳园林中的应用[J].广东园林,2009
(6).
[3]黄志娟.园林观赏凤凰木的人工栽培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05
(2).
[4]洪跃龙,陈鑫辉,随清智. 凤凰木的播种育苗[J]. 林业实用技术,
2006(4). (徐世红编、校)
刘小锋等 《土壤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