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荆豆4号的选育和蚕豆育种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全 文 :荆豆 4 号的选育和蚕豆育种
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荆州地 区农科所 傅 ,登曦
荆州地区历来是我国蚕豆主要生产基地
之一 , 60 年代初以 前 , 播种面积 曾达 20 0 万
亩左右 , 由于品种老化和栽培粗放 , 单产上
升缓慢 , 加之粮食部门不收购 , 流通不畅 ,
严重影响农民种蚕豆的积极性 , 到 80 年代 ,
巳下降到 80 万亩左右 . 前些年虽从江苏省引
进启豆 1 号和 2 号 , 因良种繁育工 作 未 跟
上 , 与原 有小粒种交错种植在一起 , 造成严
重混杂 ; 同时 , 启豆 1 号食味不佳 , 出粉率
较低 , 故农民仍多种古老的小粒种 . 据我们
在全国各主产蚕豆省市考察 , 各地基本上不
从外地大量 引种 , 他们的一致看法是蚕豆的
地域性比较强 , 外地品种不能直接利用 , 一
定要通过选育改造 , 使其成为真正适应当地
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 . 为此 , 从 198 3年
起 , 开展了蚕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现 已初
步选育出荆豆 4 号 , 通过实践对蚕豆育种若
干问题也有一些粗浅看法 , 现分述如下 .
一 、 荆豆 4 号的选育经过及增产效果
1 9 8 3 、 1 , 8 4年 , 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蚕
豆原始材料 14 9份 , 通过 田间观察和室 内 考
种共选择优良单株 1 24 个 。 从启豆 l 号 选 系
中选出的优 良单株产量 3 1 . 5克 , 该株籽粒大
小均匀一致而 饱满 , 青皮 , 百粒重高达 10 1 . 6
克 , 比播种前启豆 l 号选系称重的 9 2 . 5克增
重 9 . 1克 ; 单株结英 10个 , 其中 4 粒英 3个 ,
3 粒英 5 个 , 2 粒荚 2 个 , 平均每荚粒数达
3
.
1粒 . 因 1 9 8 3年冬久旱 , 株高仅 5 3 . 。厘米 ,
但较粗壮 , 5 月 24 日成熟 , 与启豆 2 号和荆
州青皮豆相同 . 该材料引来时是一杂合体 ,
种一行 20 粒种子 , 其中 15 粒红皮 , 5 粒 青
皮 。 为了加快繁殖 , 19 84年种 了两行 . 19 8 5
年起 , 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 3 行区 , 行长 2
米 , 行距 80 厘米 , 穴距 20 厘米 , 每穴 2 粒 ,
重复 3 次 . 试验结果 : 荆豆 4 号的产量居 8
个新品系之首 , 亩产 1 50 . 1公斤 , 比荆州青皮
豆增产 15 呱 ; 百粒重 85 . 6克 , 比荆州青皮豆
的 6 6 . 2克重 2 9 . 4克 . 19 8 6年继续进行品系卜匕
较试验 , 方法与 1 9 8 5年相同 , 荆豆 4 号亩产
1 9 6
.
1公万 , 比荆州青皮豆亩产 16 . 8公斤增
产 17 . 6肠 ; 成熟期为 5 月 23 日 , 比荆州青皮
豆早 2 天 . 荆豆 4 号百粒重 82 . 4克 , 比荆州
青皮豆 52 . 4克重 30 克 。 为了检验荆豆 4 号的
增产效果及其适应 性 , 10 86 年同时在公安县
杨厂乡大胜村熊学高农户进行生产试验 . 同
一块 田分两半 , 分收分晒 , 荆豆 4 号折合亩
产 153 . 4公斤 , 荆州青皮豆折合亩产 1 3 1 . 3公
斤 , 荆豆 4 号增产 16 . 8肠 , 这与本所试验结
果极为 接近 。
1 9 8 7年为了进一步测定荆豆 4 号的丰产
性和适应性 , 省农牧厅科教处在稀 水 、 江
陵 、 随州三县市进行比较鉴定 , 虽然各地试
验田土壤及 田间管理上存在着某些差异 , 但
荆豆 4 号均比当地栽培品种有不同程度的增
产 , 除随州市缺苗率比对照高 2 . 78 肠等原 因
增产效果不明显外 , 其他两地增产较显著 ,
江陵点增产 9 . 7肠 , 烯水点增产 26 . 5肠 , 三点
平均仍增 1 2 . 1肠 .
经过 5 年种植 , 荆豆 4 号成熟期在 5 月
23 ~ 27 日之间 , 随当年气 候条件而异 ; 株高
的厘米左右 , 若冬春遇旱 、 土壤肥力较差的
田块仅 70 厘米左右 , 雨水多 , 土壤肥力较高
可达 1 米或更高 , 但其茎秆较粗壮 , 呈直立
状 , 耐倒伏 , 后期生长势较强 . 因而耐病性
也较好 . 单株分枝 4 个左右 , 结荚数 10 、 20
个不等 , 而又多集中在中下部。 每荚粒数较
湖北农业科学
DOI : 10. 14088 /j . cnki . i ssn0439 -8114. 1989. 07. 005
多是其重要特点 , 平均每荚粒数 2 . 97 粒 , 籽
粒较大 , 百粒重常年在 8 一龙以 上 。 荆豆 4 号
其产量较高 , 近 3 年小区试验和生产鉴定证
明 , 在中等肥力的棉田或稻田 , 不 施 底肥
( 所有试验田均未施任何肥料以免 人 为 误
差 ) , 行距 80 厘米 、 株距 20 厘米 , 每 穴 2
粒 , 亩产可达 1 50 ~ 2 0 公斤 。 目前正在扩大
繁殖示范中 。
二 、 蚕豆育种若千问题的初步裸讨
( 一 ) 育种目标
蚕豆用途广泛 , 一般根据各地的实用需
要确定各 自的育种 目标 。 经 过 5 年观察与探
索 , 荆州地区的蚕豆育种目标 , 首先还是要
求产量高 , 比 当地种植品种增产 10 肠以 上 ,
中粒 , 百粒重 80 克以 上 , 茎秆粗壮直立 , 后
期生长势较旺 , 耐病性和 耐渍性较强 , 中下
部结荚较多 , 每荚粒数平均达 2 . 5粒以上 , 5
月下旬成熟 . 现分 述如下 :
l
、 早 熟性
由于我区一般为一年两熟制 , 冬作物 与
棉花间作套种 , 棉苗与小麦 、 蚕豆有近一个
月的共生期 . 为不影响棉花生长 , 70 年代以
前 , 对冬作物要求早熟矮秆 。 我们开始确定
蚕豆育种 目标时 , 也是中熟早熟兼顾 , 在引
进的早熟材料中经过多次优中选优 , 也选出
一批 比原 有品种较优的品系 , 5 月中旬可以
成熟 , 经过多次品系产量鉴定 , 其产量比中
熟品种低 10 %以上 。 早熟类型的致命弱点与
小麦相似 , 病害重 , 百粒重较低 , 产量 上不
去 。 当前麦 、 豆棉种植方式巳发生 很 大 燮
化 , 厢中播麦 、 豆 , 厢边植棉 , 预留棉行空
间达 1 米左右 , 冬作对棉苗影响不大 , 更不
妨碍麦林 四边的顺利进 行 , 冬作迟早几天也
无关大局 , 还是应以产量为 重 。 荆豆 4 号成
熟期比 早熟类型迟 5 、 7 天 , 但与对照荆州
青皮豆相同 , 有时还略早一点 , 但其产量比
早熟选系高 13 肠以上 , 因 此 5 月下旬成熟是
可取的 . 早熟类型作为大中城市早接青豆菜
源或用作双季稻绿肥 , 还有一定作用 , 但良
种繁育 , 品种保纯 , 生产 与留种相结合体制
不 易解决 , 目前利用它还很 有限。
2
、 单株结英数 、 每英粒数和百粒 重
在每亩株数相同的条件下 , 单 株 结 英
数 、 每英粒数和百粒重是构成蚕豆产量的三
个组成部分 . 与稻麦的情况不同 , 蚕豆每荚
粒数有 3 、 4 粒的 , 也有 1 、 2 粒的 , 差距
达 50 肠以 上 , 尤以百粒重差别更大 , 大粒的
1 20 克自 上 , 小粒的仅 50 、 60 克 , 相差 达 一
倍以 上 。 因而我们在选择优良单株时 , 牢牢
把关的唯一综合指标就是看单株产量 。 有的
小粒种 , 其结荚率总是比较高的 , 但其每英
粒数较少 , 特别是百粒重太轻 , 产量上不 了
线 , 有的大粒种 , 百粒重 1 20 克以上 ,但每英
粒数仅 1 、 2 粒 , 而单株结英稀少 , 也 限制
其产量的提高 。 所以在选择蚕豆优 良 单 株
时 , 一定要综合考察 , 切忌顾此失彼 . 1 9 8 8
年江陵鉴定点的品种考种结果 , 可说明三方
面协调较好 , 方可获得好收成 ( 表 1 ) .
表 1 荆豆 4 号与荆州青皮豆考种比较
…于万薄不剪万蔡再不葱不荆州 背厌豆 { ` 7 · 9 】 ` · 。 , 】 3 4 · ’ 9 } “ 5 · 6启 】 ’ 9 · 04` , 二一 二 月 二 二一 . 2 } 一 0 . 4 7 } + 6 . 3 4 一 x 5 . 2一 一 3 . 50月 刀毛 j 乙 `` )刊 .戈乙 任 , 日` 尸 . 八 月仁 、 一 . n , J忆 、 1 I n o 内 月乙 、 . 0 . 川 、 l , . 尸 一 川 、】 、 。 。 . v , 产 } 、 且” ’ ` , 产 l 、 “ ’ 。 w 少 1 吸 ` 乃 · 。 , , I 、 二。 · o , ,~ ~ L- , - 一 : 一 日 臼. 一 . 曲州 . . . . . 口 . 口.
3
、 茎杆高矮与生长型式
蚕豆茎秆高矮与生长型式的提出是与早
熟性的要求有一定的关系 , 也是为 了解决棉
苗荫蔽问题 . 尤其是蚕豆的落叶覆盖棉苗幼
叶 , 给棉苗带来很大 的危害 . 但随着种植方
压。 , 9年第 7 期
式的变化 , 蚕豆茎秆高矮不是限制豆 、 棉单
产 的主要因素 , 因此我们 认为株高一般在的
厘米左右为宜 , 但更重要的是茎秆一定要粗
壮直立不 易倒伏 , 再根据当年实际生长高度
结合适时打顶即可 . 荆豆 4 号就具有这个特
性. 而荆州青皮豆茎秆高而细弱 , 若营养生 迟些轻些 。 荆豆 4 号即是后期生长旺盛 、 荚
长旺盛 , 上部还呈弯曲状 , 其茎秆特点是松 黑秆青的抗病性耐债性较强的类型 .
散型 , 向四面八方乱倒 , 对棉苗十分不利 , . ( 二 ) 育种方法
也为蚕豆收获增加不少麻烦 . 另是农民种蚕 按育种的一般程序 , 先征集原始材料 ,
豆多为一穴播 4 ~ 5 粒或更多 , 拥 挤 在 一 至少观察 1 ~ 2 年 , 在反复酝酿确定育种 目
起 , 茎秆不可能充分通风透光 , 基部柔软 , 标的前提下 , 选择适 当的亲本进行杂交 , 在
更加重其倒伏程度 ; 有的选育材料 , 茎秆呈 杂交第二代开始选株 , 然后鉴定比较多次 ,
甸旬状 , 百粒重属小粒种 , 收获费工费力很 逐步筛选出优 良品系 , 这样按步就班至少要
不方便 ,产量也不高 , 也不易被农民所接受。 7 、 8 年 。 我们的作法则是从 引种原始材料
4
、 杭逆性 开始 , 不管从哪里来 , 不管什么材料 , 在本
蚕豆常遭冻 、 沙 、 溃 、 病 、 虫害袭击 , 地生 育正常 , 结英多 , 单株产量高的优良单
导致产量低而不稳 , 这也是蚕豆育种工作的 株均可入选 。 第 1 年就选 12 4个优 良单 株 ,
难点之一 。 数九寒天 , 北风劲吹 , 当气温下 为选育荆豆 4 号奠定 了基础 。 其实我们的原
降到零下 7 、 8 ℃时 , 蚕豆就可能 发 生 冻 始材料 , 全从科研单位引进 , 它在原单位种
害 , 轻者冻坏部分叶片与分枝 , 重者全株枯 植时不隔离 , 就有天然杂交的可能。 蚕豆是
死 . 只要是原产长江申下游的材料 , 问题不 常异交作物 , 天然杂交率较高 ( 30 肠左右 ) ,
大 。 阳春三月豆花盛开 , 若遇春旱大风 , 北 这就给蚕豆育种带来某些方便 。 荆豆 4 号就
方黄沙南侵 , 对蚕豆授粉和光合作用不利 , 是从杂合体中选育出来的 。 10 86 年 10 月在上
农民常说刮黄沙蚕豆要减产 , 这是 气 象 原 海召开的全国蚕豆科研交流会上 , 长期从事
因 , 目前人们还无能为力 . 再是本地 4 、 5 蚕豆育种的专家教授们都深深感到蚕豆人工
月多甫 , 常又阴雨绵绵 , 也易受渍害 , 但只 杂交育种收效不大 , 这一现象是值 得 考 虑
要采取清沟滤水 , 尚可减轻其受害程度 。 最 的。 人工杂交 当代要套袋 , 杂交一 、 二代也
麻烦的还是病害 , 一是病多而杂 , 有 赤 斑 要隔离 。 群体大 , 谈何容易 ; 不隔离就要串
病 、 褐斑病 , 轮纹斑病 、 锈病 ” · …等 , 二是 花 , 也说不清是什么了 , 若隔离 自交多年 ,
国内外还未发现有免疫的材料 。 但我们在五 其生活力又要下降 , 遗传基础贫乏 , 产量也
年的观察选育中 , 各品种之间对病害感染早 上不去 。 上海农学院选育的轮选 l 号 , 是以
迟与发病程度还是存在一定 的差异 。 一般说 嘉定三白豆为母本 , 另选 4 个父本种在母本
来 , 早熟类型发病早而重 , 中熟类型相对说 左右前后 , 让其 自由授粉 , 成熟后将母本收
来发病要迟而轻 , 当然有的年份发 病 也 很 获 , 种在杂交圃并隔离 , 第二年收获时分株
重 . 后期生长势旺即后劲足的英黑秆青的类 检查综合归类 、 混合脱粒 , 是一较好的育种
型耐病性强一些 。 据我们 1 9 84 年定株观察 , 方法 . 我们认为蚕豆育种要从 当地 实 际 出
5 个早熟品种在 4 月 19 日就停止生长 , 走向 发 , 把育种 目标搞准确 , 再根据财力 、 人力
衰老 , 发病早而重 , 而 5 个中熟品种直到 5 及对选育材料的深入了解 , 采用灵活多样的
月 4 日才停止生长 , 各品种也发 了病 , 但 要 育种方法 , 把蚕豆育种工作推向前进 .
丈笙楼爵药赞.下一衬徐笙崔爱清,莉塔翼茎茵一荞荡萍置篆葩署酥i祖爹瞥箭覆蔚筋 .荡蓄莱葆因此各地在引种栽培梅树时 , 可采取下列措
施改碧树体中水分生理平衡关系 :第一 ,应选
择气候温暖湿润 、 供水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
梅园 , 并通过深翻改土 、 加深熟土 层 等 途
径 , 促使梅树根系向纵深扩展 , 增大根系吸
收水分的范围和能力 ; 第二 , 在梅园合理间
1 2
土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 第三 , 在干旱期及
时灌水 、 松土保墒 、 叶面喷灌或喷洒 “ 6 50 1 ”等
抑蒸降温剂 , 使有利于协调水分代 谢 的 平
衡 ; 第四 , 适当进行夏季修剪 , 合 理 控 制
枝 、 叶 、 花 、 果的比例和数量 , 经济有效地
利用水分 . 湖北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