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几种处理条件对舞草种子萌发的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0-11-27
中科院重大项目:K2951-A1-104 资助
几种处理条件对舞草种子萌发的研究
张智英 叶 辉 吕 军 滕文顶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昆明 650091)
摘要 本文研究了温度 、浓硫酸浸
种 、温水浸种 、细沙摩擦等处理方
法对舞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
表明:舞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
率很低 , 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0 ~
30℃;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萌
发率 , 浓硫酸浸种能减少萌发时
间。方差分析表明 , 经上述方法处
理后 , 所长出的幼根 、幼芽的长度
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即所采
用的处理方法对种子萌发没有产
生不利影响 。
关键词 舞草 种子 处理 萌发率
  舞草(Codariocaly x motorius)
属多年生豆科小灌木 ,其全株可药
用 ,有舒筋活络 、祛瘀等作用。由于
其叶片能随音乐颤动 ,具有较高的
观赏价值 ,故名为舞草 。舞草原产
印度 , 现分布印度 、越南 、菲律宾等
国 ,在我国分布于云南 、贵州 、四川 、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舞草通常
生长在丘陵及弃荒地里 ,是植被演
替过程中的先锋植物 ,对防止水土
流失及森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起着
重要作用 。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 ,舞草与
蚂蚁形成了互惠共生关系。舞草种
子上附生了能吸引蚂蚁的油质体 ,
蚂蚁在搬运取食舞草种子过程中 ,
使舞草种子得以传播 。进行舞草种
子萌发特性及提高种子萌发率的研
究 ,可为舞草 -蚂蚁相互作用的研
究提供基础资料 ,并为舞草的人工
栽培提供参考 。
国内外对其种子萌发研究较
少 ,仅见梁仰贞用细沙摩擦种子对
萌发率影响作了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所用种子采自云南省思茅
地区景谷县 。种子扁平 ,近椭圆形 ,
深褐色。种皮坚硬 ,含蜡质。种脐
处附生乳白色油质体 ,约占种子体
重的 3.6%。种子平均长 3.2 mm ,
宽 2.2 mm ,千粒重 6.985 g 。
1.2 方法
(1)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 ,分别放入舞
草种子 50粒 ,加蒸馏水保湿 ,置于15 、
20 、25 、30 、35 ℃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萌发率测试。各处理重复3次。
(2)浓硫酸处理 将舞草种子
分成 9组 ,每组 50 粒 ,分别用浓硫
酸浸泡 5 、10 、15 、20 、25 、30 、40 、50 、
60 min ,然后用清水洗净 ,放入盛有
滤纸的培养皿中 ,加蒸馏水保湿 ,置
于 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萌发率
测试 。重复 3次。
(3)温水浸种处理 舞草种子分
为 3组 ,每组 50粒 ,分别用 40、60和
80 ℃温水浸泡 ,24 h后取出已吸水膨
胀种子作发芽试验 ,未膨胀的种子再
用此温水浸泡 ,连续 5次。将已膨胀
种子放入盛有滤纸的培养皿中 ,加蒸
馏水保湿 ,置于25 ℃的恒温培养箱中
进行萌发率测度。重复3次。
(4)细沙摩擦处理  将舞草种
子 50粒和细沙混合放入三角瓶里 ,
置于摇床上 ,摇床转速为 250 转/
min ,处理 2.5 h ,取出种子 ,放入盛
有滤纸的培养皿中 ,加蒸馏水保湿 ,
置于 25 ℃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萌
发率测试 。重复 3次。
以上萌发试验均在无光条件下
进行 。每天观察记录当天发芽数 ,
以芽长达到种子本身长度为发芽标
准 ,连续 5 d没有种子萌发 ,即结束该
处理试验 。出芽后 3 d 、6 d测 1次根
长 ,2 d测芽长 。每天加水保湿。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舞草种子在各温度下的萌发率
及萌发所需时间见图 1。
舞草种子在各温度下的萌发率
均低 ,小于 20%。从 15 ~ 20 ℃,种
子萌发率呈上升趋势 ,从 8.7%增加
到 18%。在温度 20 ~ 30 ℃范围内 ,
种子萌发率相对较高 ,而其中又以
20℃下萌发率最高。在高温 35 ℃
和低温 15 ℃下 ,种子萌发率降低 ,
均在 10%以下。
15 ~ 30 ℃温度下 ,随着温度升
高萌发所需时间缩短 , 35 ℃下萌发
所需时间有所延长 。
舞草种子萌发过程首先是种子
吸水膨大 ,然后开始发芽。从 20 、25
和 30 ℃3 种萌发较适宜温度下种
子膨大率与所需时间看 , 25 、30 ℃
下 ,种子膨大集中在萌发开始后的前
几天 , 6 d后便不再有种子膨大;20
℃下 ,种子膨大也集中在萌发开始后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15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2  
DOI :10.13456/j.cnki.lykt.2001.02.005
图 1 不同温度下舞草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所需时间 图 2 三种适宜温度下种子萌发率与时间的关系
的前几天 ,但与之不同的是 ,第 6 ~
11 d仍有部分种子吸水膨大(见图
2)。因此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 ,低温
有利于种子持续吸水膨大可能是种
子萌发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
各种温度下种子萌发后根与幼
芽生长情况见图 3。从图 3 可以看
出 ,种子萌发后 3 d 、6 d的根长和萌
发后 2 d的芽长在 20 ~ 30 ℃下随温
度升高而增加 ,到 35 ℃则下降 。
30和 35 ℃下 ,长出的幼芽和幼根稍
细且生长不整齐 。而 25 ℃下根 、芽
生长均较粗壮一致 。
上述表明 , 25 ℃有利于该植物
的根 、茎生长 ,温度大于 30 ℃以后 ,
对根 、芽生长有抑制作用 。
2.2 浓硫酸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经不同浓硫酸浸种时间处理后
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时间(见图 4)可
以看出 ,各种处理与对照相比都显
 
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 。处理时间
超过 15 min ,萌发率即达到 90%以
上。随着处理时间延长 ,萌发率虽
略呈上升趋势 ,但总体上较平稳 ,萌
发所需时间则减少 。达到和超过 40
min后萌发率及萌发时间则没有变
化。经方差分析比较 ,种子萌发后 3
d 、6 d根长和萌发后 2 d芽长与对照
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表明各处理对
种子萌发后的生长没有影响 。
图 3 温度对种子根 、芽的影响 图 4 浓硫酸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时间的影响
浓硫酸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因
为浓硫酸浸泡种子后 ,破坏了种子
表面的蜡质层 ,从而使种皮易于吸
水膨大而萌发。处理时间越长 , 蜡
质层被破坏得越多 , 种皮越容易吸
水。而浸泡 40 min后 ,蜡质层被完
全破坏 ,这时增加浸泡时间还没有
伤及种子的胚芽 ,因而种子萌发未
受到影响 。可以推测 , 随着处理时
间延长 ,势必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
响。
2.3 温水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经 40 ℃、60 ℃和 80 ℃的温水
浸种后 , 舞草种子的萌发率及萌发
时间见图 5 。
图 5显示 ,经 3种水温浸种后 ,
舞草种子的萌发率显著增加 。种子
萌发率在 40 ℃下为 26.7%,80 ℃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16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2  
收稿日期:2000-11-03
黑核桃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
侯修胜
(济南军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济南 250002)
摘要 取北加州黑核桃茎段作外植
体 ,探讨了其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筛
选出最佳增殖 、生根培养基 ,找出了
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因素。试
管苗增殖系数达到 9左右 ,生根率
75.5%,移栽成活率 95%以上。
关键词黑核桃 离体培养 试管苗
快速繁殖
美国黑核桃是中国林科院近年
引进并积极推广的树种 ,它木材纹
理致密 ,果实营养价值高 ,是果材俱
佳的树种 ,可在山地栽植 ,也可作平
原绿化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其
为异花授粉植物 ,利用实生繁殖 ,常
易丧失优良品种性状 。核桃扦插难
以生根 ,嫁接繁殖 ,又因接口处易发
生氧化褐变 ,成活率低 。因此 ,如何
提高良种核桃的繁殖速度 , 及时给
生产上提供大量苗木 ,是目前应解
决的重要问题 。从 1998年起 ,我们
以北加州黑核桃茎段作外植体 ,对
其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探讨 。
下为 78%,比对照的 12%分别高出
2.2倍和 6.5倍。萌发率随浸种水
上升而呈线性增加。3种水温浸种
下萌发时间随着水温升高而减少 ,
但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延长。种子萌
发后根 、芽的生长长度与对照没有
统计学上的差异。
2.4 细沙磨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细沙磨擦种子 2.5 h后 ,种子萌
图 6 图 细沙摩擦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5 不同不温度对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时间的影响
发率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提高 , 萌发
时间则变化不大(见图 6)。这同样
可能是因为细沙磨擦去掉了种子外
面阻止种皮吸水的蜡质层 ,从而便
于种子吸水萌发 。
同样的观测分析表明 ,处理过
的种子萌发后的根 、芽生长没有受
到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1.舞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
率较低 ,均在 20%以下。种子萌发
的适宜温度为 20 ~ 30 ℃。在 15 ℃
和35 ℃下 ,种子萌发率降低 ,萌发
时间增长 。
2.浓硫酸处理 、温水浸种 、细沙
磨擦过的种子与对照相比 ,萌发率
显著提高;浓硫酸处理还减少了萌
发时间。从省事 、省力 、经济 、效果
几方面综合评价 ,认为浓硫酸处理
最佳。经浓硫酸浸泡 40 min ,种子
萌发率最高 ,萌发时间最短。
3.经上述处理后 , 种子萌发期
间单位时间内的根长 、芽长与其对
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表明各种处
理主要作用种子表皮 ,而对胚芽无
任何不利影响 。
4.各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
率的原因之一 ,可能是处理去掉了
种子表面的蜡质层 ,从而有利于种
子吸水萌发。在自然条件下 , 蚂蚁
对舞草是否也有类似作用有待进一
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主编.中国高
等植物图鉴(第二册).北京:科
学出版社 ,1985.
2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编.云南种子
植物名录上册.昆明:云南人民
出版社 ,1984.
3 梁仰贞.舞草的盆景价值及栽培技
术.植物杂志 ,1996 ,(5):21. ☆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17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