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红蓼的栽培及利用价值
陈金法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2)
摘 要:对红蓼的生物学特性、繁殖及管理技术进行介绍,并从绿化观赏、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等方面阐述红蓼
的综合利用价值。
关键词:红蓼;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综合利用
红蓼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其生
长快、抗逆性强,常用于园林绿化。除供观赏外,全株还
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经过科学栽培后,能产生较高的利
用价值,因此在生产中应加以推广应用。
1 红蓼生物学特性
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 ),属蓼科 (Polygo-
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因苞片内多生次第开放的粉
红色花,特称为红蓼。别名有游龙、狗尾巴花、红萆、茏
古、大马蓼、红草、茏鼓、天蓼、石龙、大蓼、水红、水
红花、荭草、朱蓼、白水荭苗、蓼草、大毛蓼、东方蓼、
水蓬稞、九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
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草等。
1. 1 形态特征
红蓼为一年生大型草本,高l~3 m。根粗壮,茎直立,
中空,节部稍膨大,上部分枝多,遍体被柔毛。叶互生,
叶柄长3~8 cm;叶片卵形、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
7~20 cm,宽4~12 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
楔形,全缘,两面疏生软毛,叶脉上较密。托叶鞘筒状,
褐色,被长毛,有草质的环状翅或干膜质裂片。穗状花
序呈长圆柱形,由多数小花穗组成,顶生或腋生,长
2~8 cm,直径1~1. 3 cm,柔软下垂如穗状;苞片宽
卵形,内生1~5朵花;花梗细,花呈粉红、玫瑰红色或
白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长约3 mm;雄蕊通常7枚,
长于花被,其中5枚与裂片互生,着生裂片基部,有呈
齿状的花盘;子房上位,花柱2,基部合生,露出于花被
外;瘦果近圆形,扁平,两面微凹,直径约3 mm,黑
色,有光泽,果皮甚厚,全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7~
9月,果期8~10月。
1. 2 地理分布
红蓼原产中国和澳大利亚。除西藏自治区外,我国的
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
1. 3 生态习性
红蓼原为野生,喜温暖湿润环境,要求光照充足。其
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喜
肥沃、湿润、疏松的土壤,但也能耐瘠薄。红蓼喜水又耐
干旱,常生于山谷、路旁、田埂、河川两岸的草地及河滩
湿地,往往成片生长。红蓼生命力强,几乎没有病虫害,
实行粗放管理即可正常生长。
2 繁殖及管理
2. 1 繁殖及育苗
红蓼用种子进行繁殖。
2. 1. 1 采种 每年于秋季9~10月间,当红蓼的种子成熟
时,及时进行采集。将种子去皮,阴干,然后贮存于密闭
干燥处。
2. 1. 2 育苗 春季3月开始播种育苗。播种前,先深翻地,
然后将地平整好。按行、株距为30~35 cm开穴,深约7 cm,
每穴播种10粒左右,播种量9~15 kg/ hm2,覆盖2~3 cm
厚的细土。播后施人畜粪水,盖上草木灰或细土约1 cm左
右。以后每周喷洒透水1~2次。出苗后及时间苗,保持株
距30 cm左右。
2. 2 栽培管理
当红蓼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应及时匀苗、补苗,
每穴有苗2~3株。生长期要中耕除草、追肥1次,至6月再
进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若遇干
旱,每周浇水1~2次,促使幼苗茁壮生长。
2. 3 病害防治
红蓼极少发生虫害,但褐斑病时有发生,为害其生长。
2. 3. 1 为害症状 褐斑病为害红蓼叶片形成病斑。病斑生
在叶片两面,初为黄褐色小斑点,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
形,大小3~6 mm。有时1片叶上有数10个病斑点,小
斑点逐渐扩大为直径1~2 cm的病斑,内部淡褐色而
周边呈浓淡有差别的同心轮纹病斑,病重时病斑直径可
达2~3 cm。病部出现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
子梗和分生孢子。
2. 3. 2 病原 病原(Cercospora polygonacea Ellis)称蓼尾
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为害叶片的两面,子座不明
显,仅具少量褐色细胞。分生孢子梗多根束生,浅褐色,
不分枝,正直或具膝状节1~2个,顶端平整,孢痕明显,
具隔膜l~6个,大小为28~93 μm×3. 5~5 μm。该菌生
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
育。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6~31℃,最适相对湿度为
作者简介:陈金法(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林业的教
学和科研工作。
176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7期
98%~100%。
2. 3. 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
器在病残体内或土壤里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
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夏初开始发生,秋季危害严重。
高温高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重茬作业等均有利于病
害的发生。
2. 3. 4 防治方法 (1)秋末冬初清除病残体,枯草和修剪后
的残草要及时清除,以减少菌源。
(2)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
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
避免傍晚灌水。
(3)发病初期出现枯斑时,可以选用甲托、三唑酮等常
规杀菌剂防治。如果病情很严重,应喷洒50%苯菌灵可湿
性粉剂1 500倍液或阿米西达药剂防治。
3 化学成分
红蓼全草富含钙及维生素C;地上部分含槲皮甙
(quercitr in)、洋地黄黄酮(digicitr in)、月橘素(exoticin)、山
柰酚等;叶含黄酮类荭草素(orentin)、β- 谷甾醇、牡荆素
(vitexin)、荭草甙(orientoside)A、B及大量的叶绿醌(plas-
toquinone)等;根含氧化甲醛蒽醌。红蓼的抗肿瘤成分主要
是具有抗氧化性的黄酮类化合物。
4 综合利用
4. 1 绿化观赏
红蓼原为野生,其生长迅速、高大茂盛。在炎热夏季
里,绿叶红花,既适于观赏,又好栽培,所以成为绿化、
美化庭园的优良草本植物。人们将它种植在庭院、房前屋
后、水沟旁点缀生活。在园林造景中作为花境、草坪、湖
边等处的背景植物,盛开时一片红霞,蔚为壮观,令人赏
心悦目。
红蓼也可于室内进行简易水养。其方法是截取一段枝
条插在花瓶里加水,几天后就能自行生根,在水中生长。
若放在窗台或是电脑桌上,既能增加室内湿度,又具观赏
价值。盛开的红蓼还可作为切花材料,插出美好的造型,
装点人们的生活。
4. 2 药用价值
红蓼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果实、茎、花、叶、根
均可入药。
4. 2. 1 红蓼籽 红蓼籽(即水红花子)系红蓼的干燥成熟
果实。
(1)采收: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
除去杂质,置干燥处贮存。
(2)药品性状:红蓼籽呈扁圆形,直径2~3. 5 mm,厚
1~1. 5 mm。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
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
色略突起的果梗痕,少数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
味淡,总灰分不超过5. 0%。
(3)性味与归经:红蓼籽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
(4)功能与主治:红蓼籽具有健脾消食、化痞散结、
消热明目、抑菌、活血、止痛、消积、利尿等功效,为
解毒、消渴、去热、明目益气药,主治痞块腹胀、颈淋
巴结核、咳嗽痰喘、瘿瘤肿瘫、胃脘胀痛、烦渴、疝气
等病症。
4. 2. 2 茎叶 (1)采收:当红蓼于晚秋经霜后,采割茎叶,
洗净。茎切成小段,晒干;叶置通风处阴干。
(2)性味与归经:茎叶味辛,性平,有小毒。归肝、
脾经。
(3)功能与主治:茎叶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
及截疟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
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
打损伤及疟疾等症。
4. 2. 3 花与根 花能散血、止痛、消食,治疗头痛耳鸣、
腹中痞积及妇女干血痨;根能祛风湿、活血散瘀、消炎止
痛、健胃。
4. 3 食用价值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说:“古人种蓼为蔬,而和羹
脍”。由此可见,红蓼很早就进入人们的食谱。红蓼味清香
且含辣味,因而人们把它作为蔬菜种植,用于清炒、脍羹、
做汤皆味美无穷,尤其烧鱼时放入,鲜香又解腥。红蓼还
是调配食用香精的母体香料,在香辛料调味品调料配方中
作为配伍使用,成为基础的原辅材料。
4. 4 牲畜饲料
红蓼全草的幼嫩部分及制饴糖后的副产品可作为饲料,
供家禽家畜食用。
4. 5 土农药
红蓼的干叶磨粉后浸液,用于防治棉蚜,其效果良好。
4. 6 其他用途
在夏天将红蓼割断、晾干驱蚊蝇,效果明显,但是气
味辛辣会熏眼睛;种子含淀粉,用于制饴糖和酿酒;全草
提取靛蓝,制作蓝色染料。
参考文献:
[1] 钱啸虎,蒋木青,陈仁钧等.安徽植物志[M].合肥:安徽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0.
[2] 成俊卿,杨家驹,刘鹏.中国木材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3] 董启凤.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
版社,1998.
[4] 郭书普.旱田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M].合肥:安徽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5.
[5] 张朝贤,张跃进,倪汉文.农田杂草防除手册[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2000.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