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灌木柳的扦插成活率和光合特性比较



全 文 :52 林业科技开发 2011 年第 25 卷第 4 期
部黄褐色,约宽于基部,无弯管囊(见图 6)。
3 讨 论
本项研究发现,松突圆蚧的捕食性瓢虫在广西的
数量较少,且分布范围较窄,与其他省份的调查结果
相差较大,可能是因为广西的松突圆蚧传入时间相对
较晚,一些试验地于 2005 年以后才发现松突圆蚧,很
多天敌的跟踪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本次试验还发现
台毛艳瓢虫和红点唇瓢虫对松突圆蚧的捕食作用较
强,具有繁殖利用价值,而且这两种瓢虫天敌还是多
种盾蚧如桑白蚧、黑点蚧、椰圆蚧、考氏白盾蚧、仙人
掌盾蚧等的天敌,这为室内饲养繁殖中间寄主的筛选
提供了可能,因此,有必要对两种瓢虫的生物学、生态
学习性及室内繁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下一步林
间释放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竹红,黄建,林庆源,等. 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的调查及种类鉴
定[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5,34(2) :153-157.
[2]梁铭球,陈振耀.松突圆蚧寄生蜂调查初报[J]. 昆虫天敌,1990,
12(1) :1-6.
[3]陈崇征,蒋学建,何锦华,等. 广西松突圆蚧本地寄生蜂调查研究
[J].中国森林病虫,2009,28(4) :20-22.
[4]梁承丰.松突圆蚧天敌研究初报[J].林业科技通讯,1988(6):19-24.
[5]虞国跃,庞红.广东松材瓢虫研究[J].昆虫天敌,1992,14(l):13-18.
[6]任顺祥,王兴民,庞虹,等.中国瓢虫原色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9:20-22.
[7]虞国跃.中国瓢虫亚科图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180.
[8]刘崇乐.中国经济昆虫志:第 5 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1-101.
[9]庞雄飞,毛金龙.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 14 册[M]. 北京:科学出版
社,1979:1-170.
(责任编辑 周贤军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
)
doi:10. 3969 / j. issn. 1000-8101. 2011. 04. 013
不同灌木柳的扦插成活率和光合特性比较
刘文文,田野,方升佐*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 210037)
摘 要:编织柳品种单一,柳条产量和质量低下是沿淮地区柳编产业发展的瓶颈。引进 11 个灌木柳新无性系,在
沿淮低湿地上进行栽培试验,并对其成活率和光合性状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表明,引进的无性系 P716、2344、2372
的扦插成活率均在90%以上,可以作为淮河低湿地杞柳栽培的后备资源或育种材料加以选择。在光合特性方面,
无性系 1050、51-3、9-6 和 P716 的净光合速率均达到 45 μmol /(m2·s)以上,明显高于本地种,具有较高的生长潜
力。通过初步的综合判断,无性系 P716 和 51-3 在沿淮低湿地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和生长表现。
关键词:灌木柳;无性系;扦插成活率;光合参数
收稿日期:2010-08-18 修回日期:2011-05-05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9BADA6B05)。
第一作者简介:刘文文(1986 -) ,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工林培育理
论与技术。通讯作者:方升佐,男,教授。E-mail:fangsz@ njfu. edu. cn
Comparison of the cutting survival ratio and photosynthesis parameters among different shrub-willow
clones∥LIU Wen-wen,TIAN Ye,FANG Sheng-zuo
Abstract:Because of the uniform variety cropping of the shrub-willow,the lack and degradation of the wicker products has
become a crucial restri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llar wickerwork industry along Huaihe river basin. In this study,
eleven new shrub-willow clones were introduced to plant in the low land along Huaihe riverside,and their cutting survival
ratio and photosynthesis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ios of introduced clones P716,
2344 and 2372 were higher than 90%,which indicated that these clones could be chosen as reserve resources or breeding
materials for shrub-willow cropping. Considering the photosynthesis parameters,clones 1050,51-3,9-6 and P716 repre-
sented net photosynthesis rates of over 45 μmol /(m2·s)and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local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pre-evaluation integrating the cutting survival ratio and the photosynthesis aspects,clone P716 and 51 -3 have superior
adaptabil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 in the low land along Huaihe river basin.
Key words:shrub willow;clones;cutting survival ratio;photosynthesis parameter
Author’s address: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杞柳(Salix intagra) ,别名簸箕柳,杨柳科柳属灌
木。具有喜温好光,耐寒性强,根系发达,须根茂密等
特点,其叶形、花序极其优美,是较好的庭院观赏植
应用研究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林业科技开发 2011 年第 25 卷第 4 期 53
物,同时又具有耐盐碱、防浪护岸、忍耐和吸收重金属
Cd 的功能[1-4]。杞柳耐水湿能力强,被水淹泡1 ~ 2
个月仍能正常生长,对水分和肥料需求量大,喜生长
在土层深厚、通风透气、养分丰富的沙质河潮土上,特
别是在河流冲积、淤积湿润的河阶地上生长更好[5]。
它是营造经济林、生态林及薪炭林的优良树种,适合
于在淮河流域的低洼地区与易淹地区种植[6-7]。
柳编产业是沿淮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是
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但杞柳资源不足,产量和质量
不高成为淮河流域柳编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引进
适合在淮河流域种植的品种,丰富杞柳(灌木柳)资
源并加以推广,是加快柳编产业发展的需要[8]。本
研究选择安徽省淮河流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杞柳栽
培区,通过对不同灌木柳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和光合
特性的研究分析,以期为淮河低湿地杞柳资源培育提
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庆发柳编集团
杞柳原料林基地(32°2325″N、116°1430″E)。该县
位于安徽西部,淮河中游南岸,大部分为丘陵与湖洼
地区,易涝易旱。全县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
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5. 4℃,年降
雨量 962 mm,无霜期 222 天。
霍邱县柳编已有多年历史,杞柳产业正逐渐成为
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该县杞柳种植面积达
6 667 hm2,其中2 000 hm2以上连片基地 2 处,33 hm2
以上 20 处。全县拥有大小柳编企业 43 家,其中出口
创汇年交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 4 家,产品远销世界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从事杞柳产业的农民多达
24 万人。
1. 2 试验材料及设计
于 2010 年 2 月底分别从扬州高邮和镇江引进灌
木柳无性系 11 个,其中 2 个为现有种,2 个为已鉴定
品种,其余 7 个无性系尚未鉴定。以当地常规栽培品
种为对照进行无性系对比试验。引进灌木柳无性系
的基本材料见表 1。引进的插条在扦插之前于0 ~
4℃下进行贮藏。
表 1 引进的 11 个灌木柳无性系基本情况
系号 亲本或品种名 亲本拉丁名 拉丁名
1050 簸箕柳 ×银柳 S. suchowensis ×(S. × leocopithecia)
2372 二柳 ×银柳 S. alberti ×(S. × leocopithecia)
2344 簸箕柳 ×杞柳 S. suchowensis × S. integra
1052 二柳 ×银柳 S. alberti ×(S. × leocopithecia)
58-2 J8-26 ×银柳 (S. integra × S. suchowensis Jw 8-26)×(S. × leocopithecia)
51-3 二柳 ×银柳 S. alberti ×(S. × leocopithecia)
S25 不明 / /
9-6 簸箕柳 ×杞柳 S. suchowensis × S. integra S. suchowensis × S. integra Jw 9-6
8-26 杞柳 ×簸箕柳 S. integra × S. suchowensis S. integra × S. suchowensis Jw 8-26
P294 二柳 S. alberti
P716 绵毛柳 S. eriocephala
引进无性系的试验布置及扦插工作于 2010 年 3
月中旬进行。因引进的无性系扦插材料有限,本试验
没有设置小区重复。每个无性系的栽培小区面积为
5 m ×5 m,扦插株行距为30 cm × 40 cm,每个无性系
扦插株数为 200 株左右。扦插后进行常规栽培管理。
1. 3 调查内容和方法
2010 年 5 月下旬对不同灌木柳无性系的成活率
及光合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1)扦插成活率调查。在每个小区中随机抽取 6
行调查其扦插成活株数,并统计存活率。
(2)光合特性测定。在每个小区中随机抽取 5
株正常生长的苗木,选取中上部的成熟叶片进行光合
特性测定。所用仪器为美国产 Li -6400 便携式光合
仪,光源为人工红蓝光源,设定的光照强度为1 200
mol /(m2·s) ,测定的光合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Gs)、胞间 CO2 浓度(C i)和蒸腾速率(Tr)。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灌木柳无性系扦插成活率比较
扦插成活率反映了不同灌木柳无性系是否适合
当地的造林地条件和造林作业方式,它是综合因素相
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造林成败的关键指标[9]。
12 个灌木柳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见图 1。其平
均成活率达86. 2%,但是不同无性系之间有较大的差
异。12 个灌木柳无性系中,成活率在90%以上的共有
6 个,分别是当地种、无性系 P716、2344、2372、S25 和
58-2,其中当地种成活率最高,达94. 1%。成活率在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应用研究
54 林业科技开发 2011 年第 25 卷第 4 期
80% ~90%之间的有 4 个无性系,分别为无性系 51-
3、P294、1052 和 1050。成活率较低的无性系为 9 -6
和 8-26,其存活率分别为75. 5%和64. 7%。由此可
以看出,本地种对淮河低湿地的条件适应性最强,而
引入的无性系除 9-6 和 8-26 外,其余的也均能够较
好地适应当地条件。单从扦插成活的角度考虑,这些
无性系可以作为淮河低湿地杞柳栽培的后备资源或
育种材料。
图 1 不同灌木柳无性系扦插成活率的比较
2. 2 不同灌木柳无性系光合特性差异比较
2. 2. 1 净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直接反映了植物光合能力强弱,是评
价植物适应性和生长潜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 12 个
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进行方差分析,不同无性系之间
Pn 达到极显著差异性水平(F = 9. 77,P﹤0. 01)。
经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可以看出(表 2) ,无性系
1050、51-3、和 9-6 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其 Pn 值均达
到 48 μmol /(m2·s)以上,与除 P716 以外的其他无性
系之间均达到显著的差异性水平。净光合速率最低
的无性系为 1052,其 Pn 值只有36. 04 μmol /(m
2·s) ,
比最高的无性系 1050 低26%;其他无性系的 Pn 值均
在 40 μmol /(m2·s)左右。
表 2 12 个灌木柳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
无性系
净光合速率(Pn)/
(μmol·m -2·s - 1)
气孔导度(Gs)/
(mmol·m -2·s - 1)
胞间 CO2浓度(Ci)/
(μmol·m -2·s - 1)
蒸腾速率(Tr)/
(mmol·m -2·s - 1)
51 - 3 48. 25 ± 3. 61 d 3. 39 ± 0. 79 c 273. 27 ± 9. 42 cd 10. 91 ± 0. 55 fg
P294 42. 23 ± 9. 54 bc 3. 39 ± 1. 06 c 289. 61 ± 20. 27 f 10. 65 ± 0. 50 f
1050 48. 70 ± 2. 98 d 3. 22 ± 0. 76 c 276. 00 ± 7. 02 de 11. 42 ± 0. 97 g
9 - 6 48. 03 ± 5. 40 d 2. 21 ± 0. 33 b 263. 67 ± 8. 50 ab 10. 89 ± 0. 49 fg
58 - 2 42. 36 ± 5. 29 bc 1. 51 ± 0. 35 a 260. 00 ± 9. 09 a 9. 60 ± 0. 86e
P716 45. 00 ± 2. 14 cd 2. 25 ± 0. 43 b 269. 80 ± 8. 84 bcd 10. 84 ± 0. 69 fg
8 - 26 39. 60 ± 5. 04 ab 1. 40 ± 0. 25 a 265. 07 ± 8. 60 abc 8. 71 ± 0. 58 d
1052 36. 00 ± 3. 09 a 1. 47 ± 0. 23 a 282. 00 ± 16. 50 ef 8. 01 ± 0. 47 ab
2344 38. 62 ± 4. 96 ab 1. 29 ± 0. 38 a 267. 00 ± 4. 24 abc 7. 48 ± 0. 77 a
S25 39. 27 ± 5. 05 ab 1. 39 ± 0. 45 a 271. 67 ± 10. 74bcd 8. 14 ± 1. 24 bc
2372 41. 71 ± 3. 49 bc 1. 72 ± 0. 44 a 277. 50 ± 7. 83 de 8. 77 ± 0. 46 d
当地种 39. 07 ± 1. 39 ab 2. 24 ± 0. 23 b 298. 33 ± 4. 27 g 8. 62 ± 0. 18 cd
注:表中数据后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无性系间的 Duncan 多重比较,字
母不同表示差异达到 5%的显著水平。
2. 2. 2 气孔导度
不同无性系之间在气孔导度上也存在着极显著
差异(F = 31. 43,P ﹤0. 01)。由表 2 中气孔导度的
多重比较结果可知,12 个无性系的 Gs 大体上可分为
3 个不同层次。气孔导度最大的无性系包括 P294、51
-3 和 1050,其 Gs 值均超过3 mmol /(m
2·s) ;无性系
2372、58-2、1052、8 -26、S25 和 2344 的气孔导度较
低,其 Gs 值均小于 2 mmol /(m
2·s) ;无性系 P716、当
地种和 9 -6 处于这两个层次之间,Gs 值为 2 ~ 3
mmol /(m2·s)。3 个层次之间均达到5%的显著性差
异水平。其中气孔导度最低的无性系 2344 的 Gs 值
仅达到气孔导度最高的无性系 P294 的40%以下。
2. 2. 3 胞间 CO2 浓度
胞间 CO2 浓度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无性
系的胞间 CO2 浓度存在极显著差异(F = 13. 90,P ﹤
0. 01)。多重比较结果(表 2)表明,当地种具有最高
的胞间 CO2 浓度,达 298 μmol /(m
2·s) ,与其他无性
系之间均达到显著的差异水平。引进的无性系中
P294 和 1052 的 C i 较高,略低于本地种,在 280
μmol /(m2·s)以上。C i 最低的为无性系 58 -2,仅为
260 μmol /(m2·s) ,比当地种低约13%。
2. 2. 4 蒸腾速率
蒸腾作用的强弱反映了植物对水分平衡的调节
能力,与植物的多种生理过程有关,对光合作用也起
到间接调节作用[1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
系之间在蒸腾速率方面差异显著(F = 52. 02,P ﹤
0. 01)。
从表 2 可见,1050、51-3、9-6、P716、P294 等 5 个
无性系均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达 10 mmol /(m2·s)
以上,其中无性系 1050 的 Tr 值最高,达11. 42 mmol /
(m2·s)。蒸腾速率最低的为无性系 2344,仅达7. 48
mmol /(m2·s) ,比无性系 1050 低35%左右。
2. 3 不同灌木柳无性系扦插成活率及光合特性相
关性分析
各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及其与 4 个光合参数之
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 3。
表 3 不同灌木柳无性系扦插存活率及光合特性的相关系数
项目 成活率 Pn Gs Ci Tr
Pn - 0. 11 —
Gs - 0. 11 0. 71** —
Ci 0. 36 - 0. 27 0. 39 —
Tr 0. 10 0. 92** 0. 82** - 0. 07 —
注:* 表示相关性达到5%的显著水平;**表示相关性达到1%的显
著水平(双边检验)。
应用研究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林业科技开发 2011 年第 25 卷第 4 期 55
从表 3 可以看出,扦插成活率与光合各指标之间
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其扦插能否成活与光合
作用的强弱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4 个光合参数之间,净光合速率 Pn 与气孔导度
Gs 和蒸腾速率 Tr 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胞
间 CO2 浓度 C i 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同样,气孔导
度 Gs 和蒸腾速率 Tr 之间也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
表明不同无性系叶片气孔的开张程度,从而影响到叶
片水气的交换,特别是光合原料 CO2 的进入;蒸腾速
率直接影响到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从而也会影响到光
合作用的进行,因此,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上的不同
可能会直接导致不同无性系在净光合速率上产生显
著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本研究所引进的杞柳无性
系中,具有较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无性系,如
1050 和 51-3,同样也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相反,
如无性系 2344,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较低,净光
合速率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胞间 CO2 浓度也是
光合生理生态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参数,但其计算
仅仅在叶片上全部气孔的开放或关闭行为均匀一致
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当叶片气孔发生不均匀关闭现
象时,其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11]。
3 结 论
从扦插成活率的高低及光合特性的差异可以初
步判断出不同灌木柳无性系对沿淮湿地环境的适应
性和生长状况。通过以上对 11 个引进灌木柳无性系
和当地杞柳品种的扦插成活率及光合指标的调查分
析结果可以初步看出,12 个灌木柳无性系总体上表
现出较好的成活率,其中引进的灌木无性系 P716、
2344、2372、S25、58-2 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无
性系 51-3 亦接近90%,对水湿环境均具有很强的耐
受能力,可以作为淮河低湿地杞柳栽培的后备资源或
育种材料加以选择。在光合特性上,引进的灌木柳无
性系 1050、51-3、9-6 和 P716 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
率。一般情况下,植物净光合速率高,有机物积累
多,树木生长快;净光合速率低则树木生长较慢。
通常生根成活容易的树种可以更有效地从土壤
中吸收水分和矿素营养,并将其向苗木上部传递以
利叶片开展光合作用,从而促进苗木生长[12]。但在
本调查中扦插成活率和光合特性之间并未表现出明
显的相关关。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本调查地长
期地下水位较高,在水分供应方面并不存在任何的限
制,各无性系之间在光合特性上的差异可能更多的是
由其本身生物学特性造成的;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
调查时各无性系尚处于生长初期,其生长表现有待于
进一步研究和观测。
通过初步的综合判断,引进的灌木柳无性系
P716 和 51-3 无论在扦插成活率或光合特性上均表
现良好,对沿淮低湿地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和生长表
现。但由于各无性系尚处于生长初期,需要进行更进
一步的后续调查来正确判断各无性系在沿淮低湿地
上的生长表现,以期为进一步的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
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文宝,王海.甘南县杞柳开发利用及栽培繁育技术[J]. 防护林
科技,2007(2) :90-91.
[2]于淑贤,李晓明.盐碱地营造杞柳技术及其效益分析[J]. 林业勘
查设计,2004(3) :28-29.
[3]姜越,王建东,陈大为,等. 护堤林和防浪林的最佳树种———杞柳
[J].防护林科技,2001(1) :79-80.
[4]杨卫东,陈益泰.不同杞柳品种对镉(Cd)吸收与忍耐的差异[J].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6) :857-861.
[5]朱毅.杞柳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5
(6) :16-17.
[6]燕乃玲,虞孝感.淮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与综合治理[J]. 水
利发展研究,2007(8) :13-17.
[7]郁家成,黄小燕,郁阳,等. 安徽省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分
析与避洪种植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6) :24-30.
[8]张瑞军,朱青,窦素芹,等. 编织柳中小条培育技术研究[J]. 山东
林业科技,2000(4) :5-8.
[9]唐志丁,陈武,赵军. 湿地松造林技术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
技,2008(16) :19-20.
[10]唐仕云,陆国盈,韩世健,等.不同水分处理对甘蔗光合作用的影
响[J].广西蔗糖,2005(3) :5-6.
[11]陈根云,陈娟,许大全. 关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 CO2 浓度关系的
思考[J].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46(1) :64-66.
[12]孙燕,李成忠,杜庆平. 5 个树种扦插育苗及苗木光合生理特性研
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4) :213-214.
(责任编辑 周贤军)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