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处理对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全 文 :壮侧枝 3 ~ 4条作为第一层主枝 ,其余的枝条从基部
剪除。
致谢:本新品种的选育 ,是整个研发团队团结协作的成果 , 其中
陕西省 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
学重点实验室和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很多专
家 、教授和研究生都参与了此项工作 ,在此不能一一列举 ,谨表示衷
心感谢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S].一部.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20.
[ 2] 吴普 , 孙星衍 , 孙冯翼 .神农本草经 [ M] .北京: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 , 1996:75.
[ 3] 刘洪 , 许惠琴 .山茱萸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
展 [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3, 19(4):254-256.
[ 4] 陈随清 , 董诚明 , 杨晋 , 等 .山茱萸栽培品种调查 [ J] .
中草药 , 2002, 25(5):305-306.
[ 5] 关锰 , 白成科 ,王喆之 .不同山茱萸种质资源形态和 IS-
SR遗传多样性研究 [ J] .分子植物育种 , 2008, 6(5):
912-920.
[ 6] 关锰 , 白成科 ,王喆之 .正交设计优化山茱萸 ISSR-PCR
反应体系研究 [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2):80-84.
[ 7] 王花红 , 郭五保 , 王喆之 .山茱萸采收加工方法的建
立及其马钱素含量比较 [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4, 24
(11):2100-2103.
不同处理对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王金燕1 ,马云桐 1* ,赵云生 1, 2 ,葛玉伟 1
(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75;2.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山西 汾阳 032200)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 、不同浸种温度与时间对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浸种温度与时
间条件下 , 通过不同浓度的赤霉素 、吲哚丁酸 、碳酸钠处理瘤毛獐牙菜种子 , 测定其发芽势与发芽率。结果:不同浓
度赤霉素浸种对瘤毛獐牙菜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 吲哚丁酸处理组差异不显著 ,碳酸钠处
理组没有发芽。结论: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瘤毛獐牙菜种子 , 能够显著提高其发芽率与发芽势。
关键词 瘤毛獐牙菜;种子;激素处理;发芽势;发芽率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7-1020-03
收稿日期:2008-12-15作者简介:王金燕(198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药品种 、品质和资源;Tel:15828245623, E-mail:bbwangjinyan@163.com。*通讯作者:马云桐 , E-mail:my6593@vip.163.com。
  瘤毛獐牙菜(SwertiapseudochinensisHara.)别名
獐牙菜 、当药 、紫花当药 ,为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 ,生
于海拔 500 ~ 1 600 m的山坡 、河滩 、林下或灌丛中 ,
分布于东北 、华北及山东 、河南等地。全草入药 ,具
有泻火解毒 、利湿健脾之功效 ,用于湿热黄疸 、痢疾 、
胃炎 、消化不良 、火眼 、牙痛 、口疮 、疮毒肿痛等 〔1〕。
近年来 ,市场对瘤毛獐牙菜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
然而目前它主要以野生药材入药 ,难以满足市场需
求 ,开展其野生变家种研究已是大势所趋 。关于獐
牙菜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已有文献报道 〔2-5〕 ,但
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 ,作者
首次通过不同浓度的赤霉素 、吲哚丁酸 、碳酸钠处理
瘤毛獐牙菜种子 ,测定其发芽势与发芽率 ,探讨了瘤
毛獐牙菜种子的萌发特性 ,旨在为其引种栽培 、保护
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种子采自河北 ,为野生种 ,经马云桐副
教授鉴定为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瘤毛獐牙菜 Swer-
tiapseudochinensisHara.的种子。赤霉素(GA3)、吲
哚丁酸 、碳酸钠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
1.2 仪器 人工气候室(SANYO)。
2 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考察不同试剂和浸种条件对
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种子处理 实验设赤霉素 、吲哚丁酸 、碳酸钠
及对照(未处理)共 19个处理 , 3次重复。
2.1.1 赤霉素处理 Ⅰ:100粒种子分别浸入 150、
300、450、 600、 800、 1 000 mg/L的 GA3 溶液 5 mL
中 ,室温浸种 24 h后 ,用水清洗种子备用 〔3〕。
2.1.2 赤霉素处理 Ⅱ:100粒种子分别浸入 150、
300、450、 600、 800、 1 000 mg/L的 GA3 溶液 5 mL
中 ,室温浸种 24 h后 ,转至 4℃人工培养箱中浸种
·1020·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7期 2009年 7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9.07.003
12 h后 ,用水清洗种子备用 〔3, 6〕。
2.1.3 吲哚丁酸处理:100粒种子分别浸入 2.5、
5、7.5mg/L的 IBA溶液 5mL中 ,室温浸种 24h后 ,
转至 4℃人工培养箱中浸种 12h后 ,用水清洗种子
备用〔3, 5〕。
2.1.4 碳酸钠处理:100粒种子分别浸入 1%、
2%、3%Na2CO3的热水 (60 ~ 80℃)溶液 5 mL中 ,
自然冷却 ,浸种 24h后 ,转至 4℃人工培养箱中浸种
12 h后 ,用水清洗种子备用 〔5〕。
2.2 萌发实验 在直径为 9 cm培养皿内铺一层
脱脂棉 ,上盖一层滤纸 ,让脱脂棉与滤纸吸足水分 ,
然后将以上各处理种子均匀地撒在滤纸上 ,种子上
再盖一层滤纸。各处理每皿 100粒 , 3次重复 ,置于
25℃下暗培养 ,并保持适合的湿度。以未经处理的
种子作对照 。
2.3 试验管理 、观察 、记载 每天观察 ,当有种子
发芽时开始记载 ,每 24h记载 1次 。保持发芽床湿
润 。发芽标准为胚根突破种皮 ,以发芽高峰出现的
日期统计发芽势 ,以连续 3d平均发芽率不足 1%的
日期统计发芽率 。最后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
并进行新复极差测验 。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激素 、不同浸种温度与时间对瘤毛獐牙菜
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处理对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处理方法 发芽势 /% 发芽率 /%
对照 2.3 43.3
150mg/LGA3处理Ⅱ 45.0** 81.7*
300mg/LGA3处理Ⅱ 54.3** 91.3*
450mg/LGA3处理Ⅱ 48.7** 92.7*
600mg/LGA3处理Ⅱ 54.0** 94.0*
800mg/LGA3处理Ⅱ 64.3** 95.0*
1 000 mg/LGA3处理Ⅱ 41.7** 77.0*
150mg/LGA3处理Ⅰ 37.7** 82.7*
300mg/LGA
3
处理Ⅰ 57.7** 92.0*
450mg/LGA3处理Ⅰ 56.3** 91.7*
600mg/LGA3处理Ⅰ 61.7** 94.0*
800mg/LGA3处理Ⅰ 60.0** 94.0*
1 000 mg/LGA3处理Ⅰ 37.3** 72.0*
2.5mg/L的 IBA处理 6.7 45.3
5 mg/L的 IBA处理 10.7 58.0
7.5mg/L的 IBA处理 7.3 51.7
1%Na2CO3处理 0 0
2%Na
2
CO
3
处理 0 0
3%Na2CO3处理 0 0
  注:与对照比较 , *P<0.05, **P<0.01
3.1 赤霉素处理Ⅰ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赤
霉素处理 Ⅰ对瘤毛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影响较大 ,
与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 600
mg/LGA3和 800 mg/LGA3浸种处理的发芽势较
高 ,分别为 61.7%和 60%,与 150mg/L和 1 000mg/
L的处理比较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可见
600 mg/LGA3和 800 mg/LGA3室温浸种能够增强
瘤毛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
赤霉素处理Ⅰ对瘤毛獐牙菜种子的发芽率影响
达到显著差异(P<0.05)。除了 150 mg/L和 1 000
mg/L处理外 ,其他浓度赤霉素浸种处理的种子的发
芽率均在 90%以上 , 600 mg/LGA3 和 800 mg/L
GA3浸种处理的发芽率最高 ,均为 94%, 与 1 000
mg/LGA3浸种处理的发芽率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
(P<0.01)。
3.2 赤霉素处理Ⅱ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赤
霉素处理 Ⅱ对瘤毛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影响较大 ,
与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800 mg/L
处理的发芽势最高 , 达到 64.3%,与 150 mg/L和
1 000mg/L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与 300mg/
LGA3处理达到显著差异(P<0.05)。
赤霉素处理Ⅱ对瘤毛獐牙菜种子的发芽率影响
达到显著差异(P<0.05)。除了 150 mg/L和 1 000
mg/L处理外 ,其它浓度赤霉素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
率均在 90%以上 , 600 mg/L和 800 mg/L处理的发
芽率较高 ,分别达到 94%和 95%,二者与 1 000 mg/
L处理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与 150mg/L处
理达到显著差异(P<0.05)。
3.3 吲哚丁酸处理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吲
哚丁酸处理对瘤毛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影
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吲哚
丁酸浸种处理对提高瘤毛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
芽率作用不大 。
3.4 碳酸钠处理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经不
同浓度的碳酸钠浸种处理后 ,瘤毛獐牙菜种子均未
发芽 ,表明碳酸钠浸种处理抑制了瘤毛獐牙菜种子
的萌发 ,对瘤毛獐牙菜种子造成了伤害 ,使其失去活
力。
4 讨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 ,赤霉素处理 Ⅰ 、Ⅱ的发芽势与
发芽率显著优于吲哚丁酸和碳酸钠各处理组 ,赤霉
素能够作为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促进剂。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 Ⅰ 、Ⅱ两组相比 , 以 800
mg/LGA3处理 Ⅱ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 , 分别为
64.3%和 95%,但与 800 mg/LGA3处理 Ⅰ相比较
·1021·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7期 2009年 7月
无显著差异 ,与 450 mg/L、600 mg/LGA3各处理Ⅱ
相比较差异亦不显著 ,可见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用
450mg/L、600 mg/L和 800 mg/LGA3处理 Ⅱ较为
合适。
目前瘤毛獐牙菜尚未进行人工栽培 ,以野生药
材入药 ,在自然条件下其种子萌发率低 ,出苗情况不
理想 ,制约了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瘤毛獐牙菜种子萌
发特性研究是开展其野生变家栽研究的基础性工
作 。本实验仅探讨了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一
些性质 ,离开展瘤毛獐牙菜引种驯化及产业化生
产还有一定距离 ,尚需进一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 M] .第 17卷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264-
265.
[ 2] 陈桂琛 ,卢学峰 , 孙菁 ,等 .藏药抱茎獐牙菜的引种栽培
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5, 30(24):1957-1958.
[ 3] 杨慧玲 , 刘健全 .重要藏药川西獐牙菜种子的研究
[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5, 27(3):296-300.
[ 4] 王得贤 ,马莉贞 , 谢永丽 ,等 .几种化学药剂对川西獐牙
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4, 40(2):
191.
[ 5] 吴学明 ,刘玉萍.青海省红直獐牙菜种子萌发特性的研
究 [ J]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4):120-121.
[ 6] 赵敏 .龙胆种子萌发与水溶性内源抑制物质 [ J] .植物
生理学通讯 , 2004, 40(6):677-679.
收稿日期:2008-11-28作者简介:梁映霞(1981-),女,博士 ,研究方向:神经系统药理。*通讯作者:赵树进 , Tel:020-36653277, E-mail:gzzsjzhs@ 163.com。
·动物药研究·
广东舟山眼镜蛇蛇毒镇痛活性成分的分离
及其药理性质研究
梁映霞1, 2 ,韩丽萍 1 ,江伟健 1 ,赵树进 1*
(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10;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 目的:研究广东舟山眼镜蛇蛇毒的镇痛活性成分 , 为广东舟山眼镜蛇蛇毒的开发利用 , 寻找新型镇痛药
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对氨基苯甲酸-Sepharose6B亲和色谱与 SephadexG-50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 SDS-聚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度的鉴定;应用激光飞行质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神经病理
性疼痛模型评估产物的镇痛活性。结果:经过两步柱色谱法分离得到的产物为单一成分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相对
纯度达到 95%;相对分子质量为 6741.236 D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单次腹腔给药后镇痛作用显著 , 持续时间超
过 24h。结论:广东舟山眼镜蛇毒经过两步柱色谱后得到一高纯度的镇痛活性产物 ,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关键词 眼镜蛇;分离纯化;理化性质;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9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7-1022-04
IsolationandPharmacologicalPropertiesofAnalgesicFractionfromVenomofNajanajaatra
LIANGYing-xia1, 2 , HANLi-ping1 , JIANGWei-jian1 , ZHAOShu-jin1
(1.GuangzhouGeneralHospitalofGuangzhouMilitaryCommand, Guangzhou510010, China;2.ZhongshanSchoolofMedicine, Sun
Yat-senUniversity, Guangzhou51008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separatemainanalgesicfractionfromvenomofGuangdongNajanajaatra, toestablishthebasisforthe
usingofNajanajaatraandfindnewanalgesicfraction.Methods:Afinitychromatographyandsizeexclusinwereusedtoisolatethean-
algesicfractionfromthevenomofNajanajaatra, andthentodetermineitspropertiesbybiochemicalmethods, suchasSDS-poly-
acryamide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 HPLCandMole-toff.Results:HPLCshoweditsrelativepuritywas95%(HPLC)andMw
was6741.236 Da.Weobservedthatperipheraladministrationofneurotoxinstronglyreducedthemechanicalalogyniaandthermalhy-
peralgesiafor24 hours, associatedwiththisneuropathy(L5 spinalnerveligation).Conclusion:ThefractionfromvenomofNajanaja
atrahassignificantanalgesicefectanditisworthfurtherdeveloping.
Keywords Najanajaatra;Isolationandpurification;Physico-chemicalproperty;Pharmacologicalefect
·1022·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7期 2009年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