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湿生扁蕾有效成分抑菌活性的测定



全 文 :湿生扁蕾有效成分抑菌活性的测定
米 琴1 曹长年2 王慧春1 赵宙兴2
(1.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8;2.青海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16)
摘要:选用草本植物湿生扁蕾的提取物———齐墩果酸和两种 酮 ,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 。经 7
种细菌的测试表明:湿生扁蕾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偏强于新诺明 ,其中齐墩果酸具有广谱抑菌活
性 ,尤其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八叠球菌次之;8-羟基-4 ,5 , 7-三甲氧基 酮对金色
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未表现出抑菌活性;1 ,7-二羟基-3 , 8-二甲氧基 酮对变形杆菌抑菌
效果明显;且 3种提取物均对绿脓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 。
关键词:湿生扁蕾;提取物;抑菌作用
中图分类号:Q949.9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996(2004)02-0084-02
湿生扁蕾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属龙胆科扁蕾属[ Gentianopsis padudosa(Munro)Ma)]主要分布在青海省
的海西 、海北 、黄南玉树 、果洛等地区 ,生长在海拔 2 800 ~ 4 200m 的林间 、河滩地 。有资料表明:湿生扁
蕾具有清热解毒 、利湿消黄 、健脾止泻等功能[ 1] 。主治肝炎 、胆囊炎 、热病发斑 、目赤肿痛 、消化不良 、肠
胃炎等症 。具有一定的开发和研究价值 。本实验对湿生扁蕾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抑菌活性的测定 ,现将
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用于本实验的药物是从湿生扁蕾提取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另文阐述)齐墩果酸(编号
1)、8-羟基-4 ,5 ,7-三甲氧基 酮(编号 2)、1 ,7-二羟基-3 ,8-二甲氧基 酮(编号 3),市售药品复方
新诺明(编号 4);供试细菌为绿脓杆菌(Pseadomonas aeruginosa)、巨大芽孢杆菌(Bacillas megaterium)、金
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八叠球菌(Sarcina maxim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变形杆菌
(Proteus vulgaris)、梭状牙孢杆菌(Clostridium sp),由本实验室提供;选用牛肉膏蛋白胨配方 ,分别配成固
体和液体两种培养基 。
1.2 实验方法
1.2.1 测抑菌圈 将4种供试药物分别配成浓度为 0.005 g/mL的溶液10 mL ,置 25 mL 三角瓶中 ,将同
样大小的灭菌滤纸片分别放入上述 4种药液中;在无菌条件下 ,分别用灭菌吸管吸取培养 18 h 的供试
菌液(菌数 5×106/mL)0.2 mL ,于无菌平皿中 ,随即 ,将冷却至 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入平
皿内 ,充分摇匀 ,水平放置 ,待凝;将凝固后的平皿在其皿底划线分成 4等份 ,并标记每一等份的药物名
称;用无菌镊子将上述浸有药液的小滤纸片对号放入平板的小区内 ,置 37℃培养 48 h ,测不同药物的抑
菌直径(mm)。实验设三个重复。
1.2.2 测定齐墩果酸的新诺明系数 配制 1∶100 、1∶150 、1∶200 、1∶250 、1∶300(单位 g/mL)的齐墩果酸和
1∶50 、1∶60 、1∶70 、1∶80 、1∶90(单位 g/mL)的新诺明溶液各 15 mL ,分别置于 25 mL 三角瓶中备用;分别吸
取0.2 mL绿脓杆菌菌液(菌数 5×106/mL)依次加入上述配制的药液中混匀 ,按不同时间(5 、10 、15 min)
取出上述菌液 ,分别接入备用的液体培养基 ,置 37℃培养 48 h ,测定齐墩果酸的新诺明系数 。
1.2.3 绘制生长曲线 将齐墩果酸和新诺明分别配成 0.4%、0.3%、0.29%、0.25%、0.22%的溶液(单
收稿日期:2003-06-26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01131)。
作者简介:米 琴(1962—),女 ,青海西宁市人 ,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教学和科学研究。
第 22卷 第 2期
2004年 4月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Vol.22 No.2
Apr.2004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04.02.024
位 g/mL)各 15 mL 置于 25 mL 三角瓶中备用;制备液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2管 ,每管 8 mL ,分成两组
并依次编号 ,设 1号管为CK ,其余各管分别加入 0.2 mL 上述不同浓度的药液;用接种环将绿脓杆菌接
种到两组试管中 ,置 37℃培养 24 h ,每隔 4 h记录菌数 ,绘制生长曲线 ,筛选出两种药物的最适浓度[ 2] 。
2 结果与分析
2.1 抑菌效果与分析
表 1 七种测试细菌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mm)
药 物 梭状芽孢杆菌 绿脓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 金色葡萄球菌 八叠球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1 1.5 5.5 1.0 0.4 3.0 0.5 0.5
2 0.2 2.5 1.5 0  0.5 0  0 
3 0.5 2.0 4.0 0.5 0  0  9.0
4 0  3.0 1.5 0  1.0 0  5.0
  由表 1可见:供试的药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但湿生扁蕾提取物(1 ~ 3号)的抑菌作用偏强
于新诺明(4号)。其中齐墩果酸(1号药)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尤其对绿脓杆菌(Pseadomonas aeruginosa)
的抑制作用最强 ,八叠球菌(Sarcina maxima)次之;8-羟基-4 ,5 ,7-三甲氧基 酮(2号药)对金色葡萄
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未表现出抑菌活性;1 , 7-二羟基-3 , 8-二甲氧
基 酮对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抑菌效果明显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as megaterium)次之;且 3种提取
物均对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对其它细菌的抑菌效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2.2 齐墩果酸的新诺明系数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图 1 齐墩果酸对生长曲线的影响
表2 在不同药物不同浓度下绿脓杆菌的生长情况
药 物 处理浓度
加菌后作用时间(min)
5 10 15
新诺明
1∶50 - - -
1∶60 + - -
1∶70 + + +
1∶80 + + +
1∶90 + + +
齐墩果酸
1∶100 - - -
1∶150 - - -
1∶200 + - -
1∶250 + + +
1∶300 + + +
注:+表示细菌生长;-表示细菌不生长。
由表 2可知:新诺明在 10分钟内杀死绿脓杆菌的最大稀释度是 1:60 ,齐墩果酸是 1:200 ,则新诺明
系数为1:60/1:200=3.3 ,此系数值大 ,说明齐墩果酸对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市售药物新诺明 。
2.3 生长曲线分析
图 2 新诺明对生长曲线的影响 (下转第89页)
85第 2期          米 琴等:湿生扁蕾有效成分抑菌活性的测定            
[ 4] 马海成.I形图的匹配等价图类[ J] .数学研究 , 2002 ,(1):65-71.
[ 5] Farrell E J , Guo J M .On circuit characterizations of neary reyular graph[ J] .Match , 1990 ,(25):115-130.
(责任编辑 唐宏伟)
(上接第 85页)
图 3 0.0040 g/mL的药物对生长曲线的影响
由图 1 、图2可知 ,低浓度的齐墩
果酸和新诺明对绿脓杆菌的生长均
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当浓度大
于 0.003 g/mL 时 , 两者均能抑制绿
脓杆菌的生长;但齐墩果酸的抑制作
用较强 ,如图 3所示。
上述实验表明:草本植物湿生扁
蕾的提取物———齐墩果酸和两种  
酮 ,对多种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
性 ,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前景 。
参考文献:
[ 1] 邹寒雁.青海省中药资源开发及利用研究[ M]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0.
[ 2] 沈 萍 ,范秀容 ,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
(责任编辑 李渝珍)
89第 2期              卢世芳:路并路的匹配等价图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