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留兰香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全 文 :留兰香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周伯军1 ,  刘汉民2
(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南京 210095; 2.江苏省国营新曹农场农业中心 , 东台 224246)
 中图分类号: S 43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529-1542(2002)03-0055-02
  留兰香(Menthe spicata L.)又名绿薄荷 ,系重
要的特用经济天然香料作物 ,是多年生宿根性芳香
类草本植物 。20世纪 80年代初苏北垦区从美国引
入 ,随着连年种植 ,留兰香菌核病[ Sclerot inia scle-
rot iorum (Lib)de Bary]在 80年代末已成为主要病
害 ,近几年普遍严重发生 ,一般减产 10%~ 15%,严
重时达 35%以上 。有关此病在国内至今未见报道 ,
为了解决生产上的问题 ,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
1 发病情况
江苏东台新曹农场 1982 年引进种植留兰香 ,
1986 年菌核病开始点片发生 , 1988 年普遍发生 ,
1990年流行成灾 。头茬留兰香发病较轻 ,二茬发病
重。从封行期开始 ,直到收割期均可发病。病害先
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 ,渐而向上部叶片发展蔓延 。
植株间病 、健叶相互接触传染扩散 ,田间无发病中
心。发病轻的田块病株率为 30%~ 40%,发生重的
田块病株高达为 80%~ 100%。
2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暗绿色或黄
褐色或深褐色病斑 。3 ~ 4 d后湿度大时 ,病斑上可
见不明显的轮纹 ,上面被有灰白色霉层(菌丝),病叶
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小时 ,在病斑上见不到轮纹 ,上
面有白色霉点 ,病叶发黄萎蔫皱缩。7 ~ 10 d 后如
环境不宜 ,茎秆表皮破裂萎缩 ,上部叶片凋萎发黄 ,
中 、下部叶片黑褐色萎谢;环境适宜时则病叶腐烂发
黑脱落呈光秆 ,茎秆发黑枯死 。
3 病原菌
留兰香菌核病菌属半知菌亚门 ,无孢目 ,丝核菌
属。病株叶片和茎秆在保湿培养下长出白色棉絮状
菌丝 。在显微镜下观察 ,菌丝无色 ,直角或锐角分
枝 ,近分枝处有缢缩和分隔。初分枝菌丝呈棒状 ,无
分隔 ,缢缩不明显。相邻细胞分枝方向相同或相反 ,
田间病叶上产生的菌丝属于初期菌丝 ,细胞较长 ,分
枝少。在保湿培养下 ,病叶和病秆上产生半球形或
不规则形菌核 ,直径小的约 1 mm ,大的达 3.5 mm ,
一般为 1.5 mm 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 ,菌核形成
初期表面乳白色 ,继之褐色至深褐 ,表面粗糙。
4 发病规律
留兰香菌核病在江苏东台新曹农场垦区常年有
两个发病高峰 ,第 1高峰在 6 ~ 7月头茬留兰香上发
生 ,第 2高峰发生在 9 ~ 10月二茬留兰香上。
4.1 阴雨潮湿下发病重
阴雨连绵 、降雨量多 、雾大露重 ,有利于病菌发
生和再侵染 。据调查 , 1991 年 5 月下旬 ,雨日 5 d ,
比历年多 2.5 d , 雨量为 38.5 mm , 比历年高
12.7 mm ,发病盛期提前而且危害非常严重 ,发病率
78.3%,死亡率达 32.6%,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地势低 、排水差 、渍害重 ,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
排水困难的田块比排水通畅的田块发病率高 2.2
倍 。
4.2 植株郁蔽发病重
密度大 ,枝叶盈茂或杂草丛生 ,植株郁蔽 ,抗病
力下降 ,有利于病菌侵染危害。据调查 ,当留兰香密
度 0.8 ~ 1.2万株/667 m2 时 ,发病率为 17.5%;1.5
~ 2.0 万株/667 m2 时 ,发病率为 45.6%。田间杂
草 7 ~ 18株/0.11 m2 时 ,发病率为 22.4%,46 ~ 63
株/0.11 m2 时 ,发病率达 51.9%。
4.3 连作重茬发病重
连作重茬促成病菌基数积累 ,菌量大 ,发病重。
1年作新茬发病率为 14.8%, 2 年连作茬发病率为
27.5%,3年以上老作茬发病率高达 50.1%。
5 防治措施
(1)降湿灭渍 ,开墒挖沟。栽植留兰香的田块 ,
应两头出水 ,三沟配套 ,达到排水通畅 ,雨止田干。
头茬和二茬留兰香出苗后 ,均要及时进行清沟理墒 ,
降低地下水位 ,消灭渍害。
(2)控制氮肥 ,增施磷钾肥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 ,追肥以化肥为主 ,氮 、磷 、钾比
例为 1∶0.65∶0.15。
·55·植物保护 2002 年 6月第 28 卷第 3 期  PLANT PROTECTION Jun.2002 , Vol.28 , No.3
(3)轮作换茬 ,实行连年换茬 ,最好水旱轮作 ,以
减少菌源 。在苏北东台地区有 2种轮作方式:(a)1
年 2熟制 。第 1年夏熟为小麦或油菜 ,秋熟为水稻 、
玉米 、大豆 。第 2年夏熟是留兰香 ,秋熟是留兰香或
赤豆 、菊苣 、蔬菜等;(b)2 年 5熟制。第 1年夏熟为
大麦或蚕豆 ,早秋熟为玉米 ,晚秋熟为赤豆 、菊苣 、胡
萝卜等 。第 2年夏熟是留兰香 ,秋熟是留兰香或菜
豆 、菊苣 、蔬菜等 。
(4)合理密植 ,及时清除杂草。留兰香分枝力强 ,
分枝多 ,节位低 ,头茬适宜密度为 1万株/667 m2 左
右 ,二茬为4.0 ~ 4.5万株/667 m2 。必须及时进行间
苗 ,除草 ,以控制密度 ,增强通风透光 ,降低田间湿度 。
(5)药剂防治。以药剂保护为主 ,治疗为辅。
在短时间降雨(雷阵雨)后 ,应及时施药预防一次;
梅雨(连阴雨)期间 ,每隔 7 d防治一次 ,连续 2 ~ 3
次 。在发病高峰期(或在大发生时期)需要防治 2
~ 3次 ,隔 5 d喷药 1次 。应用 40%多菌灵胶悬剂
150 ml/667 m2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5 g/667 m2和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50 g/667 m2
防治效果较好 ,可达 70%以上 。
几种除草剂防除桔梗田杂草
高郁芳 ,  孙立晨
(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132109)
 中图分类号: S 48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529-1542(2002)03-0056-02
  桔梗 [ Platycodon grandi f lorum (Jacq.)A .
DC.]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中草药和特种蔬菜 ,具
有祛痰镇咳 、抗炎 、降血糖等功效。随着种植结构的
调整 ,桔梗栽培面积逐年增大 。由于桔梗生长期长 ,
苗期生长缓慢 ,杂草危害严重 ,人工除草困难 。因
此 ,防除杂草成为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探讨
桔梗化学除草技术 ,选用了蔬菜上常用的二硝基苯
胺类和酰胺类几种除草剂 ,于 2000 ~ 2001年进行了
田间小区试验 。以 48%氟乐灵乳油(t rifluralin ,哈
尔滨化工六厂生产)、50%乙草胺乳油(acetochlor ,
江苏昆山化工厂生产)、72%都尔乳油(metolachlor ,
哈尔滨正业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用于桔梗移栽田;乙
草胺 、都尔 、33%施田补乳油(penoxaiin ,美国氰胺公
司生产)用于桔梗直播田 ,探索其除草效果和对桔梗
安全性的影响。
试验在本校药用植物园进行。2000年 5 月进
行桔梗移栽田除草试验 。试验地为棕壤土 ,有机质
含量 1.98%,前茬为板蓝根 ,小区面积 9.75 m2 。桔
梗品种为九桔 1号 ,采用前一年未萌动的 、大小均匀
的种苗移栽 ,栽后进行土壤喷药处理。为筛选适于
桔梗直播田的除草剂 ,2001年 5月进行桔梗直播田
除草试验 , 试验地为壤土 ,中等质地 ,有机质含量
2.89%,前茬为黑豆 ,小区面积 10 m2 。供试桔梗品
种为同一品种。除草剂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 。
移栽桔梗田间杂草主要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 li)、狗尾草(Setaria v iridis)、反枝苋(Ama-
ranthus restrof lexus)、藜(Chenopodium album)、小
蓟(Cephalanoplos segtum);直播田杂草主要有稗
草 、反枝苋 、藜 、苘麻(Abuti lon theophrasti)、大籽蒿
(Artemisia sieversiana)。
移栽田与直播田两个试验均采用单因子随机区
组设计 ,分别设 4个处理 ,重复 4次 ,移栽田除草处理
为:氟乐灵用量 1.85 L/hm2 , 都尔为 2.00L/hm2 ,
乙草胺为 2.70 L/hm2 , 对水量均为 750 L , 另设
喷清水对照 。直播田除草处理为:乙草胺用量为
2.50 L/hm2 ,都 尔 为 2.00 L/hm2 ;施 田 补 为
1.50 L/hm2 ,对水 750 L ,另设喷清水对照 。采用小
区专用背负压缩式喷雾器 ,均匀喷雾各小区中。
施药后观察记录桔梗和杂草对药剂的反应 ,药
后 20 、30 、45 、70 d进行田间杂草种类和数量及地上
部鲜重的调查 ,每处理随机调查 10 点 ,每点分别调
查 0.65 m 2和 0.5 m2 ,计算各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
效 。秋季进行株高 、单根重 、小区产量调查 ,直播田
进行株高 、株鲜重调查 ,并进行显著性测验 。
结果表明 ,桔梗移栽田 ,氟乐灵 、乙草胺除草效
果较好 ,70 d内除草效果均在 91.21%以上 ,都尔中
等 ,效果为 81.00%以上 。桔梗直播田 ,乙草胺 、都
尔效果较好 , 45 d 内除草效果株防效达 89.5%以
上 ,鲜重防效在 90.9%以上 ,施田补药效差 , 只有
51.9%和 58.5%。
·56· 植物保护 2002年 6月第 28 卷第 3 期  PLANT PROTECTION Jun.2002 , Vol.28 ,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