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神农本草经》水苏考



全 文 :《神农本草经》水苏考
李光燕 王德群1(通讯作者)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1
(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摘 要 通过文献查阅及野外调查,发现古代本草水苏不是
现代植物水苏。从其气味、生态、形态、功效等方面综合判断,
发现水苏与药用植物薄荷关系最为密切,有可能《神农本草
经》的中药水苏即为薄荷。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水苏 薄荷 本草考证
水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但到了南
北朝时期,不明水苏为何物了,诸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及《中药学》等重要的现代中药著作均未收载水
苏,同时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疗效方面的相关
报道甚少,水苏已很少药用。《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
几乎都是功效显著、疗效明确、应用广泛的药物,水苏
为什么出现例外情况?水苏在历史的应用过程中究竟
出现了什么变化?鉴于此,本文对中药水苏的历史沿
革进行详实的梳理,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考证。
水苏的历史沿革
1 清代以前水苏较为混乱
水苏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曰“水苏,味辛,
微温,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
服通神明,轻身,耐老。”[1]至南北朝,陶弘景曰:“方药
不用,俗中莫识。”可见,在此时水苏已不知何物。唐
《新修本草》开始对水苏有较为详细的形态描述,曰“生
下湿水侧,苗似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青、齐、
河间人名为荠苧,吴会谓之鸡苏。”[2]并认为陶弘景在
菜部又另外列出鸡苏,是错误的。可知,苏恭所说的水
苏有香气,长在潮湿环境下,并易与荠苧、鸡苏相混,疑
似唇形科植物。五代时期的《蜀本草》言:“叶似白薇,
两叶相当,花生节间,紫白色,味辛而香。”[3]根据该文
所描述的对生叶、轮伞花序、有辛香之气的特征,推断
应为唇形科植物。到宋朝的《本草图经》[4]认为江左人
所称谓的鸡苏、水苏是两种,并说水苏叶有雁齿,香薷
气辛,荠苧叶上有毛,气臭,而将水苏、香薷、荠苧区分
开来,认为三者并非一物。《本草衍义》[5]说水苏气味
辛而不和,形态像苏,但是面不紫,叶周围有槎牙如雁
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水苏、荠苧一类两种
尔。水苏气香,荠苧气臭为异。”[6]表明他认为水苏与
荠苧不是同一种。
由上可知,历代本草对水苏的认识尽管较为混乱,
但均认为是一种有香气,长在潮湿的环境下的唇形科
植物。
2 清代开始所载水苏应为现今水苏
经查考,清朝记载有水苏的本草甚少,在《植物名
实图考》一书中吴其濬认为《神农本草经》中水苏就是
鸡苏,并说“昔人煎鸡苏为饮,今则紫苏盛行,而菜与饮
皆不复用鸡苏矣。”[7]还对宋朝《本草衍义》中紫苏作汤
饮的记载“今人朝暮汤其汁饮,为无益。医家以谓芳草
致豪贵之疾者,此有一焉。”[5]作出评论“水苏气薄味
平,何堪作饮,或取属对之功。”[7]由吴其濬的阐述不难
看出,古人喜欢以有香气的植物作汤饮,鸡苏、紫苏备
受欢迎,吴其濬认为水苏气薄,应该不作饮用。由此看
来,吴其濬所指的水苏与昔人煎煮为饮的鸡苏应不是
同一种植物,与现今水苏无香气的特征颇为相似。《植
物名实图考》水苏项下附有一图,叶对生,轮伞花序,花
冠二唇形,叶表面粗糙如荔枝草,叶缘有钝锯齿,与水
苏属植物水苏 Stachys japonica Miq.[8]形态特征基本一
致。当代本草著作《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记载的
水苏附图与《植物名实图考》十分相似。
对半夏进行炮制,不仅有效地消除或降低了半夏毒性,
而且大大增强了其治疗效应。通过不同炮制及配伍可
以达到祛痰除饮,平喘止咳,蠲饮降逆,和胃止呕,涤痰
开结,通阳利咽,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等诸多功效,临床
配伍可随症加减,灵活变通,使用频率高,具有良好疗
效,在中药学中,半夏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有必
要总结前人的经验,全面了解半夏的配伍使用规律。
开拓思维,发煌古义而裨新用,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经
方,充分发挥中药半夏的治疗作用颇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冉懋雄,郭建民主编.现代中药炮制手册.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2. 317 ~ 323
2 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86
3 葛洪.时后备急方.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 113
4 雷学文.雷公炮制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 97
5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群联出版社,1955. 11
6 吴浩. 半夏姜制对动物刺激性及毒性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1993,18(7) :408
7 苏轼.苏沈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55
8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1
9 合剂局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6
10 朱震亨.丹溪心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9
11 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193
12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171
13 刘衡如.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128
14 窦材.扁鹊心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92
15 张璐.本经逢原.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98
16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25
17 刘喜平,温志强.半夏泻心方方证及机理研究述评. 中国中医药
信息杂志,2008,8(7) :23
18 丰素绢.半夏泻心汤防治胃癌前病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中成
药,2000,22(8) :576
收稿日期:2010 - 10 - 09 责任编校:汪新安
·952·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 年 3 月第 23 卷第 3 期
DOI:10.16448/j.cjtcm.2011.03.039
现代水苏与《神农本草经》水苏并非一物
1 现代水苏学名的由来
水苏的拉丁学名为 Stachys japonica Miq.,原植物
是由早期日本植物分类学者在日本发现,并于 1865 年
首次定名。20 世纪初,日本植物分类工作者牧野富太
郎编著了《日本植物图鉴》,其中很多植物依据《植物名
实图考》所绘的图形,对相应的植物附注其中文名称,
其中牧野氏认为 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为“水苏”,其
所附的图与现今水苏形态相似[9],《日本植物志》在植
物 Stachys japonica Miq.文中提到植物 Stachys baicalen-
sis Fisch.与它相类似,生于满洲、支那、台湾等地[10]。
因此可以肯定“水苏”之名由日本学者牧野拟定,是参
考《植物名实图考》将中文名称附到了水苏属相关的植
物后面。从此,中文名“水苏”的学名就定为 Stachys ja-
ponica Miq.。
2 现代水苏药用很少
现代水苏,来源于唇形科水苏属 Stachys,多年生草
本,无香气。高达 80cm,茎方,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
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轮伞花序,花冠粉红或淡红紫色。
主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于海拔 2400m以下沟边、河
岸湿地[8]。与之形态相近的还有林地水苏、毛水苏、华
水苏,但均不作药用,《中国药典》从未收载,药材市场
上未见水苏商品的流通,甚少见有医药工作者发现其
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报道。
由此可知,现今水苏是日本学者根据《植物名实图
考》所绘之图定名的,且不具有香气,资源分布局限,药
用很少,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水苏不是一物。
《神农本草经》“水苏”极似薄荷
1 “水苏”名称考证
李时珍对水苏释名道:“此草似苏而好生水旁,故
名水苏。”[6]由李时珍的释名可以肯定的是“水苏”的
“水”说明了原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喜欢潮湿水生之
地。从《名医别录》开始,本草就记载了“苏”这味中
药,指的就是唇形科的紫苏、白苏一类中药,在本草中
合称为苏。李时珍对中药“苏”释名为“苏从稣,音稣,
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6]进一步的
考证苏的繁体字“蘇”,不难看出,“蘇”由三部分构成,
“艹”、“魚”、“禾”。“艹”为偏旁部首,说明是草本,
“禾”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长穗子的美好的
谷子[11]。植物苏在开花时,茎的顶端会长出较长的由
轮伞花序组成的穗状花序。“魚”,尽人皆知鱼有辛气,
这正与苏具有浓郁的辛烈气味相符合,并且紫苏还具
有很好的解鱼蟹毒的作用。由此我们明白“苏”的含义
是与草本、香气等方面特性有关。紫苏、白苏是草本且
有辛香之气。《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假苏,即现今中
药荆芥,也来源于唇形科,有浓烈的芳香气味。以此类
推,收载于《神农本草经》的水苏应该也有辛香的气味。
综合可知,“水苏”之名,“水”示其生态,潮湿有水
的环境,“苏”说明具有芳香之气的草本,从而由释名得
出,“水苏”是指喜欢生长在水边有香味的草本,符合早
期一些本草记载的特征。同时符合《尔雅注疏》“生池
泽中者名水苏皆荏类(指味辛如桂的草本)也”的说法。
2 “水苏”的功效、生态、气味极似薄荷
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的中药薄荷性味功效“味
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
乱,素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亦堪生食。人家种之,饮
汁发汗,大解劳乏。”[2]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水苏
性味功效“味辛,微温,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
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1]基本无差
别,尤其是水苏“辟口臭”的功效更是与当今薄荷被广
泛开发作商品的原因一致。同时薄荷 Mentha cana-
daensis L.亦是唇形科植物,为芳香草本,喜生于山野湿
地、沼泽地,这些特性均与“水苏”名称含义的特征相
符。
“薄荷”一名最早见于《新修本草》,诸本草著作中
未见释名。据悉,薄荷是越南语“bacha”的音译,这可
能与越南人食用薄荷历史悠久,将此习俗传入中国有
关,因此,历史上无人能识的《神农本草经》的“水苏”
即被冠以一个洋名。
小 结
对水苏本草文献进行梳理表明,后人均不能确定
《神农本草经》中水苏的来源。通过对“水苏”名称的
考证,弄清水苏其实就是指生长在水边的芳香草本。
考证出薄荷的功效、生态、气味均极其类似水苏,很有
可能是《神农本草经》“水苏”的真实来源。薄荷资源
丰富,广布全国各地,符合药用特性,此名有可能源于
他邦,因同物异名导致了中药传承的断裂。
参考文献
1 尚志均.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48
2 苏恭.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72
3 韩保昇.蜀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86
4 苏颂.本草图经.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80
5 寇宗奭.本草衍义.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7. 130
6 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429 ~ 430
7 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 458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9. 79,222
9 牧野富太郎.日本植物图鉴.东京:开成印刷株式会社,1941. 174
10 大井次三郎.日本植物志.东京:至文堂株式会社,1957. 1007
11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562
收稿日期:2010 - 11 - 15 责任编校:张玉琴
·062· CJTCM Mar. 2011 Vol. 23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