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材木香与川木香、土木香的鉴别



全 文 :巾 医 巾 蔺
Z `
, 、 , 叮 Y , Z 了
冷材木导专
,lI未手、土未手岭奏对
北京市怀柔区药品检验所 (101书 X) )李淑珍
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 商品木香分
为川木香 、 木香和土木香三种 。 由
于其功效不尽相同 , 20 0 年版 《中
国药典》 将其分别收载 , 为菊科植
物川木香 V b id而 d a so iul ie (F ar n hc)
U n g 或 灰 毛 川 木 香 v h id n五ir a
5 0曲 ie (Farn eh) iln g V ar . c in e r e a
L in g ; 菊科植物木香 uA c kl a n ida
帅 aP D ec en ;和菊科植物土木香 nI 一
山 h el汕 um L . 或总状土木香 ln 山
er c em
o sa H o ok
.
f
.的干燥根 。 其主
流商品为木香与川木香的根 。 川木
衰 1 木香的品种及主产区比较
香主产于 四川阿坝 , 雅安 ,西昌等
地 。 木香主产于印度 、 缅甸等国 , 从
广州进 口 , 故称广木香 。 广木香在
我国引种成功 , 大量栽培于云南丽
江地区和迪庆州 , 故又称云木香 。
土木香为藏族常用中药 , 主产于河
北 、 新疆 、 甘肃 、 陕西、 四川 、 河南等
地 。 川木香 、 木香及土木香的功能
主治各有不同 , 临床上应分别使
用 。 本文对以上几种木香的性状特
征和功能主治进行了比较与鉴别 。
为经营和使用单位提供简单 、 实用
的方法 。 现报道如下 :
1
. 木香的品种及主产区比较
(见表 1 )
2
. 木香 、 川木香及土木香的性
状鉴别比较 (见表 2)
3
. 木香 、 川木香及土木香的功
能主治比较 (见表 3)
4
. 小结
4
.
1 木香分别为菊科植物川木
香 、 木香和土木香 3个品种入药 ,来
源于菊科五种植物的根 。 虽为同科
植物 , 但从外表面 、 切面的颜色及
气味等特征即可进行区别 。
.4 2 3 种木香临床功效有很大
品种 学名 学名
木香
川木香{
川木香
灰毛川木香
土木香{
土木香
总状土木香
uA ckl an id
a帅 Pa D e c n e
iV a id m场 a s o iul e i (F arn e h
.
) Li
n g
讥 2遨m沉 a s o iul e i (Farn e h . )Lin g
v ar c in er
a L in g
·
I n ul a h己e in u r n L .
I n ul a er e e r 以o s a H o o k
.
f
印度 、 缅甸等国引种 , 云南 、 四川 、 湖北等
四川阿坝的松潘县 、 甘孜 ,雅安的宝兴 、 芦山 ,西昌
等地 。
河北 、 新班 、 甘肃 、 陕西 、 四川 、 河南等地 .
衰 2 木香 、 川木香及土木番的性状鉴别比较
品名
木香
别名
云木香
广木香
规格
不 规 则
块 状 或
厚片
直径
0
.
5、 SCm 黄棕色至灰褐色 ,
有明显的皱纹 、 纵
沟及侧根痕 。
切面
灰褐色至暗褐色 ,
皮部灰黄色或淡
棕黄色 ,有放射状
纹理 , 并散布棕色
点状油室 。
黄白色 ,散有棕黄
色稀疏油点状裂
隙。 木部显放射状
纹理 ,有的中心呈
枯朽状 。
黄 白色至浅灰黄
色 ,有凹点油室 。
质地
硬脆 易
折断
气味
微香 、 味苦
嚼之粘牙
川木香 川木香 不 规 则 l ~ 3 e m
类 圆 型
的薄片
黄褐色或棕褐色 ,
根头偶有黑色发
粘胶状物 , 习称
“ 油头 ” 。
坚实不
易折断
气香特异味
微苦
土木香 祁木香 圆 形 或 .0 5~2 c m
藏木香 类 圆 形
厚片
黄棕色或暗棕色
有纵皱纹及须根
痕 , 根头部切片有
时可见茎痕及叶
鞘残基 。
坚硬不
易折断
微香 、 味苦 、

甲 资 甲 丙
夕 、 、 ; 萝 : :
命令
. 北京中医医院《1 0 01 ) 0崔玲云 崔淑清
元胡为常用中药 , 史载于 《开
宝本草 》 ,又名延胡索 、 玄胡。 性温 ,
味辛苦 ,入心 、 脾 、 肝 、 肺经 。 有活血
理气 、 止痛之功效 , 尤以止痛作用
显著 、 确实 。 前人将其推崇为 “ 专治
《本草纲 目》 中记载 : 荆穆王
妃胡氏 , 因食荞麦着怒遂病 , 胃院
当心不可忍 。 医用吐下行气化滞诸
药 , 皆入口 即吐 ,不能奏功 ,大便三
日不能 。 因思 《雷公炮炙》 云 : 心痛
欲死 ,速觅延胡 。 乃以玄胡索三钱 ,
温酒调下 , 即纳入 , 少倾大便行痛
《开宝本草 》 言 : “ 其主破血 ,
产后诸病因血为者 : 妇人月经不
调 , 腹中结块 , 崩中淋露 , 暴血冲
上 , 因损下血 , 或酒摩及煮服 。 ”
《汤液本草 》 言 “ 其治心气小
清代名 医叶天士用元胡配合
行气活血药治女人经阻少腹痛 。
《妇科大全 》 之延胡索散 , 用治妇
人气滞血疲之腹痛 。
中医认为 ,元胡辛散 、 苦泄 、 温
通 , 既入血分又入气分 、 既能行血
中之气 , 又能行气中之血 , 气畅血
行 ,通则不痛 。
临床证实 : 本品止痛作用较乳
香 、 没药 、 川棣子 、 五灵脂为强 , 为
中药中的止痛良药 。 尤其对胃脱痛
及行经腹痛效果较佳 。 临床根据病
症再配伍应用效果更佳 。 例如 : 配
川株等份同用 , 方为金铃子散 , 川
棣子为治疗各种热性腹痛的常用
药 , 镇痛作用也比较确实可靠 , 有
疏泄肝热而解郁止痛的作用 。 元胡
配川棣子用于气滞血癖止痛效果
极佳 。 元胡配小茵香 、 橘核 、 荔枝
核 、 乌药等治疗庙气痛 ; 配高良姜 、
香附等治胃院痛 ;配当归 、 川芍 、 桂
枝 、 赤芍用于四肢血癖疼痛 ; 配当
归 、 白芍或赤芍是治疗各型经痛的
基本药物 ; 配川株子 、 积壳 、 香附 、
郁金等治疗胁痛肝区痛 ; 配秦芜等
治疗身痛等等 。
元胡经醋制串碎入药 ,醋炒后
可使其生物碱在水中溶解度提高 ,
从而增强疗效 。
近代研究证明 , 元胡中可分离
出 巧 种生物碱 , 其中延胡索甲素 、
乙素 、 丑素 、癸素均有镇痛作用 。 尤
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最为显
著 。 延胡索乙素还制成片剂作为止
痛药供应 。 延胡索乙素与黄连素为
同一类型的分子结构 ,延胡索乙素
对轻度痉挛性疼痛的有效率大致
与杜冷丁相当。 在抗惊厥方面与巴
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 。 又能对抗
苯丙胺和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 。
另外延胡索乙素还可使甲状腺重
量增加 。 去氢延胡索甲素可增加冠
脉血流量 , 及心肌营养性血流 , 防
止心肌缺血 。 对动物大鼠皮下注射
实验证明 ,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溃
疡 ,特别是幽门结扎或阿司匹林诱
发的胃溃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
胃液分泌及胃酸均有抑制作用 。
12 00 30 90 1收稿 )
差异 , 20 00 年版 《中国药典 》 分别
收载的木香的主要功能为健脾消
食 : 川木香为温中和胃 ; 而土木香
为健脾和胃 , 调气解郁 ,止痛安胎 。
故在临床上应区别使用 。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 一部 。 2 00 0 , 1 3 , 2 6 , 45
2
.
J匕京市中药饮片标准 20 00 , 5 , 1 1 ,
2 1
3
. 朱圣和 . 中国 药材商品学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19 9 0 , 1 08一 1 13
( 20 3 10 14 收稿 )
裹 3 木香 、 川木香及土木香功能主治比较
功能
行气止痛 、 健脾消食
主治
用于胸脱胀痛 ,泻痢后重 ,
食积不消 , 不思饮食 。
用于中寒气滞 ,胸腹胀痛 ,
呕吐泄泻 , 痢疾 ,寒病 。
用于胸胁 、 院腹胀痛 ,呕吐
泻痢 , 胸胁挫伤 , 岔气作
痛 ,胎动不安 。
性味归经
辛 、 苦 、 温 。 归脾 、 胃 、
大肠 、 三焦 、 胆经
同上
用量
g6
r,代g.犷广O产ù气éóJ
行气止痛 、 温中和胃
健脾和胃 、 调气解
郁 , 止痛安胎 。
辛 、 苦 、 温 。 归肝 、 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