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福建石荠苧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全 文 : 收稿日期 2001-01-11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委员会基金资助项目 K20096
作者简介 林文群 1971- 男 福建漳州人 讲师 硕士 从事植物资源 植物分类 植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福建石荠苧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林文群 刘剑秋 刘小芬 陈炳华
福建师范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报道了福建省不同产地石荠苧全草挥发油含量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 其含量变化范围为
0.320% 1.020% 对五个不同产地的全草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 香
荆芥酚 1,8-桉叶油素 百里香酚 -石竹烯 侧柏酮 异胡薄荷酮等 不同产地的挥发油化学
成分存在遗传相似性,但亦有一定差异 石荠苧资源在香精香料 医药 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
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石荠苧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含量 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Q9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791(2001)02-0011-05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oil of
Mosla punctulata in Fujian

LIN Wen-qun, LIU Jian-qiu, LIU Xiao-fen, CHEN Bing-hua
(Bioengineering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oil from Mosla punctulata at different growing
seasons of different areas in Fujia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olatile oil
contents varied from 0.320% to 1.020% and the main constituents were carvacrol,
1,8-cineole, thymol, -caryophyllene, thujone and isopulegone. There existed some
hereditary similarity and variation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oil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The resources of Mosla punctulata hav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essence and perfume, medicine and cosmetics.
Key words: Mosla punctulata; volatile oil;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en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石荠苧(Mosla punctulata)系唇型科石荠苧属植物 又名蜻蜓花 福建南平 野棉花 福
建建瓯 荆苏麻(陕西) 是福建省一种资源极其丰富的野生香料植物[1,2] 全草含丰富的挥
发油 其挥发油含有香荆芥酚(carvacrol) 1,8-桉叶油素(1,8-cineole) 百里香酚(thymol)等活
性防腐成分 还含有侧柏酮(thujone) b-石竹烯(b-caryophyllene)等平喘止咳有效成分 本文
对不同产地石荠苧的挥发油含量和主要成分进行对比分析 为其资源在香精香料 医药 化

2001,30(2):11-15.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第30卷 ﹒12﹒
妆品等行业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及样品
1.1 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于 1996 2000年 4 12月分批采自福建省不同市 县 经林来官教授鉴定为
石荠苧 挥发油含量测定 将材料阴干 粉碎 过 60目筛 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90
年版 中挥发油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回收率 0.24% 1.02% 黄绿色 折光率 n24D 1.4789
1.4812
1.2 仪器
中国科学仪器厂生产 QP-1000A GC/MS/DS联用仪 计算机谱库 EPA/NIH/MSDC 美
国国家标准局 NBBLIBRARY谱库
2 方 法
2.1 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鉴定
取开花前期(1998 年 8 月中旬采集)植物全草 阴干 粉碎后提取挥发油 平均含量为
0.70 挥发油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通过 EPA/NIH/MSDC系统磁
盘中的计算机库对色质所分析出的各组分(峰)的质谱数据进行检索 然后对照有关文献资料
[3-6]进行鉴定 气相色谱条件 用 SE-54石英毛细管柱 0.30mm 30m 进样温度 250
柱温采用程序升温 60 (10 /min)升温至 160 (5 /min)升温至 220 保持 7 min 用
He 作载气 分离比 15﹕1 质谱条件:用 70ev 的 EI源 离子源温度 250 电子倍增电压
2300ev 分离器温度 250 m/z扫描范围 40 350a.m.u
2.2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用内标法 标准品购自上海生化制品厂 内标物为正十八烷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石荠苧挥发油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不同产地石荠苧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见表 1 由表 1可知 不同产地的石荠苧挥发油含
量略有差异 总体表现为 闽南居群的含油量略比闽北的居群高 苗期至开花前期 挥发油
含量逐渐升高 开花前期达到最高 植物进入开花 结果期 挥发油含量又逐渐降低 阴干
全草挥发油含量一般为 0.40% 0.85% 全草含油量最高可达 1.02% 苗期为 0.32% 0.56%
开花前期为 0.65% 1.02% 花期为 0.57% 0.45% 果期为 0.48% 0.32% 研究还表明
开花前期的挥发油含量最高 呈浅黄色或黄绿色 且产于干旱山坡或田埂路旁的植株比产于
水边的挥发油含量略高[5,6] 因此 采收石荠苧应选择干旱地的资源 并在其开花前期进行
采收
3.2 石荠苧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含量状况
3.2.1 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石荠苧全草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第2期 林文群 等 福建石荠苧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13﹒
表 1 不同产地 不同采收期的石荠苧挥发油含量 ml/100g 变化
采 收 期
产 地
4 5月 6 7月 8 9月 10 11月 12月
漳州平和 0.40 0.54 1.02 0.57 0.41
厦门杏林 0.36 0.52 0.84 0.58 0.32
莆田忠门 0.34 0.42 0.71 0.56 0.43
泉州晋江 0.36 0.43 0.69 0.57 0.40
福州仓山 0.32 0.43 0.67 0.54 0.42
福州鼓山 0.44 0.47 0.68 0.46 0.36
福建农林大学 0.45 0.56 0.74 0.50 0.39
南平郊区 0.33 0.48 0.69 0.46 0.37
武夷山冈 0.36 0.44 0.70 0.48 0.33
武夷山市郊 0.39 0.51 0.66 0.45 0.37
福清市郊 0.34 0.46 0.65 0.48 0.39
福清灵石农场 0.35 0.43 0.76 0.57 0.48
A E 五个不同产地的挥发油分别为 36 37 39 35 和 36 个成分 挥发油中所含共同成
分为 百里香酚 香荆芥酚 1, -桉叶油素 侧柏酮 甲基丁香油酚 b-石竹烯 异胡薄荷
酮 葎草烯 柠檬烯 月桂烯 香芹酮 芳樟醇 龙脑 香橙烯 侧柏烯 檀香烯等[6~7]
其主要成分的含量见表 2
表 2 不同产地和生境石荠苧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 %
产地和生境 代号 百里香酚 香荆芥酚 石竹烯 侧柏酮
甲基丁
香油酚
1,8-桉叶
油素
异胡
薄荷酮 葎草烯
漳州平和
干旱山坡 A 10.24 9.62 11.26 12.63 7.23 6.46 6.23 10.20
漳州龙海
干旱路旁 B 9.87 17.08 12.94 10.23 6.88 5.34 5.79 9.20
福清灵石农
场干旱山坡 C 13.43 14.46 9.86 15.24 7.64 4.56 6.24 8.42
福州盖山
路旁湿地 D 0.24 0.26 22.50 14.47 9.48 8.78 13.50 7.47
永泰方广岩
林缘湿地 E 1.46 1.86 19.46 12.39 8.81 8.93 9.02 8.23
3.2.2 由表 2可知 五个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
性 湿地生境下 D产地 福州市郊 石荠苧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侧柏酮(14.47%) b-石
竹烯(22.50%) 异胡薄荷酮(13.50%) 葎草烯(7.47%) 甲基丁香油酚(9.48%) 1, -桉叶油素
8.78% 香荆芥酚 0.26% 等[6] E 产地 永泰方广岩 石荠苧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b-石竹烯 19.46% 侧柏酮 12.39% 异胡薄荷酮(9.02%) 葎草烯(8.23%) 甲基丁香油
第30卷 ﹒14﹒
酚(8.81%) 1,8-桉叶油素 8.93% 香荆芥酚 1.86% 百里香酚 1.46% 这与文献[7,12]
报道相符 而 A产地 漳州平和 干旱山坡石荠苧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 百里香酚 10.24%
香荆芥酚 9.62% b-石竹烯(11.26%) 异胡薄荷酮(6.23%) 葎草烯(10.20%) 甲基丁香油
酚(7.23%) A B两产地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与文献[5]报道的相近
3.2.3 据文献[9]报道 百里香酚 1,8-桉叶油素 香荆芥酚等是天然活性抑菌成分 A C三
个产地旱生环境下的石荠苧 挥发油含这类抑菌成分含量分别达到 26.32 32.29%和 32.65
D E产地的石荠苧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侧柏酮 b-石竹烯 异胡薄荷酮 甲基丁香油
酚等 抑菌成分含量分别为 9.28%和 12.25% 这与中草药相关文献[12 ]报道亦相符合
3.2.4 石荠苧是广布种 不同产地由于物种适应于不同的生态环境 最明显的是对光照和水
分的适应 不同产地的石荠苧挥发油成分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与其植物种的遗传稳定性密切
相关 同时 其化学成分及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很可能是不同产地的植物在适应不同
气候的过程中 受水分 土壤条件 地理 生态环境 生育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精油成分
的生物合成过程发生改变造成的[8,10,11] 因此 考虑香料植物资源在医药 香料工业等方面
的开发利用时 要特别注意不同地区植物资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差异
4 应用前景
4.1 药用价值
石荠苧全草入药 治感冒 中暑 发热 便血 内痔 湿脚气 外伤出血 跌打损伤
痱子等症 此外 还可治疗慢性气管炎 据报道[9] 香荆芥酚 百里香酚 1,8-桉叶油素是
抑制细菌和流感病毒的主要成分 A C产地石荠苧 这类抑菌成分含量达 26.32% 32.65%
可以进一步加工研制治疗中暑 发热 流感的药物 D E产地的植物挥发油含有较高的侧
柏酮 b-石竹烯等平喘止咳 镇咳的成分 可以用来开发平喘止咳药 此外 挥发油中还含
有甲基丁香油酚 榄香脂素[6,7]等麻醉镇痛成分 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4.2 香精香料
石荠苧资源丰富 挥发油含量较高 其中含有大量的天然防腐除菌有效成分香荆芥酚
百里香酚 1,8-桉叶油素等 且具有特异的青草香气 芳香宜人 可以提炼作为化妆品 洗
涤剂的有效除菌剂 此外 挥发油中还含有大量的添香剂成分 如b-石竹烯 葎草烯 檀香
烯 柠檬烯等 因此 在多种香型化妆品 洗涤香皂 牙膏等方面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可知 石荠苧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生长适应性强 易于繁殖 (种子萌发率可
以达 90.2%) 其挥发油含量 0.40% 1.02% 可以通过杂交选育含油量高的新品种进行广泛
栽培 其挥发油在开发研制除菌油膏 香皂 牙膏 洗涤香精及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
发利用前景



第2期 林文群 等 福建石荠苧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15﹒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 66卷)[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 295-298.
[2] 福建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福建植物志(四)[M]. 福州: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558-559.
[3] Heller S R, et al. EPA/NIH Mass Spectral (Date Base Vol.1-4) [R]. Washington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8: 36-76, 82-1876, 2024-3022.
[4] Heller S R, et al. EPA/NIH Mass Spectral (Date Base Supplement) [R]. Washington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0: 3960-5228.
[5] 林正奎,等. 石荠苧精油化学成分研究[J]. 植物学报, 1989,31 (4): 320-322.
[6] 林文群,等. 石荠苧挥发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14(2):
70-74.
[7] 张少艾,等. 长江三角洲石荠苧属植物的精油成分及其与系统发育的关系[J]. 云南植物研究, 1989,11(2):
187-192.
[8] 周世良. 石荠苧属的遗传分化与种间关系分析[J]. 植物分类学报, 1999,37(1): 10-19.
[9] 糜留西,等. 海州香薷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3,11(1): 94-97.
[10] 周荣汉. 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121-124,135-139.
[11] 郑尚珍. 石香薷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34(3): 31-33.
[12] 南京药学院 中草药学 编写组. 中草药[M]. 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935.
上接第 10版
参考文献
[1] 何天富. 我国水果产销动态[J]. 中国南方果树, 1998,(1): 30-32.
[2] Graumlich T R. Possible Fermenting products from the orange wastes[J]. Food Technology, 1993,37(12):
94-97.
[3] 刘钟栋. 用柑桔皮制备果胶新工艺研究[J]. 中国柑桔, 1994,23(3): 21
[4] 石桂凤,等 柑桔皮综合利用的实用技术[J]. 食品工业科技, 1994,5: 41-46.
[5] Larrauri J A., et al. Water recycling in processing orange peel to a high dietary fibre powd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32(1): 73-76.
[6] 胡嗣明,等. 酒精生产分析检验[M].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1983,10: 160-189.
[7] 宁正祥. 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2-4.
[8] 金其荣,等. 有机酸发酵工艺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5. 116.
[9] 赵宝华. 外加钙离子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 1999,39(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