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发生的干旱主要有伏旱、秋旱和冬旱3种类型,且夏季发生干旱的频率远高于其它季节。干旱的成因除季风环流、地形地貌、地下水资源因素外,还有水利排灌设施不健全、农业生产结构与作物布局不合理、工业生产规模扩张等社会经济因素。本文在利用Pa法分级统计旱灾发生频次、总结旱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御对策。
Droughts occurred in Xinyang City mainly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midsummer drought, the autumn drought and the winter drought.And the frequency of midsummer drought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In addition to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monsoon circulation, landforms and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droughts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some socially economic factors, including incompletion of irrigation equipments, irration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crop arrangement, enlarge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o forth.Based on the statistics, which are obtained by using Pa method in different degrees, of the drought‘s frequency and regularities of the drought‘s occurrence, this text puts forward feasible defense strategies, to be specific, including long-term defense strategies, short-term reaction techniques and after-drought temporary remedial measures.
全 文 :生态科学2006年6月第25卷第3期 ECOLOGICSOE№EJun.,2006,25(3):253~257
信阳市干旱成因及其防御对策
易 亮1,祝新建2,陈怀亮3,邓天宏3,张红卫4,朱文洁1,严玉莲1(1.信阳市气象局,
信阳464000;2.获嘉县气象局,获嘉453800;3.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4.新乡市气象局,新乡453003)
【摘要】信阳市发生的干旱主要有伏早、秋旱和冬旱3种类型,且夏季发生干旱的频率远高于其它季节。干旱的成因
除季风环流、地形地貌、地下水资源因素外,还有水利排灌设施不健全、农业生产结构与作物布局不合理、工业生产
规模扩张等社会经济因素。本文在利用Pa法分级统计旱灾发生频次、总结旱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
防御对策。
关键词:干旱;降水分布;旱灾成因;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06)03.253.05
StudyonthecausesandefensestrategiesfordroughtInXinyangCity
YILiang‘,ZHUXi-jian‘,CHENHuai—liang。,DENGTian.hone’,ZHANGHong.wei4,YANYU.1ianl,ZHUWen-iiel
(1.XinyangMeteorologicalBure u,Xingyang,Henan,464000;2.HuqiacountyMeteorologicalBure u,Huojia,Henan,
453800;3.HenanMeteorologicalInstitute,Zhengzhou,Henan,450003,4.XinxiangMeteorologicalBureau,Xi xiang,Henan,
453003,China)
AbstractDroughtsoccurredinXinyangCitymainlyfallintothreecategories:themidsummerdrought,theautumndrought
andthewinterdrought.Andthefrequencyofmidsummerdroughtismuchhigherthanthatoftheothertwo.Inadditionto
naturalf ctors,suchasmonsooncirculation,landformsandundergroundwaterresources,droughtsa ealSOassociatedwim
somesociallyeconomicfactors,includingincompletionofirrigationequipments。irrationalityofagriculturalproduction
structureandcroparrangement,enlargementofindustrialproduction,andSOforth.Basedonthestatistics,whichareobtained
byusingPamethodindifferentd grees,ofthedrought’Sfrequencya dregularitiesof hdrought’Soccurrence,thistexputs
forwardfeasibledefensestrategies。tobespecific。includinglong.termdefensestrategies。short.terlnreac iontechniquesand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after-droughttemporaryemedialme sures.
Keyword:Drought;Distributionofprecipitation;Causesofdrought;Defensestrategies
1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的气候资料为河南省信阳市9个气象观
测站1971~2000年30a整编气候资料,结合200l~
2004年4a降水观测数据及1983~1986年大别山区农
业气候资源考察的有关资料,对近34a来信阳市降水
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干旱对农作物危害的时
段,分春旱、初夏旱、夏早、秋旱和冬早5种干旱类
型,按照降水量(P)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法分无
旱、轻早、中旱、重旱、特早5个干旱等级统计雨涝
灾害发生频率;利用信阳市环保局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资料综合对比分析旱灾的危害。
1.2自然地理概况
信阳位于豫南,地处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
地势南高北低,豫南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洼地等地
形地貌依次由西南向东北呈现阶梯带状分布,属典型的
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全市总耕地780万hm2,
作物以水稻、小麦和油菜为主,是河南省重要的粮油
生产基地之一。受南北过渡性气候、山地气候和独特
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共同影响,信阳旱灾时有发生,给
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2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降水的时间分布
信阳年降水量1971~2000年30年累年平均值为
1105.7mnl,冬季(12~2月)、夏季(6--一8月)、
春季(3~5月)、秋季(9~10月)降水量分别占年
降水量的8%、45%、25%和22%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
半年,汛期(5~-9月)降水总量达731.2mill,占全年的
66.1%,其余7个月降水总量374.5mm,仅占全年
的33.9%;在作物生长季的4~10月,降水总量为
892.4mm,占全年降水量的80.7%。
信阳降水量的年际差异较大。近34a来,年降
收稿日期:2005.06.17,2006-05.20接受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公益项目(2001DIBl0089)及科技部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黄淮平原农业干旱监测预警与综合防御技
术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易亮(1968一),男,河南信阳人,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
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生态科学 25卷
5旱灾形成的原因
5.1季风环流因素
信阳旱涝灾害与大气季风环流密切相关,主要表
现在从东南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
压和从北方带来干冷气流的中纬度的西风带的相互冲
突和异常移动上。冷暖气流相互交锋的结果形成雨带,
若雨带长时间停滞就形成雨涝;而干旱就是因为长期
缺乏水汽来源或没有较强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所致。
春季,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弱、偏西时,
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位置偏南,而北方为长波脊控制,
东亚大槽较强,较少有冷空气活动,或冷空气活动偏北、
偏东,冷暖空气多在江南发生冲突形成雨区,地处淮河
流域的信阳长时间处于高压脊的控制下,缺乏冷暖空气
交汇的大气环流条件,导致春季降水偏少,加之春季气
温回升幅度大,土壤失墒快,从而形成春旱。夏季,冷
空气衰退,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6月至7月上中旬,
当副高第一次北跳时如果势力较弱,则其位置偏南,雨
带停留区域也相应偏南;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当副
高第二次北跳时,若副高强盛,则雨带很快北推至黄淮
地区,造成淮河流域“空梅”现象,形成初夏早。西太
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强的年份,其西伸脊点也
较常年偏蘸,且大陆副高和海上副高常连成一体,信阳
受副高控制,晴热少雨,蒸发旺盛,导致伏早。秋季,
若副高南撤较早,易造成信阳秋季少雨干旱。冬季豫南
受北方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气候干冷,降水
少而弱,从而引发冬旱。
5.2地形地貌因素
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豫南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
洼地等地形地貌依次由西南向东北呈现阶梯带状分
布,由于大别山脉对南、北气流的阻挡作用及暖湿气
流翻越大别山后产生的焚风效应,导致信阳干旱频发。
5.3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资源因素
信阳地下水资源状况因地质构造不同呈现明显差
异。南部山区是基岩裂隙弱富水区,山泉较多,旱情
较轻;中部是丘陵岗地,有5--一20m覆盖层,透水性
弱,水量贫乏,属弱含水不易井区,这里旱灾重于涝
灾,是信阳抗旱的脆弱区域,也是应该加强水利设施
建设的重点区域;沿淮洼地和淮北平原都是宜井中等
富水区,旱涝灾害频繁,淮北平原旱灾重于涝灾,适
合打井和引水抗旱,沿淮局部洼地涝重于早。
5.4社会经济因素
信阳是经济欠发达市,长期以来对水利排灌设施
建设投资不足,同时由于人口和畜禽数量过多、水产
养殖快速发展、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工业生产规
模的扩张,都加剧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掠夺,导致自
然生态环境失衡,抗御灾害的能力进一步降低,这也
是旱涝灾情不断加重、水资源越发紧张的重要原因。
6旱灾防御对策
6.1长期战略对策
(1)加强和完善人工增雨作业体系建设,科学开
发空中云水资源。
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实行立体抗旱,这是当前乃
至今后抗旱减灾不可替代的措施。信阳地处气候过渡
区域,水汽充沛,春、夏、秋季具有良好的人工增雨
条件。春末夏初,是农业需水的高峰期,此时信阳处
于江南雨区边缘,云水资源丰富,适宜进行人工增雨
作业,且生态效益显著。夏秋季节,高温高湿,多对
流云系发展,是人工增雨的最佳季节,此时进行人工
增雨蓄水作业,既能为秋播提供透墒雨,又能增加库、
塘、堰、坝蓄水,改善生态环境。据调查, 2000年
“人工增雨作业体系”初步建成后的2a间,信阳便连
续2年遭受严重旱灾袭击,在地表、地下水资源发生
严重危机的紧要关头,信阳市人影办抓住有利天气时
机,组织实施22次大规模高炮和火箭人工增雨抗旱作
业,累计增雨286mill,拦截空中水资源206 6万t,
直接经济效益2800余万元,避免农业经济损失数千
万元,对缓解旱情、减轻灾情、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
作用。今后应以增强人影作业能力为中心,进一步完
善业务技术体系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实现作业条件科学识别、准确决策指挥和实施高效催
化作业,发挥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工作中的独特的优
势和作用。
(2)大力开展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有效管理
和使用地表水资源。
信阳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8.6亿m3,主要来源
于当地自然降水和淮河流域过境水,解决抗旱问题的
根本办法是管好、用好地表水资源。二是要进一步增
强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坚持依法治水、管水、用水,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综合开发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工
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二是要增加水
利建设投入,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在抓好淮
河干、支流河道整治、大中型水库建设的基础上,加
强对现有工程的除险加固、配套挖潜和依法管理,将
全市水利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小水利上来,搞好田间干、
支、斗、毛渠的配套工程和“村前塘堰”清淤,由过
去单纯强调防汛排水,转移到“蓄泄兼筹”,提高综合
抗旱能力。
万方数据
3期 易亮,等:信阳市干旱成因及其防御对策 257
(3)坚持荒山荒坡退退耕还林还草和绿化造林,
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信阳山地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为绿化造
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总面积l891500hm2,
共有林业用地62.13万hm2,目前有林面积达到49.01
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2%,森林主要集中在豫南大
别山区,尚有13.03万hm2的宜林山荒山荒坡未得到
绿化。研究表明【3】,森林能使林区的年降水量增加5~
20%,能显著减轻旱灾;森林还可截流蓄存降水,减
少水土流失,有明显的防洪涝效果。所以,全市仍应
坚持封山育林和荒山荒坡退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政
策,保护生态环境,培育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据统计【4J,信阳市地下水总量为26.85亿m3,浅
层地下水属于降雨入渗补给型,消耗途径主要是垂直
蒸发和水平排泄。丰水年补给量超过消耗量,潜水位
抬升;干旱年补给量小于消耗量,潜水位有所下降;
大早年潜水位明显下降。因此,可采用提高森林覆盖
率的办法,保护地下水资源。干旱年份,淮北平原可
采取打井提水,豫南山区采用引泉入塘等手段开发地
下水资源,这是减轻旱涝灾害的有效措施。
(4)科学组织干旱灾害的监测、评估和预测,加
强旱情收集上报工作,可以更加主动、有效地减轻旱
灾危害。
利用气象、水文、卫星遥感等信息对干旱发生、
持续、缓和及解除等实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干旱
对农业、水资源、能源以及城市供水、人类健康、生
态环境等方面的利弊影响,建立干旱预测业务系统【5】、
干旱会商制度和旱灾预警机制,加强干旱信息收集上
报工作,有利于各级政府科学组织抗旱减灾工作,保
障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
地减少灾害损失。
(5)选育抗旱作物品种,发展沟背种植技术,推
广节水灌溉和优化灌溉技术。
信阳较耐旱的作物有甘薯、花生、棉花、大豆、
烟草等,要尽快培育出耐早高产作物品种并合理布局,
对减轻旱灾有重要意义。沟背种植是将需水较多、不
耐旱的作物种在沟内,沟里易于积存雨雪供作物根系
吸收。同时有利于遇旱灌溉。顺垅沟灌溉可节约灌时、
灌量,提高灌水利用率。所以,沟背种植,对于旱灾
频繁的信阳,特别是淮北平原具有推广价值。在干早
年份,改大水漫灌为防渗渠道和低压管道灌溉,水的
利用率可提高到80~90%。如果实行喷灌,可使用水
量节省40~50%。优化灌溉就是根据作物各发育期的
耗水特性,科学确定最佳灌期、灌量。
(6)按照作物需水规律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作物
布局。
在农业生产基地,安排好作物类型、品种和面积
比例,优化作物布局,减轻旱灾危害。在干旱气候年
型下,信阳中部丘陵岗地和豫南山区应增加小麦、棉
花、大豆播种面积,减少水稻、油菜生产;在淮北平
原应增加甘薯、花生等种植面积的比例。
6.2短期应对技术
(1)田间管理措施:主要有深耕蓄墒、中耕保墒、
镇压提墒、基肥含墒、播种抢墒等。深耕可破除犁底
层,增加降水渗透量;镇压可使表墒提高;在旱时中
耕可保墒;多施基肥可以改土、蓄墒、通气、增温;
表墒差底墒好时可去表土借深墒播种,深播浅盖。
(2)理化抗旱技术:应用塑料薄膜覆盖、泡沫抗
旱剂喷洒地面、使用农作物的残茬或秸秆铺地,可抑
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O~20cm的土壤湿度;使用化
学抗旱剂(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可在水的参与下形成
液态成膜物质,能吸水、保水、抑制蒸发和植物蒸腾,
减少水分流失,显著提高水的利用率【6】。
6.3灾后临时补救措施
农作物受害后,首先应判断灾害影响程度,然后
确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各种作物遭受旱灾后,有条件的应及时灌水,缺
菌断垅严重或减产严重时,应视季节选用适宜的品种,
及时补种或改种其它作物或蔬菜。
参考文献
[11周天增,马效平,范玉兰,等.1989.河南大别山农业气
候资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合理利用的研究【A】.中国“亚热
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课题组《大
别山区农业气候资源论文集》编委会.大别山区农业气候
资源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22.133.
【2】 河南省气象局.1980.河南气候【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92.93.
【3】 郝云理.1993.2000年前减轻山东省早涝灾害的对策阴.
中国农业气象,14(5):38-40.
【4】 信阳市史志研究室.1999.信阳市情【M】.北京:中华书
局.43出.
【5】 赵同应,王华兰,魏宗记,等.1998。山西省农业干旱预
报模式【J】.中国农业气象,19(1):43.-47.
【6】 王一鸣.1996.农业化学抗旱减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fJ】.
中国农业气象,17(5):43.47.
万方数据
信阳市干旱成因及其防御对策
作者: 易亮, 祝新建, 陈怀亮, 邓天宏, 张红卫, 朱文洁, 严玉莲, YI Liang, ZHU Xi-
jian, CHEN Huai-liang, DENG Tian-hong, ZHANG Hong-wei, YAN Yu-lian, ZHU
Wen-jie
作者单位: 易亮,朱文洁,严玉莲,YI Liang,YAN Yu-lian,ZHU Wen-jie(信阳市气象局,信阳,464000),
祝新建,ZHU Xi-jian(获嘉县气象局,获嘉,453800), 陈怀亮,邓天宏,CHEN Huai-
liang,DENG Tian-hong(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 张红卫,ZHANG Hong-
wei(新乡市气象局,新乡,453003)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 SCIENCE
年,卷(期): 2006,25(3)
参考文献(6条)
1.王一鸣 农业化学抗旱减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996(05)
2.赵同应;王华兰;魏宗记 山西省农业干旱预报模式 1998(01)
3.信阳市史志研究室 信阳市情 1999
4.郝云理 2000年前减轻山东省旱涝灾害的对策 1993(05)
5.河南省气象局 河南气候 1980
6.周天增;马效平;范玉兰 河南大别山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合理利用的研究 198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李建强.郭兰.张晓妍.马芳 浅谈干旱灾害对灵宝市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
2010,16(16)
2. 李敏.王桂荣 河北省设施蔬菜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农村科技2011(11)
3. 高振峰.张进.胡孔峰.GAO Zhen-feng.ZHANG Jin.HU Kong-feng 信阳蔬菜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信
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2)
4. 杨娟 浅谈信阳市城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河南农业2010(19)
5. 高振峰.胡孔峰.张进.夏双梅.GAO Zheng-feng.HU Kong-feng.ZHANG Jin.XIA Shuang-mei 借鉴寿光经验发展信
阳蔬菜产业[期刊论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4)
6. 张勇.王春林.罗晓玲.涂悦贤.ZHANG Yong.WANG Chun-lin.LUO Xiao-ling.TU Yue-xian 广东干旱害的气候成因
及其防御对策[期刊论文]-热带地理2000,20(1)
7. 冯富强.梁萍.庞翻 宝鸡市干旱原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期刊论文]-陕西农业科学2010,56(1)
8. 胡永松.张寿荣.李德章.陈焰犊.聂祥.李应桃.谢明 毕节地区2009年秋季以来干旱成因及防御对策[期刊论文]-
贵州气象2010,34(z1)
9. 马世民.胡传峰 信阳市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期刊论文]-河南农业2010(23)
10. 朱兴旺 信阳市土壤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途径研究[学位论文]200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060301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