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应用生态学报 年 月 第 卷 第 ! 期
∀# ∃ % & ∋ ( # ) ∋ ∗∗( +, − , .#( # / 0 , 12∗ 3 · , 4! 5 6 7 8一7 7
—一 一一一 二一一一 9一二:越冬代七星瓢虫和异色瓤虫的飞翔能力’翟保平 洁林省农科院锄保护研究所 , 公主岭 ‘!“ 5
【摘要】 在室内用飞行磨吊飞技术测定了七星瓢虫和呆色瓢虫越冬代自然种群的飞翔能力 ; 个 体 间飞翔特性差异极大 , !< ·= >的七星瓢虫和7! · ? >的异色瓢虫每次飞翔都不到 ! 分钟 , 而这两种 飘 ≅虫
中都有累计飞翔7 小时以上的个体 ; 最长持续飞翔时间达尽小时以上和 7 小时以上的个体在七星孰
虫中分别为 ; 8 >和 ; 含> , 在异色瓢虫中分别为7 ; >和! ; 7 > ; 大于 ! 分钟的飞翔累计时间为 < 小
时以上和7 小时以上的个体在七星瓢虫中分别为7 ; 。>和 ? ; > , 异色瓢虫则达8 ? ; 8 > 和 7 Α ; > ; 雌
性个体在卵发育期间表现出很强的飞翔能力 ; 吊飞加小时 , 飞翔能力的最高纪录是 , 七星瓢虫累 计
飞翔7 小时7? 分 , 飞翔距离8 ; 8< 8Β Χ Δ 异色瓢虫为7 8小时 , 7 ; = =#Β Χ , 飞翔速度都达到 Ε Χ Φ 秒 ;
关; 词 七星瓢虫 异色瓢虫 飞翔能力
) ΓΗΙ ϑ 3 Κ Λ ΗΓΗ3Μ Ν Ο Π Η− 32 Θ Η− Ι Ι 2 − 2 ΘΚ 3ΗΝ − +Κ Ρ Μ ΛΗΘ Ρ , ΣΝΣ Σ Η− 哪Κ 1 2Τ 3 2机Τ Υ − . 3Κ才Κ (· Κ − Ρ ς Κ Ω
Θ棍Ν− 玄Κ ΚΞ ΨΘ£Ρ ΗΖ ∗Κ ΓΓ; [ ϑ Κ Η ∴ Κ Ν Τ Η− Ι 4+− Ζ 3Η3Υ 32 Ν Ο Τ ΓΚ − 3 Τ Θ Ν 32. 3ΗΝ − , ∀+ΓΗ− ∋ 2 Κ Ρ 2Χ Ψ Ν Ο
∋ Ι Θ Η2 Υ Γ3Υ Θ Κ Γ 1 2 Η2− 2 2 Ζ , / Ν − Ι [ ϑ Υ ΓΗ− Ι ! < 5一 ∀ ; ∋ ∗ ] · , 2 Ν , · , , 4! 5 6 7 寸一7 7 Ω
Ζ 3Υ Ρ Η2 Ζ Ν − ΟΓΗΙ ϑ 3 Κ Λ ΗΓΗ3Ψ Ν Ο Ζ2Μ 2− 一 Ζ ΤΝ 332 Ρ ΓΚ ΡΨ Λ 22 3Γ2 41( ∴ 5 , Σ #. Σ Η拄。ΓΓΚ Ζ即32Χ Τ Υ 摊2 3Κ 3Κ
( ; Κ− Ρ ∋ Ζ ΗΚ 3 Η2 ΓΚ Ρ抓Λ ΗΘ Ρ 4∋ ( ∴ 5 , ς ΝΘ ‘Ν − ‘⊥ Κ Ξ ΨΘ落Ρ Η犷 Τ Κ Γ, · Κ Θ 2 Τ Θ 2 Ζ2− 32 Ρ · ) Η2Γ Ρ 一 2 ΚΜ3ΥΘ 2 Ρ
Π Η− 32Θ Η− Ι Ι 2− 2Θ Κ 3 ΗΝ − Λ2Σ 3Γ2Ζ _ 2Θ 2 ΟΓΝ Π − Ν − ΟΓΗΙ ϑ 3 Θ− ΗΓΓΖ 政2 Ρ 3Ν Κ 加 Η2 ΘΝΣ Ν Χ ∗Υ 32Θ Ρ Κ 3ΚΤ ΘΝ 2 2 Ζ Ζ Η− Ι ΖΨΖ3的 · Μ Κ Θ ΗΚ Λ ΗΓΗ3Ψ Ν Ο 3ΓΗ 2 ΟΓΗΙ ϑ 3 Τ 2Θ ΟΝ Θ Χ Κ − 2 2 Κ Χ Ν − Ι ΖΤ 2Σ ΗΧ 2 − Ζ Π Κ Ζ Ι Θ2Κ 3 ; ∋ +Ω3ϑ Ν Υ Ιϑ ! < ; = > Ν Ο 1( ∴ Κ − Ρ 7 ! , ? > Ν Ο ∋ ( ∴ − 2⎯ 2 Θ Χ Κ Ρ2 Κ Ο , ΗΙ ϑ 3 Χ Ν Θ 2 3ϑΚ − ! Χ Η− ; , 3ϑ 2 Θ2
Π 2 Θ 2 Ζ Ν Χ 2 Η− Ρ ΗΜ ΗΡ Υ Κ [Ζ Ο[Ψ Ζ− Ι Ν Μ 2 Θ 7 ϑ Θ ; Η− 肠 3ϑ 印2Σ Η2 Ζ ; α ϑ 2 Τ 2Θ 22−3 Κ Ι 2 Ν Ο 32Ζ 3 2 Ρ Λ 2 3Ω
β 2 Ζ Χ Κ Ρ 2 Κ ] 2 ΟΓΗΙϑ 3 Η− 2Ξ 2 2 Ζ Ζ Ν Ο < ϑ Θ · Κ耐 7 ϑ Θ · 和Κ Ζ ; Ρ > Κ − Ρ ; 7 > Η− 1( ∴ , Κ Ζ
Ν ΤΤ Ν Ζ 2 Ρ 3Ν 7 7 ; > Κ − Ρ ! ; 7 > Η− ∋ ( ∴ Θ 2 Ζ Τ2Σ 3 ΗΜ 2ΓΨ· _ Η3ϑ Θ2 Ζ Τ 2Σ 3 3Ν 3ϑ 2 3Ν 3Κ Γ Κ Χ Ν Υ− 3 Ν Ο
Θ〕ΗΙϑ 3 Ρ卫Θ Κ 3ΗΝ − Κ 2 2 ΥΧ Υ ΓΚ 3 2 Ρ Ο拍Η− 3ϑ 2 Ο]ΗΙ ϑ 3 Ζ ΓΚ Ζ 3Η− Ι +Ν − Ι 2Θ 3ϑ Κ − ! Χ Η− · , 3ϑ 2Θ 2 Π 2 Θ27 ; > Ν Ο Ζ (∴ Κ − Ρ 8 ? ; 8 > Ν Ο ∋ ( ∴ 2Ξ 2 22 Ρ 2 Ρ < ϑ Θ · , Κ − Ρ 3ϑ 2 Τ ΘΝ ΤΝ Θ 3ΗΝ − Ν Ο Η− Ρ ΗΜ ΗΡ Υ Κ ] Ζ 2Ξ Ω
2 2 2 Ρ Η− Ι 7 ϑ Θ ; Π Κ Ζ ? ; > Η− Ζ( ∴ Κ − Ρ 7 Α ; > Η− ∋ ( ∴ · α ϑ 2 Ο2Χ Κ Γ2 Ζ Ν Ο ∋ ( ∴ Τ 2Θ ΟΝ ΘΧ 2 Ρ 3ϑ 2Ι Θ2Κ 3 2 Ζ3 ΟΓΗΙϑ 3 Κ Λ ΗΓΗ3Ψ Ρ ΥΘ Η− Ι 3ϑ 2 Μ Η3 2Γ] Ν Ι2− 2 Ζ ΗΖ Ζ 3 Κ Ι 2 一 α ϑ 2 Χ Κ Ξ Χ Υ Χ Ζ Υ Ζ 3Κ Η− 2 Ρ ΟΓΗΙ ϑ 3Ζ
Κ − Ρ Ρ ΗΖ 3Κ −Σ 2 Ζ Ν Ο 7 7 。 8 = ϑΘ 。 Κ − Ρ 8 ; 8 < 8 Β Χ ΟΝ Θ 1 (∴ Κ − Ρ 7 8 ϑ Θ 。 Κ − Ρ 7 ; = = Β Χ ΟΝ Θ ∋ ( ∴
Π 2 Θ 2 Θ 22 Ν Θ Ρ 2 Ρ ; αϑ 2 Χ Κ Ξ Χ ΥΧ Ζ Τ 2 Ρ Ν Ο ΟΓΗΙ ϑ 3 Π Κ Ζ ΕΧ Φ = ΟΝ Θ ΛΝ 3ϑ Ζ Τ 2Σ Η2 Ζ ;
χ 2Ψ Π 。‘Ρ , Σ#.Σ 落”日[Κ “Τ‘娜Τ姗 Σ ‘Κ‘Κ , ς尹‘#− ΗΚ Κδ Ψ Θ宕‘= , )εΗΙϑ , “Λ ΗΓΗ‘Ψ·
七星瓢虫4.“Σ £− 2 ΓΓΚ Ζ2 Τ 32 Χ Τ“肛 3Κ 3Κ ( ; 5
和异色瓢虫4ς Κ ΘΧ Ν耐Κ Κ 尤Ψ Θ ΗΡ 玄Ζ Τ ΚΓΓ; 5是重要
的蚜虫天敌 ; 关于七星瓢虫的迁飞活动和它们
在海滩 、 沙模 、 山地的群聚现象 , 国内外有过
; 本研究承蒙陈瑞鹿研究员指导 , 所用虫源由河南 省 孟
县垠村乡农技站宋如枝同志和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李 向炜 同 志
提供 , 谨致谢忱。
本文于 = 。年 7月 < 日收到 ;
很多报道 【; ’? ’ ‘” ‘吕’“” < ” ? ’ , 对异色瓢 虫 在
我国北方的迁飞活动和集群越冬现象也基本明
确 〔“”’ , 但国内外尚无七星瓢虫和异 色 瓢 虫
飞翔能力的有关报道 ; 明确它们的飞翔能力 ,
对其保护和利用以及迁飞研究有重要意义 , 为
此 , 我们于 Α 8年利用飞行磨吊飞技术进行了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飞翔能力的室内测定。
∀ ; ∋ ∗∗ , ; , ΣΝ , 。 , 6 ! 4 5
翟保平6 越冬代七星孤虫和异色飘虫的飞翔能力
材料和方法
供试虫源为 Α 8年 月底采自河南辉县和孟县的
越冬代自然种群; 将采集的个休装入指形管 内 4每管
7 头左右 5置于 !一= ℃ 下 停食保存 , 吊飞前一天将供
试个体取出 , 在室温下饲以猪肝匀浆 ; 全 部试验历时
7 个月完成 。
吊飞装置包括双支点结构的飞行磨和微机记录系
统 , 各飞翔参数由微机进行采集、处理并输出 伽’】;
吊飞时 , 在吊臂端部粘上少许熔化的热熔胶 , 垂
直粘于供试个体的中胸小盾片上 , 随 即将其装上飞行
磨 , 在 7 一! ℃ 、 % ς 8 Ν一< > 、 全光照 4白天 自然
光 , 夜间8 _ 日光灯5条件下吊飞78 小时 。 雌虫吊飞
结束后立即解剖 , 观察其卵巢发育状况 ;
文中各参数值均为实测值 , 未对吊 飞结果做阻力
修正。
从表 和表 7 可 以看出 , 供试个体在吊飞
期间的各次飞翔大多都不到 ! 分钟 ; 其中 ,
! < 。= >的七星瓢虫和 7! ; ?> 的异色瓢虫就没有
! 分钟 以上的飞翔 , 但能飞 ! 分钟以上的个体
几乎总要飞翔更长的时间 ; 最长持续飞翔达 <
小时以上的个体在七星瓢虫中占 ; 8> , 在异色
表 7 吊飞个体间飞翔时间的位异 4吊飞翻小时5
介七; 7 ⎯ Κ ΘΗ时 3Ν − Ζ +− 3血2 ΟΓΨ王− ‘“; 2 47 8址 Τ 2Θ ΗΝ Ρ 5
占吊飞个体总3 >> Ν Ο 3五2 和Τ Υ ΓΚ3 ΗΝ ;七星班 虫 1( ∴ 异色砚虫 ∋ ( ∴. ; = 即32阴夕“几2公Κ云Κ ς ; 璐Ψ Θ乞Ρ玄Ζ
α Χ α ! α Γ。 α Χ α ! α Γ『
7 试脸结果
7 。 持续飞翔时间
共吊飞 Α= 头七星瓢虫和!Α 头异色瓢虫 , 各
供试个体在78 小时吊飞期间都飞翔多次 , 每次
飞翔的持续时间不同; 其中, 8 头七星瓢虫和
8 头异色瓢虫分别飞翔= 次和!<Α 次 , 各次飞
翔持续时间的分布情况列于表 。
α Ν 3 Κ Γ − Υ Χ Λ 2 Θ Ν Ο 32Ζ3 2 Ρ Λ 223 Γ2Ζ 6 = = Ν Ο 1( ∴ Κ − Ρ !=
ΝΟ ∋( ∴ ;
α Χ , 扭 Κ Ξ Η口 Υ Χ ΟΓΗΙ五3 Ρ Υ Θ Κ 3ΗΝ − Ν Ο Κ 傲皿‘Γ2 ΟΓΗΙ五3 ;
α Κ Ν 6 Ζ Υ Χ Ν Ο ΟΓ了Η雌 3Η口2 Ν Ο ΟΓΗΙ ϑ3Ζ 2Ξ 2Ν 2 ΡΗ − Ι !
; Η− Υ 32Ζ ;
α Η 。 6 Ζ Υ皿 Ν Ο ΟΓ了Η雌 3Η口 2 Ν Ο ΟΓΗΙ址Ζ 既2 2 2 Ρ Η− Ι
Χ Η− 找32Ζ Ω
裹 吊飞 7 8小时各次飞翔的掩续时间分布
介Λ ; φ ΗΖ3 ΓΛ Υ 3ΓΝ ; Ν Γ 企ΓΓΙ ϑ 3Ω ; 3 Η− Ρ ΓΣ; 3Ρ Ρ ΥΘ Κ Ω3ΓΝ − 一 Ν Ο ΟΝ 近3二 1(日= Κ ; Ρ 全#址3 ; 2− ∋ (日一 47 8 址Τ 2Θ ΓΝ Ρ 5
持续飞翔时间《分 5)ΓΗΙ址 Ρ桩ΘΚ3 ΗΝ − 4也Η。 5 γ
!
占总次数>> Ν Ο
3Ν3 Κ Γ
ΟΓΗΙ 五3Ζ
七基飘虫1( ∴
. ; = 己∗3 2 琳∗“件 Ω.3 以Κ
异色跳虫∋ (∴ς ; Κ 戈夕Θ记艺Ζ
= 。 7 ; 7 = ; 匀。 ? 7 ; 7
瓢虫中为 7 ; > Δ 7 小时以上的个体 , 七星瓢
虫中只有 ; 7> , 异色瓢虫中则为 ! 。 7 > 。 超
过! 分钟的飞翔累计 < 小时以上的个体 , 在七
星瓢虫和异色瓢虫中分别占7 ; >和8? ; 8 > ,
累计 7小时以上的个体 , 七星瓢 虫中有? ; > ,
而异色瓢虫中达7 Α ; > ; 累计 7 小时以上的个
体 ,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中各有 ! 头奋其中 ,
头异色瓢虫在 78 小时吊飞期间飞翔一直未停
4图卜75 Δ 头七星飘虫初次飞翔 − 小时 ! 分
钟 , 之后断断续续飞了 Γ 小时 , 接着又一次飞
翔 小时 78 分钟 , 累计飞翔 7 小时7? 分。7 < 。 孟? ; 8 7 ; ? ! ; 7
α# 3Κ Γ 皿吐也Λ2Θ Ν Ο ΟΓΗΙ ϑ 3Ζ , = Η− 乳∴ Κ − Ρ Ζ <Κ Η−
∋( ∴ ;
分别统计各供试个体持续 分钟以上的飞
翔累计时间 4α , 。5 、 持续! 。分钟以上的飞翔的
累计时间 4α ! 。5 和 最 长 持 续 飞 翔 的 时 间
4α 二 5 , 结果见表 7 。
7 。 7 飞翔速度
两种瓢虫中均有飞翔速度达 Χ Φ分以上
的个体 , 最高 ∀Ε ΝΧ Φ分 , 多数个体的平均速度
4⎯ 9 累计飞翔距离Φ累计飞翔时间5在 8 一?
Χ Φ分之间 ; 但总的说来 , 七星瓢虫的 飞 翔 速
度要比异色瓢虫快些4表 ! 5 ; 七星 瓢 虫 中有
∀ · ∋ ∗∗, · , 2 Ν Γ· , 6 ! 4 5
7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卷
7 7 >的个体平均速度在? ΝΧ Φ 分以 上 , 而在异色
瓢虫中仅占! ; ! > , 最高速度 4Μ Χ 5在 Χ Φ分
以 上 的 七 星瓢虫个体有= = ; ! > , 异色瓢虫为
8 ! 。 8 > 。
裹 ! 吊飞个休间飞翔璐度的分布4吊飞 78 小时 5
介 Λ ; ! φ 五Ζ沉卜Υ 3 ΗΝ − Ν Ο ΟΓΗΙ ϑ 3 Ζ∗2 2 Ρ 47 8 址 ∗2Θ ΗΝ Ρ 5
表 8 吊飞个体间飞翔距离的分布4吊飞78 小时 5
α Κ Λ ; 8 φ ΗΖ 3Θ ΗΛ Υ 3Η Ν − Ν Ο ΟΓΗΙ ϑ 3 Ρ ΗΖ 3Κ − Σ 2 47礴ϑΘ Τ 2 , ΗΝ Ρ 5
)ΓΗΙ ϑ3
匕翔
Ρ ΗΖ3距离Κ − Σ 2 4Β扭 5 η 7 7 一 8 = 一? 。 之=
占总虫量 >ι> Ν气气粤2 ϕΤΝ , Υ ’Κ3 ’。”ι
七星飘虫1( ∴. ; Ζ 2 ∗32 Χ Τ Υ Ω
儿.才⊥君口
异色飘虫∋ ( ∴
ς ; Κ > Ψ Θ ΗΡ 客Ζ
< = ; 7 7 ; 8 ; ! ; 8
; ? 7 ; ? = ;
次度Χ叮叻一6Α4一“Γ 最速Μ∀4−ΚΗ’一ηΔ Ω曰,,,Χ一侧γ,,; 也牛∴以Κ3Η翻脚创6量山封力可<; 总恻州∀, κ乏体挤·∀ς山个, 一6Γ;钊卜睡虫净旷3]盛均浏⋯∴剥战星周川弧+Σ<ΑΔ七Θ;∀印引>.阴阳平均速度⎯4Χ Φ Χ Η− 5
口八舀8⋯口叨,丹舀,二8#‘匕舀⋯门月‘‘ 内舀暇!∀ # ∃∃一% ∃& % ∃
讥
∋ ∋ ( ∃ ) ∗ (
+ , − . + / − 0 1 − − 2 , 3 4 5 4 + 6 74 8 4 0 1 − − 2 (
分别将%头七星飘虫和%头异色瓢虫在∋# 小
时吊飞期间持续∗∃ 分钟以上的飞翔 以 ∋ 分钟的
间隔绘出飞翔曲线 9图 ) 、 ∋ : 。 吊飞个体起始飞
翔时飞得较快 , 十几分钟后进入巡航速度, 但
也有些个体延续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以巡航速度
飞翔 ( 如 ) 头异色瓢虫 9图 ) 一∗: 以)∃ ;4 <分以
上的速度持续飞翔了 ) )∃ 分钟 = 另 ) 头异色瓢
虫则在持续飞翔 )∃ 个小时后飞出了它的最高速
度 , ) ∃ 4 <分 9图卜 ) : , 之后又 以 > ∃4 <分以上
的速度持续飞翔了 ) 小时 (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 , 供试个体在吊飞期间
飞翔速度的波动幅度很大 ( 这究竟是进行长时
间持续飞翔的个体本身行为特征的反映 , 还是
由于飞行磨的物理特性对其飞翔的空气动力学
效应所致 , 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 飞翔距离
在∋# 小时吊飞中 , 约 ) < ∗ 的七星瓢虫个体
飞翔距离9Α: 在∋∃ 一 ∃ Β4 之间 , 但多数个体不
到∋∃ Β4 。 而>∃ Χ的异色瓢虫都飞翔了 ∋ ∃Β 4 以
上( 其中 , 将近 ∋∃ Χ 的个体飞翔了 ∃ 一> ∃Β 4
9表 # : ( 最大飞翔距离 , 七星瓢 虫达 > # ( # Δ #
Β 4 , 异色瓢虫为 > ∋ ( ΕΒ 4 。 最小飞翔距离,
七星瓢虫不到 ? Β 4 , 异色瓢虫∗ ( ; Δ Φ Β4 (
∋ 。 # 卵巢发育与飞翔能力
根据王宗舜等 9 )> % :和任淑仙等 9 )> Φ ): 对
七星瓢虫卵巢发育的观察 , 结合本试验的解剖
情况 , 将两种瓢虫供试个体的卵巢发育程度分
为 ∗ 级 5
工 ( 卵巢管透明, 卵母细胞分化期 (
狂 ( 卵巢管呈乳白色 , 无卵室 , 卵母细胞
营养期 (
) ( 卵室已形成 , 卵黄开始沉积 , 有不成
熟卵粒 , 卵黄形成期 (
从解剖结果看 , 雌性个体的卵巢发育程度
基本一致 ( 七星瓢虫Φ > ( % Χ , 异色瓢虫Φ> ( )Χ
的供试个体卵室尚未形成 , 其它个体也无成熟
卵粒 9表 : ( 只有)头异色瓢虫的第∋卵室已经
形成 , 而它却以连续 ∗ 次的飞翔 9∋∃ 小时∋) 分 、
∗ 小 时 Φ 分 和 ∋∃ 分 , 每次只间隔 ) 分钟 : 飞
了∋ ∗小时# >分 , , > ∋ , ∃Β 4 9图) 、 ) : 。 从表 可
以看出 , 卵巢发育级别为 工级的个体的飞翔时
表 犯徽发育粗皮与准翔时问、 9吊飞 ∋‘小时:
Γ +加( ∃ 拍.Η 2 − ,好; 1 4 件 贫 + 2 Ι ϑΚ / Λ Μ 心8叫 7 ; 19 ∋ # Λ . Ν − . 7 ; 2 :
卯集发育程度 飞翔时间 9 Ο 士 Α元小时:/ , + .了 2 −, − Π Θ Ρ7 / ΛΜ 2 8 . + Μ 7; 9址0 :Ρ; Ν皿 − Μ
级别 Χ Γ 4 Γ , 。 Γ ) ∃
ΑΜ + / −
七星飘 虫 Σ # ∗ 。 Δ ∋ ( Δ 士 ∃ ( ∗ # ( ) 士 ) ( % Δ ( 士 ) ( ’白ΑΤ Υ Σ # Δ 。 ) # 。 )土 Ε 。 > Δ ( # 士 ) ( > % ( > 士 ) 。Φς ( 0 − ΝΜ Π Σ 主∃ ( ∗ # ( % 上 ) ( Δ ( ∋ 士 ∋ ( ∃ % ( Δ 士 ∗ 。 ∗
− 邢Ν“朴 Πς Μ口才日
异色飘虫 Σ Δ ( ) ( ) 士 ∃ ( ∋ ) ( %土 ∃ ( # ( # 土 ) ( ΦΩ ΤΥ Σ ∗ ∋ ( Δ # ( > 士 ) ( # Φ ( Φ 士 ∋ ( ∃ ) ) ( ∃ 士 ∋ ( ∃
Ξ ( + 6 Η Π Σ ) ∃ 。 > ) ∗ 。 # 士 ( ∋ ) Φ 。 # 土 ∗ 。 ) )日。 % 土 ∋ ( .玄2落0
Α Μ + / − Ρ 5 ; , +. 7 ; Ρ− 0 Ψ − . − Μ . 肠 0 1 + . − Μ + 2 − ; 场. Ρ− 0 (
) ( Ζ 7 ΡΒ 一Ψ五7 Μ − ; , + . 7; Ρ− 0 , 皿∃ − / / ϑ; ΡΡ7− Ρ− 0 (
) ( Θ ; ΡΡ7 − Ρ− 0 ϑ;恤 − 2 , 了; ΡΒ 2 − 1 ; 0 7Μ − 2 + 2
− // 0 0 Μ 7ΡΡ 7 4 4 +Μ 8 . − (
≅ 。 Ω ΝΝ[ 。 ∴ − ; Ρ ( , ) 5 ∗ 9 )> >∃ :
! 期 翟保平 6 越冬代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的飞翔能力 7 ?
吵: 蜘从喊碘偏伽砂嘛耐 孚 级 Ζ 一 7 = = α Χ 9 7 7 一 α ! 。9 Γ月 α 一。 9 β存7 ⎯ Χ 9 Μ 9 < 8 ; 8军 级 Ζ 二 ? = Α =‘α Χ 9 ϕ8 礴 α ! Ν 9 8 8 α βΝ “ 8 8 。⎯ 6− 9 +Ζ Μ 9 = 7 ; ?户
嘴
; Α
; 8
” ‘鞠四哪恤 咖
Γ哪畸响 ;叭
军 , , 级 Ζ 9 ‘? = <
α Χ 9 8 < Α α ! 二 ?
α 9 , Ν引
Μ 。 9 Γ 一月 石9 < 仍λ三]
早 , , 级 0 ⊥ ‘∃ % ,
Γ 4 ⊥ Δ ∗Δ Γ ∗; ⊥ > ∃ %
Γ )∃ ⊥ 一;+ ;
;石之,‘))
Ν(。2明
3 4 ⊥ )∃ ∃ 石⊥ # (%
习#;压)二的肠
乙 Α ⊥
Φ ∋ ∃
三∃ ∋ Δ 】
Γ ∗ ∃ ⊥
念 一
> ∋
)∗ ∋ Δ
, ⊥ ∗ 了>
声
Α 二 #> _ > ∋
Γ 4 二 Φ ∋
卜
呀阿
)∗ ∃
Φ Φ >
二 > Δ ∋
二;5物芍3Ρ
∋∃)ΔΦ以侧一叫资尸
ΜΕ
∗Μ联沼ΓΓ二 ,
∃∋ 一仁0⊥。,4.ΜΜ。坛
Γ )∃ ’
3 4 二
)∃ 】%
> > 于⊥ #Φ (
石∋名滩))ςΚ
∃ ∋ Δ Φ _ ∃
飞翔 持续时 问
Ρ∋ Ρ# ∋ ∋ ∋ #
Θ ) 7 / Λ Μ
) Δ )∗ ∋ ∃
亡8 . + Μ 7 ; 9 Λ :
图 ) 异色飘虫吊飞 试验飞 翔曲线
Θ 0/ ( ) Θ Ρ7 / ΛΜ 4 7ΡΡ . − ⎯ ; . 2 0 ; ϑ 0 − , − Ω ΤΥ 0 ϑ; . − , − . Η ∋ 4 7 ϑΡ7 / ΛΜ 0 1 − − 2 9 4 < 0 : (
≅ ( Ω Ν1 Ρ( ∴ ⎯; Ρ ( , ) 5 ∗ 9 ) > > ∃ :
邵Α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卷
嘛恤、、、、一 、乙 1 二 < !Α ,α Χ 9 ? 7 α ! 9 8 α β 二 ! < <⎯ Χ 9 ! 、二 8 < ; ?
早 , ‘级 Ζ 9 “= ? Α 7
α Χ 二 8 =! α ! 9 Α !?
α ϕΝ 约 <
⎯ Χ 二 , < 亏二 < ;
7 防比归帅
军 , , 级 1 9 8 ! 7 <
α Χ 9 8 ‘Α α ΖΝ 9 = = 7
α 9 Α =
⎯ 书 9 #< Μ 9 8Α ;
乍
7 <帅φ’;+;比
户
画 嘛讯、 千 级 Ζ 9 ! Α 礴? α Χ 9 7‘Κ α !Ν 9 < ; 8α 9 ? ⎯ Χ 9 Ζ Μ 9 8 Α ; ?;,诩卜;+∀;祖−沛;;山皿Χ抖;
;Κ87;<α(β日]勺。(2的
)召怕二从
Α ⊥ ∗ > ∃ >∃χΕ
划瑙玻产
∋ ) Γ ∗Ε ⊥ ∗ Φ Φ
⊥ # # ∗
5 日 # , ⊥ % ) ( _
一川护ΓΓ3、β啊
)(∋∃Φ(#劫比(((
二 0 ⊥ ∋
Γ 4 ⊥ Φ% Γ ∗ ; 二 #Δ ∗
Γ )∃ ⊥ Δ )Δ
3 侣‘ ⊥ > Φ , 二 # ) ,
∋(∃Ρ(Δ
δδδ拟喻‘ ,柳协呱
军 级
Γ 4 二 ∋ # ∋
Α ⊥ ∋∋ Δ ∋ #
Γ ∗ ∃ ⊥ ∋礴∋
Γ )∃
3 爪 ⊥
⊥ ∋ > ∋
>Δ , ⊥ %∃ ( 了
劫Ρ(Δ随∃(Φ以
∃ ∋ ‘ Δ Φ _ ∃
飞翔 持续时间
官∋ )# )Δ 毯Φ ∋ ∃
Θ ) )‘Λ Μ 2 8 . + Μ 二; 9 Λ 、
∋∋ ∋ #
圈 ∋ 七星飘 虫吊飞试验飞翔曲线
Θ 7‘。 ∋ Θ Ρ7 /五Μ 4 7 ΡΡ . − − ; . 2 0 ; ϑ 0 − , − ΑΤ Υ 0 ϑ; . − , − . 了 ? 4 7 ϑΡ7 / ΛΜ 01 − − 2 94 <0 : (
≅ · Ω ΝΝΣ ( ∴ −; [ · , ) 5 ∗ 9 ) > > ∃ :
! 期 翟保平 6 越冬代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的飞翔能力 7土Ι
间显然低于 亚级和 Γ 级 , 异色瓢虫在卵发育期
间表现出了最强的飞翔能力 ;
! 讨 ; 论
吊飞结果表明,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都具
有较强的飞 翔能力 , 但个体间飞翔特性的差异
极大 ; 虽然在试验中曾设置过不同的温、湿度处
理 , 但用统计方法并不能从试验数据中得出有
生物学意义的解释 ; 这种现象在其他种类的吊
飞试验中也出现过 ‘’“ ’ ‘“’ , 这可能与试验样本
小有关 。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都有生殖滞育现象。
据估计 , 在我国华北地区七星瓢虫的越冬种群
中 , 一般情况下大概有7 >的个体是以生殖滞
育状态越冬的 〔“皿 ; 从本试验的结果看 , 滞育个
体的比例似乎要更高些 4 + 级卵巢8! 。 < > 5。 还
有不少卵巢已开始发育的供试个体的卵室尚未
形成 , 这可能与供试个体从低温下取出后饲食
时间短有关 ; 但在解剖时也曾发现个别卵室已
形成的七星瓢虫个体 , 其卵室内并 无 卵 黄沉
积 , 在卵巢管下端却有暗黄色的上皮塞 ; 这是
不是因为低温 、 停食的贮藏条件使原来已发育
到一定程度的卵母细胞发生了退化呢 μ 这个问
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
吊飞是一种非自然状况下的飞翔形式 。 因
此 , 飞行磨上的飞翔能力只能是一 个 相 ;对 指
标 , 它并不意味着该种一定要飞行这样的时间
和距离。 但与鳞翅目不同的是 , 鞘翅目昆虫的
日常活动通常是靠爬行完成的 , 偶尔才飞翔 ;
所 以 , 它们进行长时间持续飞翔的时间似可作
为其迁飞能力的度量 。从本试验的结果看 , 供试
个体大多数的飞翔都不到! 分钟 , 而吊飞时能
飞 ! 分钟的个体几乎总要飞翔更长的时间 , 一
般为几个小时 ; 北美的一种迁飞性瓢虫 , ς +∗ Ω
卯ΚΚ Χ ΗΚ Σ Ν − Μ 2 Θ Ι 2 − Ζ , 在 吊飞 时 也表现出同
样的现象 〔’‘’ ; 在自然状态下 , 迁飞个体 分
钟 以上的升空飞翔足以使其达到生物边界层 以
上的高度 ; 因此 , 可把持续飞翔! 分钟以上作为
瓢虫远距 离迁 ‘一飞飞翔的特征参数 , 而 分钟以
下的飞翔可视为非迁飞性飞翔 4αΘ ΗΜ ΗΚΓ 或∋ Τ Ω
Τ 2 3Η3ΗΜ 2 ΟΓΗΙ ϑ35 。
从 吊飞结果还可以看出 , 两种瓢虫的起始
飞翔速度差别不大 , 但飞翔时间长的个体的平
均速度较短时间飞翔者略低些 ; 七星瓢虫中持
续飞翔时间短的个体较多 , 其平均飞翔速度比
异色瓢虫要快些 。但总的看来 , 异色瓢虫的飞翔
能力显然强于七星瓢虫 ; 其原因可能是 , 越冬
代异色瓢虫将远距 离迁飞到越冬场 所 群 集 越
冬 【“ ’毛, , 而七星瓢虫的大规模迁飞是在 = 、 <
月间 〔< ’ , , , 其越冬前后的迁飞活动则 因 其 取
食场所和越冬场所的多样性而可能有种种不同
的表现 【“’ 。 在大多数情况下 , 从越冬场所迁入
迁出的活动往往不是远距离的 〔‘ ? ’ ; 因此 , 有必
要对不同世代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的飞翔能力
和影响其迁飞的生理 、 生态因子做进一步的研
究 , 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将是 很有意义的。
主粤今考文嗽
王宗舜 、 钟香臣 、 仇序佳 、 胡召元 、 郭 郭。 ? ?;
七星盛虫生殖 的观察 。 昆虫学报 , 7 485 6 ! ? 一 8 8 ;
7 任 淑仙 、 李燕停 、 徐 摘 。 Α ; 七星飘虫卯子发生
的观察 。 昆虫学报 , 7 84 !5 6 7< Α一7 ” 。
! 罗希成 。 < 8 。 异色飘虫越冬集群的报导 ; 昆虫知识 ,
Α 4< 5 6 7 = ‘一 7 =< ;
8 罗希成 、 陈学智 。 ? 8 ; 我国北方有益飘虫越冬集群
的考察。 昆虫知识 , 4! 5 6 ! 8一 ! =;
= 钦俊德 。 ?Α 。 谈谈七星瓢虫的滞育问题 ; 昆虫知识 ,
= 47 5 6 7 =一 = , = 4! 56 8 。一 < ;
< 阎浪杰 、 尚玉昌 、 蔡晓明。 Α 。 燕山主峰七星滋虫
迁飞现象观察 ; 昆虫知识 , Α 4=5 6 7 8 一 7 = 。
了 蔡晓明 、 尚玉昌 、 阎浚杰 。 Α 。。 中国七星盛虫 4.# Ω
2 Σ 玄件 2不艺Κ Ζ 2∗忿2 − 3 ∗Υ 牲Σ 亡Κ 3Κ ( ; 5 迁飞初探 ; 中国农
业科学 , 4 56 ? 8一 ? Ω
Α 翟保平 。 Α ? 。 昆虫吊飞试验微机记录系统介绍 ; 昆
虫知识 , 7 8 48 56 7 87一 7 8 ! Ω
翟保平 、 陈瑞鹿 ; Α 。 亚洲玉米螟飞翔能力的初步
研究 ; 吉林农业科学 , 45 6 8 一 8 <;
ΓΝ .五Κ Τ Χ Κ − , ν ; / ; 7 =7 ; , Ξ Τ 2 Θ ΗΧ 2 − 3 Κ − Κ Γ了Ζ ΗΖ Ν Ο
3ϑ 2 Τ Κ 332 Θ − Ν Ο 3 ϑ2 32 3ϑ2 Θ2 Ρ ΟΓΗΙ ϑ3 Η− 3ϑ2 ⊥ Υ 2 − Ω
Ζ ΓΚ − Ρ ΟΘ Υ Η3 ΟΓ了, φ Κ 2 Υ Ζ 3ΘΨΝ − Η; ∗五了= ; , − 3 ; ,
? 6 8 !一 = Ω . ΓΝ Υ Ρ ΖΓ2 Θ 一α 五Ν Χ Τ ΖΝ − , ∀; ( ; Α 8 ; (Κ ΘΙ 2 − Υ口 Ω
Λ2 ΘΖ Ν Ο .Ν 2 2Η− 2ΓΓΗΡ Κ 2 4. Ν Γ2Ν Τ 32 Θ Κ 5 Η− 3五2 χ Υ Ω
可 Κ Η3 Η φ 2 Ζ 2Θ 3 , 7 = ! ; , − 3 ; ν# − ; ν Κ Ι ; , 7 6 8 8 ; 7 .Θ了Ζ3Κ Γ, ν ; ν一 。? ? ; α 2 3ϑ2 Θ 2 Ρ ΟΓΗΙ ϑ3 Ν Ο Ζ 2Θ 2 ΩΠ 节 Ν Θ Χ ΟΓΗ2 Ζ .Ν 2瓦忿ΗΝ Χ Ψ ΗΚ ϑΝ而玲玄Μ Ν Θ Κ戈 6 2 ΟΟ2 23
Ο ; ∋∗∗+; , ΣΝ Γ; , 6 ! 4 5
7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卷
‘ Ν Ο Κ Ι 2 Κ − Ρ Ζ2 Ξ ; ∋ − 且 ; , − 3 ; 1Ν 2 ; ∋ Χ ; , ? 6 ? 7
一 ? < Ω ! Ν ΓΗΜ 2 Θ , ) ; _ ; 8 = ; ∋ Ζ下 ΚΘ Χ Ν Ο +Κ ΡΨΛΗΘ Ρ Ζ
4. ΝΓ 2Ν Τ 32 ΘΚ 5Η− 3ϑ2 ( ΗΛ 了Κ − Ρ2Ζ 2 Θ3 2Ν Κ Ζ3 Ν Ο ,盯Τ 3
Λ 2 3Π 2 2 − ς Κ Ξ− Χ Κ − Κ − Ρ ∋ ΛΥ Ζ ΗΘ 。 ∗Θ Ν 2 。 % 。 , − 3 Ω
1Ν 2 ; ( Ν 刀Ρ 。 12 Θ 。 ∋ , Α 6 = ?一 = = ;
8 % Κ − Β Η− , ν 。 ∋ ; ο 1 。 % Κ − Β Η− ; 7 = 。 1ΝΧ 2 ΟΚ Ω
2 3ΝΘΖ Κ ΟΟ2 2 3Η刀 Τ Θ 2Ζ Υ Χ 2 Ρ Χ ΗΙ ΘΚ 3Ν Θ了 ΟΓΗΙ址, ; ‘2 3ΗΩ
, Η3Θ Ν Ο 3五2 Σ Ν − , 2 Θ Ι 2 − 3 [Κ ΡΨΛ 2 2 3Γ2 , 丑玄Τ如Ρ Κ Χ ΗΚ
Σ眼Μ 2Θ Ι 2玲6 4.Ν Γ2Ν Τ 32ΘΚ 6 .Ν Σ 2 Η− 2 ΓΓΗΡ Κ 2 5 ; ∴ΗΝ Γ;∴ Υ ΓΓ; , = Α 6 = < <一 != 。Ω
= %Ν 3 ϑΖ2 ϑΗΓΡ , ν ; 7 ? 7 ; ∋ +Κ Θ Ι 2 Χ Η‘ΘΚ 3ΗΝ − Ν Ο Ζ2 Ω
Μ 2 − 一Ζ卯332己 ΓΚ Ρ 了ΛΗΘΡ 4Σ Ν Σ Σ玩 2不忿Κ Ζ 2 Τ才2机∗“玲Σ Ω
3Κ 3Κ ( ; 5 Κ 3 φ 2 Κ Υ 丫ΗΓΓ2 , )Θ Κ 皿2 2 ; ,−3 Ν Θ−Ν ΓΝ ΙΗΖ34( Ν − Ρ ; 5 , 8 6 8 =一峨< 。
= % Υ ΛΗ− , ∋ ; Γ ΝΖ Θ ; ∗ ϑ2 − Ν ΓΝ Ι了 Κ − Ρ Χ Η‘Θ Κ 3ΗΝ − Ν Ο
3ϑ2 Ζ2 Μ 2− 一ΖΤ Ν 332 Ρ ΓΚ Ρ了ΛΗΘ Ρ 4.Ν 2 2乞作 。不Κ Ζ 2∗盆己琳 Ω
∗“− 2才Κ 3Κ ( 。 5 Ν − ν Ν Υ − 3 ν 2ΘΝ − , +ΖΘ Κ 2 Γ; +Ζ Θ ;
∀。 7 ; , ! 6 = Ω
了 1 2 ϑΚ 2 Ο2Θ , ∗ ; _ ; , % ; ∀; φ邓Κ Θ3 Κ − Ρ ς ; ∴ ;
1Τ 2 2 ϑ3 。 = ? ; &Ν Θ3 ϑ ∋口2Θ Η2Κ − Ρ ΗΖ3 Θ ΗΛΥ3 ΗΝ − Ν Ο.Ν 2 Σ宝林 2落艺Κ Ζ 2∗亡2仍∗“九2亡Κ公Κ 4.Ν Γ2Ν Τ 32Θ Κ 6 .Ν 2 ,
2‘− 2 ΓΓΗΡ Κ 2 5 Κ − Ρ ‘, = Χ Κ ΖΖ Κ Τ Τ2Κ Θ Κ − Σ 2 Η− Σ Ν Κ Ζ3 Κ;φ 2 ΓΚ可Κ Θ 2 ; , − Μ ΗΘΝ − 。 , − 3 ; , < 6 !< =一 = ? ! ;
欢迎订阅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是由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及天津环境保
护科研所联合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 ; 本刊宗旨是以城市为对象 , 开展我国城市环境与城市生
态领域的学术讨论 , 报道国内外环境科学和城市生态学最新研究成果及有关的科技动态等 , 以促进城市建
设 、 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 为保护改善城市环境服务 ;
本刊辟有环境规划与生态规划 、 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 、 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 、 城市生态系统、 环境管
理 、 学苑信息、 环境科技简讯等栏目 ; 欢迎全国各地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研 、 管理 、 生产 、 教学、 图书
情报人员以及有关领导干部订阅 ;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念》为季刊 , 每年 8 期 , 每期定价。; 元 ;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购; 邮发代号 Α 一
。
编辑部通讯处 6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 号 , 邮政编码 ! ;
∀ ; ∋ Τ ; , 2 Ν Γ; , 6 !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