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从珠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旅游资源等五方面对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探讨其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特征与差异。研究发现珠三角的生态旅游发展呈现区域极不平衡的特征,其中“金三角”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资本雄厚,但存在资源相对集中,竞争过于激烈与发展模式单一等的困难,而非“金三角”区生态旅游发展起步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根据两区域的发展不足,继而提出进行资源整合,重点发展生态度假游和深层次挖掘岭南文化内涵,创建有特色的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发展建议。

The ecotourism has been given much attention for people in Pearl River Delta, but the status quo of ecotourism has some disadvantages, so it is essential to evaluate the cond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from five aspects. The regional condition, tourist resource market,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conomy and ecotourism resources are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regional featur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Golden Delta" region and the "non-Golden Delta" region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imbalanced in Pearl River Delta. The capital used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Golden Delta" region is abundant, but i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distribu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are so centralized that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too impetuous. And the developing pattern of ecotourism is unitary.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non-Golden Delta” region is too late, so the basal establishment need perfect. Aiming at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suggested:developing the natural ecotourism which as a resort; establishing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ecotourism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the Lingnan‘ culture.


全 文 : 万方数据
2期 阮作庆,等: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18l
东省内的游客,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内的游客,其中又
以1日游居多,旅游目的地集中在知名度较高的广州、
深圳、珠海与中山,“五一”黄金周与国庆黄金周是接
待游客的高峰期。
1.3自然环境评价
珠江三角洲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
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水量
1660~1748mm【2I,气候温和多雨,植被繁茂,森林
面积达16069km2【l】,森林覆盖率达42%以上。地形
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66.7%,平原中还散布160
多个丘陵、台地、残丘【2】,较著名的山地有西樵山、
莲花山、鼎湖山、罗浮山等。珠江为中国第三大河流,
珠江水系包括东江水系、西江水系、北江水系和珠江
三角洲,水系纷繁,河床稳定,是典型的河网三角洲,
具有广阔的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1.4社会经济条件评价
珠江三角洲地处华南地区的腹心,是华南地区的
经济中心。其范围涉及广东省九大城市,行政区划包
括31个区8个市2个县301个镇⋯。据全国第五次人
口普查资料显示,珠江三角洲总人口达4077.4万,占
全省的47%,其中大学生人口为220.35万,占总人口
的5.4%。2004年,珠江三角洲GDP达到13394.02
亿元,占广东省GDP的83.51%,人均GDP为32849.41
元【1】。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为5681.27亿元【41,占总
产值的42.42%。而旅游业又是珠三角第三产业中最具
活力的新兴产业,单是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中
山市、江门市、佛山市与东莞市七个城市的国内旅游
收入已达914亿元,入境旅游收入达21.34亿美元I¨。
自从1999年我国开展生态旅游年以来,生态旅游在珠
江三角洲越来越受欢迎。
1.5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吸引游客进行生态旅
游活动,为旅游业利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5J。从旅
游产品主要功能及其开发角度可将珠江三角洲生态旅
游资源分为:生态观光旅游资源、生态运动旅游资源、
生态休闲旅游资源、生态度假旅游资源、生态科考旅
游资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与生态探险旅游资源【6J。
表l表明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旅游资源种类丰富,
涉及7类16亚类。根据笔者初步统计,75%的生态旅
游资源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生态旅
游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发挥其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
树立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的整体形象与主题特征。
同时,从表1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旅游
资源以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居多,农庄、农场与度假区
的发展最为蓬勃,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省颇具规模的
农业(农庄)旅游景区已达到100多家+。
2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特征与现状分析
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金三
角”区(广州、深圳、珠海三点之间形成的小三角)
与非“金三角”区(“金三角”以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的生态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由于两区的区位条件、自
然环境、经济水平与文化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生
态旅游发展的区域特色比较明显。
2.1 “金三角”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金三角”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心脏地带,经济发
达,资本雄厚,2004年“金三角”区的GDP达11506.78
亿元,占整个珠江三角洲GDP的85.91%【1|。凭借优
越的区位、完善的基础设施与雄厚的经济实力正大力
发展生态旅游业。其生态旅游资源基本上是自然与人
文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景区普遍投资大,收效快,
但弊端是同类生态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农庄与度假区
等生态旅游资源最密集,使生态旅游产品产生替代效
应,客源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农业旅游区缺乏特色,
效益逐年降低,甚至惨淡经营。
我们选择了广州市的番禺区和南沙区作为“金三
角”区的代表来考察其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番禺区和
南沙区位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珠江口伶仃洋海
湾的顶部,素有“珠江口上的明珠”之称。它们利用紧
邻伶仃洋和内陆河涌交错分布的两大优势,大力开发
水上生态旅游项目。如已经开发的海滨生态旅游度假
区有七个,其中位于万倾沙镇的就有3个,造成客源
市场的剧烈竞争,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
2.2非“金三角”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非“金三角”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地带,
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水平相对落后,2004年非“金
三角”区的GDP达l887.24亿元【1I,占珠江三角洲GDP
的14.09%。交通条件稍差,拥有一类口岸6个,没有
飞机场,其中江门与惠州尚没有铁路通过。对外商投
资的吸引力较弱,2004年吸引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
240.53亿元11|,占珠江三角洲的13.5%。同时,非“金
三角”地区的生态旅游的管理人才缺乏,拥有大学人口
仅22.3万人q仅占珠江三角洲的10.12%。因此,生
态旅游发展刚刚起步。但其优势是自然环境优越,自
然生态旅游丰富,森林面积达lO428km2[1】,占珠江
+经济学家.2005.谈谈农业旅游问题
.h堑卫;型受必舀:曼Q堡!型n业§亟趔!:叠P2虹Q三!Q鲢
万方数据
182 生态科学 25卷
表1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资源分类表 、
T曲Iel ThecIassi6cationofeco.tourismresourceinPearlRiverDelta
耋空堡 垩耋兰衄! 垡壅塑塑鱼整坠曼翌璺翌!竺!!望望!呈里堕i!!堡!竺坚!堕
生态观光旅游资源
Ecologicalsightseeing
tOUrresOurCe
生态运动旅游
E℃ologicaIsporttoI】resource
璺景聋胜区 要黜嚣煮兰装乙瓮裟墓盛勰黛鬟篙乒
scenk8pm 白罢山风景区磊iyunk:叽taill;三三Xrea
1
Forestpark S锄shuiN鲥伽alF∞estP砸k,广州湿地森林公园G1瑚g西10uW搴tk吡dF∞喊飚k
古树名木Famous仃ee小鸟天堂Birds’paradise
变圭运动篓游曼 北峰山漂流Bei诧ngM。untaindriRWatersD0rtesOrt 一
生态休闲旅游资源 生态公园Eco】ogicalpark瀛洲生态公园YingzllouEcologicalPark
Ec0109icalleisuretour 生态农庄 祈福农庄Qi如EcologicalFam,森悦农庄Sen”eEcologicalFam,中
resource Ecological伽瑚山海上农庄ZhongshanEcologicaIF锄AtSea
温泉Hotspring金山温泉JinshaIlHotspring,从化温泉Con曲uaHotspring
。兰黧警登黧零 度警堂度竺区 上下横档岛度假村Hengd舭gIslandRe。。rt
Ecologicalvacationin2 Resortarea——⋯一。
⋯⋯⋯ 。~口一 。 ⋯’⋯’⋯
幻ur esource
、 。,.竺鋈i要譬墨等曼.. 大梅沙沙滩D锄eishaBeachRes。rt,东澳岛D。nga。IslandRes。rtSeashoreandislalldresort⋯。⋯’¨ 。一 ⋯⋯一⋯。.。 。 一⋯ 。
自然保护区
NatIlmIreserve
生态科考旅游资源
EcoIogicalresearchtour 植物园
resource
Botanicalgarden
特种树林Specialforest
农业生产基地
A鲥aml砌m锄1u白曲嘶ngbase
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Ecologicalculturetour
reSoUrCe
生态探险旅游资源
Ecologicalexploration
toUrreSOUrCe
园林Garden
民俗文化Folk帕】stomcl】岫Ⅱ℃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Din曲uMoumainNaturalReserve、
古兜山自然保护区GudouMoulltainNan腿lReserve、
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HuidongHavennlrtleNaturalReserve、珠江
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ZhujiaIlgChineseDolphinNaturalReserve
华南植物园SoutIlChinaBotallicalGarden、
百万葵园SunnowerGarden
南坦葵林Nantanf;mpalm矗)rest
光明华侨农场GuaIlgmingFanIl,新会现代农业基地XiIllluiA卵cultural
MallufactIlringBase,农科奇观Agricul劬mlalldScientificspe taclo
番禺宝墨园BaomoGarden、顺德清晖园Qin曲uiGarden,番禺余荫山
房Ances仃alBeneficenceGarden,东莞可园Ke”孤Garden,佛山梁园
Li锄gyuanG rden
中山岭南水乡RegionofRivers粕dLal(esofSoutllChinainzhongshall
。.,竺蔓篓竺t:n。 三桠塘热带山地雨林saIIy她mgn.opicalhi lyrainforest
FOreSteXDIOratlOn

三角洲森林面积的64.9%,森林覆盖率达47%以上。
我们选择了江门市的新会区作为非“金三角”区
的代表来考察其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新会区位于珠
江三角洲的西南部,西江和潭江在新会境内汇流形成
南部的银洲湖与崖门水道,是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
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景点在省内具
有一定的名气,如小鸟天堂、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古兜温泉度假村等,因区位和交通的限制,景点的通
达性差。同时鉴于新会的经济实力较弱,新会的生态
旅游起步较迟,生态旅游文化内涵和生态旅游商品开
发尚处在初级阶段。另外,管理人才的缺乏和景区的
服务质量也制约了新会的生态旅游发展。
综上所述,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好,但
区域发展不平衡,欠缺主体的形象与品牌,景区缺乏
文化内涵,吸引力小。因此,如何整合珠江三角洲的
生态旅游资源,树立生态旅游资源品牌是生态旅游可
万方数据
2期 阮作庆,等: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183
持续发展的重要关键。
3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进行资源整合,重点发展生态度假游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旅游项目趋同,趣味性
有余,独特性不足,完整性欠缺,一般都是采摘蔬果、
科普学习、体能训练、钓鱼、烧烤野餐等,导致该类
生态旅游区旅游吸引力弱,客源市场小,经济效益差。
因此,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是今后珠江三角洲生
态发展的方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有钱有闲有车
并厌倦都市生活的中产阶级人数可观,发展集观光性、
度假性、娱乐性、参与性与休闲性为一体的生态度假
游具有一定的优势。生态度假旅游要求环境注重自然
性与生态性,功能注重休闲性与完整性,内容注重创
新性与度假性,使人们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度假游。
3.2深层次挖掘岭南文化内涵,创建有特色的岭南文
化生态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珠江三角洲的岭南文化源远
流长,底蕴深厚,如岭南特色的茶文化、饮食文化、
园林文化、音乐文化、画文化等,因此,如何深层次
挖掘岭南文化的内涵,将岭南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相
结合,创建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岭南文化生态旅游是其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其岭南文化生态旅
游可以开发有如下模式:欣赏怡情型文化生态旅游,
如利用岭南特色的古建筑、造景与盆景艺术建设岭南
园林,充分显示岭南园林文化的灵气;休闲娱乐型文
化生态旅游,岭南画派、广东音乐与粤曲远近闻名,
可以建设生态休闲长廊与茶艺馆,为广大的爱好者提
‘供交流学习参与的机会;还可以开发商贸型文化生态
旅游,制作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纪念小册
子、纪念邮票等,让游客尽情领略岭南文化的特色与内
涵;熏陶度假型文化生态旅游,如应加快开发和完善诸
如南沙水乡街等度假型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游客在
体验水乡民俗风情的同时接受岭南文化的熏陶。
3.3多渠道方式宣传,拓展市场
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旅游景点密集,投资小,规模
小,效益也小。因此,一定要多方融资,利用各种手
段吸引投资,扩大规模,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质量与
品位。在拓展国内市场方面,可利用电视、网络、广
播、报纸等媒介的报道或积极利用各种展销会、节庆
活动、推介会等进行宣传。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可
以利用国际航线、国际媒体如国际电视台、国际网全
球发行的报纸进行宣传。
3.4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重视生态旅游的优质
服务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良
莠不齐,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与生态专家。建议珠江
三角洲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招聘专业旅游
管理人员或引进生态学家、植物学家对生态旅游景区
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维护指导。同时,注重提高景区
的导游、服务员等的服务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全面提升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的形象。
3.5加强环境保护,宣扬环保意识,保护珠江三角洲
的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资源
由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景
区的开发欠缺合理规划,管理粗放,导致景区的生态
环境容量严重超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为此珠江三
角洲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建设,向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
宣扬环保意识,如利用旅游节、旅游周、地球日、环
境日等向市民揭示生态资源的破坏状况:或利用学校、
兴趣班、文化宫等在青少年中倡导环保的重要性;或
利用景区的旅游小册子、旅游指南、导游图、门票等
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旅游者的生态环保意识。
总之,“金三角”区今后应重点打造生态度假游、
岭南文化生态游等生态旅游品牌;非“金三角”区应采
用多渠道宣传,吸引投资,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品位,
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客源市场,使珠江三角
洲的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11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05.长江和珠江三角洲
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56.58,61.82,107.109,226,308.311.
12l 曾昭璇,黄少敏.1987.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学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6.13.
13l 保继刚.2000.珠江三角洲主题公园发展回顾[J】.桂林旅
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ll(2):15.19.
14】4 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2005.广东年鉴2005[M].广州:广
东年鉴出版社.654.666.
15】5 杨桂华.1999.论生态旅游资源[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
学学报,25(6):33.38.
16】6 袁书琪.2004。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
系[J】.生态学杂志,23(2):109.113.
【7】 杨立,初茅.2003.广东生态旅游指南[M].广州:广
东省地图出版社.4-108,147.152.
18l徐颂军,保继刚.2001.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和
区域特征[J】.经济地理,2l(3):371.375.
【9】9 严贤春.2004.生态农业旅游[J川.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5.45.
【lOl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2003.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
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90.121.
万方数据
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作者: 阮作庆, 刘浩, 徐颂军, RUAN Zuo-qing, LIU Hao, XU Song-ju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 SCIENCE
年,卷(期): 2006,25(2)

参考文献(11条)
1.严贤春 生态农业旅游 2004
2.徐颂军;保继刚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区域特征[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1(03)
3.杨立;初茅 广东生态旅游指南 2003
4.袁书琪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4(02)
5.杨桂华 论生态旅游资源 1999(06)
6.《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 广东年鉴2005 2005
7.保继刚 珠江三角洲主题公园发展回顾[期刊论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8.曾昭璇;黄少敏 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学研究 1987
9.谈谈农业旅游问题 2005
10.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2003
11.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5 2005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 刘宝璠.LIU Bao-fan 龙岩市旅游投资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期刊论文]-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1)
2. 郑方辉.董雪梅.俞炯光.Zheng Fanghui.Dong Xuemei.Yu Jiongguang 生态旅游:需求偏好与市场培育——以"珠
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期刊论文]-南方经济2002(2)
3. 赵大财 浅谈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对策[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
4. 无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研究[期刊论文]-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12)
5. 丁健.李林芳 广州市居民的旅游偏好和出游时间研究[期刊论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1)
6. 巨鹏.徐洪罡 广州大都市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南方经济2004(12)
7. 王军.何文.周健.罗顺德 盐酸洛美沙星壳聚糖滴眼液的研制及疗效考察[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1,18(2)
8. 伍建海 广州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期刊论文]-金融经济(理论版)2006(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060202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