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ome special functions of forest in environment

森林植物的一些特殊环境功能


本文从植物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化角度分析了森林的特殊环境功能,有些植物能吸收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如SO2、Cl2、HF以及放射性物质,可用于治理大气污染,或用于环境污染监测;许多森林植物对各种污染物有一定的吸收、积累和分解作用,因而,可以用于污染环境的修复治理;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水分,带走了热量,降低了大气的温度;森林还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因而,森林具有美化环境,清理环境污染物,稳定气候等重大的环境功能.

Fore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forest plant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leaning contaminated atmosphere, water and soil. Some plants are able to absorb the toxic gases such as SO2, Cl2, HF and even radioactive materials. These plants can be used to clean the atmosphere pollution or monitor the pollution. Some plants can absorb contaminants from the soil. Those plants can be active in so called phyt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Forest plants reduce the air temperature through evapotranspiration. They can also conserve soil and water, resist wind damage and fix the sand. Therefore, the forest plants have enormous environment benefit.


全 文 : 万方数据
!塑 苎塑丝:兰!查:整堕望塑二些生壁墅些壁堂——一———————————三坚
净化作用大致包括两部分⋯,一足植物表面直接吸附
部分sO!..{士植物将s02吸收到体内,并将其降解
或转化成无毒害作刖的物质。各种植物对s02污染的
净化能力不『二J,肯的植物如柑桔足抗性较强的卡亢物,
对sO,的吸收能力较大,其叶片吸收私l累的s02可达
0.77%以l二,1ha柑桔树林每年能吸收s02约1.4×
103妇。据研究%困槐、银卉、臭椿等部有较强的同
化、转移硫的能力。
1.12吸收氯气(cl,)在化学J二业、农药、塑料等
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释放出一些cl!,对大气
造成严重的污染。c12对植物叶细胞有强烈的毒害作
用,进入叶肉细胞后形成一些酸性物质,能破坏叶绿
素结构,从而拥J制植物的光台作用。C12对植物的毒性
比sO,的毒性强,其毒性是后者的3~4倍。但是,
有些植物却可以往c12污染的环境中止常生蚝,并能
吸收和移{累一定量的c12,冈而叶片中c12含量往往要
比非污染区植物叶片高儿倍至儿十倍。据研究”J,木
麻黄、夫叶女贞、樟口I‘槭、细叶榕、红柳、木槿、合
欢、橡树、槐树等都具有较强的净化cl!污染的能力。
1.13吸收氟化氢(HF)植物体本身都含有一定最
的氟元素,大多数植物的含氟量在10~35mg·kg啊l。
自然界的植物一般部具吸收氟的能力,住能忍受的含
量范围内,植物能不断吸收氟化物而不会受害。不同
植物对氟的抗耐性有极大的差异,如,生长在同样受
到严重污染的地区的樱桃、悬铃木的食氟量高达37.85
mg·kg~,而慈竹的含氟量仅为0.0375mg·kg。1【⋯。
一般汰为植物吸收HF的机理足,叶肉细胞吸收
溶解在叶组织内部溶液中的氟化物,并以扩散方式或
⋯维管束将其转移到其它器官的细胞中去。但足也有
人研究发现”J,植物}要通过叶片吸收HF,并将其积
累在叶尖和叶缘,很少转移到苇或根部。
1.1.4吸收大气tf,放射性物质森林植物能有效地吸
收和过滤放射性物质,从而降低其在空气中的含量。
Bematzhy试验发现B⋯,森林可使进入森林的放射性物
质减少30~60%。在中等气流中每1奴叶子能够收放
射性碘lei/11,其中2/3被吸附在叶面,栎树在受到
l 500rad的t}t子/伽『玛混合辐射照射时,能够不断吸收
辐射而不受影响,而酸叶树在】5000rad的照射下仍
能正常生长。
不同树种以及生长下不同地理位置的植物对放射
性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研究表明,在山坡的向风面
的森林植物,其叶片中放射性物质含量为背风面植物
叶片的4倍”l。一般地,阔叶林对放射性散落物的净
化能力和速度比针叶林要强。
1.1.5减弱噪声的作用噪声是一种特殊的空气污
染,会别人体产生多方而的负面影响。森林植物群落
具有阻挡、降低和吸收噪声的作用,其茂密的枝叶能
明显地减慢声波的传播速度,叶表面的气扎和茸毛也
能吸收声音。据测定⋯,城市公园的成片树林可降低
噪声26~43db;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的噪声减少10~
20db,一些园林植物如加拿大杨、忍冬、杜鹃花届等,
在减弱噪声·}·允当着主要角色。林带减弱噪声的效果
与其宽度、密度、高度、种类组成和林带结构有关,
一般以枝叶茂密、处在生长季节的阔叶林减噪效果最
显著。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
分枝低、树冠低的乔木减噪作用要比分枝高的、树冠
高的乔木明显。
11,6减少粉尘污染由于煤、石油等矿质燃料的大
量燃烧和交通运输业的发艘.人量的颗粒状污染物进
入大气,致使我囤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空气粉
坐污染。森林植物能够降低风速,使大气的携带能力
下降,从而使空气所携带的粉尘沉降下来:另一方面,
南于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且能够分泌粘性}|I{
脂及汁液,能够吸附大量漂浮的粉尘,凼而,能显著
地阻挡、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减轻粉尘污染。
据测定,无论是春季、夏季还是冬季,绿地·f-的降尘
量都低于工业区、商业医和生活居住区mJ,同叫,绿
地f:空飘尘量也显著地减少。研究表明”J,100m2的
森林每年能够吸收各种粉尘达3.3x105~9x105k叠。
1.I.7杀菌作用空气中散布着大量有害微生物,特
别是在人u密集处更是如此。许多植物能分泌挥发性
物质,如桉树、松树、柏树、樟树等能分泌柠檬油,
其它常见的植物分泌物如松脂、肉桂油、丁香酚等(称
为“杀菌素”)均能够直接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牛物。
据报道⋯,面积为1.O×104m2的桧柏林,一昼夜能分
泌30~60k的“杀菌素”,它们可杀死肺结核、伤寒、
痢疾等病菌。林区大气中备种细菌数量明显低于林外大
气中,据调查,林内空气中含菌量仅300~400lnd·m一,
足林业空地的1.O%,而后者中约为城区百货商店附近
空气tp的十万分之J⋯。
2环境监测作用
植物监测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手段,它具有敏
感性强、综合性强、成本低等特点,并且监测手段简
便易行。植物监测可根据污染环境中植物叶片的伤害
症状、体内污染物含量或者植物一些生弹牛化指标(如
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对环境污染作出判断n许
多植物种类和品种可作为大气污染物的指示植物,美
万方数据
!竺 兰查型兰——————————————————堕
洲五针松(Pinusstrobus)、弗吉尼亚松(Pinus
vinginiana)、欧洲|,J桦(BenJlaPendula)、颤杨(Populus
tremuloides)、挪威厶杉(P{ceaab{es)可作为03和s02
的监测植物,北美黄杉(Pseudotsugamenziesii)是对
氟化物最敏感的监测植物,卉树(PmnusAnneniaca)、
美国黄松(Pinusponderosa)也川用来监测大气中氟
化物,低等植物尤其是苔藓和地农可用于监测重金属t
有些苔鲜或地衣体内重金属含量与环境中该元素的浓
度之问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欧洲女贞(LigustⅢm
ⅥllgareL)、单r山楂(crataegusmonogyna)可以脏
测环境中Pb、zn和cd等金属元素ⅢJ。
3森林植物对小气候的影响
城市人工片林能够改变埔围环境的小气候,它是
减缓城^i“热岛效应”的主要手段,“热岛效应”是城市
建筑物过于南集,缺乏绿地水面造成的,而在具植被
覆盖的地而,当植被层的叶面积指数大于2.O时,植
物叶层可吸收太阳辐射60%~80%,吸收的净辐射能
绝大部分用于蒸敞耗热,并且,植物蒸腾作用可散发
大量水分和吸收大量的热量,据测算【6J,lha树林每年
向空中散发8.00×106kg水,消耗1.67×10⋯kJ的热量,
因此,林地空气泓度要比无林地高15%~20%,一株
胸径为20cm的槐树其降温效果相当于3台l200w
的空调机。杨士弘(1994)【⋯1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气
温为30℃时,覆盖面秘为】m2郁闭度较好的白兰树
林和细叶榕树林.呵使周围10m2、100m厚的大气层
降温约分别为I.9℃和1.3℃。林冠还能截留15%~
40%的降雨,林带能降低风速20%左右,减少冷空气
袭击城市,提高冬季城市的气温1℃~3℃ilJ。因此,
森林绿地能使城市冬暖夏凉。
4植物对水土的保持与净化作用
地球上的总水量约有1.4x10⋯km’,而淡水仅占
2.87%,其中还有3/4被冻结在两极冰盖和冰川里,只
有极少一部分能为人类所利用16J。随着世界人口的激
增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逐渐增强,全
世界需水的增长和水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大面积的森林能够显
著地缓解区域性水资源的短缺。茂密的森林是一个巨
大而清洁的水源积蓄库,每100m2的有林地段要比相
同面积的无林地段多蓄水2.o×104k。
据推算”1湖南省面秘为1.0187×10⋯ha的森林能
涵养1.077×lo⋯m3水源。中国森林的所蓄水总量为
3.47×10”kg,相当于全国现有水库总容量(4.6×
1014kg)的75%⋯。森林涌养水源的机制由林冠截留、
枯落物吸附水量、林地上壤贮水。部分组成,其中以
林地上壤贮水功能最人最持久。
各种森林植物 水t{,的污染物都有较强的清洁能
力,森林植被将快速的地表径流转化为流速缓慢的上
壤径流,减少j,固体污染物的输出,并能吸附污染物,
从而净化了水质。有研究显示,林地各项水质指标均
优于农地、荒地⋯J。据报道,从空旷的山坡f:流下的
水一}·,污染物的含量为169g·m2,而从山林中流下
来的水中,污染物的含晕却只有64g·m。,污水通过
30~40m宽的林带之后,每升水中所含的细菌数比没
有通过林带的水减少,50%HJ。
水卜流失问题在我国非常严重,如江鼹省水上流
失区50年代占全省总面积的4%,80年代初期已增拿
23%,总侵蚀量每年达1.6×10⋯奴:福建省,80年代
初期水上流失面私}就已超过10ooOkm2:在广东电自
小良水上保持工作站水j‘流失严重,过去平均每年冲
刷表上1cm,流失泥沙达100 0m3·km“·午~,上
壤有机质从4.O%下降到o.6%以F”“。
营林是治理水上流失最有效的措施,森林可通过
截留降雨、减缓地表径流等保持水上。研究发现,瑞
士的林地砂j1流失量为50kg.ha-I,无林地为2.22×
105虹·ha一,是前者的44.4倍;美困密西西比州黄上
地区,林地砂上流失量为20妇如a1,而裸地为6.4×104
kg·}la~,比林地高出3200倍,广东沿海地『K混交林上
壤的年侵蚀量只有21.4k,而裸地为7.42×l04埏,是前
者的7866倍”⋯。
5森林对盐渍土的改良作用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易溶
性盐分南于地面蒸发作用向地表积累,导致表上盐渍
化。土壤盐渍化是我国土地利用上⋯个重要问题,它
造成森林和草原退化,我国l,3的草原存在严重退化
问题,现在每年退化的草原约1.30×106ha,其中l/3
便是由土壤盐渍化引起【l⋯。我国盐渍上总面移{约为
1.0×10‰a””,仅新疆自治区就有5.15×10bha宜农地
因盐碱问题而无法利用I】”。
盐渍上得到改良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地F水位的下
降|l⋯。森林能显著地降低林内风速和气温,减少林内
水分蒸发量,同时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深层上壤直接散
发到空气中,降低了地下水位,使盐分不在地表积累。
胡海波等发现㈣,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
紫穗槐(Amorpha仔utico明)、水杉(Me诅se日uoia
gl蹦os仃0bodies)和刚竹(PhyllostachybⅢbusodies)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森林植物的一些特殊环境功能
作者: 曹裕松, 李志安, 邹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市,乐意居,510650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 SCIENCE
年,卷(期): 2003,22(3)

参考文献(29条)
1.Bernatzky A Free ecology and preservation 1978
2.Comeo J J;Munoz FG;Ma CY Studies on the decontamination of air by plant[外文期刊] 1999
3.Trapp S;Miglioranza K S B;Mosbek H Sorption of lipophilic organic compounds to wood and
implication for their environmental fate[外文期刊] 2001
4.W J 曼宁;W.A.费德尔 大气污染物的植物监测 1987
5.王焕校 污染生态学 2000
6.卿东红 环境危机与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2000(04)
7.黄振管;营广才;姚高宽 植物环境与人类 1999
8.黄银晓 大气氟化物被植物吸收后的分配 1975
9.缪崑;王雁;彭镇华 植物对氟化物的吸收积累及抗性作用[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03)
10.李雷鹏 绿色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效应初探[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03)
11.Baker AJ M;Brooks R R;Pease A J Studies on copper and cobalt tolerance in three closely related
taxa with in the genus Silence L. (Caryophyllaceae) from Zaire[外文期刊] 1983
12.韦朝阳;陈同斌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1(07)
13.褚贵新;任岗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14.唐世荣;黄昌勇;朱祖详 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1996(12)
15.唐世荣;Wilke B M 植物修复技术与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1999(2)
16.沈振国;刘友良 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研究进展 1998(02)
17.桑伟莲;孔繁翔 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1999(03)
18.杨玉珍;卜俊丽;王玉森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000(01)
19.胡海波;梁珍海 淤泥质海岸防护林的降盐改土功能[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05)
20.黄昌勇;李保国;潘根兴 土壤学 2000
21.李怒云;龙怀玉 植树造林与21世纪我国盐渍土开发利用的关系[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03)
22.姚清尹;郑良文;黄少辉 小良花岗岩台地风化壳破坏特征及其整治利用研究 1984
23.何绍颐;余作岳 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的植被重建 1984
24.雷孝章;陈秀明;赵文谦 森林对非点源污染的调控研究 2000(27)
25.赵秀红;张柏林 森林的作用 2000(04)
26.王永安;黄金玲;李晓明 湖南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1999
27.中国 广东省水土保持研究 1989
28.杨士宏 城市绿化树木的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1994(04)
29.孔国辉;汪嘉熙;陈庆诚 大气污染与植物 198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李勤奋.李志安.任海.杜卫兵.田胜尼.彭少麟 湿地系统中植物和土壤在治理重金属污染中的作用[期刊论文]-热
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3)
2. 丁永祯.李志安.邹碧.曹裕松.谭万能.顾伟.DING Yongzhen.LI Zhian.ZOU Bi.CAO Yusong.TAN Wanneng.GU Wei
红壤中镉在有机酸作用下的解吸行为[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
3. 陈庆强.孙彦敏.沈承德.彭少麟.易惟熙.姜漫涛.李志安 华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更新特征定量研究[期刊论
文]-地理科学2002,22(2)
4. 邹碧.李志安.丁永祯.谭万能.ZOU Bi.LI Zhi-An.DING Yong-Zhen.TAN Wan-Neng 南亚热带4种人工林凋落物动
态特征[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6,26(3)
5. 申卫军.彭少麟.周国逸.林永标.李志安 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与湿地松(Pinus elliotii)人工林枯落物层
的水文生态功能[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1,21(5)
6. 李志安.林永标.沈承德.孙彦敏.陈庆祥 华南不同人工林土壤铵吸附特征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期刊论文]-土壤
学报2001,38(3)
7. 李宗圈.李志安 无公害石榴生产技术规程[期刊论文]-河南农业2007(7)
8. 李勤奋.杜卫兵.李志安.王峥峰.彭少麟.LI Qinfen.DU Weibing.LI Zhian.WANG Zhengfeng.PENG Shaolin 金
属矿区芒草种群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2006,25(3)
9. 李志安.彭少麟 我国热带亚热带几种人工林体内营养结构特征[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2001,20(4)
10. 李德军.莫江明.方运霆.李志安.LI De-jun.MO Jiang-ming.FANG Yun-ting.LI Zhi-An 模拟氮沉降对南亚热带
两种乔木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期刊论文]-植物生态学报2005,29(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030302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