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5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开展了赤潮原因种的大面观测并对期间爆发的特大赤潮进行跟踪调查,在56个站位采集了171份样品。表层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变化范围为2.5×103~6.0×107cells·L-1,最大值出现在122.94°E,30°N的rb12A站;中层东海原甲藻变化范围为1.0×103~5.32×106cells·L-1,最大值出现在rf40站。从水平分布看,东海原甲藻呈不均匀分布,从垂直分布看,赤潮爆发前原甲藻细胞在水体中层密集,大量增殖后上升到表层,爆发赤潮。
171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56 stations in typical regions where Harmful Alage blooms frequently occurred in East China Sea during April to May,2004.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cell density ranged from 2.5×103 to 6.0×107cells·L-1 at surface water layer, with an average of 4.87×106cells·L-1.At station rb12A located at 122.94°E and 30°N,The highest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cell density was observed.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cell density ranged from 1.0×103 to 5.32×106cells·L-1 at middle water layer, with average of 6.17×105cells·L-1.At stationrf 40 located at 122.53°E and 29.3335°N,the highest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cell density was found.Horizontally,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showed scattered distribution, while vertically,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assembled on middle water layer before the outbreak of HABs, and upwells to surface layer after the high increased of cell density, caused the outbreak of HABs.
全 文 :生态科学2006年6月第25卷 第3期
2004年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的现场调查和分析
陈翰林1, 吕颂辉1掌,张传松2,朱德弟3(1.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2.中国海洋大学化
学化工学院,青岛266003;3.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摘要】 2004年4~5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开展了赤潮原因种的大面观测并对期间爆发的特大赤潮进行跟踪调查,在
56个站位采集了171份样品。表层东海原甲藻(PrDmce,lnW,,ldo,l譬触iPnJP)变化范围为2.5×103~6.0×107cells.L一,最
大值出现在122.940E,30。N的rbl2A站;中层东海原甲藻变化范围为1.0×103~5.32×106cells.L~,最大值出现在rf40站。
从水平分布看,东海原甲藻呈不均匀分布,从垂直分布看,赤潮爆发前原甲藻细胞在水体中层密集,大量增殖后上升
到表层,爆发赤潮。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赤潮;东海;分布
中图分类号:Q17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056)03.226.05
ASurveyontlleredtideof尸钞,口cPn臼wJ牡do琏2恸妇,掰PillEastChinaSe ,2I》04.
cHENHaIl—linl,Lusong-hui”’,zHANGchu柚-son旷,zHuDe·di5(1InstituteofHydrobiology,Jinan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2CollegeofChemicalEnginee咖g,Oce锄UnivefsityofChina,Qingdao266003,China;3SecondI stituteof
OceaIlography,Sta饴oce锄icAmni柑s缸ation,H锄gzhou3l0012,China)
Abstract171 watersa瑚lpleswerecollected矗om56stationsintypicalregionswhereHamfulAlagebloomsfbquently
0ccu玎edinEastChinaSead面ngA鲫ltoMay,2004..PrDrDc已nfr“小dD馏砌f明j已celldensityrang dhDm2.5×lojt0
6.0×107cells.L。atsumIcewaterlayer,witllaIIaverageof4.87×loocells·L.1.Attationrbl2Alocatedat122.940E柚d300N,1he
highest尸,.DrDc已,lfr“小如馏,以拓,I鼬!cendensi移wasobserved.p,口rDcPnfr“mdD,lg,懈把n朋ceUd nsityrangedf}om1.0×103to
5.32×106cells.L-1atlrIiddlewaterlayer,withaverage0f6。17×10’cells.L1.Atstationrf40locatedat122.53。E柚d
29.3335。N,mehighestPrDmcPnf埘mdDng砌l已,l卵cendensi哆waSfbund.Horizontally,PrDrDc绷fⅢm如H譬|Il口五啪占Pshowed
scattereddistribution,wKlevertically,PrDrDcen触垅dbn膏_ll口fe埘Passenlb edonrniddlewatI玎layerb fbretheoutbreakof
HABs。andupwellstosurfacelayeraftermehighincreasedofc lleIlsity,caused出eouttIrea:kofHABs.
Keyword:PM切c学,l舰,,l拥P砌f已瑚已;HABs;EastChinaSea:Distribution
东海长江口、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渔
业和养殖区域,也是我国的三大赤潮高发区之一I】J,
为了系统研究该海域赤潮爆发的生态学和海洋学机
制,更好地进行赤潮预测和防治,我们从2002年开始
对长江口、舟山附近海域水文气象、化学、生物等多
项特征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对2004年4
月底到5月中的东海赤潮高发区开展的的赤潮原因种
的大面观测,以及期间爆发的特大赤潮的跟踪调查研
究,报道了东海长江口、舟山附近海域东海原甲藻
(PrD加cP,zf棚m如n譬蛔fe,lsP)的细胞丰度及其平面分
布和垂直分布规律,为该海区赤潮原因种的分布,以
及该海域赤潮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
论假设依据。
1材料与方法
2004年4月27日~5月13日,通过MC2004—2航
次浙海环监号船,在东海海区的121。~123.50E,27。~
31。N海域按ra至re顺序设置五个常规调查的东西向断
面,调查时间由4月28日至5月6日;以及一个进行
赤潮跟踪调查的南北向断面(rf),调查时间为5月7曰
至5月13日。共设56个站点,每个站位分别采表层、
中层(叶绿素跃层)、底层水样各1L(在某些站位,有
两个叶绿素跃层),调查海域的位置及采样点的设置见
图1。水样用孔径20um的筛绢过滤至30~50mL,加
5%甲醛固定,得17l份样品。用1rIlL的浮游植物计数
框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定性和定量计数。
2结果与分析
2.1原甲藻赤潮发生过程的调查结果
2.1.1 调查发现大面站表层东海原甲藻变化范围为
2.5×103~6.0×107cens·L一,最大值出现在rbl2A站;
中层东海原甲藻变化范围为1.o×l护~5.32×106ceⅡs·L-1,
最大值出现在删站;赤潮由5月3日开始,到5月
30号结束,面积接近100 0km2,是历年来持续时间
收璃日期:2006—02—25,2006.04.28接受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lcB409700)资助
作者简介:陈翰林(1980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藻类污染生
态学·
‘通讯作者E-mail:lus彻ghuil963@163.com
万方数据
3期 陈翰林,等:2004年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的现场调查和分析
最长,面积最大的一次。赤潮发生海域的颜色为酱紫
色、褐红色,呈条状、带状和大片状分布,与周围的正
常海域有明显的界限区分。
2.1.2东诬向常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表层原甲藻分布
121 122 123
图1调查海区及站位图
Fig.1Surveyareaandstations
有两个高值区,分别是122。70~123.3既29.50~30.30N;
1220~122.40E,28.30~29.50N,中层的原甲藻分布高值
区域则为122.70~123.20E,29.20~30.30N,表层与中层
的分布基本相符。从5月3曰开始,部分调查站点已爆
发赤潮(东海原甲藻体长15~22um,参考日本安达六郎
评价赤潮的标准,见表112J),如rb“、rbl2、rbl2A、rbl4、
Ibl4A、rcl9、re29、re30、re3l,表层原甲藻密度极高,
都超过106cells·L-1,海水明显变为酱紫色。其余站点海
水表面并未明显变色,但细胞密度都达到了一定水平,
表层原甲藻密度在104ceu·L-1左右,而中层原甲藻密度
基本上都达到了1旷ceⅡs·L_1或以上,根据赤潮爆发标
准可判断为赤潮即将发生,而且中层原甲藻密度一般均
表层(Surfacel v r)
比表层密度高一到两个数量级。
2.1.3赤潮跟踪调查赤潮跟踪站位基本上平行于海
岸线,距离海岸有~定距离(几十海里),大部分站点
位于1220~123雹之间,图3为赤潮跟踪调查东海原
甲藻平面分布图,可以看出,表层和中层高值区的分
布基本一致,均在122.50E、29.3。N附近,其它站位
的细胞丰度以此为中心逐渐下降。即122.30~
123.30E,28.970~30.50N这片海域爆发的原甲藻赤潮
较严重。图4为赤潮跟踪调查各站点东海原甲藻的垂
直分布图,发现fr36往北到rf38都是表层丰度低于中
层;以4往北至梢则是表层丰度高于中层,且表层
均高于106cells·L~。
表1达到赤潮的浮游生物密度【21
墅垒!竺!竺竺!!坚竺壁!i盟竺£墅坠曼!竺璺墅!堕!E墼坦!
赤潮生物长度 300
H譬: .c删<1010~2930~99100~299‘石晶spe嘶’】e11鼬(岬) 一⋯
达到赤潮的密
度HAB81c8u?eQ>107>】06>3X105>104>3x103
speclesQ nstty
(cel】s.I,一1)
2.1.4赤潮爆发前夕与赤潮爆发期间原甲藻分布对比
为更好地了解赤潮爆发前夕与赤潮爆发期间原甲藻在相
同海域的不同空间是如何分布的。我们在2004年4月28
日调查ra断面的基础上,于2004年5月13曰重新调查
了ra断面的0l~06站点,称为rf01~06站点。
从图5可以看出,在赤潮爆发前夕,除了近岸区
的raOl~03站,外海区的ra04~07站都是中层的原
甲藻密度比表层高,且基本上都达到了104cells·L.1的
水平,而在赤潮爆发期间rf4~仃6表面的原甲藻密度
中层(Mid珊eIayer)
图2常规调查东海原甲藻平面分布图(×104cells.L。1)
Fig.2Hori棚妇lmst劢u戗蛐of只dD增k妇s露∞ude璐姆byDeg.1larsn嗍r(×1040枷s.L.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生态科学 25卷
征的台湾暖流深层水在北上过程中受到舟山群岛附近
地形的阻挡而涌升,携带着底层丰富的营养盐到真光
层。而且有研究H到表明,春季时舟山海域的磷酸盐
可能主要来源于台湾暖流,台湾暖流带来了比长江冲
淡水高8~17倍的磷酸盐,使春季该海域的营养盐组
成结构特别是N/P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次调查期
间,发生赤潮的海区DIN/P043--p的最大值约为14:1,
平均值低于10:I,比起整个调查海域的DIN/P043-_p
的值要低得多。而Hodgkissll4]研究了香港吐露港的浮
游植物种群变化,指出当N:P低于10:1时,就会导致
甲藻大量增殖,爆发赤潮。本次调查的结果也符合这
个结论,说明春季时由台湾暖流带来的大量磷酸盐导
致舟山附近海域营养盐组成结构的变化,是东海原甲
藻赤潮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江冲淡水与台湾暖流交汇形成的羽状锋也是一
个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陈沈良的研究¨副指出长江冲淡
水与台湾暖流的高盐水常在123。E附近交汇成羽状锋
面,锋面两侧不同水体在锋带上相互交嵌、混合,而且
夏季时羽状锋强度较大,盐度倾斜度向外倾斜,多倾斜
锋,并在盐度梯度的最大处与海面的交锋处出现辐聚
带。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东海原甲藻赤潮分布的高值
区基本都在123咂附近,这与锋面间的关系值得关注。
由于夏季时羽状锋的屏障效应较强,使得冲淡水携带的
大量泥沙难于逾越锋面,舟山附近海域的浑浊度大量下
降,而营养盐浓度仍然较高,这样水体中的赤潮藻遇到
适宜的的温度、光照条件就有可能大量增殖,甚至会密
集在辐聚带形成赤潮。因此,我们认为锋面也是影响东
海原甲藻赤潮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次调查,我们观测到了赤潮爆发前原甲藻细胞在
水体中层密集的现象,根据前述的几个影响东海原甲藻
赤潮爆发的因素,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模型:原甲藻出现
在舟山附近海域的水体中层,低温高盐的台湾暖流底层
水受舟山附近地形阻挡形成上升流,为水体带来大量的
营养盐特别是磷酸盐,使水体的N/P比值降低,而这里
的羽状锋则起了屏障作用,使舟山海域的浑浊度大幅下
降。在适宜的光照强度、充足的营养盐、恰当的营养盐
比例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东海原甲藻在舟山附近海域的
水体中层大量增殖,最后上升到海水表层,再辐聚爆发
赤潮。这个模型是目前较为合理的一种解释,是否正确
还有待以后的迸一步研究验证。
3.3原甲藻赤潮的藻种来源
赤潮生物的来源,可分为由原地水体中增殖或由
其它海区输运而来,以及由原地底泥中的孢囊萌发或
由其他海区输运而来的孢囊萌发这四种情况。目前已
证实能形成孢囊的海洋甲藻有80多种,其中不包括东
海原甲藻【161。以往对该海域的调查也并未发现该种藻
能形成孢囊⋯J,所以我们只考虑藻种是来源于本地水
体或是由其它海区输运而来。如前所述,舟山附近海
域的海水来自于3~4月前的台湾海峡北口,台湾暖流
对该海域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在本次东海原甲藻特
大赤潮发生之前的四月中后旬,在福建北部临近浙江
海域也发生了东海原甲藻赤潮,综合考虑后,我们认
为赤潮原因种东海原甲藻可能有一个位于福建北部海
域的栖息地,在台湾暖流的海水携带下进入舟山海域,
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增殖,爆发赤潮,是否正确还需以
后进行相关调查验证。
参考文献
【1】周名江, 颜天,邹景忠.2003.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发
生区基本特征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14(7):1031.1038
【2】安达六郎.1973.赤潮生物巴赤潮实态【J】。水产土木,
9(1):31—36
【3】蔡燕红,蒋晓山,黄秀清,2002.舟山海域一一次具齿原甲
藻赤潮初探[J】.海洋环境科学,21(1):42—45
【4】王金辉,黄秀清.2003.具齿原甲藻的生态特征及赤潮成
因浅析【J】.应用生态学报.14(7):1065.1069
[SlQiYZ,ZhangZ.HongY.eta1.1993.Occurrenceof ed
tidesonthecoastsof China[A1.In:T_Smaydand
Y.Shimizu(eds.),ToxicPhytoplanktonBloomsintheSea[C].
Amsterdam.TheNetherlands:Elsevier.43—46
f61BodeanuN,andRHtaG1998.Developmentofthe
planktonicalgaeintheRomanianBlackSeasectorin
1981—1996[A1.In:RegueraB,BlancoJ,FemandezML,and
WyattT(eds)。HarmfulAlgae[C1.Paris,France:Xuntade
GaliciaandIntergovernmentalOcea ographicComm ssion
of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ticandCultural
Organization.188—19l
『71 AndersonDM.,GlibertPM,andBurkholderJ M.200晓.
HarmfulAlgalB oomsandEutrophication:NutrientSources,
Composition,andC sequences[J].Estuaries,25(4b):704-726
[alHomerRA。GarrisonDL.andPlumleyFG1997.Harmful
algalb oomsandredtideproblemsontheU.S.westcoast[J].
LimnologyandOceanography.42(5):1076—1088
191韩秀荣,王修林,孙霞,等.2003.东海近海海域营养盐分
布特征及其与赤潮发生关系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
报.14(7):1097.1101
【10】苏纪兰.2001.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J】.海洋学
报,23(4):1-16
[11】朱德弟,潘玉球,许卫忆,等.2003.长江口外赤潮频发海
区水文分布特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14(7):1131.1134
【12】罗义勇,俞光耀.1998.风和台湾暖流引起东海沿岸上升
流数值计算(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鹪(4):536.542
【131ChungSK.Wei,JanSeandLiuKonKee.2001.Nutrient
fluxsthroughtheTaiwanStraitinspringandsumlner1999[J1
JournalofOceanography,57(1):47.53
[141HodgkissIJ.2001.TheN:Pratiorevisited[A1。In:HoKC
andW抽gDZ(eds.),PreventionandManagementof
HarmfulA19alB oomsintheSouthC inaSeafCl.Hong
Kong,China:Schoolof ienceandTechnology,TheOpen
UniversityofHongKong
【15】陈沈良,谷国传,胡方西.2001.长江n#b羽状锋的屏障效应
及其对水下三角渊塑造的影响【J】.海洋科学,25(5):55.56
f161SonnemanJA。HillDRA.1997.Ataxonomicsurveyofcyst
producingdinoflagellatesfromrecentsedimentsofVictorian
coastalw ters,AustraliafJl.BotanicaMarina。40:149.177
[171王朝晖,齐雨藻.2003.甲藻孢囊在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
物中的分考慝U】.应用生态学报,14(7):1039-1043
万方数据
2004年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的现场调查和分析
作者: 陈翰林, 吕颂辉, 张传松, 朱德弟, CHEN Han-lin, LU Song-hui, ZHANG Chuan-
song, ZHU De-di
作者单位: 陈翰林,吕颂辉,CHEN Han-lin,LU Song-hui(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 张
传松,ZHANG Chuan-song(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266003), 朱德弟,ZHU De-
di(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 SCIENCE
年,卷(期): 2006,25(3)
被引用次数: 15次
参考文献(17条)
1.韩秀荣;王修林;孙霞 东海近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发生关系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2.Chung Shi-Wei;Jan Sen;Liu Kon Kee Nutrient fluxs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 in spring and summer
1999[外文期刊] 2001(01)
3.罗义勇;俞光耀 风和台湾暖流引起东海沿岸上升流数值计算 1998(04)
4.朱德弟;潘玉球;许卫忆 长江口外赤潮频发海区水文分布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5.苏纪兰 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期刊论文]-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04)
6.周名江;颜天;邹景忠 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区基本特征初探[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7.Horner R A;Garrison D L;Plulmley F G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red tide problems on the U.S.west
coast[外文期刊] 1997(05)
8.Anderson D M;Glibert P M;Burkholder J M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Eutrophication:Nutrient
Sources,Composition,and Consequences[外文期刊] 2002(4b)
9.Bodeanu N;Ruta G Development of the planktonicalgae in the Romanian Black Sea sector in 1981-1996
1998
10.Qi Y Z;Zhang Z;Hong Y Occurrence of red tides on the coasts of China 1993
11.王金辉;黄秀清 具齿原甲藻的生态特征及赤潮成因浅析[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12.蔡燕红;蒋晓山;黄秀清 舟山海域一次具齿原甲藻赤潮初探[期刊论文]-海洋环境科学 2002(01)
13.安达六郎 赤潮生物と赤潮实态 1973(01)
14.王朝晖;齐雨藻 甲藻孢囊在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15.Sonneman J A;Hill DRA A taxonomic survey of cyst producing dinoflagellates from recent sediments
of Victorian coastal waters,Australia[外文期刊] 1997
16.陈沈良;谷国传;胡方西 长江口外羽状锋的屏障效应及其对水下三角洲塑造的影响[期刊论文]-海洋科学
2001(05)
17.Hodgkiss I J The N:P ratio revisited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顾海峰.孙军.邹迎麟.方琦.蓝东兆.GU Hai-Feng.SUN Jun.ZOU Ying-Lin.FANG Qi.LAN Dong-Zhao 厦门港纤小
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6,26(4)
2. 邓宁宁 无机溶解态营养盐组成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学位论文]2004
3. 胡晗华.石岩峻.丛威.蔡昭铃.欧阳藩 微小原甲藻的生长及其对锌限制的响应[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7)
4. 高丽洁.陈萍.高俊海 赤潮异弯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0(30)
5. 于萍 温度、光照及种间相互作用对东海典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学位论文]2005
6. 侯继灵.张传松.石晓勇.陆茸.王修林.HOU Ji-Ling.ZHANG Chuan-Song.SHI Xiao-Yong.LU Rong.WANG Xiu-Lin
磷酸盐对两种东海典型赤潮藻影响的围隔实验[期刊论文]-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z1)
7. 吕颂辉.欧美珊.LV Song-hui.OU Mei-shan 不同N源及N/P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海洋环境科学
2006,25(2)
8. 梁斌.陈斌.洛昊.郭皓.LIANG Bin.CHEN Bin.LUO hao.GUO Hao 基于ITS序列分析的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分子鉴别[期刊论文]-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30(5)
9. 亓海刚.米铁柱.辛泽毓.李荣秀.于志刚.QI Hai-gang.MI Tie-zhu.XIN Ze-yu.LI Rong-xiu.Yu Zhi-gang 赤潮
异弯藻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期刊论文]-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28(5)
10. 纪焕红.叶属峰.刘星.洪君超.JI Huan-hong.YE Shu-feng.LIU Xing.HONG Jun-chao 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生
态特征及甲藻赤潮频发原因[期刊论文]-海洋科学进展2008,26(2)
引证文献(15条)
1.孙丽雅.陈芸芝.汪小钦 时间序列MODIS数据赤潮信息提取研究[期刊论文]-遥感信息 2012(3)
2.苗洪利.孙丽娜.田庆震.周晓光.王晶 LED单色光谱及复合光谱对赤潮优势种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作用[期刊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0)
3.丁光茂.洪华生.王大志 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对硝酸盐和氨盐的生理响应[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10(1)
4.杨霞.刘德富.杨正健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藻类种源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环境学报 2009(6)
5.李扬.吕颂辉.江天久.李欢.萧云朴.尤胜炮 南麂列岛海域原甲藻种群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期刊论文]-水
生生物学报 2009(2)
6.赤潮藻类温度生态幅的定量表达模型研究[期刊论文]-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5)
7.许勇.张鹰.刘吉堂.张东 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的海州湾赤潮判别[期刊论文]-海洋湖沼通报 2009(3)
8.王俊.陈瑞盛.左涛 三峡工程截流后长江口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期刊论文]-水生态学杂志
2009(2)
9.胡序朋.苏荣国.张传松.王修林 基于光谱相似性指数的赤潮藻荧光识别技术[期刊论文]-中国激光 2008(1)
10.张振克.王万芳 美国小型自动水下环境探测器及其对我国近海环境监测技术的启示[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
2008(1)
11.孙百晔.王修林.李雁宾.王长友.王爱军.梁生康.张传松 光照在东海近海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中的作用[期刊论
文]-环境科学 2008(2)
12.孙百晔.梁生康.王长友.王晓波.王修林.李雁宾 光照与东海近海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发生
季节的关系[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8(7)
13.XIE Wenling.LI Yang.GAO Yahui First record of Thalassiosira curviseriata Takano (Bacillariophyta)
and its bloom in the East China Sea[期刊论文]-海洋学报(英文版) 2008(6)
14.杨美华.陈士林.吴剑威.吴军.龙丽娟.周伟华 海洋原甲藻属甲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
2007(11)
15.张秀芳.刘永健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生物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7(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060300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