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广东传统农业的生态学智慧述论



全 文 :第 34卷 第 2期 生 态 科 学 34(2): 173−178
2015 年 3 月 Ecological Science Mar. 2015

收稿日期: 2014-07-22; 修订日期: 2014-09-17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4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4XLS07);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课题(2011CB100406); 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课题(2012BAD14B16-4);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2010B090400453); 广东省级农业资源区划研究课题(GD201214)
作者简介: 赵飞(1980—), 男, 山东章丘人, 讲师, 在读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农业遗产与乡村旅游, E-mail: zhaofei@scau.edu.cn
*通信作者: 章家恩,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ail: jeanzh@scau.edu.cn

赵飞, 章家恩. 广东传统农业的生态学智慧述论[J]. 生态科学, 2015, 34(2): 173−178.
ZHAO Fei, ZHANG Jia’en. A commentary on ecological wisdom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J]. Ecological
Science, 2015, 34(2): 173−178.

广东传统农业的生态学智慧述论
赵飞 1,2, 章家恩 1,*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广州 510642
2.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基地, 广州 510642

【摘要】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 农业历史悠久, 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 广
东先民探索和积累了大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农业技术, 其中很多都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理念。在系统整理历史文献
的基础上, 从以下方面对广东传统农业中蕴含的生态学智慧进行了汇总、整理与分析, 结果表明: (1)桑基鱼塘、稻田
养鱼、稻田养鸭、葑田-养鱼等是广东地区典型的传统农业模式以及循环农业的典范, 其中蕴含着利用生物之间互惠共
生的生态学智慧。(2)“双季稻+冬种或冬闲”、水稻-甘蔗-芭蕉轮作、烟草-晚稻轮作、果园间套作、茶-蝇树共作等是
轮作、间套种的传统农业典范, 其中蕴含着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生态位的智慧。(3)广东先民一直重视利用有机质做肥
料, 人畜粪便、土杂肥、草木灰、绿肥、河泥、塘泥等有机肥料已广泛应用, 成为用地养地的代表性技术, 其中蕴含
着农业废弃物资源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学智慧。(4)酷热、冬寒、巨风、病虫害等是广东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自然灾害
形式, 广东先民多采用覆盖稻草、种植防风树、疏果等方法予以应对。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烟茎杀虫等是广东
历史上富有特色的治虫方法。这些方法中蕴含着应对灾害的生态防控思想。

关键词:传统农业; 农业遗产; 生态智慧; 广东省
doi:10.3969/j.issn. 1008-8873.2015.02.026 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15)02-173-06
A commentary on ecological wisdom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AO Fei1,2, ZHANG Jia’en1,*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colog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Research Base of Guangzhou Agricultural Heritage and Beautiful Villag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Guangdong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 is on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rea with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Historically, Guangdong ancestors practiced and accumulated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many of which contain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concept.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s, the authors made a summary and analysis on ecological wisdom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Guangdo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mulberry-dike-fish-pond system, rice-fish system, rice-duck
system and floating water plant-fish farming system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ls in Guangdong, which reflected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biological symbiosis. 2) The crop rotation and intercropping
is also one of important and typical model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Guangdong, such as “rotation of double rice and other
dryland crops”, rice-cane-banana rotation, tobacco-late rice rotation, intercropping in orchard, tea-ying tree intercropping,
174 生 态 科 学 34 卷

etc. It included the wisdom of utiliza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niches. 3)Guangdong ancestors had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on organic manure utilization. Some organic fertilizers including human and animal wastes, farmyard manure,
plant ash, green manure, river and pond silt, etc, were used widely, and now is becoming a typical techniq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utilizing land while maintaining it, in which there contains the wisdom of cycling utilization for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kinds of resources. 4) Torridity, winter coldness, hurricane, pests outbreak are the main natural disasters for
agriculture in Guangdong. In the past, Guangdong ancestors usually conducted straw covering for keeping soil temperature,
water and fertility, planting windproof trees and thinning fruits for avoiding wind harm, using Oecophylla smaragdina for
killing orange pests and tobacco stem for killing pest, and these methods also reflect the wisdom of biological control on the
disasters.
Key word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heritage; ecological wisdom; Guangdong Province
1 前言
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 农业历史悠久,
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在历史的
长河中, 广东先民引进和积累了大批具有岭南特色
的传统农业技术, 其中很多都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
理念, 具有宝贵的文化智慧和传承价值。对广东传
统农业的生态学智慧, 已有一些学者做过探讨。自
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 钟功甫等开始对桑基鱼塘生态
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吴建新的《明清以来广东的生
态农业类型》[1]与《明清广东的农业与环境——以
珠江三角洲为中心》[2]、颜泽贤等的《岭南农业科
学技术史》[3]、谢天祯的《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
生态平衡与农业经济》[4]等从农业历史学的角度, 对
基塘农业、稻田养鱼、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植物
农药防治害虫等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但总
体来看, 对广东传统农业技术的整理尚不够完全和
系统, 农业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也较为少见。为此,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整理相关历史文献
记载, 试图从种养模式、轮作与间套作、施肥技术、
防害与治虫等方面对广东省传统农业中蕴含的生态
学智慧进行整理、汇总与分析。
2 种养模式
2.1 桑基鱼塘模式
基塘农业, 尤其是产生于明代中叶的桑基鱼塘,
是珠三角地区传统的特色农业, 是生态农业、循环
农业的典范。清光绪《高明县志》对桑基鱼塘系统
中的物质循环有以下记载: “基种桑, 塘蓄鱼, 桑叶
饲蚕, 蚕屎饲鱼, 两利俱全, 十倍禾稼。”[5]蚕桑和养
鱼互相依托, 互相促进, 形成水陆互动、良性循环的
生态型农业。有关桑基和鱼塘的面积比例, 一般为
三比七或四比六。“顺德各属, 所养塘鱼之基塘, 多
采用四水六基制, 即四成为塘, 六成为基, 其基面
倶栽种桑树。”[6]桑基鱼塘与养猪业结合则形成了更
大的循环农业系统, 实现了桑、蚕、鱼和猪的共养。
在清代的顺德地区, “鱼、猪、蚕、桑四者齐养。
养浮萍, 以供喂猪, 得猪屎以培桑, 得桑叶以养蚕,
得蚕渣以培桑, 又可养鱼及利浮萍。”[7]桑基鱼塘是
以顺德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水陆资源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
耕作方式, 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人工生态系统, 在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8]。
2.2 稻田养鱼模式
在广东历史时期, 稻鱼轮作是稻田养鱼的主要
形式。唐代刘恂《岭表录异》有载: “新泷等州(今
新兴、罗定一带)山田, 拣荒平处以锄锹开为町畦。
伺春雨, 丘中聚水, 即先买鲩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
后, 鱼儿长大, 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 又收鱼利。
及种稻且无稗草, 乃齐民之上术也”[9]。可见在唐代,
粤西地区的农民已开始通过养鱼来除草, 将荒地变
成稻田。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有载: “广
州诸大县村落中, 往往弃肥田以为基, 以树果木。基
下为池以畜鱼, 岁暮涸之, 至春以播稻秧。大者至数
十亩, 其筑海为池者, 辄以顷计。”[10]可见在明末清
初, 果基鱼塘与稻鱼轮作的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
效益, 在珠三角地区被大面积使用。通过稻鱼轮作,
既能增加土壤肥力, 提高水稻产量, 又能够为鱼提
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提升鱼的品质。1909 年, 美国
农业部土壤局局长、美国土壤学家金(King)在考察珠
三角地区稻鱼轮作时已注意到了这一点,“浅的池塘
是可以在干旱期排干水的, 它们只有在雨季才被用
来养鱼, 排水后的池塘可以用来种植作物。饲养在
比较肥沃池塘里的鱼能够在市场上卖出更高的价
格。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可以增加池水的肥力,
2 期 赵飞, 等. 广东传统农业的生态学智慧述论 175

食物越充足, 鱼就长得越快, 并且肉质越好。”[11]民
国时期, 稻鱼共作在广东地区已较为多见, 并有学
者开始予以关注。曾任广东省农林局水产主任兼中
山大学农学院水产养殖学讲师的淡水鱼类专家李象
元对稻鱼共作模式有深入研究, 认为: “稻田养鱼,
我国行之已久, 广东之乐昌、茂名迄今尚极流行。
惜未能普遍, 倘能积极提倡推广, 于农村副业之增
益, 不无弥补。”其研究发现, 稻田养鱼具有重要的
生态和经济价值。“稻田所养之鱼类, 既能捕食害虫,
而其所排之鱼粪, 又可为稻作之良好肥料。并藉其
游泳之热能, 增高稻田之水温, 以促进肥料之分解,
则更宜于稻之吸收; 倘若投给饲料, 复可减少追肥,
于除害施肥, 两有补益。至稻作收获量增加, 不问可
知。且利用固有之稻田, 稍加整理, 即可放养鱼类,
非特减少购地筑池等巨大之费用, 即饲料亦较筑池
养育所投者为少。”[12]
2.3 稻田养鸭模式
稻田养鸭在广东 , 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较为多
见。广东历史上的主要做法是, 在特定时间段内, 放
鸭人收取种稻人的一定费用, 将鸭赶到稻田里除虫
除草。葡萄牙人克路士(Cruz)在明嘉靖年间到过广州,
在其著作《中国志》(1569-1570 年在葡萄牙出版)就
记载了此类现象。“鸭子在稻田里一直吃到晚上, 管
船的人从稻田主人处接受一笔钱, 作为放鸭子到田
里吃食的报酬, 因为鸭子清理稻田, 吃掉长在稻田
里的杂草。”[13]鸭子不仅吃杂草, 还能捕食稻田中的
蟛蜞、蝗虫、稻蝽、粘虫等多种害虫[14]。《广东新语》
载: “广州滨海之田, 多产蟛蜞, 岁食谷芽为农害,
惟鸭能食之。鸭在田间, 春夏食蟛蜞, 秋食遗稻, 易
以肥大, 故乡落间多畜鸭。”[10]
2.4 葑田-养鱼模式
葑田(又称为蕹田、浮田)是在浅水中利用竹木或
水草作为承载物并在其中种植水生作物的浮动农
田。这种模式在人多地少、水系众多的珠三角地区
存在历史悠久。晋《南方草木状》便记载了广东地
区葑田的存在。明末清初, 葑田在珠三角地区已有
大面积的出现, 以种植蕹菜为主, 冬天则去葑田种
水芹菜等作物。“广州西郊, 每池塘十区, 种鱼三之,
种菱、莲、茨菰三之, 其四为蕹田。蕹无田, 以篾为
之, 随水上下, 是曰浮田。冬时去以种芹。予诗: 上
有浮田下有鱼, 浮田片片似空虚。”[10]水上种植水生
蔬菜, 兼养鱼, 进一步提升了水塘的生产力, 其经
济收益高且能基本实现旱涝保收。葑田的存在也为
水上鸟类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 增加了生物多样
性。该模式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同时
也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
3 轮作与间套作
3.1 轮作
为了保持农业生产体系的自我维持, 肥料及微
量元素需要实现再循环。在自我维持系统中, 轮作
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和时间资源从而保证土
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增加的方法之一。在轮作中, 有
些作物能增加或维持可利用氮元素的水平, 例如豆
科植物以及被翻耕到土壤中的绿肥作物。明清时期
珠三角地区的水稻种植区, 大多采用“双季稻+冬种
或冬闲”种植模式。《广东新语》有载: “广州之稻,
每十月获终 , 即起土犁晒 , 根萎霜凝 , 则可以不
粪。”[10]冬季休耕期对农田的翻耕, 能加速土壤有机
质分解转化, 从而使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或增加
肥力。《四千年农夫》对清末广州地区的冬种模式也
有记述。“一般都种双季稻, 在冬季或早春时节, 田
里可能还会种植其他谷物、卷心菜、油菜、豌豆、
黄豆、韭菜和姜等农作物, 不停地轮作以使农田全
年食物总产量最大化。”[11]
广东种植芭蕉, “前期作物大都为水稻, 且每先
种蔗一二年而后种香蕉。”[15]民国早期, “水稻-甘
蔗-芭蕉”的轮作制度已十分普及。《广东新语》对
增城地区的蕉蔗轮作已有记载。“增城之西洲, 人多
种蕉, 种至三四年, 即尽伐以种白蔗。白蔗得种蕉地,
益繁盛甜美。而白蔗种至二年, 又复种蕉。其蕉与
蔗相代而生, 气味相人, 故胜于他处所产。”[10]该文
献中所载的正是增城特产——水南白蔗, 蕉蔗轮作
对白蔗品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鹤山县是广东
烟草的重要产地之一。道光《鹤山县志》记载, 在
一些地势高、较为干燥的地区, 不适合种植早稻, 通
过烟草和晚稻的轮作, 能够“易瘠土为沃土, 晚稻所
收倍过于腴田。”[16] 目前这种模式在粤北的南雄地
区仍有一定面积的应用。
3.2 间套作
传统农业强调多种经营, 合理的间套作可提供
大量的小生境, 这些小生境之中能种养各种不同的
176 生 态 科 学 34 卷

动植物, 充分利用空间生态位, 进而形成多样化、相
对稳定、产品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系统。明清时期的
广东地区, 采用水沟、高畦(即高畦深沟系统)进行蔬
菜与果树间套作的栽培制度十分多见。特别是在果
树栽培的早期, 合理的间套作能有效利用地力, 经
济效益明显。“种柚经三年久始有收成, 世人视之以
为太过久长。不知初种一、二、三年, 柚之侧边可
种芋、姜、豆、菜蔬、瓜茄等物。所收入之利益, 可
以相抵, 而无亏折。”[17]在知名“岭南佳果”——惠
阳淡水沙梨的种植中, 行间空地较多, 一般都会间
种旱作作物, 且随着季节的改变所间种的作物也不
同。“秋冬之季, 恒于树下耕种豆菜薯芋等物”。因
梨园土壤多为砂质土, 土层深厚, 较为干燥, 适合
豆类及甘薯类作物的种植。豆类于春分前后栽种,
至小暑或大暑之间即可收获。收获后, 接种甘薯最
为适宜。梨树“根在表面者甚少, 是以梨园耕锄栽
培间作物, 并无碍于梨树之生长”[18]。新会为南中
国产葵之重要区域, 柑橘事业及番木瓜栽培也很发
达。“于葵林中杂间以柑橘果园”十分多见[19]。梁启
超《说橙》记载的新会橙园间套作模式, 即是利用
间作创造出良好的复合生产系统。新会橙“新树畏
烈日, 自第二年至第五年, 必间岁植蔗及瓜豆芋栗
之属以捍蔽之。”“园堤内外, 树以杂果木。堤外二
排一蒲葵, 二水松。堤内三排, 荔蕉桃李, 相间树
之。堑可以畜鱼 , 濠可以艺禾 , 橙下余地可以植
疏。”[20]此农业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生物多样性丰富,
小生境众多, 空间生态位充分利用, 经济效益较高。
橙园内的间作植物不但获取了经济收益, 还能够为
惧晒的幼橙树遮荫, 调节了小气候。此外, 间作植物
也起到了抑制杂草生长, 增加土壤有机质, 以及起
到植保和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堤外二排栽种的蒲
葵等高大树木能够阻挡强风, 减少巨风对幼橙树的
伤害。橙园外围的深沟还可以养鱼, 浅沟处还可以
种植水稻。再加上堤外三排栽种的荔枝等果木, 使
橙园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使整个农业生态环境
更加稳定。
在茶园中栽植蝇树是古代广东地区的一项重要
生物防治技术。清代史梦兰《粤东竹枝词》就有“种
茶先得栽蝇树”的说法[21]。此方法的记载最早见于
明嘉靖《广东通志》,《广东新语》对西樵山的茶-
楹树模式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西樵多种茶。茶畦有
蝇树, 叶细如豆。叶落畦上, 则茶不生螆。旱则蝇树
降水以滋茶, 潦则蝇树升水以熯茶, 故茶恒无旱潦
之患。又夏秋时, 蝇皆集于蝇树不集茶, 故茶不生螆
而味芳好。盖蝇树者, 茶之所赖以为洁者也。已受
蝇污, 而以洁与茶, 为德于茶者也。然山下茶畦种之,
山上则否。以山上云雾多, 不生蝇也。”[10]茶树是喜
阴作物, 在此系统中, 蝇树作为茶树的护理植物,
不仅能够为茶树遮阴, 还能够湿润空气, 涵养水源,
防止水涝。蝇树“花白如茉莉, 香如糖花, 群蝇味之”,
蝇集结于蝇树, 从而又使茶得以免蝇之害[2]。总体来
看, 蝇树对茶树的良好生长、茶叶品质的提升起到
了重要作用。鹤山县是广东名茶的重要产地, 此模
式在该区也广泛使用[16]。
4 施肥技术
金(King)认为, 中国将人畜粪便作为肥料是“最
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 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
重大, 对西方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泛积集
土杂肥, 施用有机肥的做法, 在广东历史时期十分
普遍。明嘉靖《广东通志初稿》中就明确指出: “养
猪者可以猪泥, 养牛者可以牛泥, 羊、鹅、鸡、鸭等
粪皆可积。近山者可于三月初旬, 砍嫩柴撒之; 近河
者可取河泥, 更须人家沟水污秽涌聚处所之泥方
肥。冬时于田种一亩蚕豆, 于春分壅四亩, 杂耕之,
否则以豆下磨而蒸熟撒之, 及豆饼、麻饼、菜子饼
捣碎壅之, 田甚肥。若为皮者, 以皮硝, 为屠者, 以
牲毛, 其柴灰、草灰、以尿浇, 及羊蹄菜皆可肥饶,
路中遗下草鞋, 及户人弹过棉子, 以尿浸之一月,
至于蚕沙是以草灰, 亦可粪田。”[22]可见, 古代广东
先民十分重视利用有机质做肥料, 在明代已将蚕豆
作绿肥来种植。清乾隆年间潮阳人郑之侨在《农桑
易知录》中也有使用绿肥的详细记述。“种绿豆、小
豆、胡芝、油菜等物, 俟其开花结实, 随犁地掩杀之,
积为春雨谷田, 其美与粪同, 此苗粪之法也。”[23]
在珠三角、粤东和粤西河涌较多地区, 历史上在
香蕉、甘蔗、柑桔、桑树等作物的种植中, 广泛使
用河泥、塘泥作为肥料。“永久性池塘, 随着使用年
限的增加还会不断加深, 它们被定期排水, 抽出的
泥浆累计有一两英尺厚, 这些泥浆都被运走售给农
民。”[10]这一方法在广东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南宋
吴櫕所撰《种艺必用》就有载: “种芭蕉欲长茂, 以
污渠中泥沃之。”[24]广东“香蕉之施肥, 以拥泥为重,
每年拥泥七次, 每亩每次三船。”[15]新鲜的河塘泥不
2 期 赵飞, 等. 广东传统农业的生态学智慧述论 177

仅起到了肥料的功效, 还可覆盖杂草, 增厚耕作层,
从而避免作物连种产生的弊端。东莞是广东香蕉的
重要产地, 上泥也是保障香蕉高产和高品质不可缺
少的措施。东莞“凡种蕉之基, 以泥淖厚培之, 则蕉
肥而早熟。”[8]河塘泥的使用在柑桔和甘蔗的种植中
也十分普遍。“每年冬季或初春, 柑园常用沟泥或塘
泥培土。塘泥或用泥船采取寄于近塘隙地晒干之后
方挑送入园, 沟泥或由排水道就近移上畦床。此为
番禺及新会所最常见。”[19]民国初期, 番禺县种果种
蔗, “如有施肥, 则无不厚培河土者。但年年培土,
积之已久, 渐不适果及蔗之生育。就将田面泥土, 售
与砖窑烧砖瓦之用。”[25]
5 防害与治虫
5.1 防害
酷热、冬寒、巨风、病虫害是广东农业生产中
主要的自然灾害形式。覆盖稻草(杂草、蕉叶等)是在
多种作物生产中常常使用的避晒、避寒手段。元《王
祯农书》载, 荔枝“行不耐寒, 最难培植, 才经繁霜,
枝叶枯死。遇春二三月, 再发新叶。初种五六年, 冬
月覆盖之, 以护霜雪。”[24]《广东新语》中提及, 荔
枝树下覆盖草, “使烈日不及。”[10]通过覆盖稻草, 既
能避晒、避寒, 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以保持土壤
有一定湿度, 促进新根快生快长。同时, 碎草末等在
覆盖下潮湿腐烂, 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改善土
壤结构。除荔枝外, 香蕉、茶树等作物也多用此法
来避晒、避寒。“将至霜降, 即用稻草密裹(芭蕉), 不
致冻萎, 来年方能长茂。栽宜向阴避风处, 不喜粪,
性爱暖。故于两广山中独盛。”[24]《四千年农夫》中
也有广州农民“种上姜并覆盖稻草, 有效保护作物
过冬”的记述[13]。
沙梨“结实后, 最怕风”。惠阳淡水沙梨主产区
临近海岸, 多有台风袭击。受台风影响, 沙梨往往会
“悉数被风暴扫落”, 甚至一些梨树被风吹倒。果农
为降低风害, 常常会在沙梨园“环植柿树”以防风。
因强风吹打, 梨果相互碰撞而产生果腐病。果农多
使用疏果法, 既可有效预防果腐病, 并有助于提高
产量。疏果时期, 一般选择在开花后数十日, 果实达
拇指大时。等到果实采收期, 再选择果实较大的,
“留两颗, 或再将二颗中, 复择一颗大者留之”, 让
该果独自肥大, 称作“飞单”[26–27]。
5.2 治虫
晋《南方草木状》有载: “交趾人以席囊贮蚁, 鬻
于市者, 其窠如薄絮, 囊皆连枝叶, 蚁在其中, 并窠
而卖蚁赤黄色, 大于常蚁。南方柑树, 若无此蚁, 则
其实皆为群蠹所伤, 无复一完者矣。”[9]这是世界农
业历史上害虫人工生物防治的最早记录。以黄猄蚁
防治柑橘害虫在肇庆、潮州、广州等柑橘种植地域
广泛使用。一直到 20 世纪末, 此方法在广东多有相
关文献记载。在广东重要柑桔种植区的四会, 便有
“不怕有害虫, 最怕没柑蚁”的农谚 [28]。防治虫害的
操作方法如下: “蚁巢用柑叶粘成, 常于柑橘上见之,
各树之间, 连以细竹竿, 以便柑蚁之来往; 天气和
暖时, 繁殖甚速, 柑农常于四月初喂以狗肠或猪肠,
助其繁殖。”[19]依据杨沛等的研究, 黄柑蚁能捕食
棱蝽等 20 多种柑桔害虫。对比化学防治区, 柑桔的
落果数可减少 68.2%。此方法不但可降低生产成本,
也可避免环境污染, 保护其他柑桔害虫的天敌[29]。
除柑桔外, 荔枝虫害的防治中也有使用黄猄蚁
的记载。“近大寒时, 可往番禺萝岗洞买金蚁, 又名
惊蚁。放在荔枝树上, 明春天暖时, 此蚁生育甚繁,
能将臭屁辣膥及其子食尽。凡荔枝树上有惊者蚁巢
者, 必无臭屁辣。”[30]椿象是影响荔枝生长的主要害
虫之一。农民一般会爬上树用网或手捕捉, 或铺沙
在树干基部, 摇动树枝, 使虫堕地, 不能爬上, 而聚
歼之。用巴麻油堵荔枝树蛀木虫洞口来灭虫也十分
有效[31]。利用一些害虫的趋旋光性, 在夜间点燃火
堆是一种有效杀虫的方法。增城荔枝果农就利用这
一特性, 在夜间燃火堆, 摇动树枝诱杀虫[32]。《农桑
易知录》也有水火结合灭稻田害虫方法的记载。“应
宜于芒种前, 田注深水, 则虫不能下, 又于田埂隙
处地临水处开一深坑, 昏夜设火燎之, 此虫必遇光
而斗, 遇火而熄, 遇水而漂, 虽不能纤悉尽灭而去
之, 亦可十有七八。”[23]
清代赵古农所著《烟经》是古代广东最著名的
烟草专谱。“种烟草者, 收叶后其老茎断为寸许, 干
而藏之, 名曰烟骨, 田家每苗时辄市归, 分剖潜插
苗根少许, 可除螟螣并蟊贼诸害。”[33]烟草中的次生
化合物烟碱, 对大多数昆虫可起到化学防御的作
用。烟草富含尼古丁, 很稀的溶液就能对害虫有触
杀作用。把烟骨插在禾苗的根部, 使烟草中的尼古
丁溶解在水中, 被稻根吸收以后, 稻叶发生苦涩味,
178 生 态 科 学 34 卷

螟幼虫钻入稻茎就会被杀死。烟草还含有有机质和
丰富的养分, 也可作为肥料。清中期, 广东烟茎为水
稻的杀虫剂兼作肥料, 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1]。
6 结语
综上所述, 勤劳、智慧的广东先民积累了大量
宝贵的传统农业技术, 这些技术极具热带亚热带特
色, 是我国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广东社会经济
快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农业日渐式微, 保护和传承
这些宝贵遗产的意义则更加凸显。首先, 传统农业
技术能够为发展现代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提供方法
借鉴。其次, 可进一步丰富广东地区珍贵农业遗产
的文化内涵, 进而推动广东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和
弘扬。再者, 在全国范围内申报农业文化遗产的热
潮下, 可为相关遗产地申报工作提供新的遗产素材
与历史依据。当然, 总结传统农业的生态学智慧, 也
促使我们需对当今的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
反思。如在珠三角地区, 由于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问
题, 目前的塘泥已不能作为肥料。在东莞麻涌镇, 有
农民反映, 现在如使用塘泥, 则蕉树会死亡。故在广
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如何抢救、保护、
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生态农业智慧将是另一个值
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吴建新. 明清广东的农业与环境——以珠江三角洲为中
心[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 32–69.
[2] 吴建新, 赵艳芝. 明清以来广东的生态农业类型[J]. 中
国农史, 2005(4): 29–36.
[3] 颜泽贤, 黄世瑞. 岭南农业科学技术史[M]. 广州: 广东
人民出版社, 2002.
[4] 谢天祯.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平衡与农业经济
[C]//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农史研究(第 5 辑),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5: 125–133.
[5] 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
(三十) [M]. 广州: 岭南艺术出版社, 2009: 449.
[6] 岑伯英. 养鱼业调查记[J]. 农事月刊, 1926, 4(10): 65–73.
[7] 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 珠
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六[M]. 佛山: 佛山地区革命委员
会编印, 1976: 51, 100–101.
[8] 钟功甫.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一个水陆相互作
用的人工生态系统[J]. 地理学报, 1980, 35(3): 200–209.
[9] 鲁迅, 杨伟群点校. 历代岭南笔记八种[M]. 广州: 广东
人民出版社, 2011: 51, 21.
[10] [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11] [美]富兰克林·H·金著, 程存旺, 石嫣译. 四千年农夫: 中
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
2011: 47–49.
[12] 李象元. 稻田养鱼之研究[J]. 农业推广通讯, 1942, 4(4):
9–11.
[13] [葡]克路士等著, 何高济译. 南明行纪[M]. 北京: 中国
工人出版社, 2000: 143.
[14] 彭世奖. 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之一——生物防
治[J]. 中国农业科学, 1983(1): 92–96.
[15] 邵尧年. 广东芭蕉[J]. 农事双月刊, 1927, 6(1): 31–42.
[16] 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
(三八)[M]. 广州: 岭南艺术出版社, 2009: 217.
[17] 郭华秀. 种柚之利益[J]. 农事月刊, 1922, 1(8): 11–14.
[18] 元和. 惠阳莲塘埔沙梨调查记(续)[J]. 广东农林月报,
1917, 1(8): 109–112.
[19] 讲秩, 李马松, 王浩真. 广东柑橘类栽培概况[J]. 岭南
农刊, 1936, 2(1): 105–164.
[20] [清]梁启超. 说橙[N]. 时务报, 1897(67): 345–348.
[21] 钟山, 潘超, 孙忠铨. 广东竹枝词[M]. 广州: 广东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10: 75.
[22] [明]戴璟主修. 广东通志初稿[M]. 明嘉靖刻本.
[23] 李龙潜, 杨宝霖, 陈忠烈, 等. 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
[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0: 90–93.
[24] 叶静渊主编. 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十六种·落叶果
树(上编) [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2, 80–81,
21.
[25] 邵尧年. 番禺增城东莞中山糖业调查报告书[R]. 国立广
东大学农科院刊行, 1925.
[26] 元和 . 惠阳县莲塘浦沙梨调查记 [J].广东农林月报 ,
1917(7): 89–94.
[27] 郭华秀. 梨树栽培法[J].农事月刊, 1924, 2(12): 14–18.
[28] 四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四会柑桔志[M]. 2000.
[29] 杨沛. 世界最早的生防先例——黄猄蚁的今昔[J]. 农业
考古, 1984(2): 273–274.
[30] 莫辉堂. 答袁智新、灼光二先生驱除荔枝害虫法[J]. 农
事月刊, 1923, 1(10): 22–23.
[31] 王君. 荔枝捕杀法[J].农事月刊, 1928, 7(1): 28–29.
[32] 荔枝群众增产经验调查总结小组编. 增城县新塘区荔枝
群众增产经验(初步整理资料) [R]. 1956.
[33] [清]赵古农. 烟经[M]. 1829 年长广山房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