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蛇莓引种栽培及其生态特性研究



全 文 : 文章编号:1007-4961(2006)03-0276-03
蛇莓引种栽培及其生态特性研究
李彦辉 , 张 妍 , 刘志林
(保定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为了丰富园林地被植物种类 ,对蛇莓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繁殖规律及园林用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
现 , 蛇莓具有适应性广 、抗逆性强 、耐阴性强 、繁殖力强等特点 , 生长快 , 成坪时间短 ,绿期长 , 可观花 、观叶 、观
果 , 并且管理成本低 ,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
关键词:蛇莓;生物学特性;草坪
中图分类号:S 688.4      文献标识码: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ardening application
of Duchesnea indica
LI Yan-hui ,ZHANG Yan ,LIU Zhi-lin
(Parks and Gardens Administration of Baoding City , Hebei Province 071000 , China)
Abstract:The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propagation features and it′s application of Duchesnea indica in land-
scaping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chesnea indic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oad adaptability , strong stress resis-
tance , high shade-resistantce and easiness to be propagated , together with fast growth , fast lawn-forming and long green
period.Its flowers , leaves and fruits have high ornamental values , and their management cost is relatively low.Therefore , they
can be applied extensively in city garden greening.
Key words:Duchesnea indica (Andrews)Focke;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lawn
收稿日期:2006-04-10;修改稿收期:2006-05-10
作者简介:李彦辉(1964-),男 ,河北辛集人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 ,现从事园林植物研究。
  保定市动物园办公室门前有一片 200 m2 侧柏
林 ,1998年在林下种植早熟禾 , 2000 年在草坪内发
现一种地被植物数株 ,经鉴定为蛇莓[ 1 , 2] [ Duchesnea
indica (Andrews)Focke] ,别名宝珠草 、三叶莓 ,为蔷
薇科蛇莓属植物 。蛇莓在医药方面已有研究[ 3] ,在
园林应用方面未见报道 。为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 、
生态学特性 ,从 2001 ~ 2004年对其进行了栽植及观
察试验 ,现报道如下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保定市动物园内 ,其北面为古城墙 ,南
面为府河 ,地势南高北低。土壤为褐土 ,土质粘重 ,
酸碱度中性 ,肥力较低。年平均降雨量 550 mm;年平
均气温 12.4℃,最高气温在 7月份 ,月均气温 26.7℃,
极端最高气温 43.3℃;最低气温在1月份 ,极端最低
气温-23.7℃,无霜期 160 ~ 213 d。
在保定动物园内选取以下地点 ,于春 、夏 、秋将
蛇莓进行移植 ,以早熟禾 、白三叶草和马尼拉作对
照 。
表 1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Table 1 The basic status of experimentation place
试验地点
Site
试验草种
Grass category
地势
Topography
树木郁闭度
Canpy density
狮虎山南侧侧柏林 蛇莓 平地 0.9
别有洞天西侧桧柏林 蛇莓 平地 0.8
假山北侧空地 蛇莓 土丘 0
象馆南侧绿地 蛇莓 平地 0
柿 树林 蛇莓 低洼地 0.5
牡丹亭南侧护坡 蛇莓 坡地 0
1.2 栽植方法
整地后耙平 ,然后选用生长健壮植株 ,每丛 3株
第21卷 第3期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Vol.21 No.3
2 0 0 6年 9月 HEBEI JOURNAL OF FORESTRY AND ORCHARD RESEARCH S ep.2006
带根苗 ,株行距为 20 cm×20 cm ,穴植 ,埋土按实 ,浇
1次透水 ,定植后 1 d内再浇 1次透水 。每块试验地
栽植面积 5 ~ 7 m2 。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征
根:根系发达 ,成株根长平均 9 cm ,匍匐茎节间
长出不定根 1 ~ 2 cm;茎:匍匐茎自叶腋生出 ,长 50
~ 100 cm ,节处着生不定根和叶片 。叶:3出复叶 ,小
叶菱状卵形至长圆形 ,长 1.5 ~ 3 cm ,宽 1.2 ~ 2 cm ,
先端钝 ,基部宽楔形 ,边缘具钝圆齿牙 ,两面散生柔
毛或近无毛 ,复叶叶柄长 5 ~ 8 cm。花:花单生于叶
腋 ,花梗长 3 ~ 6 cm ,花萼 2轮 ,内轮萼片 5 ,较小 ,广
披针形 ,外轮萼片较宽 ,顶端 3 浅裂;花瓣 5 ,宽倒卵
形 ,先端微凹 ,亮黄色 ,径 1 ~ 1.8 cm ,雄蕊及心皮多
数。果:果期花托膨大 ,呈球形 ,径 1 ~ 1.5 cm ,鲜红
色 ,散生多数红色小瘦果 ,聚合成卵状球形的聚合
果 ,果可常年不落 。花果期一般在 3 ~ 6 月 ,秋季亦
可开花。
2.2 生长发育特点
2.2.1 生长速度  蛇莓在春 、夏 、秋栽植均可成
活 ,但以夏季栽植的生长量大 ,成坪快 ,缓苗期 6 ~ 8
d ,30 ~ 40 d成坪。
2.2.2 生长习性 3月上旬开始返青 ,3 月下旬成
坪 ,4 ~ 5 月生长旺盛 , 6 月下旬至 7月下旬生长稍
慢 ,8 、9月生长迅速 ,10月后生长渐慢 ,到 11月下旬
仍然健壮盈绿 ,12 月上旬茎叶因冻害枯萎 ,但仍为
绿色 。移栽苗 ,经过缓苗 ,匍匐茎迅速伸长 ,向四周
蔓延 ,每隔 15 cm 左右节处形成不定根 。不定根与
土壤接触后 ,叶柄伸长加快 ,芽形成一个新植株。一
方面原来匍匐茎继续伸长 ,另一方面新植株开始长
出新的匍匐茎。每个植株可长出数条匍匐茎 。成坪
后 ,匍匐茎纵横交织 。冬季匍匐茎冻死 ,有深根系的
植株成为独立的母株 ,翌年春天又长出新的匍匐茎 。
2.2.3 开花习性  自然生长状态下 ,花期为 3 ~ 6
月 ,在栽培条件下 ,上年成坪的蛇莓 ,翌年 3月上旬
返青 , 3 月下旬成坪并开花 ,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开
花 ,直至 10月中旬仍可见花果并存 。春夏季花量
大 ,形成艳丽缀花缀果草坪 。移栽苗缓苗后即见开
花 ,但数量少 ,花期短 。在炎热 、通风不良和阳光直
射情况下开花量明显减少 。
2.3 栽培技术
新栽植苗 ,浇1次透水 ,栽植后 7 d内再浇 1次
透水 ,每年 2月下旬浇 1次返青水 ,11月下旬浇 1次
冻水 ,生长季节只要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 ,草坪便能
正常生长。
2.4 繁殖技术
2.4.1 分株繁殖 成坪后的蛇莓 ,分株移栽极易成
活 。移栽时平行成条挖取 25 cm ,草坪 25 d后便可
恢复。下次移栽时 ,挖取上次剩下部分 ,留下新长出
的部分 ,同时更新了草坪。也可间断挖取 ,不影响草
坪原貌 。
2.4.2 种子繁殖 蛇莓种子可通过鸟粪传播 ,八
哥 、灰喜鹊等鸟类啄食果实后 ,种子通过粪便传播。
保定市动物园有十几片蛇莓是通过鸟粪进行种子繁
殖的 ,体现了生态园林的特点。
2.5 抗逆性
2.5.1 耐旱性 在炎热夏天 ,地处侧柏林和柿树
林下的蛇莓在连续 14 d不浇水 ,又没有降雨的情况
下 ,叶形叶色无明显变化 ,只是匍匐茎伸长速度变
慢;同样条件下 ,生长于阳光直射下的蛇莓每天早晚
叶片正常伸展 ,中午出现萎蔫 ,浇水后又恢复生长。
说明蛇莓有较强的耐旱性。
2.5.2 耐涝性 2004年 8月上旬 ,连降大雨 ,柿树
林积水 24 h ,蛇莓无出现明显异常生长现象 ,没有烂
根烂叶现象 。而对照马尼拉则出现黄叶现象。这说
明短时间水泡不会影响蛇莓生长 ,蛇莓具有一定的
耐涝性 。
2.5.3 耐热性 假山北侧空地 、象馆南侧绿地 、牡
丹亭南侧护坡试验点均无树木遮荫 , 6月下旬至 7
月下旬 ,保定市区高温少雨 ,每 7 d浇 1次透水 ,植
株生长正常 ,没有出现越夏休眠现象 。而对照早熟
禾 、白三叶则出现叶片发黄 ,生长衰弱现象 。这说明
蛇莓具有很强的耐热性 。
2.5.4 耐寒性 进入 10月下旬 ,蛇莓与早熟禾 、白
三叶等冷季型草一样生长依然旺盛 ,而马尼拉等暖
季型草已进入枯黄期。到 12月上旬 ,保定市区气温
下降至 0℃以下 ,蛇莓出现叶片 、匍匐茎和根系尚未
扎入土层匍枝植株被冻死 ,但有深根系的植株依然
翠绿 ,可保持到 12月中旬 。表明蛇莓具有较强的耐
寒性。
2.5.5 耐阴性 种植在办公区南侧侧柏林郁闭度
达到 0.9 ,终年几乎见不到直射光 。生长在林下的
蛇莓叶色深绿 ,而生长在开阔地 、受阳光直射的蛇莓
叶色稍淡 ,表明蛇莓具有很强的耐阴性。
2.5.6 耐践踏性 保定市动物园面积小 ,到重大节
日 ,大量游人进入草坪 。由于该植物含水量低 ,生长
(下转第 280页)
277 第 3期        李彦辉等:蛇莓引种栽培及其生态特性研究          
表 4 不同激素对生根壮苗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hormones on rooting and growth of shoots
培养基编号
No.medium
接种株数
Number of inoculatron
生根株数
Number of rooting
生根率 %
Rate of rooting %
平均根长 cm
Length of root s cm
苗的长势
Growth of shoots
① 200 198 99 >4 苗高 ,长势均等 ,较绿
② 200 150 75 2~ 3 中等高度,较绿
③ 200 120 60 1~ 2 生长缓慢,浅绿
④ 200 60 30 <1.5 生长极满慢 ,浅绿
2.5  驯化移栽
栽培基质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影响显著 。其中
以基质 ①中幼苗生长健壮 , 叶色嫩绿 , 成活率在
90%以上 ,基质②和③成活率都在 30%~ 40%,而且
苗生长弱。因此 ,南方树皮是大花蕙兰“公主霓裳”
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 。
3 小结与讨论
⑴大花蕙兰“公主霓裳”通过茎尖诱导原球茎进
行组织培养 ,可以大大提高大花蕙兰的繁殖速率 ,并
且出苗整齐 ,规格一致 ,对大花蕙兰进行工厂化育苗
有指导意义 ,对大花蕙兰其它品种的组织培养有一
定的借鉴意义。植物激素配比对大花蕙兰“公主霓
裳”组织培养影响较大 ,需进一步研究。
⑵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是 10 min ,原球茎诱导
培养基是MS+6-BA 1.0 mg L+NAA 0.1 mg L+香
蕉汁100 g L+活性炭 0.5 g L+白糖 30 g L;原球茎
增殖及幼苗分化培养基是 MS+6-BA 1.5 mg L+
NAA 0.5 mg L+香蕉汁 130 g L+活性炭 1.0 g L+
白糖30 g L;生根壮苗培养基是MS+6-BA 0.1 mg
L+NAA 0.5 mg L+香蕉汁 150 g L+活性炭 1.5 g L
+白糖 20 g L;试管苗移栽基质为南方树皮 ,移栽成
活率在 90%以上。
参考文献:
[ 1] 曹孜义 ,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 .兰州:甘肃科
学技术出版社 , 1996.147-148.
[ 2] 黄学林.高等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形态建成及其调控[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95.95-100.
[ 3] 谭文澄.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1.237-238.
(编辑 杨华生)
(上接第 277页)
高度低 ,匍匐茎和叶柄韧性好 ,修复能力强 ,植株经
过践踏人为地使匍匐茎上的不定根与土壤接触 ,这
样有利于新植株的形成和生长 。践踏后叶片受到损
坏 ,经过 7 d 后 ,又能恢复原状 ,表明蛇莓具有一定
的耐践踏性。
2.5.7 抗病虫杂草性 蛇莓具有很强的侵占性 ,很
容易形成单纯的地被植物群落 ,在成片的蛇莓中 ,很
少能看到杂草 。从 2000年蛇莓在保定市动物园引
种以来 ,没有发现病虫害 。
2.6 园林用途
蛇莓为多年生双子叶植物 ,绿期长 ,生长较快 ,
管理简便。以观叶为主 ,观花为辅 ,生长高度低 ,外
观平整 ,覆盖度高 ,适宜作地被植物 ,可在林地 、广
场 、路旁种植。蛇莓以其优良性状 ,简便养护 ,在园
林绿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3 结论
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 ,蛇莓作为园林绿化的地
被植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蛇莓植株低矮 ,有发达的匍匐茎 ,生长快 ,
成坪时间较短 ,容易繁殖 ,草坪平整 ,覆盖率高 。夏
季生长旺盛 ,不形成草垫层 ,绿期长 ,既可观叶 ,又可
观花 、观果。
(2)蛇莓适应性广 ,在开阔地 、林荫下 、坡地 、沟
渠旁均能健壮生长 ,适于生态园林建设。
(3)抗逆性强 ,耐热耐寒 ,耐旱耐涝 ,喜光耐阴 ,
较耐践踏。
(4)养护成本低 ,可以粗放管理 ,不需修剪 ,浇水
次数少 ,病虫害少 ,几乎不需要打药。总之 ,蛇莓是
一种较好的园林地被植物 ,特别是在林地 、坡地 、沟
渠旁栽植绿化效果更佳 。
参考文献:
[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花卉学[ M] .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 , 2004.
[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 2 册)[M] .北
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 1972.
[ 3] 薛红卫.蛇莓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2 ,9(9):79-80.
(编辑 杨华生)
280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 2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