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火棘的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



全 文 :·生物技术· 北方园艺 2007(9):202~ 203
第一作者简介:陈文武(1975-),男 ,山东陵县人, 在读生物工程硕
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和植物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07-04-26
火 棘 的 茎 尖 培 养 与 快 速 繁 殖
陈文 武 , 李 清秀 , 吴江 涛 , 宋  凯 , 丁梁 斌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生物工程系,江苏徐州 221006)
  摘 要:以火棘的茎尖为材料对其在无菌苗的诱导 、茎段增殖快繁 、生根的培养及试管苗的
练苗与移栽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 1.0 mg/ L适宜火棘无菌苗的诱导和
茎段增殖快繁;1/2MS+NAA 0.2mg/L火棘生根的培养。
关键词:火棘;茎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S 793.9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7)09-0202-02
  火棘(P.fortuneana)为蔷薇科苹果亚科火棘属 ,又
名火把果 、救军粮 、救兵粮 、救命粮 、红子 ,常绿灌木 ,分布
于我国的陕西 、河南、江苏 、浙江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西 、
贵州 、云南 、四川 、西藏 ,主要生长在海拔500 ~ 2800m的
山地 、丘陵地阳坡灌丛草地及河沟路旁。
火棘常被群众认为一种水果 ,是因其分布很普遍 ,
9~ 12月果实挂满枝头 ,取之容易 ,果实虽小 ,但数量多 ,
随手可取几粒或数十粒入口。火棘在荒野是一种最便
宜的食品之一 ,采下即可食 ,清香带甜 ,入口化渣。从其
营养成分可以看出 ,火棘干物质中淀粉含量相当高 ,阴
干制成火棘干 ,入口酸甜 ,是上好的休闲零食 ,也可磨粉
制成速食 ,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再加上火棘富含红
色素 、胡萝卜素 ,故还可制成火棘糕 、蜜饯 、果餐或仅做
配色。火棘蛋白质含量与鲜枣相当 ,约是山楂的两倍 ,
加之富含 Vc、Ca、Fe等 ,可防坏血病 、抵抗疾病传染和增
强记忆力。火棘鲜果除直接食用外 ,还可酿酒 ,其酿制
方法与酿制一般的果酒相同;火棘在中医中被称为豆金
娘、赤阳子 ,根 、叶 、果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冬末春初挖
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叶随用随采。果主治消化不良 、肠
炎、痢疾 、小儿疳积 、崩漏 、白带 、产后腹痛;根主治虚痨骨
蒸、潮热 、肝炎 、跌打损伤 、筋骨疼痛 、腰痛 、崩漏 、白带 、月
经不调 、吐血 、便血 ,可清热凉血;叶清热解毒 ,可用于外
敷疮疡肿毒;火棘还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 ,
枝叶繁茂 ,初夏白花如星 ,入秋果红似火 ,形态优雅 ,可
整株孤植或丛植于草坪 、路边 ,也可作为鲜切花卉上市 ,
既能单枝瓶插 ,又能作为焦点与其它花卉共同构图 ,创
造意境 ,表达主题。
近些年来 ,国内外的学者对火棘的生物学及形态解
剖学 、栽培学 、化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
对火棘组织培养的报道很少 ,现以火棘的茎尖为材料对
其在组织培养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火棘为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校园观赏
火棘植株。取生长旺盛的火棘植株 ,剪取植株上部的茎
尖部位并带有1 ~ 2个侧芽 ,茎段长度为 1~ 2 cm。
1.2 培养基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 ,蔗糖浓度为3%,pH 5.8~ 6.0 ,
用约0.7%琼脂固化 ,分装后115℃条件下灭菌20min。
1.3 外植体的消毒
将茎段上的叶片剪去 ,用洗衣粉和多菌灵(少量)加
适量清水搅动洗涤5 ~ 10 min后 ,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拿
到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酒精浸泡30~ 40 s ,再用0.1%
升汞消毒 10 ~ 15 min ,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3 ~ 4次 ,然后
接种。
1.4 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25±2)℃,光照强度约2 000 lx ,光照14 h。
2 结果与分析
2.1 火棘无菌苗的诱导
将外植体接种在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结
果见表 1。表 1表明 ,火棘茎段接种 30 d后 ,在 MS+
6-BA 0.5mg/L+NAA 1.0mg/L培养基上 ,只有少量外
植体的茎尖和侧芽萌发 ,且外植体基部有少量愈伤组织
产生 ,萌发的芽 ,叶片小而黄绿 ,最后几乎都脱落 ,成苗
率很低。在 MS+6-BA 0.5 mg/L +NAA 0.5 mg/L 和
MS+6-BA 0.5 mg/L 培养基上 ,茎尖和侧芽萌发较多 ,
成苗率较高 ,但苗高和茎节数诱导效果不理想。在
MS+6-BA 1.0mg/L培养基上 ,萌发的茎尖和侧芽及成
苗最好 , 萌芽率和成苗率均达 100%, 苗高平均达
3.9 cm ,茎节数平均达4.7个 ,叶片大 、叶色浓绿。
2.2 火棘茎段增殖快繁
202
北方园艺 2007(9):203 ~ 206 ·生物技术 ·
野生型农杆菌 Ti和 Ri质粒对马铃薯的双转化研究
朱 永莉1 , 戴朝曦2
(1.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235;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用不同的野生型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 faciens)T37 ,B6 , TFA16YE和发根
农杆菌(Agrobacteriu .rhizogenes)TR105 ,15834 ,A4对马铃薯普通栽培种品种“甘农薯 1号”的块
茎圆片 、茎段采用两步侵染法和一步侵染法进行了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两步侵染法效果较
好 ,并得到了分化苗。试验证明 ,Ti和 Ri质粒上的 T-DNA可进入同一个受体细胞并进行表达 ,2
种 T-DNA上的不同激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以使受体细胞建立新的激素平衡 ,从而提高了转化
细胞分化苗的能力 ,可以克服野生型农杆菌难以分化苗的缺点 ,为今后用野生型质粒作载体以及
同时向一个受体细胞中转移多个基因打下了基础;此外不同菌种组合的效果不同 ,分化植株的形
态差异也很大;试验还发现 ,T-DNA在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时 ,可以引起某些基因发生突变。
因此 ,今后只要用双转化法能使野生型农杆菌双转化的细胞分化出正常植株 ,则野生型农杆菌就
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诱变源为育种提供较多的变异。
关键词:马铃薯;野生型农杆菌;Ti质粒;Ri质粒;双转化
中图分类号:S 532;S 6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7)09-0203-04
  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 ,又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型农
第一作者简介:朱永莉(1970-), 女, 硕士,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植物育种与观赏园艺。
收稿日期:2007-05-31
作物 ,当前影响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品种问
题 ,由于马铃薯普通栽培种基因库贫乏 ,用常规的育种
方法选育出的品种 ,在抗病性和抗逆性以及高蛋白含量
等性状方面 ,很难有新的突破[ 1]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
因工程技术 ,可以创造或引进新的基因 ,从根本上改变
  表 1  4种培养基对火棘无菌苗诱导的效果
激素组合
/mg·L-1
外植体
/个
萌芽

萌芽
率/ %
成苗

成苗
率/ %
苗高
/cm
茎节

MS+6-BA0.5+NAA1.0 100 20 20 3 3 0.4 -
MS+6-BA0.5+NAA0.5 100 73 73 68 68 1.9 1.4
MS+6-BA0.5 100 87 87 75 75 2.2 2.6
MS+6-BA1.0 100 154 100 120 100 3.9 4.7
  以 MS+6-BA 1.0 mg/ L培养基诱导的试管苗茎段
作为增殖快繁材料 ,在 MS+6-BA 0.5 mg/L+NAA 0.5
mg/ L 、MS+6-BA 0.5mg/L 、MS+6-BA 1.0mg/L 3种培
养基上 ,以30 d为周期进行连续转代培养试验 ,结果见
表 2。表 2表明 ,经 3代连续培养 ,MS+6-BA1.0mg/ L
培养基表现为苗高 、茎节数稳定 ,繁殖系数高 ,茎杆健
壮 、茎节腋芽明显 ,能满足离体快繁的需要。其他激素
组合经转代后 ,苗高逐渐下降 ,叶片很小 ,茎杆纤细;在
连续培养 2代后 ,大部分都丧失成苗的能力 ,可能与外
源激素浓度偏低有关。
  表 2 火棘茎段在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中连续转代培养的表现
激素组合
/mg·L-1
外植体
/个
第1代/30d 第2代/60 d 第3代/90 d
苗高/cm 茎节数 苗高/cm 茎节数 苗高/ cm 茎节数
MS+6-BA0.5+NAA0.5 80 1.6 1.1 1.1 0.8 绝大部分茎段腋芽不能萌发,茎段基部有少量愈伤组织
MS+6-BA0.5 80 2.0 2.1 1.7 1.3 有少量茎段腋芽萌发,叶片小而黄,后期脱落。
MS+6-BA1.0 80 4.1 4.7 3.9 4.6 4.1 4.8
2.3 火棘的生根
将火棘试管苗切段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 ,结果见表3。
表3表明 ,生根培养以1/2MS+NAA 0.2mg/L培养基效果
最佳 ,生根率达90%以上 ,且根粗壮 ,植株生长旺盛。
  表 3 不同浓度 NAA对火棘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15d
激素/mg·L-1 无根苗/株 生根率/ % 根生长情况
1/2MS+NAA0.1 50 40 根生长较慢
1/2MS+NAA0.2 50 96 根生长较快
1/2MS+NAA0.4 50 64 根生长较慢
2.4 火棘的练苗与移栽
将生根试管苗的玻璃瓶置于培养室自然光(避免太
阳光直射)下打开瓶口练苗7 d ,然后小心取出试管苗 ,洗
净根部培养基 ,栽植于含水量为60%的珍珠岩的育苗盘
中 ,喷洒 1∶700的多菌灵药液 ,保持适当的温 、湿度 ,
14 d后 ,苗成活率达 90%以上。
3 结论
综上所述 ,适宜火棘无菌苗的诱导和继代增殖的培
养基为 MS +6-BA1.0mg/L;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
1/2MS+NAA 0.2mg/L。
参考文献
[ 1]  李玉奇 ,邓光华.观赏植物火棘研究进展[ J] .江西林业科技 , 2005
(1):39-41.
[ 2]  曾明颖,罗学刚.火棘的开发利用[ J]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 ,1999(4):31-34.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