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73
第 9卷 第 3 期
2007 年 5 月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9 No. 3
May ,2007
垂盆草挥发油成分研究
韩荣春1,指导:王 冰2
(1.辽宁中医药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6600)
摘 要:目的:对中药垂盆草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GC-MS-PC联用进行分析。结果:从垂盆草中
分离得到43个化学组份,鉴定了其中32个。结论:垂盆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及脂肪酮类化合物。
关键词:垂盆草;挥发油;GC-MS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7) 03- 0073- 02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又称卧茎
景天,为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凉,味甘、淡,新
鲜或干燥全草入药。具有清利湿热、解毒作用。用
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1]。
因其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全国大部分地区均
有分布。作为一种应用广泛且普及的中草药,其在
民间使用的历史较为久远。根据其形态特征,它被
赋予各种形象的称谓:鼠牙半枝(《百草镜》),瓜子
草,佛指甲(《分类草药性》),石指甲,狗牙瓣(四川),
入药始载于《百草镜》[2]。1979年方圣鼎等[3]从垂盆
草中分离得到一水溶性氰苷类成分:垂盆草苷(2-
氰基-4-O-13-D-葡萄糖反丁烯-2-醇),并证明其
具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作用,认为其为抗肝炎
活性成分。随后,诸多学者在围绕垂盆草的诸多领
域展开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但对其挥发油成分未
见有文献报道,本文试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垂盆草于2005年9月采自辽宁千
山火炬林,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王冰
教授鉴定,凭证标本存放于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用植物教研室。
1.2 仪器条件 GCMS-QP5050A(日本岛津公司)
Class-5000数据处理系统,毛细管色谱柱 DB-5MS
(0.25×0.25×30)程序升温:50℃(维持5min),以
7℃ /min升温至110℃;再以3℃ /min升温至210℃,
继续以5℃ /min升温至260℃(维持5min)。汽化室
温度280℃,载气为He,流速1mL/min,分流比10:1,
进样量1.0uL。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
70eV,扫描范围:33-500amu,扫描速度:1000amu/s。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提取 取晒干的垂盆草全草1000g,粉
碎成粗粉,按照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
录XD挥发油测定法中甲法进行提取6h,在挥发油
提取器中得到具特殊气味的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大
约0.6mL。
2.2 样品处理 取得到的垂盆草全草挥发油少许,
加入乙醚溶解,适量稀释后作为GC-MS分析用样品。
2.3 实验结果 垂盆草全草挥发油的色谱离子流
图见图1,共发现43个峰,经NIST标准数据库检索,
核对标准质谱图及有关资料,通过计算机鉴定出32
个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相对百分含量,结
果见表1。
图1 垂盆草挥发油的GC-MS
3 讨 论
从垂盆草全草挥发油中鉴定出32个化合
物。其中萜类有广藿香醇和3-羟基螺[雄甾烷-5-
烯-17,1’-环丁基]-2’-酮。非萜类中芳香族化合
物包括2-己酰基呋喃、丁香烯、环氧丁香烯和邻丁
氧基酰基苯甲酸辛酯。非萜类脂肪族化合物占其含
量的绝大部分:脂肪烃类有十六烷、α-环氧红没药
烯和4,8,12,16-四甲基十七烷基-4-内酯;脂肪醇
类有1-辛醇、1,5,9-三甲基-12-(1-甲基乙基)-4,
8,13-环十四三烯-1,3-二醇、2-己基-1-癸醇、2-
收稿日期:2006-12-27
作者简介:韩荣春(1979-),男,安徽肥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药学。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HAN Rong-chun1,advisor:WANG Bing2
(1.Grade 2004 Postgraduate,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
2. Pharmaceutical College,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Shenyang 116600,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Methods:The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C-MS-PC.Results:32 compounds
from the essential oil were identified,which account for 70% of total volatile oils. Conclusion:The major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in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is fatty acid.
Keywords:Sedum sarmentosum Bunge;volatile oils;GC-MS
DOI:10.13194/j.jlunivtcm.2007.03.75.hanrch.040
74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9 卷
编 号 保留时间(min) 分子量 分子式 化合物 相对百分含量(%)
1 12.708 130 C8H18O 1-辛醇 0.73
2 17.850 166 C10H14O2 2-己酰基呋喃 5.66
3 18.092 154 C10H18O 2-癸烯醛 0.50
4 19.917 152 C10H16O 2,4-癸二烯醛 0.90
5 22.283 190 C13H18O 1-(2,6,6-三甲基-1,3-环己二烯基)-2-丁烯酮 1.19
6 22.892 198 C13H26O 6,10-二甲基-2-十一烷基酮 0.51
7 23.558 204 C15H24 丁香烯 0.79
8 24.675 194 C13H22O 6,10-二甲基-5,9-十一二烯-2-酮 1.31
9 24.875 226 C16H34 十六烷 0.49
10 25.975 252 C15H24O3 5-(7,9,9-三甲基-2-酰基)十氢化萘乙酸酯 0.86
11 26.261 -- -- -- 0.72
12 27.461 306 C20H34O2 1,5,9-三甲基-12-(1-甲基乙基)-4,8,13-环十四三烯-1,3-二醇 1.64
13 29.558 328 C22H32O2 3-羟基螺[雄甾烷-5-烯-17,1’-环丁基]-2’-酮 0.92
14 29.705 220 C15H24O 环氧丁香烯 1.46
15 30.573 220 C15H24O α-环氧红没药烯 0.53
16 32.518 222 C15H26O 广藿香醇 0.53
17 32.835 242 C16H34O 2-己基-1-癸醇 0.84
18 32.998 196 C13H24O 2-十三烯醛 0.71
19 33.733 282 C19H38O α-十九酮 0.78
20 34.801 214 C14H30O 2-己基辛醇 0.53
21 35.156 228 C15H32O 3,7,11-三甲基十二醇 1.82
22 36.589 -- -- -- 0.55
23 36.813 -- -- -- 1.22
24 37.288 228 C14H28O2 十四酸 2.91
25 37.740 -- -- -- 5.87
26 39.274 268 C18H36O 六氢金合欢基丙酮 15.73
27 40.283 242 C15H30O2 十五酸 1.01
28 40.564 -- -- -- 0.59
29 41.584 262 C18H30O 金合欢基丙酮 1.77
30 43.082 334 C20H30O4 邻丁氧基酰基苯甲酸辛酯 0.73
31 44.134 -- -- -- 8.79
32 44.288 -- -- -- 3.06
33 44.833 256 C16H32O2 十六酸 16.18
34 45.063 298 C19H38O2 棕榈酸异丙酯 0.66
35 47.979 296 C20H40O 植物醇 1.45
36 48.729 172 C10H20O2 6-甲基-1-异丙基-1,2-环己二醇 0.56
37 48.957 252 C16H28O2 麝香内酯 4.12
38 49.180 280 C18H32O2 亚油酸 1.66
39 49.321 -- -- -- 1.98
40 49.781 -- -- -- 1.22
41 53.841 324 C21H40O2 4,8,12,16-四甲基十七烷基-4-内酯 0.53
42 70.544 -- -- -- 3.33
43 91.110 -- -- -- 2.67
表1 峰面积归一化法测相对百分含量
己基辛醇、3,7,11-三甲基十二醇、植物醇和6-甲
基-1-异丙基-1,2-环己二醇;脂肪酸类有5-(7,7,
9-三甲基-2-酰基)十氢化萘乙酸酯、十四酸、十五
酸、十六酸和亚油酸;脂肪醛类有2-癸烯醛、2,4-癸
二烯醛和2-十三烯醛;脂肪酮类有1-(2,6,6-三甲
基-1,3-环己二烯基)-2-丁烯酮、6,10-二甲基-2-
十一烷基酮、6,10-二甲基-5,9-十一二烯-2-酮、
α-十九酮、六氢金合欢基丙酮和金合欢基丙酮;脂
肪内酯类有麝香内酯。脂肪酸类和脂肪酮类化合物
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22.62%、21.29%。◆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 S ]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149
[ 2 ] 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 M ]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1:l294-l296
[ 3 ] 方圣鼎,严修泉,李静芳,等.有效成分垂盆草苷的分离与结构
[ J ] .药学学报,1979 ( 9 ):431